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疫情再催熱自動駕駛產業 多家小企業裁員產業鏈上淘汰反而加劇
博世展示創新性技術與前沿解決方案企業供圖
《戰略》刪除了徵求意見稿中關於2020年智能汽車發展目標的內容,根據產業發展情況制定了新的願景:到2025年,中國標准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准、產品監管和網路安全體系基本形成,並展望2035到2050年,中國標准智能汽車體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相比徵求意見稿,《戰略》將中國智能汽車標准體系的形成延後了五年,中泰證券認為,這更加符合當前的行業現狀和產業發展規律。
在具體的發展任務上,《戰略》就對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准、產品監管以及網路安全六大方面進行了戰略規劃。相比徵求意見稿,新強調了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設、推動智能汽車應用試點、推動5G和車聯網協同建設等內容,並提出予以財政支持和產業投資引導。
智能汽車相關概念股隨即增漲,且多家上市公司根據自身業務布局對《戰略》做出回應:均勝電子稱受益政策推動,公司估值有望享有溢價;保隆科技由於股價連續上漲,發布公告稱公司智能汽車相關產品目前營收佔比較小,可能存在業務項目發展不及預期的風險。
目前,國內多家車企和互聯網科技公司都在布局自動駕駛,盡管有不少企業號稱達到L4級別自動駕駛,但真正量產的技術也就在L3級別,且大部分車企都還停留在L2級別的輔助駕駛上。曹鶴認為,疫情過後,自動駕駛行業最終還是要按自身的產業規律發展。「萌芽階段已過,成長期會比較長,目前處於成長期的初期。」其稱。而根據CVSource投中數據,2015年至2017年自動駕駛領域融資數量和金額呈現大幅上漲,但2018年和2019年出現回落。
「自動駕駛技術在中國目前已經過了『期望膨脹期』,正朝『泡沫破裂低谷期』跌落。2020年自動駕駛的投融資將更加務實,關注未來幾年能落地、量產的自動駕駛技術和應用。」今年年初疫情爆發前,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向經濟觀察報記者分析稱。而鹿文亮認為,《戰略》推出後,智能汽車的發展方向也定了,後面將加速發展,資本應該會更加重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中國在今年第二季度成為英國最大的進口國來源,你怎麼看
從以往的數據看,中國在英國進口國來源前五系列沒有中國的。第二季度,英國從中國的進口總額首次超過德國,增幅較大的有紡織品以及電子音響設備和辦公器械等電子產品。我覺得有以下原因。首先是“脫歐”,英國和歐盟內部的產業鏈不得不調整 。其次是英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德國因為疫情的封鎖導致。最後是因為宅在家裡的人對中國電子設備產品的需求進一步增長。
一、英國“脫歐”,英國和歐盟內部的產業鏈不得不調整 。
英國的脫歐對於歐盟以及英國都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動,將會使得英國以及歐盟內部的產業鏈不得不調整。
總之,我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是處於疫情的風口,也是因為英國在脫歐的這么一個過渡階段。同時歐盟也有數據統計稱中國將會繼續超越美國成為歐盟的最大貿易夥伴。這些都是中國國力突飛猛進的表現,你覺得嗎?
⑶ rcep對中國行業發展的利弊
利:RCEP覆蓋區域國家間產業優勢互補,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出口國,具備深厚的產業積淀、顯著的產業集群效應及完善的產業鏈配套設施。雖然近些年因勞動力水電租金成本及國際貿易不確定性使然,東南亞、中南美等國家市場份額快速提升,紡織業出口市場競爭者不斷涌現,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產業轉移,但綜合考慮國際品牌對訂單按時、按質、按量交付的高要求,中國紡織產業鏈在承接短交期、高復雜性及大批量訂單時的可靠性相較別國優勢依舊明顯。
弊:由於新冠疫情拖累海外市場終端需求;市場需求波動風險。
(3)疫情對中國產業鏈擴展閱讀:
RCEP由東盟十國在2012年發起,歷經八年談判,於2019年11月4日完成談判,並於2020年11月15日正式簽署。RCEP法律文本共有20章,既涵蓋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等市場准入,也包括貿易便利化、知識產權、電子商務、競爭政策、政府采購等大量規則內容。
2020年11月15日,東盟十國以及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中國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對於中國來說,RCEP簽署的戰略意義更強。
⑷ 抗擊疫情國家隊入場,美、英各大汽車廠加入醫療器械產業鏈
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持續肆虐之下,如今不僅各國紛紛關閉邊界、停工停課等,連帶也讓各大車廠均進入暫時停產的狀態,不過鑒於美國及歐洲各國普遍有著醫療資源與相關器械不足的情況,如今包括美國與英國也宣布將成立醫療相關機械的「國家隊」,而許多各大車廠也理所當然的加入行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疫情下的汽車產業鏈,4位基層從業者的回答
不同於4S店的銷售,售後的維修技師不常與外來人員直接接觸,但是在與北京一別克4S店的維修技師溝通中,其表示道「目前我們還算不上正式復工,外地的師傅暫時都沒讓上班,本地的也就一個部門來一兩個人」。
於是我向他詢問「這樣的狀態能夠應對車輛的售後維修保養么」,維修技師表示道「足夠了,主要是現在來店維保的車很少,一天就三四台,我朋友在其他品牌的4S店基本上也是這樣的狀況」。
而在疫情防控方面,售後車間也很注重防護,除了維修技師也像他人一樣每天測量兩次體溫、必須佩戴口罩外,技師的休息室早中晚會進行三次消毒,並且工作交接時要保證人和人之間的接觸,業務流程從簡。
在維修保養車輛時,公司規定先用店內配備專用的殺毒殺菌無害消毒液對車輛進行噴霧,維保結束後再次進行一遍消毒。如果有客戶來到維修車間,要記錄下自己和哪位客戶在什麼時間有過接觸。
最後的問題:「你們覺得自己現在工作安全么」
在向四個被采訪者詢問了最後一個問題,我收到了4份不一樣的回答
北京賓士工廠技師:
「我其實覺得還好,北京的疫情不太嚴重,身邊的同事也比較熟悉,而且防護措施也比較嚴格了,再加上我每天都是自己開車上下班,應該問題不大,最起碼我還沒有聽說我們這工廠里的一萬多人有確診的」。
奧迪4S店銷售:
「雖然我們措施做的挺全面的,也給客戶提供了口罩,但有時候客戶還是會覺得悶,自己在店裡把口罩摘下。見到沒帶口罩的客戶,說實話真的是替自己擔心,只能和客戶解釋,希望他帶上摘下的口罩」。
雷克薩斯4S店銷售:
「我認為不太安全,雖然現在進店的客戶並不多,但是這種事誰能說的准。我現在能做的就是盡量保障自己的安全,也讓進店的客戶和身邊的同事安心」。
別克4S店維修技師:
「挺安全的,我們的店不在城裡,人口密度低,所在區縣確診的很少。只是偶爾接到外地牌照的車時,心裡多少也有點抵觸,不過就目前而言還不太擔心,自己也不會亂跑」。
寫在最後:
在疫情爆發的數十日後,能夠看出大家心中仍然有著對於病毒的恐慌。也許我們不是一線的醫療工作人員,但在這里也希望大家能夠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在生活和工作中保障好自己的防護,同時也給予他人人性的尊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福特汽車:沒有人捨得放棄中國市場
得中國市場者,得天下。
近日,福特汽車將這個車企統一認知的"大實話"說了說出來。福特汽車大中華區副董事長柳青在近日的訪談中表示:對於外資汽車企業來說,中國已經具有完備的汽車產業鏈和良好的業內生態系統,包括福特汽車公司在內,沒有車企捨得、也不可能放棄中國市場,如果不在中國市場做大做強,那麼在世界市場上就沒有應有的地位。
寫在最後
其實今年不少車企都加快了在中國市場的布局和速度,譬如豐田、本田、大眾、現代等車企,對此,我並無意見。但是總歸還是想說一句,中國市場是香,但是也不是任誰拿雙筷子都能吃上一口飯的,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用心做好產品比啥都重要。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疫情過後,文化產業如何抓住「新基建」風口
疫情過後,如果文化產業想要抓住“新基建”風口,那麼首先就要迅速完成對產業鏈的文化產業鏈的布置。其次要跟上5g時代的發展。然後就是不要妄想淘汰實體產業,要做到融入線下文化產業,跟實體產業平頭並進。
最後就是不要妄想用線上的文化產業直接取代線下的文化產業。這是一種非常愚蠢的想法,線上的文化產業,雖然在未來會有很大的市場。但是人們也不可能丟掉原有的線下文化產業,線下的文化產業活動的體驗感,是線上文化產業活動永遠都代替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