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3篇
創作思路:
確定中心,寫出深意。我們要著於挖掘所寫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閃光的地方,反復思考,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於從普通的小事中寫出深意來。
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發生,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六方面,即常說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這幾方面,才能使讀者對所敘述的事,有個清楚、全面的了解。
正文:
第1篇:
提起脫貧攻堅,最讓我難忘的便是那段到村扶貧的時光。從吉林伊通鎮關家村包村幹部到關家村的「小林書記」,到貧困戶王中生的幫扶責任人,再到鎮青年志願者愛心服務隊的志願者。
真心求教,立志於「學」,收獲扶貧「業務熟」。作為一名年輕的90後包村幹部,我認真向單位經驗豐富的老同志、鎮扶貧辦工作人員、關家村村屯幹部請教,認真學習脫貧攻堅業務知識。
詳細了解脫貧攻堅各項程序,學深悟透脫貧攻堅各項政策,以最快的速度熟悉脫貧攻堅工作的要領方法,打開工作局面。
組織召開脫貧攻堅政策宣講會,下發扶貧政策手冊,並根據關家村每戶貧困戶的具體情況,對照扶貧政策,充分利用各項扶貧政策,有重點及針對性地宣傳醫療、金融、教育等政策,讓貧困戶能真正享受到扶貧政策,確保扶貧政策戶戶知情、人人知曉。
不懼困苦,立志於「勤」,收獲百姓「暖心笑」。作為一個在城市裡長大的孩子,剛擔任關家村黨支部書記的時候,我對農村工作、全村貧困戶基本情況除了材料上的文字,幾乎一無所知。
經過一段時間的到村鍛煉,我對全村26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大事小情,做到張嘴就來,情況全掌握、困難全清楚、貧困戶全熟識,貧困戶們對胖乎乎的「小林書記」也印象深刻,都知道有個經常來家裡噓寒問暖,積極解決問題的「小林書記」。
在農忙的時候,凌晨五點就到村上帶領村屯幹部走訪貧困戶,核查核准貧困戶相關信息。知道貧困戶徐國春的大米見底了,便自掏腰包給徐國春家買了自家吃的大米,一直因為腦出血後遺症行動不便經常喜怒無常的徐國春見到「小林書記」總是笑嘻嘻的。
知道徐國春的妻子照顧徐國春在收苞米時精力不夠,便協調村幹部幫助借用收苞米的機器;知道貧困戶徐銘浩在讀書,便積極幫助研究教育幫扶相關政策;知道貧困戶吳亞山的妻子因為拉苞米途中摔下來住院,便去看望並自掏腰包送上慰問金……
雖然走在脫貧攻堅的路上,我能做的只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但我願意懷揣著年輕人的「脫貧夢」,帶著對困難群眾真摯的關懷以及對脫貧攻堅志願服務工作由衷的熱愛,用真心收獲真情,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貢獻青春力量。
第2篇:
生活中處處需要愛,愛,無處不在。它也許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是枯樹的一片新綠;是生病時的一聲問候;是夜空中一顆顆閃耀點綴的星星……教育扶貧便是這愛的種子。
我是小法儀中心小學的一名教師,根據教育局、湯峪鎮教委、學校的統一安排,我跟學校的二十多名教師一樣都被安排了入戶幫扶。吳詩曼便是我幫扶的一名學生。
年初,我與同學校的眾多同事一樣,拿著扶貧宣傳資料,開始了我的扶貧之路。在第一次去吳詩曼家之前,我心裡多少有些忐忑。
因為在學校時我就從吳詩曼口中了解了一些她家的情況:其爺爺是位聾啞人,奶奶從小便患有小兒麻痹,父親也患有小兒麻痹症,並且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鑒於這樣的家庭情況,我這次上門扶貧會不會吃個閉門羹呢?
步行20多分鍾後,我們終於通過打聽來到她家,果不其然,她家大門緊鎖,於是我通過打聽在村子裡玩耍的孩子群中找到了正在嬉戲的吳詩曼。
我通過詢問得知,爸爸媽媽常年在外地打工,一年也見不上幾次面,爺爺奶奶這幾天在果園干農活還沒有回來,在無人監管的處境下,她自己也就沒有自覺得去完成家庭作業,而是在和同學在玩耍嬉戲。
正在我了解情況的時候,她爺爺奶奶幹完活回來了,急忙招呼我和一行的同事去家裡坐坐。就這樣,吳詩曼才回到了家裡,在向家長了解了家庭實際情況宣傳完教育扶貧政策後,看到她還沒有完成家庭作業的想法。
我就主動詢問她家庭作業的完成情況,她才告訴我她在學校做了一點,還有很多沒有完成,有些題她還不會做,我就開始給她講解當天的作業,講解中我發現作為二年級的學生,乘法口訣還沒有記熟!我就主動幫她分析乘法口訣表的規律,幫她記憶,並告訴她要抽時間盡快背熟……
通過入戶走訪,我近距離得深入了解到了吳詩曼的家庭情況和學習困難,在接下來的時間了,我一有時間就找吳詩曼談心,了解她生活、學習中的困難,利用課間及閑余時間幫她復習數學學習中的知識,同時在班裡也指定了兩名學優生對她進行學業、學習習慣上的幫扶。
第3篇:
大學好友現今是一名忙碌而又充滿激情的扶貧駐村幹部,平時和她的通話多在五分鍾內結束,昨晚她卻破天荒找我煲了一個小時的「電話粥」,聊天內容無不表達著她對脫貧攻堅的信心以及決心,也「泄露」了部分扶貧幹部「走」「罵」「觀」「花」的工作方式。扶貧幹部的「走」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扶貧幹部有三條路要「走」,一是走最偏遠、艱難的路,跋山涉水、風雨兼程,走向最需要幫助的群眾家中,了解群眾最真實的情況;二是走最真誠的路,通過走訪、談心、拉家常的方式,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切實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聽民意、解民憂、聚民智,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真正做到走實走心;三是帶領群眾走致富路,俯下身子、挑起擔子,了解當地實情,發掘當地資源特色,爭當產業發展的「排頭兵」「領頭雁」「帶頭羊」。
扶貧幹部的「走」,帶著「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勇氣和「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他們腳踏實地,一條路走到底,走向基層、走向一線、走向群眾心裡。
扶貧幹部的「罵」是「忠言逆耳利於行」。2019年10月,一條題為「雲南一扶貧工作者『罵』貧困戶」的視頻,引起網友紛紛點贊。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為何視頻中扶貧幹部指責貧困戶並未被罵,反倒好評如潮?細品不難發現,「愛之深而責之切」,扶貧幹部的「罵」更多的是其一顆以群眾為出發點的赤誠之心。
在這攻城拔寨關鍵時期,扶貧幹部要在「罵」中將「授之以漁」的奧秘「破譯」,將懶漢和「裝睡」的貧困戶「罵醒」。要敢「罵」,並通過「罵」的「激將法」,引導貧困戶講道理、轉變思維,真正振作起來,樹立脫貧致富的信心,用雙手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扶貧幹部的「觀」是「一枝一葉總關情」。觀世間百態,品人生百味。扶貧幹部更是要在實踐中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認清形勢,細查民情,做到不被浮雲遮眼,亦不錯過任何細枝末節,始終堅持群眾事無小事。
要聚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痛點、難點、熱點、堵點,找准精準施策著力點,抓實責任,堅持目標,以解決突出制約脫貧攻堅問題為突破口,列出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針對問題精準發力,強化責任體系支撐,聚焦政策效應,逐一突破,全力補齊短板。
扶貧幹部的「花」是「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脫貧攻堅任務重,時間緊,這就要求扶貧幹部們多花時間、多花心思、多花精力、多下功夫。
要樹立起愚公移山之志,把脫貧攻堅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攻堅任務緊緊抓在手上,不畏困難,躬身實干,久久為功。始終保持真抓實干、務實擔當,走上田埂、踏入泥地、心繫群眾、不務虛功。
除了「走」「罵」「觀」「花」,扶貧幹部們也在勤找路子、想法子,「解鎖」更多方式,不斷凝聚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磅礴力量!
『貳』 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不斷提高脫貧攻堅成效要解決的四個問題是什麼
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不斷提高脫貧攻堅成效要解決的四個問題是「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
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強調:「脫貧攻堅,精準是要義。必須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等「六個精準」,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問題,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彈炸跳蚤」,因村因戶因人施策,對症下葯、精準滴灌、靶向治療,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從脫貧攻堅任務看,截至2017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3046萬人,貧困發生率仍在3%以上。3年要實現脫貧3000多萬人,平均每年1000多萬人,壓力不小,難度不小。這個壓力和挑戰主要是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任務艱巨。而且脫貧攻堅越往後,遇到的越是難啃的硬骨頭。
目前,貧困人口超過200萬的有7個省區,貧困發生率超過18%的貧困縣有111個、超過20%的貧困村有1.67萬個。按照這些縣和村前幾年每年貧困發生率下降3至4個百分點的速度,在剩餘3年時間內完成脫貧目標,任務十分艱巨。
特別是「三區三州」地區,不僅貧困發生率高、貧困程度深,而且基礎條件薄弱、致貧原因復雜、發展滯後較多、公共服務不足,有的地方可以用「有天無地,有山無田,有人無路」來形容,脫貧難度更大。
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村居住著51%的貧困人口,普遍存在村兩委班子能力不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嚴重滯後,村內道路、入戶路、環境衛生設施短缺,大量危房需要維修和重建等難題,貧困村無人管事、無人幹事、無錢辦事現象突出。
當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因病、因殘致貧比例居高不下,分別超過40%和14%,缺勞力、缺技術的比例分別佔到32.7%和31.1%, 65歲以上老人佔比超過16%,這些人群的比例越往後將會越高,是貧中之貧、艱中之艱。化解特殊貧困群體難題是打好脫貧攻堅戰面臨的最為突出的挑戰。
另外,貧困群眾短期脫貧容易、長期穩定致富難度大的問題也很突出。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但現在大部分地區產業扶貧措施比較重視短平快,考慮長期效益、穩定增收不夠,很難做到長期有效。如何鞏固脫貧成效,實現脫貧效果的可持續性,是打好脫貧攻堅戰必須正視和解決好的重要問題。
『叄』 如何寫發揮金融職能作用,助力打好脫貧攻堅研討材料
發揮金融的職能作用,助力打好脫貧攻堅,為探討材料,這是非常重要的
『肆』 如何開展巡察監督助推脫貧攻堅發言材料
一、找准脫貧攻堅的問題
打仗最重要的是,弄清跟誰打仗、誰是我們的敵人。脫貧攻堅也一樣,問題就是我們的敵人。
一是還有很多難啃的硬骨頭。多年
來,好乾的、容易乾的,都基本幹完了,剩下5.9萬人的脫貧任務,雖然只佔全市總人口的7%,但貧困程度較深,貧困發生率17%,比全省高3個百分點。這些人,大部分都集中在偏遠山區,生產生活條件艱苦,思想觀念比較落後,致貧原因復雜,脫貧難度很大。有的因孩子多,而且同時上學,負擔重,東借西湊,日子過得緊巴巴。有的因先天疾病,長年患病,拖垮了整個家庭。有的因意外事故,還有因打核桃摔傷摔殘的,家裡失去頂樑柱。有的沒有固定的營生,靠打零工養家糊口,收入不穩定,隨著年齡增大,也干不動了。有的村上,生產道路沒有修通,特別是山上的梯田,大型機械設備進不了地,農業生產效益低。有的自然村多,貧困戶居住分散,幾里地只有幾戶人,給集中搬遷扶貧帶來難度。有的家底本來就不厚實,給孩子娶媳婦的彩禮就壓得多年翻不了身,甚至有的娶不起媳婦,堯生鎮嶺里村就是個典型,成了光棍村,勞動力得不到補給。有的窮爭氣,行門戶不量力而行,一年幾個門戶就是不小的支出。有的因智障,扶不起來。有的家風不好,孩子眼高手低,好吃懶做,成人了還靠父母。有的不務正業,賭博的、吸毒的,弄得傾家盪產。有的靠天吃飯,一場自然災害就讓本來家境不好的人致貧,這幾年氣候異常,因倒春寒導致宜君核桃產量不高,部分區域一場冰雹,蘋果、玉米就收成減半,甚至絕收。有的買不起、用不起農機化肥,還有套牛耕地的,導致農業收入不高,長期貧困。有的老年人無人贍養,又無勞動能力,依靠低保生活。
二是我們的工作還不精準。對貧困面、貧困程度我們還沒有真正掌握,扶貧、民政等口徑不統一,現有貧困村、貧困人口底子不清,貧困人口沒有精準到人頭,雖然逐步建檔立卡、建立資料庫,依然存在「該進的人沒進、不該進去的進去了」,存在虛報冒算、虛報冒領等問題。
三是各級的責任還沒有砸實。存在「扶貧只是扶貧部門的職責」的錯誤認識。扶貧責任沒有落實到單位、落實到人,基層幹部不知道怎樣落實,貧困群眾不知道找誰幫扶。存在重項目爭取、輕項目管理問題,不能及時足額落實扶貧資金。部分鄉鎮執行扶貧開發政策、實施項目拖沓不力,致使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結余,甚至在賬面上「睡大覺」。
四是硬辦法不多、沒有形成合力。比如,在現代農業發展上,中、省出台了很多關於設施建設、技能培訓、市場開發的政策,在落實環節銜接不緊密,以至於許多政策成為擺設。比如,基礎設施建設多家管,有的只建不管,投入一輪又一輪,缺乏系統規劃。比如,在低保、就業等民生政策上各自為戰,平台共享、信息共享渠道不暢,直接影響和制約了脫貧攻堅的質量和效果。比如,對扶貧缺乏剛性考核,部分行業部門不認真研究落實,用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來敷衍。還比如,社會扶貧的潛力沒有充分挖掘,社會力量有意願、貧困群眾有需求,但對接機制還不健全,沒有形成脫貧攻堅合力。
『伍』 自治區黨委脫貧攻堅七個一批舉措是什麼
一是轉移就業扶持一批。
二是通過發展產業扶持一批。
三是通過把土地的收益用於專向貧困人口購買屬勞務。
四是通過轉為護邊員扶持一批。
五是通過生態補償扶持一批。
六是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扶持一批。
七是通過社會保障兜底來脫貧一批。
(5)產業發展促進脫貧攻堅材料擴展閱讀:
2019年和田地區將圍繞自治區確定的重點任務,以打好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為目標,重點抓好招商引資,壯大以鞋、服裝為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穩定和擴大就業;
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讓民營企業帶動更多當地勞動力就業;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圍繞農業、旅遊等優勢資源,做強特色產業,做好重點民生工程建設,帶動群眾脫貧,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眾。
『陸』 脫貧攻堅專題組織生活會個人對照檢查材料
脫貧攻堅專題組織生活會個人對照檢查材料:
根據市紀委、市委組織部《關於認真開好脫貧攻堅巡視考核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的通知》要求,按照委黨組的安排部署,現將我的對照檢查情況簡要匯報如下,請各位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正。
一、存在問題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我能認真系統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巡視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六次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細學精學中央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決策部署。
政策要求和中央第四巡視組脫貧攻堅專項巡視、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意見精神,切實增強推進脫貧攻堅、做好整改落實的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脫貧攻堅工作的政治責任和整改提高的思想自覺有了一定的提升。通過開展走村入戶大走訪和組織相關單位。
召開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座談會等活動,認真聽取基層群眾、包扶村鎮、相關單位的意見,虛心查找自己在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中,在思想認識、攻堅責任、工作措施、任務推進和紀律作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認真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現將有關問題剖析如下:
1、思想認識方面。雖然我能夠一貫自覺全面系統的學習黨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的方針政策,特別是能充分利用各種時機,藉助現代媒體深入的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有關重要講話精神,但仍然存在著學習不夠深入、不深刻。
精神實質理解把握不精準的問題;對脫貧攻堅任務的艱巨性、嚴峻性認識還有些局限性,總認為在大家五年多的不懈努力下,去年已經實現包扶村商鎮北坪村整體脫貧出列,就算完成了整個脫貧攻堅工作任務的片面認識,沒有認識到村脫貧還有不到位的地方。
對低保戶、兜底戶仍然需要認真精心細心的做好工作的突出問題思考研究還不夠深入;在包扶村整村出列後,特別是在當前全市經濟工作壓力巨大的情況下,感覺到對脫貧攻堅工作投入精力不足,思考的不多,做的不夠的現象時有發生,偶爾有松一口氣的想法。
沒有從政治和全局高度正確看待當前的脫貧攻堅工作,脫貧攻堅政治責任擔當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2、攻堅責任方面。雖然依然能夠按照各級要求,穩步有序的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特別是對包扶村的扶貧工作從來都是按照《北坪村脫貧攻堅2015-2020實施計劃》有序穩步推進沒有放鬆,但今年總有去年已經實現包扶村整村出列。
對包扶村脫貧攻堅工作投入不夠的問題,對委里部分包扶幹部的脫貧攻堅工作責任落實,還夯得不實,還有不到位的地方,總有這樣那樣的細節問題處理不到位;在抓黨建促脫貧方面研究不夠,在調動包扶黨員幹部的創造性工作方面,工作開展的力度還有待加強。
在指領引導北坪村書記和村班子成員發揮「領頭雁」作用方面做法太過單一,作用發揮還不夠充分;在夯實村整改主體責任落細落實方面,還存在著村幹部工作狀態不佳、對村子底數不清、督導檢查不嚴、相關問題屢改屢犯整改不徹底的問題時有發生。
3、工作措施方面。在指導委駐村工作隊和村「四支力量」開展工作時,雖然能夠嚴格按照對中央脫貧攻堅精準方略和委黨組《北坪村脫貧攻堅2015-2020實施計劃》來開展各項工作,取得了市發改委連續五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全市「脫貧攻堅」先進單位。
市發改委駐村工作隊連續三年被丹鳳縣商鎮黨委、政府,丹鳳縣縣委、縣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優秀駐村工作隊」的成績,但在具體工作中還有產業扶持不精準,把握不到位的地方;對「兩不愁三保障」理解認識還不夠精準,在處理基本醫療有保障和慢性病。
大病保障方面認識上還存在誤區;在做好「兩個確保」時,認識還存在偏差,包扶村人居飲水因季節性影響,還有部分村民的安全飲水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整體人居飲水安全保障還有待完善;對非貧困戶危房改造工作,做的還不夠不扎實,有不到位的地方。
在扶貧對象的產業扶貧方面,方法不多,路子不廣,想的不夠,做的不到位。
4、任務推進方面。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能夠嚴格按照組織編制的《丹鳳商鎮北坪村景觀提升設計方案》和《北坪村產業與基礎設施規劃》來穩步有序推進,但在具體工作中,還存在著包扶村基礎設施建設貪大求全和村裡人居環境整治不扎實、不徹底、整治工作質量不高的問題。
易地扶貧搬遷,在解決搬得出的問題上力度很大,包扶村58戶搬遷戶全部實現交鑰匙,但在搬遷後就業保障方面,想的不多,做的還不到位,搬遷戶舊宅基地騰退復墾工作開展不扎實;蘇陝扶貧協作經濟效益發揮不明顯,分紅落實力度不大,成效不是特別明顯。
5、紀律作風方面。在開展具體工作中,能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和各級要求,從不給包扶村和村所在地政府添麻煩,多年來從未在村上拿過任何東西,也從沒吃過村上一口飯,自己這樣做,也嚴格要求所有包扶幹部這樣做。但在開展「精準脫貧日」、入戶走訪。
「四扶五風六化」扶智扶志等活動中,存在著統籌檢查督辦不到位的現象,總有這樣那樣的細節問題處理不到位;對「以案促改」工作有部署、有安排、有措施,但工作開展不深入、不細致、不全面,對馮新柱在扶貧領域造成的惡劣影響肅清工作,力度還不夠,步子還不大。
二、原因分析
剖析自己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因為自己在思想上有所放鬆,政策理解把握不精準,工作措施不夠所致。具體表現在:
在思想上,沒有真正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思想,政策理解上還存在著偏差,更多的時候只是講得多,沒有將它貫穿於工作的全過程。總認為現在包扶村已經整體出列,大任務已經完成,沒必要投入過多的精力,發展全市經濟才是主要的。
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抓好全市重大項目、營商環境營造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的工作中,放鬆了抓脫貧攻堅工作的力度,看到別人怎麼做,自己也跟著那樣做,隨大流走,有盲目從眾心理。在具體工作中,沒有嚴格要求自己,放鬆要求,沒有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去帶動身邊的同志。
沒有把脫貧攻堅工作和整個全局工作通盤考慮,整體統籌安排,認識有偏差,有誤區,總認為包扶村已經整體出列,村裡基礎設施已經全部到位,包扶村已經通過省市縣「57」達標驗收,「兩不愁三保障」「兩個確保」已經實現並通過中央組織的第三方評估驗收。
村集體經濟組織早已建成營運並實現首次分紅,自己所包扶的包扶戶已經全部實現穩定脫貧,可以放心了,有僥幸心理存在。
三、整改方向
針對自身存在問題,我將從自己的思想源頭抓起,從實際行動做起,真正把脫貧攻堅工作做好。針對查找出來的問題,我將進行如下整改:
(一)加強學習,增強思想認識。作為單位的分管領導,我將帶頭認真系統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巡視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六次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細學精學中央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決策部署。
政策要求和中央第四巡視組脫貧攻堅專項巡視、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意見精神等相關材料,不斷強化學習,提高政治站位,把脫貧攻堅工作當做當前的頭等大事、第一政治任務抓好做好落地生根,把各級精神落實落細落到實處。(二)改變作風,強化責任,提高服務能力。針對存在問題,撲下身子帶頭整改,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要圍繞年度目標任務落實,加快推進中央第四巡視組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和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要舉一反三,深入分析,准確研判。
做到徹底整改,改徹底。要明確分工,強化責任落實,提高工作效率。要創新思路,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兩個確保」中心目標任務,不斷提高工作成效。
(三)嚴格自律,切實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要以身作則,嚴以律己,嚴格按各項制度辦事,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要認真執行中央有關規定,帶頭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領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
巡視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六次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精準實施中央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決策部署、政策要求和中央第四巡視組脫貧攻堅專項巡視、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意見精神,堅決抵制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之風。
牢固樹立打贏脫貧攻堅戰就是做好本職工作的觀念,樹立將脫貧攻堅工作長期做,做長期的思想,努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商洛社會經濟發展添磚加瓦。
『柒』 要把什麼作為脫貧攻堅重點,支持貧困地區加快發展
要把支持貧困地區加快發展,把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集中連片專貧困地區作屬為脫貧攻堅重點。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出要支持貧困地區加快發展,把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作為脫貧攻堅重點。
持續加大對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扶貧投入力度,增強造血能力,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加強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貧困地區公共服務水平。
(7)產業發展促進脫貧攻堅材料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總書記指出,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要多措並舉鞏固脫貧成果。加大就業扶貧力度,加大產業扶貧力度,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力度。
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穩定,加快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對退出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扶上馬送一程。
過渡期內嚴格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嚴格考核開展普查,嚴把退出關,堅決杜絕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確保脫貧成效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
『捌』 「三會一做」創新工作案例和脫貧攻堅案例材料怎麼寫
一、精準扶貧工作
我鎮以「建檔立卡」落實扶貧到戶政策。全面開展了貧困家庭的調查摸底,建立了貧困家庭檔案813戶2930人,完善扶貧對象動態識別機制,通過項目規劃到戶、資金扶持到戶、產業發展到戶、素質提升到人、幫扶責任到人、檔案建立到人,確保扶貧到戶政策全面落實。為實施分類扶貧、制定幫扶計劃和措施、確定扶貧內容、方法、途徑和落實各項惠農政策提供可靠依據。
二、產業扶貧工作
我鎮今年共安排扶貧資金64萬,通過貧困家庭檔案,各村經過村民代表會議投票選出貧困家庭共175戶779人進行產業扶持。通過科學規劃、實施「一村一品」產業發展,並將產業扶貧資金、「貧困村互助資金」等向重點村集中投入,各重點村已逐步形成了適合自己的「一村一品」主導產業,如:蕉子壩村34戶農戶自行組織成立了「村興旺葛根種植專業合作社」。該社葛根種植面積達15畝,預計年產值達20多萬元。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做到了「五個統一」,即統一進苗、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種植、統一品牌、統一銷售。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使農民增加收入。
三、搬遷移民扶貧工作
採取集中安置與分散安置相結合,實施下山扶貧。在鎮政府所在地的圩鎮內實施集中安置,積極動員和引導高山邊遠的農戶搬遷下來,幾年來共扶貧搬遷94戶456人,集中安置30戶135人,在全鎮逐步形成了山裡面耕作圩鎮消費、山裡面掙錢圩鎮享受的局面。
四、整村推進工作
一是把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作為扶貧攻堅整村推進的有效載體,以做優做大村莊規模為突破口,突出抓好村鎮聯動、村落連片、綜合示範區建設、公路沿線整治,著力改變農村面貌。二是推進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把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作為貫徹《若干意見》、促進扶貧攻堅的首要大事、開局工程和民生工程。近年來,我鎮共硬化村組公路5.4公里,投資103萬元;新建水圳2200米,投資19萬元,修建漫水橋一座,投資4萬元。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基礎設施依然相對薄弱。從基礎設施上看,我鎮地處偏僻山區,自然條件惡劣,自然災害較多,貧困人群的生產生活條件差,如交通不便、水利設施老化失修、抗旱排澇條件不足,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較弱。近年來,雖然通過扶貧項目建設,基礎設施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滿足當前及今後的發展需要。從人口素質上看,貧困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觀念陳舊,科技意識不強,缺乏致富能力和發展門路。在走訪農戶中發現,貧困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病殘戶或無勞動力戶,脫貧難度較大。
(二)扶貧資金投入仍顯不足。目前,我鎮扶貧資金主要是依靠扶貧辦項目資金和各縣直幫扶單位支持,貧困村籌資較為困難。
(三)返貧現象比較突出。目前我鎮仍然有相當數量的貧困人口,另外,每年都會出現一部分已經脫貧的人群,由於脫貧基礎不穩,因病、因災、因學等原因又重新返貧,由於整村推進工作重點在基礎設施方面,難以顧及這部分貧困戶。
六、幾點建議
1、增加扶貧重點村個數。這些村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生產條件差,村容村貌亟待改善。為此,請求上級對實行差異化扶貧,幫助群眾盡快脫貧致富。逐年增加貧困村的數量,力爭6個行政村都能享受到扶貧重點村的扶持政策。
2、在扶貧政策上給予特殊扶持。加大資金支持貧困村實施整村推進扶貧攻堅工作,擴大「貧困村村級互助資金試點」范圍,提高移民搬遷補助標准,防止出現農民因建房返貧現象。
3、增強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大力開展貧困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充分利用雨露計劃和民生工程新型農民培訓,認真做好貧困人口的職業教育、務工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確保達到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和培訓一門技術,振興一項產業,致富一方群眾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