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就是各種文明不斷交流、融合、創新.這句話錯在哪裡
最後少一個「的過程」。
缺少必要的賓語。
② 產業融合的效應
產業融合已經不僅僅是作為一種發展趨勢來進行討論,當前,產業融合已是產業發展的現實選擇。理論分析表明,產業融合是在經濟全球化、高新技術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產業提高生產率和競爭力的一種發展模式和產業組織形式。它所產生的效應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有助於促進傳統產業創新,進而推進產業結構優化與產業發展。由於產業融合容易發生在高技術產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產業融合過程中產生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在客觀上提高了消費者的需求層次,取代了某些傳統的技術、產品或服務,造成這些產業市場需求逐漸萎縮,在整個產業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下降;同時產業融合催生出的新技術融合更多的傳統產業部門,改變著傳統產業的生產與服務方式,促使其產品與服務結構的升級。促使市場結構在企業競爭合作關系的變動中不斷趨於合理化。當前的市場結構理論認為,如果有限的市場容量和各企業追求規模經濟的動向結合在一起,就會造成生產的集中和企業數目的減少。而在產業融合以後,市場結構會發生更復雜的變化。產業融合能夠通過建立與實現產業、企業組織之間新的聯系而改變競爭范圍,促進更大范圍的競爭。產業融合使市場從壟斷競爭向完全競爭轉變,經濟效率大幅度提高。
2.有助於產業競爭力的提高。產業融合與產業競爭力的發展過程具有內在的動態一致性。技術融合提供了產業融合的可能性,企業把融合過程融入到了各個運作層面,從而把產業融合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不同產業內企業間的橫向一體化加速了產業融合進程,提高了企業競爭力、產業競爭力。同時,產業融合對企業一體化戰略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產業融合中企業競爭合作關系發生變革,融合產業內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加,企業間的競爭加劇,企業創新與靈活性被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在這場技術革命與產業變革中,創新能力弱、靈活性差的企業會以更快的速度被淘汰出局。
3.有助於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產業融合能夠提高區域之間的貿易效應和競爭效應,加速區域之間資源的流動與重組。產業融合將打破傳統企業之間和行業之間的界限,特別是地區之間的界限,利用信息技術平台實現業務重組,產生貿易效應和競爭效應。產業融合將促進企業網路的發展,提高區域之間的聯系水平。產業融合帶來企業網路組織的發展將成為區域聯系的主體,有助於打破區域之間的壁壘,增強區域之間的聯系。產業融合擴大了區域中心的擴散效應,有助於改善區域的空間二元結構。
③ 什麼是企業發展的四個階段,及特徵
企業發展的四個階段是指:
企業的形成階段;
企業大發展階段;
企業的成熟階段;
企業大衰亡階段。
特徵:
形成階段:比較雜亂,、資金、人員、技術和工藝等都比較薄弱,管理沒有真正形成;
發展階段: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企業已經有一定規模,在個方面積累了一定的基礎,呈現一發展的態勢
成熟階段:企業發展到一個鼎盛時期,規模較以前明顯增大人員穩定,工藝技術成熟,管理有自己的風格,有一定的競爭實力;
衰亡階段:企業無法發展下去,勉強維持生產經營面或者臨著內憂外患,經營困難,員工流失嚴重,企業人心動盪,瀕臨倒閉。
④ 產業融合的演進方式
世紀之交的國際經濟正發生著深刻變化,產業之間的滲透融合日益清晰地向人們展現出了未來21世紀的發展趨勢。在不同的產業領域內,產業融合以不同的方式演進,最終將促成整個產業結構的高度化、合理化,並構架出融合型的產業新體系。產業創新研究的權威弗里曼(1997)認為產業創新過程包括技術和技能創新、產品和流程創新、管理和市場創新等階段。根據弗里曼對產業創新階段的研究,陸國慶(2001)認為產業的融合和創新經過了技術融合、產品與業務融合、市場融合的階段,最後完成產業融合的整個過程。並且這幾個階段前後相互銜接,也可能是同步相互促進的。
產業融合的主要方式有三種:
一是高新技術的滲透融合。 即高新技術及其相關產業向其它產業滲透、融合,並形成新的產業。如生物晶元、納米電子、三網融合(即計算機、通訊和媒體的融合);信息技術產業以及農業高新技術化、生物和信息技術對傳統工業的改造(比如機械仿生、光機電一體化、機械電子)、電子商務、網路型金融機構等。又如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後信息和生物技術對傳統工業的滲透融合,產生了諸如機械電子、航空電子、生物電子等類型的新型產業。還如電子網路技術向傳統商業、運輸業滲透而產生的電子商務與物流業等新型產業;高新技術向汽車製造業的滲透將產生光機電一體化的新產業等等。高新技術向傳統產業不斷滲透,成為提升和引領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關鍵性因素,高新技術及產業發展有利於提升傳統產業的發展水平,加速了傳統產業的高技術化。主要體現在:促進傳統產業的高附加值化,促進傳統產業推出新品種和新的產業,促進傳統產業裝備現代化。據分析,近年來1T產業對美國經濟的貢獻率超過35% ,1999年IT使全美國製造業勞動生產力增長了6.4% 。目前,信息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滲透到製造業的各個環節中,使製造業的產品和生產過程,以至管理方式發生了深刻的、甚至是革命性的變化。
二是產業間的延伸融合。 即通過產業間的互補和延伸,實現產業間的融合, 往往發生在高科技產業的產業鏈自然延伸的部分。這類融合通過賦予原有產業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強的競爭力,形成融合型的產業新體系。這種融合更多地表現為服務業向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延伸和滲透,如第三產業中相關的服務業正加速向第二產業的生產前期研究、生產中期設計和生產後期的信息反饋過程展開全方位的滲透,金融、法律、管理、培訓、研發、設計、客戶服務、技術創新、貯存、運輸、批發、廣告等服務在第二產業中的比重和作用日趨加大,相互之間融合成不分彼此的新型產業體系。如現代農業生產服務體系、工業中服務比例上升、工業旅遊、農業旅遊等。
三是產業內部的重組融合。 重組融合主要發生在具有緊密聯系的產業或同一產業內部不同行業之間,是指原本各自獨立的產品或服務在同一標准元件束或集合下通過重組完全結為一體的整合過程。通過重組型融合而產生的產品或服務往往是不同於原有產品或服務的新型產品或服務。例如,第一產業內部的種植業、養殖業、畜牧業等子產業之間,可以生物技術融合為基礎,通過生物鏈重新整合,形成生態農業等新型產業形態。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重組融合更多地表現為以信息技術為紐帶的、產業鏈的上下游產業的重組融合,融合後生產的新產品表現出數字化、智能化和網路化的發展趨勢,如模糊智能洗衣機、綠色家電的出現就是重組融合的重要成果。
⑤ 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就是各種文明不斷交流融合創新的過程是病句嗎
文明不能創新吧,或者交流融合創新位置錯了
⑥ 產業融合的簡介
從不同角度分析產業融合問題,會有不同的理解,其概念主要歸結為4類:
1、從信息通信產業角度看,產業融合是在技術融合、數字融合基礎上所產生的產業邊界模糊化,最初指計算機、通信和廣播電視業的「三網融合」。
2、從原因與過程看,產業融合是逐步從技術的融合到產品和業務的融合,再到市場的融合,最後達到產業融合的實現的過程。
3、從產品服務和產業組織結構看,伴隨著產品功能的改變,提供該產品的機構或公司組織之間邊界的開始模糊。
4、從產業創新和產業發展看,指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在不同行業的技術與制度創新的基礎上相互滲透、相互交叉,最終融合為一體的,逐步形成新型產業形態的動態發展過程。
⑦ 產業融合的介紹
產業來融合(Instry Convergence),產業自融合是指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不同行業相互滲透、相互交叉,最終融合為一體,逐步形成新產業的動態發展過程。產業融合可分為產業滲透、產業交叉和產業重組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