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山東省茶產業發展規劃

山東省茶產業發展規劃

發布時間:2020-12-11 13:21:27

㈠ 山東省濟南市茶葉市場大嗎

濟南市張庄路茶葉市場是長江以北地區規模前三的茶葉專業市場。

㈡ 山東省茶文化協會的電話是多少

你等下我查查

㈢ 山東當地有什麼茶葉!

青島嶗山綠茶;日照綠茶。

嶗山綠茶是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王哥庄、沙子口、中韓、北宅等4個街道辦事處現轄行政區域,選擇背風向陽的半山坡或丘陵地,坡度在30°以下,土壤pH值4.5至6.5,土質深厚肥沃的花崗岩母岩棕壤土,有機質含量大於1.0%,土層厚度不低於60cm,地下水位在60cm以上的地理環境選擇適宜的茶樹品種,用特有的工藝加工製成的綠茶。

日照綠茶,山東省日照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日照是世界茶學家公認的三大海綠茶城市之一(另兩個分別為日本靜岡和韓國寶城)。日照綠茶具有湯色黃綠明亮、栗香濃郁、回味甘醇、葉片厚、香氣高、耐沖泡等獨特優良品質,被譽為「中國綠茶新貴」。

日照綠茶是中國最北方的茶。因為地處北方,晝夜溫差極大,因而這種茶葉生長緩慢,但也正因為此,具備了南方茶所沒有的特點。中國農科院茶科所對日照綠茶評價:香氣高、滋味濃、葉片厚、耐沖泡,屬中國高檔綠茶。

(3)山東省茶產業發展規劃擴展閱讀:

日照綠茶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日照綠茶具有湯色黃綠明亮、栗香濃郁、回味甘醇、葉片厚、香氣高、耐沖泡等獨特優良品質,被譽為「中國綠茶新貴」。

營養價值:

因為日照地處北方,晝夜溫差極大,因而茶葉生長緩慢,較南方茶具有更多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對人體有利的微量元素。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測定,日照綠茶兒茶素和氨基酸的含量分別比南方茶同類產品高13.7%和5.3%,具有「葉片厚、滋味濃、香氣高、耐沖泡」的特色。

葯用價值:

日照綠茶具有特殊的香氣,對中樞神經的疲勞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其生津指數遠遠高於其他飲品,有很好的潤喉效果,喝完以後,連續背書、朗讀、說話一小時都不會感到喉嚨有乾燥感。日照綠茶茶多酚高於其他茶葉,利尿效果非常好,解暑效果明顯。

日照綠茶既是一種天然有機飲品,又有很好的保健功能。經科學分析和實驗室實驗證明,日照綠茶含有較高的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茶多酚和生物鹼,由多種營養和葯效成分,具有清心明目,殺菌消炎降脂和消血脂、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等功效。茶中富含的茶多酚和脂多糖等成分,可以吸附和捕捉放射性物質並與其結合一起排出體外。

研究發現,日照綠茶還具有堅齒明目的功效,茶中含有豐富的氟,能預防齲齒發生;茶能抑制鈣質的減少,起著保護牙齒的作用,多飲綠茶有助於保護眼睛,對白內障、夜盲症有一定的預防效果。

嶗山綠茶產品特點:

嶗山綠茶是中國綠茶中的經典名品,香韻醇厚宜人,滋味鮮爽獨特。用滾燙的開水,揭開杯蓋、提起水壺、傾壺倒水時提腕、壓腕,持續三次細水長流,水柱不竭,這道工序叫「鳳凰三頷首」。端起茶碗,先觀色、再聞香、後品嘗;品茶時三刮莫要忘,越刮茶越香。

刮塵:悄悄颳去漂浮的茶料,喝出的是冰糖消融之後的甜美。

刮香:茶味與輔料的滋味超脫而出,甜香味美。

刮茶:露變幽香,淡淡湯色,潤喉解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日照綠茶網路-嶗山綠茶



㈣ 山東莒縣有哪些茶,能詳細介紹可以嗎

山東莒縣的「浮來青」和日照的「雪青」有什麼特點?山東莒縣的「浮來青」和日照的「雪青」有什麼特點?

山東省歷史上種茶很少,主要是冬季氣候寒冷,茶樹越冬比較困難,低溫和寒風往往使茶樹地上部枝葉全部凍死,因此栽種數量極少。20世紀70年代,我國茶葉專家引用南方的比較抗寒的品種在山東日照、莒縣、臨沂等地進行試種,同時採取一系列保護過冬的措施,使「南茶北引」獲得成功。
與此同時,山東的一些試種成功的地區,如日照、莒縣、臨沂、青島等地不甘落後,不斷創新,近年來也創造出不少名優茶,其中莒縣的「浮來青」和日照的「雪青」最有名氣,現分別介紹如下。
莒縣位於山東的東南部,浮來青產於莒縣夏庄一帶,是一種條形或扁形的炒青綠茶。夏庄種茶歷史雖不長,但南茶北引以來,不斷探索茶樹安全越冬和高產優質的的一系列技術措施,茶園實施標准化管理,進行冬季覆蓋保溫,鋪草、培土、灌溉、修剪等配套措施,細心栽培,合理採摘,使茶樹生長旺盛,芽壯葉肥。製作成的扁形或曲條形細嫩綠茶命名為「浮來青」,栗香濃郁,湯色綠明,滋味鮮醇耐沖泡。
日照雪青產於日照沿海一帶的茶山,日照是「日出曙光先照」的意思,陽光充足,水資源豐富,加上溫暖的濕潤季風,茶樹生長良好。日照雪青是上李家莊茶場創制,以冬季大雪覆蓋茶樹,春季冰雪融化後茶樹一片青綠的意思取「雪青」茶名。雪青茶,色澤翠綠,條索緊細,白毫顯露,香高味鮮爽。
山東省自20世紀80年代「南茶北引」試種成功後,在臨沂、日照、莒縣一帶發展很快,新創制的名優茶也不斷涌現出來。有扁形的類似龍井茶外形的烘炒型綠茶,也有條狀的類似毛峰外形的烘青綠茶,也有單芽形的極細嫩綠茶,也有其他形狀的綠茶。產於莒縣的「卧龍劍」,產於青島嶗山的「嶗山礦泉茶」等就是扁平形的細嫩綠茶,色綠湯明,香氣高爽,有栗香,滋味濃醇耐沖泡。
產於膠南海青附近的「海青毛峰」,產於日照的「鳳眉茶」,產於臨沐的「玉山茗茶」,產於日照東港的「碧綠」等都是條形烘炒綠茶。外形纖細圓緊,色澤綠潤,有碗豆香、栗香不同香型,均較濃郁,滋味爽口。
山東是我國的新興茶區,近年來在我國大力發展名優茶的影響下,茶葉質量普遍較好。由於山東人均飲茶數量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因而消費量大,有力地促進了山東地產茶的發展。

㈤ 山東省有哪些地市種植茶葉

魯東南地區茶葉種植面積最大,青島嶗山,西海岸,濰坊的諸城,日照等地,泰安也有部分種植

㈥ 山東都有哪些茶葉,山東茶葉歷史如何發展的

一、山東茶葉有:

1、清代萊陽茶、雲芝茶生產。

2、綠茶: 碧芽、日照雪青、內碧波清鋒、容共青綠、碧芽春、大白銀劍、春山雪芽、北嶗春毫、茗家春、百滿、御園春極品茶、
卧龍劍、海青毛峰、浮來青、蓮山翠芽、玉山春芽、
松針、雪芽、碧綠、雪毫、鳳眉景陽春、天籟馨、極北雲岫、瑜山翠龍、北極春、茗園綠茶、北葉青、玉芽茶、沂蒙沁園春銀針、傑青芽等。

二、山東茶葉歷史發展:

1、唐代宗李豫時(公元762年至779年)《封氏聞見記》中記有「南人好飲茶,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723年左右)泰安靈岩寺……,到處煮茶,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2、到了中唐,北方飲茶已較為普及,江南大批茶葉長途運往華北,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

3、自宋代至今,茶已成為山東人民的生活必需品。

4、建國後:山東省堅持「南茶北引」,大力發展茶生產,取得了顯著成就。

㈦ 山東有哪些很出名的茶葉品牌烏龍茶價格

山東屬於我國北方茶區,自1966年開始有組織、有計劃的進行「南茶北引」以來,在經歷了引種、發展、回落和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之後,又呈現出面積擴大、質量提高、效益增長的良好發展態勢。茶葉生產區域也由日照、臨沂、青島三市的東南沿海部分縣、市、區擴大到膠東半島的威海、泰沂山區的泰安、濰坊等地。茶葉生產在全省農業種植業中所佔比重雖小,但在產茶地區已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

一、茶葉生產現狀

(一)茶園面積、產量穩步增長。茶葉是山東省農業種植業中特色產業,由於茶葉生產經濟效益高於其他作物收入,各產茶市、縣、區根據當地自然資源條件,按照區域化種植,規模化發展的思路,把發展茶葉生產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主要內容之一,加快了茶葉生產發展步伐。各級政府在茶葉生產、經營中,制定了吸引外資、減免有關稅收等優惠政策,使非農企業從事茶葉生產、經營逐年增加。使我省茶葉生產初步形成了多部門、跨行業的產業化格局。

(二)實施品牌戰略、提高茶葉經濟效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茶葉的消費需求也向名優茶轉變,各地根據茶葉消費市場的這一變化,及時調整了茶葉產品結構,大力開發了名優茶生產,實施品牌帶動戰略,促進了茶葉質量和效益的提高。近年來,在茶葉的銷售中,品牌效益較為顯著,如日照市嵐山區的雪青茶、莒縣的浮來青茶,膠南市的海青鋒茶、莒南縣的玉芽茶等價高且供不應求。在實施品牌戰略帶動下,全省名優茶產量約占茶葉總產量的45%,產值占茶葉總產值的70%。名優茶已成為茶農增收的主要來源。

(三)推廣設施栽培、提高經濟效益。茶園設施栽培效益顯著,一般畝產值在10000元左右。如東港區巨峰鎮薄家口村建大棚茶園230畝,總收入達230萬元,僅此一項全村人均收入就增加了1300元。莒南縣珠邊鎮1公斤大棚茶相當於1000公斤小麥的價值,該鎮已發展大棚茶園500多畝。設施栽培茶園的發展,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在冬季對新茶的需求,而且有效解決了茶樹安全越冬,也更好地發揮了茶葉生產經濟效益。目前,全省各種棚架結構的設施栽培茶園面積達1.5萬畝,實現產值1500萬元,成為我省茶葉生產新的經濟增長點。

(四)今年茶葉產銷形勢分析。據業務部門統計,全省茶園總面積23.4萬畝,茶葉產量5000噸左右,茶葉總產值約49200萬元左右,實現了茶園面積、茶葉產量和產值三個增長。據調查分析,今年茶葉生產將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一是茶園面積穩步擴大,預計今冬新增茶園面積在4萬畝左右,全省茶園總面積達到27.4萬畝。二是茶葉產量、效益雙增加,三是茶葉生產、加工龍頭企業不斷增加,全省有規模的茶葉加工龍頭企業達26家,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四是茶園耕作、修剪、採摘、加工機械化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應用。

春茶生產有三個特點。一是由於春季陰雨天氣較多,春茶開采比往年晚10天左右。二是品質優、價格高。三是銷售好,產品供不應求。春茶總產量2320噸,比上年增加180噸,春茶產值達23730萬元,占茶葉總產值的48.23%。

二、茶葉生產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山東省茶葉生產雖取得了面積擴大、質量提高、效益增長的好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是:

(一)產業化水平低,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弱。我省茶葉生產雖呈現出多部門、跨行業生產、經營的格局,龍頭企業不斷增加,但茶園分散經營管理導致規模化程度低。茶葉生產、加工企業技術不規范、質量不穩定,龍頭、基地、農戶之間雖已初步建立了鬆散的利益共同體,但聯合的緊密度不夠,輻射帶動能力較弱,各加工企業之間的價格無序競爭的情況普遍存在。

(二)茶葉市場競爭秩序不規范。我省所產茶葉越來越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傳統的花茶市場逐年縮小。目前無論是在我省茶葉產區或銷區,市場競爭秩序極不規范,各生產廠家的茶葉包裝上都印有「中國名茶、江北第一茶」字樣,不知名從何來,誰家確認第一。到處可見正宗「日照茶」的標牌,其實有許多茶葉不是產自山東日照,而是外地茶冒充日照茶,突出表現在質價不符,以次充好,影響到山東茶葉的聲譽。

(三)質量標准和品牌意識差。我省茶葉在歷屆農業部舉辦的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上,都獲得過金獎、銀獎和名牌產品,在中國茶葉學會舉辦的歷屆「中茶杯 」名優茶評比中也獲得過好的獎項,但產品的品牌知名度低。突出表現在茶名多、品牌亂。在茶葉生產、加工中標准化意識差,無標生產普遍存在。有些地方雖已制定了茶園管理技術規程和茶葉加工技術標准,但由於分散的茶園管理和小作坊茶葉加工方式,導致技術推廣普及率低。

(四)茶樹優良品種占園比例小。我省「南茶北引」初期,先後從南方引進過12個省的群體種。現有投產茶園和近幾年新植茶園,仍以群體品種為主。近幾年雖從安徽、浙江、福建等地引進了無性系茶樹良種,但由於生態條件的限制,不能大面積的推廣。迄今為止,我省還沒有一個完全適應當地栽培的抗寒優良的當家品種,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茶葉生產向著優質、高效方向發展。

閱讀全文

與山東省茶產業發展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