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選擇武夷岩茶
首先,武夷岩茶的有其獨特的品質和工藝。
1.武夷茶經雲:武夷岩茶性適中,不會綠茶那樣傷專胃,也屬不會像紅茶般膩人。
2.武夷岩茶的有其獨特的文化,光是岩茶品種就有上千種,您只會越喝越感興趣。
3.武夷岩茶有其獨特的岩韻(真正武夷原產的),岩骨花香,有茶氣,不是一般紅茶綠茶能比的。
4.武夷岩茶的陳茶更有其獨特的葯用功效,養胃,養身,止渴生津,除了普洱茶,幾乎沒有茶葉能夠有如此文化。
如果還想深入了解可以私信我。
2. 請你結合武夷岩茶的特點談談本文給你的人生啟示
好歹給我文章啊。。
3. 求一份詳細的可行的武夷岩茶營銷方案
茶葉營銷方案2008-02-23 15:37天寶岩茶葉營銷方案(上)2007年08月01日 星期三 11:05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建設強勢品牌至關重要。沒有品牌,就沒有競爭力。品牌不是簡單的一個商標、一組符號或者一個名稱,而是所有符合品牌成長的積極元素的總和
廣告主:天寶岩茶葉
實施時間:2004年12月
實施范圍:福建省
核心策略:突出區域獨特性,樹立品牌新概念
創新點:同質化中尋求個性,小題大做
鄉茶飄香
--"天寶岩"鄉茶品牌整合案
三明市漁翁企劃有限公司選送
一、前言
天寶岩茶葉有限公司始建於1980年,歷經20餘年的成長,擁有2000多畝茶園,年產各種名優鄉茶200餘噸."天寶岩"牌茶葉在一定范圍內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系永安市旅遊指定產品,產品遠銷國內北京、上海、山東、廣東、安徽、河南、湖北等十幾個省市。但由於一些主、客觀原因,目前,大部分銷售仍處於賣原料階段,小部分包裝茶也因為缺乏品牌文化支撐,銷售情況不甚理想。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建設強勢品牌至關重要。沒有品牌,就沒有競爭力。品牌不是簡單的一個商標、一組符號或者一個名稱,而是所有符合品牌成長的積極元素的總和,而品牌建設又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
2004年11月,由三明市漁翁企劃有限公司對對天寶岩茶葉品牌進行探討、研究、整合後,長期偏居一隅--青水鄉的天寶岩茶葉快速成長,開始從農村走向城市,香飄千家萬戶。品牌,讓天寶岩鄉茶從"丑小鴨"變成了"小天鵝"。
二、正確分析茶葉市場的地位
中國三千年的茶文化發展至今,逐漸成為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活的質量,茶已成為部分人群生活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如今消費者對於飲茶,已不滿足於原始的解渴功能,方式由"喝"至"品",人群由少而多,日趨繁榮的茶葉市場為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撐起一片天空。
世界茶看中國,中國茶看福建.中國是世界茶的原產地,全球最大的產茶國,而福建茶在中國可謂一枝獨秀。據統計,福建茶園面積13.07萬公頃,佔全國的11.45%;去年茶葉產量14.57萬噸,佔全國的21.5%,居各省之首,茶葉畝產80.8公斤,高於全國水平的30%,全國第一;出口創匯1億多美元,佔全國四分之一;全省從事茶產業者300多萬人左右,即每10個福建人中有1人從事茶業種植、加工、經營活動,福建堪稱中國茶葉大省。福建各類各級別名優茶多達200多種,除"鐵觀音"外,消費者對其他品種的茶知之不多,進行品牌建設並擁有一定成效的茶葉幾近空白,目前市場流通的茶葉產品大多屬於"三無"產品。尤其是外銷茶葉,基本上以散裝為主,僅是充當國外產品的原料。
三、市場概要
1、市場概況
我國茶葉消費正處於快速增長階段。但是,當前茶葉品牌發展存在很多問題,主要體現為強調品種、產地,而不重視品牌。國內"西湖龍井"、"黃山毛尖"、"安溪鐵觀音"、"洞庭碧螺春"等名茶品種琳琅滿目,但知名的茶葉品牌卻寥寥無幾。整個茶葉行業的品牌意識淡薄,品牌塑造能力差。目前我國出口茶在國際市場上每公斤僅值1至2美元,平均茶價比印度低4成,比斯里蘭卡低6成多,甚至比肯亞的茶葉價格還要低20%。在全球產茶國中,中國茶生產面積第一,產量第二,出口第三,創匯第四。沒有品牌就沒有市場,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更無從談起,茶葉貌似繁榮的背後,隱藏著品牌之憂。
2、市場趨勢
茶葉消費從大宗茶為主轉向以名優茶、名牌茶為主,從中低檔向高檔發展;由單一同質化傳統茶轉向多元化系列產品;消費者更加追求飲茶的生理和心理雙重需求。茶葉發展的總體趨是優質、安全、高效。名優茶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大。名優茶葉的突出並不僅僅是茶葉質量方面的保障,還在於品牌名牌化。
3、消費者狀況
⑴主要的消費者:北京、上海、山東、廣東、安徽、河南、湖北等省市有固定收入的中青年以上的人群。青少年市場是本品的空白。
⑵消費者對茶葉的批判並不僅僅停留在傳統的色、香、味、形四個方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膳食結構的改善,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健康飲食、健康生活的行列,對茶葉也提出了無公害、無農葯殘留、純天然等概念要求;人們並沒有僅僅滿足於充裕的物質生活,文化消費的訴求呼喚不容忽視,特別是茶葉濃縮了中國傳統文化,更要求我們在茶葉營銷過程中,加強對本品文化支撐因素的挖掘和傳播,以實現消費者要求的滿足。
文化消費還有另外一個方面的體現,就是名牌消費。無名無實,沒有樹立品牌,始終不能搶占高端市場。
⑶消費心理特性:消費者文化消費的心理特性體現為求名心理。在滿足飲茶帶來的生理上綠色、健康、無污染、無公害、無殘留的滿足的同時,他們更注重的是購買、飲用鄉茶的行為帶來的心理愉悅程度。
⑷消費形式:
a、家庭消費
經濟收入高的人群和文化人,對名茶的消費量較大;一般的居民以大眾優質茶為主,以散裝茶為主。目前,包裝茶、袋泡茶、茶飲料開始進入家庭。
B、團體消費
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團體消費。工作會、招待會、茶話會、聯歡會、新聞發布會以及各種其它的人員來往。招待用茶比較零散,各單位對茶的保管知識缺乏,儲存條件差,小包裝、袋泡茶的市場空間較大。
C、勞保消費
日常工作中,茶是最經濟實惠的飲料。勞保消費的市場潛力很大,應加強這方面的市場開拓工作。
D、禮品消費
禮品茶的需求日益擴大,市場紅火,茶禮品包裝不斷翻新。名優茶成為禮品消費的一個熱點。
E、餐(賓)館消費
總體看來,茶葉消費的普及尚不廣泛,茶葉質量偏低,保管不善,服務人員的泡茶技藝不到位。還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
F、休閑消費
茶樓、茶館、茶座、茶坊、茶莊等休閑場所的茶葉消費。這類市場將不斷擴大,蘊涵很大的商機。
G、旅遊消費
泡茶、賣茶和茶飲料的消費。現今中國名茶效益較好的西湖龍井、黃山毛尖、碧螺春、君山銀針等,都是與當地的旅遊資源結合開發的典範。
H、公益消費
在寺院、車站、碼頭、學校、醫院、體育場館等地無償提供的茶水消費。
i、工業消費
飲料工業:茶汁、奶茶、冰茶、冰棍、雪糕、鮮酒;
食品工業:茶糖、餅干、糕點、食品保鮮劑;
醫葯工業:抗癌、降血脂、抗菌消炎、減肥美容、抗輻射等。
4、小結
根據消費者購買行為分析,我們要"先聲奪人",在消費者接受產品信息刺激時,就本著滿足消費者需求為原則,努力體現產品能滿足消費者生理和心理需求這一特性。消費者需求的滿足原則應始終貫徹於其購買行為的全過程,從購買慾望刺激。促進決策始,至第二次購買。
天寶岩茶葉的定位必須滿足消費者求名求異心理,以高品位的質量和獨特的概念來征服消費者。非本人經驗,僅做參考
4. 武夷岩茶的價值功能
武夷岩茶主要葯理功能:明目益思,輕身(減肥)耐老(延緩衰老),提神醒腦,健胃消食,利尿消毒,祛痰治喘,止渴解暑,抗輻射,抗癌防癌,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壓,降膽固醇等等。 武夷岩茶所含的礦物質微量元素豐富,如鉀、鋅、硒的含量較多。1847年羅萊特在茶葉中發現「單寧」(兒茶素)並從武夷岩茶中分離出「武夷酸」。1861年哈斯惠茨證實武夷酸乃是沒食子酸、草酸、單寧和槲皮黃質等的混合物。18世紀傳入歐洲後,倍受當地群從的喜愛,曾有「百病之葯」美譽。 武夷岩茶有十大功效:
1、提高免疫力:茶可提高CONA刺激脾淋巴細胞增殖反應,保護和調整N-甲基-N-硝基-N-亞硝基脈(MNNG)導致免疫功能,提高體內抗病性。
2、抗衰老:茶中有茶多酚,提高全血(GSH—PX)的活力,有助於清除體內生物自由基,減少傷害,從而延緩了人體的衰老。
3、防癌:茶崔N-甲基-N-硝基-N-亞硝基脈(MNNG)對誘發腸道惡性腫瘤有抑製作用,防止癌變。
4、防治心血管病:茶可減少主動脈內膜質斑塊和含量,降低毛細血管脆性,抗性增強。茶多酚類化合物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脂含量,減少脂質沉積,並對血液粘度下降、減少血液高凝狀態、防止血拴形成均有明顯的影響。
5、保護泌尿器官:茶中含黃酮醇類及苷類化合物,能利尿,抑制腎小管再吸收,促進氟化物排泄。同時還有6.8-二硫辛酸對心臟性水腫、肝臟性水腫和妊娠生水腫都有治療作用。
6、對消化器官的保健:茶中的兒茶素對胃粘膜起收斂作用,適當抑制了胃液的分泌,對胃起著保護作用。
7、對牙齒的保健:茶中氟的含量為27.3-146.6PPM,這種適當含量氟,能防治齲齒,增強骨骼堅韌度。
8、防止眼病:茶中胡蘿卜素B-紫蘿酮是維生素A原,它可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能防治上皮組織角質變性增殖淚腺細胞病變,防止角膜角質增厚,防止眼疾。
9、減肥和美容:由於降低血脂、膽固醇和三酸甘油含量,促進了胰脂肪的分解酶活性,抑制中性脂肪的增加,達到減肥和美容的效果。
10、除了上述功能外,武夷岩茶還有止渴、除疾、清涼解毒、興奮神經中樞、消減疲勞、醒酒、解除酩酊、沉澱有害離子、消炎殺菌、抑制病毒、抗輻射、治輻射內外損傷等功效。
5. 武夷岩茶為什麼這么熱銷
現象背後不禁讓人產生疑問:何故引發武夷岩茶熱?剖析其中,武夷岩茶獨具的神韻以及高品質、消費者認識的轉變以及對豐富飲茶口感的追求、政府和企業的推廣與市場耕耘一系列因素引發了武夷岩茶市場的大爆發。 獨具神韻:具有高貴的優異品質 近年來,武夷岩茶之所以被熱捧與岩茶獨具的神韻、優異的高貴品質密不可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岩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武夷山市茶葉科學研究所所長王順明坦言。 據王順明分析,武夷岩茶的高品質源自其優越的生長自然環境。武夷山碧水丹山,溪澗爭流,為岩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育成香肌,產為靈芽。 其次,武夷岩茶是優良的茶樹品種,位列國家級良種。名茶來自品種,品種是影響品質的首要原因。武夷山素有茶樹品種王國之稱,武夷山岩茶品種繁多,歷史就有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半天腰、水金龜五大名叢。 此外,武夷岩茶有著精湛的製作工藝,製作工藝是決定岩茶品質的決定性因素。武夷岩茶的製法精巧,初制工序繁多,工藝細致,是在炒青綠茶和小種紅茶製作的基礎上承前啟後,一脈相承,之後不斷創新和發展起來的。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武夷岩茶有屬於自己的國家強制性標准,武夷岩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列入首批國家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品飲之趣:具有豐富的層次感 扣除品質因素外,茶葉作為飲品之一,能夠給品飲者帶來品飲樂趣也是其熱銷的原因之一。在國家強大,人民富裕的大背景下,消費者對茶葉認識的不斷提高,以及追求飲茶過程中多樣化的口感變化也是武夷岩茶熱銷的原因。王順明表示。 此外,著名的烏龍茶評茶師、國家一級高級評茶師陳郁榕老師也曾反復稱贊道:福建烏龍茶,包括武夷岩茶是最能夠給茶人帶來奇妙品飲感受的茶類之一。 細品武夷岩茶則能感受其清則幽遠,銳則濃長的品質特徵。武夷岩茶,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鍾,岩骨坑源所滋,品其泉冽花香之勝。其味甘澤而氣馥郁,持久性長,具幽蘭之勝,滋味醇厚而濃,鮮滑回甘,快感舒適。陳郁榕老師如是描述品飲武夷岩茶後的感受,如遇非常高級的武夷岩茶,更是滿屋飄香,花香四溢留齒頰,令人心曠神怡,有神明凌霄漢之感,且心中煩倦頓消,令人臻於修身養性的意境,這也是武夷岩茶可貴之處。 據稱,武夷岩茶是積天地之精華,聚茶農之智慧,傳先民之遺產,承工藝之精髓,使其品質秀骨天成,多姿多彩。它花香嬌美,神韻奇特,以香喜人,以味悅人,以韻宜人。它非花也自馨,非蜜也甜潤,非泉露也甘爽,因此深深吸引著廣大喜茶、愛茶、好茶者。 品牌耕耘:不斷收獲市場關注度 事實上,武夷岩茶在收獲市場的背後是無數茶人付出的精心耕耘,以及武夷山市政府的大力推廣。據了解,近年來,武夷山市政府不斷前往北京、山東、廣州、福州、廈門等省市推廣武夷岩茶,正確引導岩茶消費。同時,武夷山茶人也不斷自建基地,保證原料供應,提高完善岩茶生產工藝,並在全國范圍內營銷岩茶產品。 在終端產品方面,有岩上茶業出品,劉國英製作的空谷幽蘭(肉桂)、岩上紅(大紅袍);武夷山北斗岩茶研究所出品,陳德華製作的金宗北斗之問宗(大紅袍);曦瓜出品的海西一號(大紅袍)。此外,琪明茶業出品的空谷幽香、瓜子金、金肉桂、金水仙、大紅袍、四大名叢等岩茶精品均在岩茶市場上留下了非常好的口碑,也讓茶客體會到了岩茶獨具的神韻。 當然,在岩茶熱銷的當下,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後起之秀推出的高端岩茶產品,這些產品不斷鞏固著岩茶市場,如九峰茗茶推出的,產自武夷山的正岩產區,由全國茶葉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九峰茗茶常年高級顧問陳郁榕老師全程監制,經九峰資深茶師精工細作,精製而成的一冠難求、一貫難求、一罐難求系列 岩茶產品。 該系列產品定位為中高端,是在此前89度茉莉紅和九峰金線蓮成功經驗基礎上,九峰茗茶繼續開創的岩茶子品牌單品營銷第一例。同時,九峰也希望在單品營銷上再實現新突破。未來,九峰將構築起明星產品軍團,形成合力、全力推廣,以高品質的健康好茶回饋社會和廣大消費者。九峰茗茶董事長葉濟德表示。
6. 武夷茶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武夷茶的歷史產地沿革
武夷岩茶品質獨特,它未經窨花,茶湯卻有濃郁的鮮花香,飲時甘馨可口 ,回味無窮。18世紀傳入歐洲後,倍受當地群眾的喜愛,曾有「百病之葯」美譽。烏龍茶中的明珠。「武夷岩茶」是產於閩北武夷山市(原祟安縣)武夷山岩上烏龍茶類的總稱。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唐代民間就已將其作為饋贈佳品。宋、元時期已被列為「貢品」。
元代武夷山設立了「焙局」、「御茶園」。清康熙年間,開始遠銷西歐、北美和南洋諸國。歐洲人曾把它作為中國茶葉的總稱。
武夷茶的發展歷史
商周時,武夷茶就隨其「濮閩族」的君長,會盟伐紂時進獻給周武王了。西漢時,武夷茶已初具盛名。
唐朝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孫樵在《送茶與焦刑部書》中提到的「晚甘侯」是武夷茶別名的最早的文字記載。
宋代中國制茶技術進入改革時期,飲茶風氣盛行,茶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各地產茶不下百種,僅貢茶就幾十種。此時的武夷茶也是北苑貢茶的一部分,運往建州進貢。http://www.doc88.com/p-1146349882708.html
元代的統治者嗜茶成性,且頗有品茶功夫,武夷茶便成了首選,於是在元代武夷茶正式成為貢茶。
元大德六年(1302年)朝廷為了監制貢茶,特地在武夷山的四曲溪畔設置「御茶園」當時武夷茶就大量進貢了,而且長達255年,從客觀上擴大了武夷茶的影響。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皇帝朱元璋詔令產茶地,禁止蒸青團茶,改制芽茶入貢,逐漸向炒青綠茶轉變;明末清初由於加工炒制方法不斷創新,在制茶過程中不斷摸索,就出現了烏龍茶。
清代是武夷岩茶全面發展時期,武夷茶區不僅有生產武夷岩茶、紅茶、綠茶,而且還有許多的名從。
新中國成立初期,實行土地改革,分茶山到農民,以戶進行個體生產。爾後成立互助組,農戶聯戶生產,擴大了加工規模,岩茶產量達3000擔。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農民茶山歸集體所有,以生產隊為核算,進行生產、分配。
17世紀,武夷茶開始外銷。1607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首次采購武夷茶經爪哇轉銷歐洲各地。幾十年後,武夷茶已發展成為一些歐洲人日常必需的飲料,當時一些歐洲人把武夷茶稱為「中國茶」。英國最早的茶葉文獻中的「Bohea」意即為「武夷」之音譯。當時在倫敦市場上,武夷茶的價格比浙江的珠茶還要高,為中國茶之首。
19世紀20年代開始,武夷茶在亞非美一些國家中試種,至今已在30多個國家中安家落戶。進入本世紀80年代,武夷茶又風靡東瀛,被視為健美茶而傾倒無數佳麗。
1962年,岩茶總產僅2800多擔。此後的十多年,岩茶緩慢增加,至1978年總產才6400擔。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茶葉生產得到重視。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全市有茶山10萬畝,總產約8萬擔(毛茶),產值近億元,有大小茶家130個,茶業從業人員3萬人,茶葉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科研上也獲得新成績。武夷肉桂無性繁育成功,由名樅上升為品種,栽種面積約3萬里。
1995年,武夷山茶葉研究所對大紅袍經過十多年的反復實驗,無性繁育獲得成功,免除了斷代之憂,保持茶王大紅袍的特徵,並經省科委鑒定通過。
2002年武夷岩茶被國家確認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規范了一系列生產、製作、產品標准。6月13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GB18745《武夷岩茶》強制性國家標准,規定武夷岩茶按茶樹品種分為名樅、傳統品種二類,按產品分為大紅袍、名樅、肉桂、水仙、奇種五類。大紅袍、名樅不分等定級;肉桂分特、一、二級;水仙、奇種分特、一、二、三級。
7. 武夷岩茶包含哪幾種
主要有7種。
8. 跪求武夷山岩茶進出口現狀分析與對策探討的相關資料,絕對高分。還有追加,有的直接加好友
武夷山有茶企業305家(在工商部門注冊255家),茶葉加工作坊769家,其中星願(中國)茶業有限公司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正山茶業有限公司為省級龍頭企業、永生茶業有限公司為南平市級龍頭企業;在稅務部門辦理稅務登記的有145家;通過QS認證的有127家;注冊茶業商標352個,其中省著名商標6個,閩北知名商標26個。年總產量5161噸,出口1580多噸,全市涉茶產業總產值7.15億元,其中茶葉生產加工產值4.15億元;在全國各地大中城市建立武夷山大紅袍推廣中心4個及會員店36家,有大紅袍茶葉銷售網點3600多個。
存在問題:(一)企業、作坊多規模小
至2007年底,全市有茶企業305家,茶葉作坊769家(在工商部門注冊的茶企業255家、個體茶葉工商戶370家),國家、省、市級龍頭企業只有三家,即國家級龍頭企業星願(中國)茶業有限公司、省級龍頭企業正山茶業有限公司、南平市級龍頭企業永生茶業有限公司;在稅務部門辦理稅務登記的有145家,一般納稅人企業只有16家;已辦理QS認證127家。
(二)品牌少
至2007年底,全市茶企業和茶葉加工作坊加起來有1000多家,還有茶葉商店(本市內)近400家,只注冊茶業商標352個,其中省著名商標只有6個,閩北知名商標也只有26個,目前還沒有全國馳名商標。
(三)納稅額總量小
至2007年底,全市茶企業、茶葉加工作坊以及茶業商店,在稅務部門辦理稅務登記的只有145家,繳納稅款431.56萬元,只佔當年增值稅收入的5.75%。
(四)出口通過廈門、福州等地轉手。
9. 武夷岩茶如何分類
武夷岩茶香氣濃郁,濃醇甘滑,具有特殊的「岩韻」。大紅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質最優異者。常見的岩茶分類如:
①依產地分為:正岩茶、半岩茶、洲茶。
②依茶品種又分為:大紅袍、白雞冠、鐵羅漢、水金龜、水仙、肉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