⑴ 張家港市長江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張家港市長江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是2012-12-24在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回任公司答(國有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張家港市楊舍鎮人民中路56號。
張家港市長江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582060156234E,企業法人丁惠琴,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張家港市長江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對文化產業的投資、管理、收益;組織文化學術交流活動、大型禮儀慶典活動策劃、企業形象設計;戶外廣告基礎設施的開發和經營。(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江蘇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3000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1家。
張家港市長江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對外投資2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張家港市長江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⑵ 張家港市常陰沙農場的產業情況
農業是農場的基礎產業,以種植、養殖、加工為主,大宗作物主要有優質稻、麥、棉,經濟作物有西瓜、日本南瓜、香椿、荷仁豆、甜玉米、洋香瓜、桔子、桃子、水梨、葡萄等20多個品種。
農業復種指數達到2.5;農業的機械化程度較高,現有農機動力1.6萬千瓦,糧食作物的機械化率在95%以上;創匯農業起步較早,日本南瓜、香椿等產品間接或直接出口;農業科技轉化工作逐步加強,常年豐產方面積達到1.5萬畝,稻麥種植成為江蘇太湖農科所的新品試驗和生產基地,「常綠」牌大米及精麵粉被認定為綠色食品,設施農業生產的西瓜、香瓜、蔬菜、草莓等很受周邊城市居民青睞。
素有「長江三鮮」之稱的河豚、鮰魚已在農場試養成功,番鴨、珍珠鴨、貴妃雞成為特產,多種經營正朝著種、養、加和名、特、優方向發展。
近年來,園區圍繞「江南水鄉、田園風光、現代農庄」的總體要求,堅持「開發區模式建設,公司化模式運作」,扎實推進現代高效農業發展,形成「南北高效果蔬、中部綠色稻米、濱江特色水產」三大主導產業布局,引進培育農業企業21家,其中國家級1家、蘇州市級2家,擁有無公害農產品29個、綠色食品18個、有機食品6個。農業科技支撐有力,「產學研」合作全面加強,南農大、揚大、省農科院等7家科研院所的實驗室、試驗基地先後落戶園區。農技推廣成效顯著,累計推廣新品種30餘只,新技術近10項。富民舉措推陳出新,建成蘇州市萬畝優質稻米生產基地1個,河豚育繁、蓮藕套養、晚秋黃梨、綠色葡萄、優質柑橘、優質蔬菜等特色基地6個,社區財力年均增幅達30%以上;組建各類合作組織41家,農戶入社率達98%,帶來效益近5000萬元。社會作用日益凸顯,高標准建成常陰沙蔬菜配送中心,充分發揮「基地——餐桌」的短流程優勢,及時為全市人民提供最新鮮的安全優質放心蔬菜。
藉助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和產業化發展基礎,園區積極發展鄉村生態旅遊,澳洋生態園、知青文化主題館、遊客集散中心等一批景觀(點)先後建成,震宇生態園成功創建「省三星級鄉村旅遊景區(點)」。
園區先後獲評「江蘇省現代農業科技園」、「江蘇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