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昌黎葡萄酒發展史
昌黎,一個小縣城,葡萄酒產量佔到全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其特有的魅力堪與法國波爾多媲美。
秦皇島市昌黎縣地處河北省東北部,總面積1212.4平方公里,耕地94萬畝,總人口54.8萬,其中農業人口佔80%。昌黎縣不僅是河北省的農業強縣和河北省首批擴權縣之一,而且也是全國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
昌黎縣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南挾灤河,氣候和土壤條件特別適宜葡萄的生長,有400多年栽培葡萄的歷史,所產的葡萄氣味噴香,口感甜潤,深受人們的喜愛。上世紀70年代,又引進了赤霞珠、蛇龍珠、品麗珠等釀酒用的葡萄新品種,於1979年研製、開發出中國第一瓶干紅葡萄酒,填補了中國干紅葡萄酒的空白。
近年來,昌黎葡萄酒產業發展迅猛,涌現出了華夏長城、地王、越千年等30家葡萄酒釀造企業,干紅葡萄酒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葡萄酒產量佔到全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一,被譽為「中國干紅葡萄酒城」和「東方的波爾多」。
如今在昌黎,不僅有眾多農戶融入「干紅產業鏈條」,還有從事產前、產中、產後技術、信息服務的中間環節,更有技術、設備不斷提檔升級的眾多企業,已實實在在地開拓出一條立足資源、順應市場、創新發展葡萄酒產業集群發展的道路。全縣70%的行政村,8000農戶栽植釀酒葡萄,主栽品種為赤霞珠、品麗珠、梅麓輒、龍眼、霞多麗。農民每年從中獲利約計5000萬元。目前,全縣已建立了縣、鄉、村三級技術服務網路,從事釀酒葡萄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的技術人員有171名,其中擁有中高級職稱的51名。在葡萄酒釀造方面,有國家級評酒委員11名,中高級職稱技術人員40餘名。2001年,昌黎與亞洲惟一的葡萄酒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並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由「昌黎葡萄」向「昌黎干紅」躍升
1980年,當昌黎人以每株1美元的價格從法國帶回優種「赤霞珠」酒葡萄苗時,只是懷揣著把一個「朝陽產業」發展壯大的憧憬。20多年後,這個「蛋糕」做得如此之大,由「昌黎葡萄」向「昌黎干紅」的「聚變」速度如此之快,遠遠超出了他們當初的想像。
昌黎享受著與世界著名干紅葡萄酒產地法國波爾多同樣的日照、土壤和溫差,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釀酒葡萄產區之一。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昌黎縣委、縣政府逐漸認識到,要想讓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必須要提高組織化程度,讓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都能規范地運行。2000年3月,昌黎成立了我國第一個葡萄酒業管理局,同時,還建立了釀酒葡萄種植協會、葡萄釀酒企業協會,制定了一系列助推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政府、企業、農戶都有了自己的代言人,並形成了利益共同體,把組織化程度提高到一個新高度。
組織化程度的提升,加快了產業發展的步伐。到2005年,昌黎干紅酒產業已形成由31家釀造企業、5萬畝優質酒葡萄基地、4萬多農戶組成的產業集群,干紅酒產業成為第一大立縣產業,被列為河北省十大特色產業之一。
如今,昌黎的干紅產業既有基地支撐,又有釀造龍頭企業的帶動,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群體龐大的干紅酒產業集群已經形成,並輻射到周邊縣區,形成特色區域經濟帶。盧龍、撫寧酒葡萄種植面積已達3萬多畝,干紅企業15家。從1996年到2005年,昌黎干紅酒產業稅收由526萬元、占財政收入5%,增長到1.62億元、占財政收入40%。
由「昌黎釀造」向「昌黎創造」躍升
在昌黎干紅產業發展過程中,眾多「第一」證明了人的創造性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昌黎合資興建了中國第一家干紅釀造企業;正式注冊了第一家家庭酒堡;「昌黎葡萄酒」成為第一個獲得原產地域保護的葡萄酒產品;成立了第一家葡萄酒學院研發中心;建立了第一個國家級葡萄與葡萄酒質檢中心……
在產業發展中,定標准、評資格、研發新產品、培育葡萄新品種,昌黎都力求走在行業前列,創造多個「首批」、「率先」。近年來,朗格斯等國際干紅釀造企業與國內知名大學開展中國首批專業技術資格培訓與考核,建成國家級葡萄、葡萄酒研發中心和質檢中心,填補了國內空白。專門為昌黎制定的行業標准《昌黎葡萄酒GB19049-2003國家強制性標准》正式實施。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建立起人才培養和技術合作關系,與OIV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合作,建設了具有國際一流技術水平的葡萄酒研發機構。就連培訓農民,也注重直接與國際接軌,經常聘請國際知名專家進行高端培訓。
技術的創新推動著干紅產業的發展。現在,昌黎產的干紅葡萄酒在北京、廣州、深圳等大城市均占據市場優勢。昌黎茅台葡萄酒公司以每年60%以上的速度增長,建廠3年就已跨過盈虧平衡點;華夏公司17年資產增長近90倍,連續10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
由「干紅品牌」向「地域品牌」躍升
在近期舉行的第二屆廣東國際酒飲博覽會「商貿配對」活動中,貼有原產地域保護專用標志的昌黎干紅葡萄酒,被國內外酒商視為同類酒產品中的寵兒。
走品牌、質量興企之路,創造出一個名牌群體。目前,華夏、地王、越千年、朗格斯、茅台等企業均已通過ISO系列、HACCP(國際食品安全體系)等多種認證。華夏長城干紅為中國奪得第一個國際大獎,獲「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品牌」、「首批葡萄酒免檢產品」。朗格斯、茅台等一大批龍頭企業,甚至家庭酒堡也努力走品牌之路。2002年8月,昌黎葡萄酒就被核准為中國葡萄酒行業第一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現在全縣已有25家企業、58個產品使用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志。這標志著昌黎葡萄酒在全世界受到知識產權保護,拿到了進入世界市場的「綠色通行證」,開始了打造地域整體品牌的新征程,「中國昌黎干紅」地域品牌已鮮明地樹立起來。
如今,昌黎的干紅企業綜合素質和整體水平在國內均屬一流,在市場拓展和企業管理方面形成較強優勢,產業結構合理,龍頭企業發展快、後勁足。今年,昌黎縣又規劃了遠大目標:到2010年,全縣酒葡萄種植面積達8萬畝,年葡萄加工能力15萬噸,葡萄酒產量11萬噸,出口量1萬噸,實現產值23億元,利稅6.5億元。
由「葡萄產業」向「旅遊產業」躍升
在「干紅城」游覽中得到酒文化的熏陶,借葡萄酒文化之旅增添旅遊情趣,昌黎葡萄酒文化游這壇好酒越「釀」越濃。去年以來,以「品酌葡萄美酒、觀賞萬畝葡園、游歷歐式酒堡」為主要內容的昌黎葡萄酒文化游應運而生。「葡萄酒文化游」一經推出,立即受到旅遊者歡迎,國內外遊客紛紛聞香而來。昌黎葡萄酒文化游項目已接待中外遊客近10萬人次。
賞葡萄園迷人風光,走十里葡萄長廊。世界名種酒葡萄在昌黎的田野上隨處可見。走進葡萄的海洋,惟一有資格當作貢品享用的「赤霞珠」葡萄蔓延伸展,一掛掛紅似瑪瑙的成熟果實壓彎了藤蔓。漫步在葡萄園,當地的淳樸農民會邀請遊人品飲佳釀,與他們共同分享豐收的喜悅。
以釀造出「中國第一瓶干紅酒」而聲名鵲起的華夏葡萄釀酒有限公司,以傳播民族葡萄酒文化、樹立長城葡萄酒品牌為宗旨,率先推出了葡萄酒文化游。目前,華夏公司已正式成為國家旅遊局命名的「全國首批工業旅遊示範點」。走進華夏公司,您將踏上一個民族韻味十足而內容豐富多彩的葡萄酒文化之旅。這里推出的21個景點讓人流連忘返、目不暇接。
如果說華夏公司讓人感受的是一種民族葡萄酒業的芬芳,那麼坐落在昌黎東郊的朗格斯酒庄,則會讓人們體會到世界頂尖品質葡萄酒的獨特魅力。由奧地利著名企業家施華洛奇先生投資2970萬美元獨資興建的朗格斯酒庄獨具特色。該酒庄全面融合了世界風行的興建葡萄酒庄的3S原則,即大海(SEA)、沙灘(SAND)、陽光(SUN),秉承「美好醞釀,自然品位」的經營理念,致力於創造世界一流的酒庄和酒庄葡萄酒品牌。同時,也為「昌黎葡萄酒文化游」塗上了濃郁的歐式風情。
❷ 現在國內酒櫃行業發展的如何
隨著國內中產階層越來越多,葡萄酒銷量也是逐年遞增,酒櫃也慢慢從由無人知道的小草,變成了中產階層身份的與品味的象徵。酒櫃行業作為葡萄酒行業的伴生行業葡萄酒儲存行業的一個分支,雖然不能算是新生事物,在中國的發展頂多也就近十年的歷史,然而由於各種原因,酒櫃行業發展一直較為緩慢,作為「非主流」存在著,近5年來,隨著葡萄酒行業在中國的飛速發展和國民消費和對葡萄酒認知的提高以及國外需求的上升,酒櫃行業才開始真正起步,向專業化、產業化方向發展,象清晨的朝陽一樣多姿多彩的發展起來。對於項目市場,筆者了解到,在葡萄酒生產、批發、零售幾個環節都能見到葡萄酒櫃的身影,這一市場也會隨著高檔葡萄酒的增長而快速發展。
國內酒櫃市場發展迅速,特別是經濟危機前增速更是驚人。而在家庭中酒櫃的普及率非常低,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別是中產階層的發展壯大,以及消費結構升級、葡萄酒作為健康飲品的價值被廣泛認同,中國的葡萄酒銷量逐年上升,國際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機構(IWSR)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到2011年,中國葡萄酒銷售額將占亞洲市場的40%,約合年消費11億瓶葡萄酒。釀酒協會的數據也顯示年年7月我國葡萄酒的產量增長高達25.65%。加上經濟發展、消費者可支配收入等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消費者的葡萄酒消費逐漸轉向奢侈消費,預計未來三年,中國葡萄酒櫃市場很可能進入高速增長期,因為葡萄酒這種健康酒產品正逐步得到中國消費者的認可,酒櫃的市場需求增長將十分可觀,必將成為競爭異常激烈的家電行業中的朝陽產業。
❸ 紅酒投資分析報告
網址:www.qyreport.com
聯系人:胡先生
[訂購電話]:010-85648594
[傳真訂購]:010-85648579
[目錄]
第一章 紅酒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第一節 國內宏觀經濟環境
一、GDP歷史變動軌跡
二、固定資產投資歷史變動軌跡
三、進出口貿易歷史變動軌跡
四、2008年我國宏觀經濟發展預測
第二節 我國紅酒產業政策分析
一、我國紅酒行業「十一五」發展規劃
二、國家對紅酒產業發展的鼓勵政策
三、我國紅酒稅收政策
四、我國紅酒投資政策
第三節 紅酒行業發展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一、行業內競爭
二、買方侃價能力
三、賣方侃價能力
四、進入威脅
五、替代威脅
第六節 影響紅酒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第七節 2008—2010我國紅酒行業發展及趨勢預測
第二章 中國紅酒行業生產分析
第一節 2004-2007年我國總產量分析
第二節 2004-2007年我國紅酒行業產出結構變動分析
第三節 2004-2007年我國紅酒行業產能過剩情況分析
第四節 2004-2007年我國紅酒行業產銷率與產品庫存分析
第五節 2004-2007年我國紅酒行業生產成本變動分析
第六節 2008—2010我國紅酒行業產量預測
第三章 中國紅酒行業消費分析
第一節 2004-2007年我國紅酒行業總消費量分析
第二節 2004-2007年我國紅酒行業消費特點與消費趨勢分析
第三節 2004-2007年我國紅酒行業供需錯位情況分析
第四節 2004-2007年我國紅酒行業需求滿足率與潛在需求量分析
一、2004-2007年我國紅酒行業滿足率分析
二、2004-2007年我國紅酒行業潛在需求量分析
第五節 2004-2007年我國紅酒行業市場價格變動分析
第六節 2008—2010我國紅酒行業消費量預測
第四章 中國紅酒市場供需狀況分析
第一節 2001-2007年紅酒行業供需狀況
一、2001-2007年紅酒供給狀況
二、2001-2007年紅酒需求狀況
三、2001-2007年紅酒供需缺口分析
第二節 2008-2010年我國紅酒供給變化趨勢預測
第三節 2008-2010年我國紅酒需求變化趨勢預測
第四節2008-2010年我國紅酒供需缺口變化趨勢預測
第五節 影響紅酒行業供需關系的主要因素
第五章 中國紅酒行業進出口市場分析
第一節 2004-2007年我國紅酒行業國際貿易市場分析
第二節 2004-2007年我國紅酒行業進出口量分析
第三節 2004-2007年我國國內外進出口相關政策分析
第四節 2004-2007年我國紅酒行業進出口特點分析
第五節 2004-2007年我國進出口市場紅酒行業結構變動分析
第六節 2008—2010我國紅酒行業進出口市場預測
第六章 中國紅酒行業市場價格分析
第一節 2004-2007年我國紅酒行業平均價格走勢分析
第二節 2004-2007年我國紅酒行業價格走勢分析
第三節 價格形成機制分析
第四節 2008—2010我國紅酒行業價格走勢預測
第五節 2008—2010我國主要紅酒產品價格走勢預測
第七章 中國紅酒行業地區市場分析
第一節 2004-2007年我國不同地區產品生產分析
第二節 2004-2007年我國不同地區產品消費分析
第三節 2004-2007年我國主要城市產品市場價格分析
第四節 2004-2007年我國不同地區產品競爭程度分析
第五節 2004-2007年我國不同地區產品供需走勢分析
第六節 2008—2010我國不同地區產品發展預測
第八章 中國紅酒行業及企業競爭格局分析
第一節 2005-2007年國內外主要企業分析(含企業發展介紹、近期經營狀況等)
第二節 紅酒行業歷史競爭格局綜述
一、紅酒行業集中度分析
二、紅酒行業競爭程度
第三節 紅酒行業企業競爭狀況分析
一、領導企業的市場力量
二、其他企業的競爭力
第四節 行業代表性企業經營發展模式分析
第五節 近期企業並購分析
第六節 國內外企業發展的SWOT模型分析
第七節 2008-2010 年紅酒行業競爭格局展望
一、紅酒行業集中度展望
二、紅酒行業競爭格局對產品價格的影響展望
三、產品競爭格局有所改變
第九章 中國紅酒行業產品技術發展分析
第一節 當前我國紅酒技術發展現狀
第二節 我國紅酒產品技術成熟度分析
第三節 中外紅酒技術差距及產生差距的主要原因分析
第四節 提高我國紅酒技術的對策
第五節 中外主要紅酒生產商生產設備配置對比分析
第六節 我國紅酒產品研發、設計發展趨勢分析
第十章 中國紅酒行業產品營銷分析
第一節 紅酒行業國內營銷模式分析
第二節 紅酒行業主要銷售渠道分析
第三節 紅酒行業廣告與促銷方式分析
第四節 紅酒行業價格競爭方式分析
第五節 紅酒行業國際化營銷模式分析
第十一章 中國紅酒行業消費者偏好調查
第一節 紅酒產品目標客戶群體調查
一、不同收入水平消費者偏好調查
二、不同年齡的消費者偏好調查
三、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偏好調查
第二節 紅酒產品的品牌市場調查
一、消費者對紅酒品牌認知度宏觀調查
二、消費者對紅酒產品的品牌偏好調查
三、消費者對紅酒品牌的首要認知渠道
四、消費者經常購買的品牌調查
五、紅酒品牌忠誠度調查
六、紅酒品牌市場佔有率調查
七、消費者的消費理念調研
第三節 不同客戶購買相關的態度及影響分析
一、價格敏感程度
二、品牌的影響
三、購買方便的影響
四、廣告的影響程度
五、包裝的影響程度
第十二章 中國紅酒行業投資風險分析
第一節 2008-2010年紅酒行業投資機會
一、 2008-2010年紅酒行業主要產品投資機會
二、 2008-2010年紅酒行業主要出口投資機會
三、 2008-2010年紅酒企業的多元化投資機會
第二節 2008-2010年紅酒行業投資風險展望
一、宏觀調控風險
二、行業競爭風險
三、供需波動風險
四、技術風險
五、經營管理風險
六、其他風險
第十三章 中國紅酒行業投資建議分析
第一節 2008-2010年紅酒行業投資分析
一、2008-2010年行業熱點投資產品分析
二、2008-2010年行業熱點投資地域分析
三、2008-2010年行業熱點投資方式分析
第二節 2008-2010年紅酒企業經營戰略建議
一、2008-2010年紅酒企業的標竿管理
(一)國內企業的經驗借鑒
(二)國外企業的經驗借鑒
第二節2008-2010年紅酒企業的資本運作模式
一、紅酒企業國內資本市場的運作建議
(一)紅酒企業的兼並及收購建議
(二)紅酒企業的融資方式選擇建議
二、紅酒企業海外資本市場的運作建議
❹ 未來發展前景好的行業有哪些
1.健康管理行業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穩步增長,但在物質生活空前發達的當下,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卻對人們的健康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相關數據表明,中國亞健康人群已經超過75%,與營養相關的慢性病,如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壓病、心腦血管病、腫瘤等已佔死亡原因的80%,人們的健康需求已由傳統、單一的醫療治療型,向疾病預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進型轉變。社會各階層的健康需求持續不斷提升,健康管理師這一職業也由此應運而生。
具體而言,私人健康管理師主要從事的工作包括採集和管理個人健康信息、評估個人健康和疾病危險性、進行個人健康咨詢與指導、制訂個人健康促進計劃、對個人進行健康維護,是融合營養師、保健師、中醫師、心理師等多職業特點於一身的綜合性職業。
2.互聯網服務行業
這兩年,互聯網行業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勢改變著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而它們巨大的吸金能量和對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渴望,也使得這兩年互聯網企業的漲薪速度曲線幾近陡直向上。一般來說,在一線城市,以BAT為代表的一線互聯網企業給應屆畢業生的起薪並不高,但只要工作拚命,能力出眾,實際上入職後的2、3年裡就很容易拿到10萬元以上的年薪。
而在三線互聯網公司,同等條件下,普通技術員工的年薪一般能達到15萬元左右。而准二線的互聯網公司的普通員工薪水基本也能達到或超過20萬元,與許多傳統行業相比,這樣的收入水平絕對令人艷羨。工作經驗超過5年後,互聯網企業中的收入差距就會拉大。
3.理財規劃師
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口袋也越來越鼓了,可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白領入不敷出?想讓你錢「生」錢嗎?想快樂地高枕無憂地參與企業投資嗎?面對越來越多的個人、家庭甚至企業的困惑,理財規劃師大顯身手。這些「錢袋子保姆」、「錢包秘書」,專業能力越強、工作經驗越老道越吃香;收入不僅是傭金,還可以按項目或者按小時收取咨詢費用。據《證券時報》報道,在過去6年中,中國理財業務每年的市場增長率已經達到了18%.
4.人力資源師
從以前的人事部門到現在的人力資源部門,從為企業提供服務到現在參與企業戰略策劃,人力資源成為一段時間以來職場關注率最高的話題之一。人力資源管理專家身價持續看漲。企業如何更好地「引才」「用才」「留才」成為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而人力資源師正是該關口的掌舵人。
含金量:權威機構調查顯示,國內現在中高級人力資源專業人才缺口巨大,大集團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一般月薪在1~2萬元之間;薪酬經理、招聘經理等月薪大抵在8000元左右;資深的人力資源師的薪資水準則以年薪報價。
5.電子商務工程師
電子商務是互聯網在商業上的重要應用,而電子商務工程師是在全球商務活動趨向電子化的形勢下應運而生的專業人員,是互聯網商務活動的架構設計開發者和主要參與人員。這幾年在線交易額持續增加,交易增加預示工作崗位需求增多,阿里巴巴、慧聰、當當等老牌企業一直在招人。
去年以來掀起新一輪網路熱潮,許多網路公司拿到大筆「風投」資金後,在迅速擴張,目前市場缺口10萬人,未來10年將是商務網站從發展逐漸走向成熟的黃金十年,電子商務工程師在網路商務交易的創新和整合領域會成為最耀眼的職業領袖。從各大招聘網站發布的職位中可見一斑。
6.銀發養老服務行業
根據所處的地理條件和自然資源開辦一所療養院也是賺錢的門道,特別是對於離退休的老年人群,市場潛力龐大,同時,可以適當兼顧其他病人。首先,還是我們上面提到的一個問題,即療養費用的支付;其次,個人投資的一個不利之處,是療養場場所的尋找要費一番周折,這個問題的解決通常要採取與國家聯營的方式;再次,療養場地的選擇。要住療養院的人,一般來講,以城市老人為多;最後,還有一個要素,那就是完善的醫療、康復設施和具有應急能力的醫護人員。
7.殯葬服務業
殯葬業的壟斷經營,封建喪葬觀念作祟,助長了這個行業漫天要價的習慣。據民政部統計,我國每年的殯葬消費達上百億元。 據調查,辦一件喪事所需費用令人咋舌,包括火化費、整容費、遺體接運費、租用告別大廳費、租用花圈費等等,成本幾十元的壽衣、骨灰盒動輒要價上千元。購買 墓地或靈塔的費用就更昂貴了,好的地段高達數萬元。
8.白酒洋酒葡萄酒等酒類產業
以五糧液酒 廠為例,每噸糧食能夠生產100市斤左右白酒,其中10市斤最品質好的是五糧液,其餘則被用作什麼五糧春啦、瀏陽河啦類似低端產品。每噸糧食的收購價格大 概是400塊錢,而生產出的產品在市場上零售則最多可達到15000元左右。大家不要相信某些白酒所謂的n年陳釀,廠家沒那耐心真的去陳釀,只不過是用現 代工業的催化劑加快發酵過程罷了。白酒的價格昂貴,也是叫的響的品牌,價位也是越高。所以說白酒是暴利行業,一點不過。
9.煙草銷售以及生產行業
中國大概有3.5億煙民(這比美國全國人口都多呢),每天每人平均一盒煙,市場可見之大。吸煙有害健康,另可以做些與戒煙有關的產品。
10太陽鏡以及其他眼鏡行業
根據統計,中國約有3億人配戴眼鏡,按每3年更新一副計算,每年的市場需求量就達1億副。而與此同時,在外行人看來,眼鏡業又是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暴利行業,有這樣一段順口溜:「20元的鏡架,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你是講交情,400元賣你是講行情。」
❺ 中國為什麼要對澳大利亞紅酒「出手」
中國為什麼要對澳大利亞紅酒“出手”?澳大利亞在近幾年和中國的經濟合作,發展越來越好,可是隨著時間的延長,也出現了很多不同的情況,造成了一些經濟方面的摩擦,特別是紅酒方面的情況,已經有了一些嚴重的經貿問題,下面給大傢具體介紹一下,朋友們可以參考:
三、澳大利亞和中國政治方面也存在沖突,對此也有很大影響:
中國和澳大利亞在政治方面也存在著很多的爭執,而且澳大利亞一直針對中國進行打擊,這對於中國是一種非常不尊重的行為,因此,中國政府針對他們的企業進行一些針對性的管理,也是非常正確的。
❻ 中國紅酒市場前景如何
1、量與價:如按人均3-4 升未來量的空間很大。但價格才是核心,100 元左右的葡萄酒專仍然是相當長時間屬內中國本土葡萄酒市場的主流價位。中國葡萄酒的量會大幅上升,但是價格在相當長時間內,仍然是中產消費的特點。
2、競爭格局:近年來進口酒增速快於國產,進口酒的上升趨勢很難阻止,但是進口酒品牌的打造,迫在眉睫。國產酒可用品質去對抗進口無品牌。10 年之後,國產優秀葡萄酒企業和進口品牌比翼齊飛,各有市場。
3、行業格局:國產葡萄酒行業相對集中度會降低,絕對集中度可能會比較高。比如前十家可能會比較大,前四家集中度不會太高。判斷未來張裕會放緩,威龍加快增長,長城會流轉局面,王朝會更加困難。地方葡萄酒企業,如莫高,中葡,也會發展,但速度不會很高,因為品牌還不能全國化;進口葡萄酒行業中卡斯特在相對長時間內仍然居於領先地位。我們眾多人口,決定了我國的產業模式,營銷模式,品牌模式是大眾模式,而不是小眾模式。
❼ 如何看待中方對澳葡萄酒實施反傾銷措施這件事
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都有一系列關於葡萄酒實施的措施,但是這一些葡萄酒因為它的質地非常的好,而且也非常的綠色健康,所以說也受到了我們的一系列歡迎。但是在這一些葡萄酒進行銷售的時候就會遇到一系列突發情況,很可能使得他們的價格變得暴漲。而在中方就對澳葡萄酒實施反傾銷措施,網友們對於這一件事情都是表示非常地贊同,也紛紛表達了自己對於這件事情的一系列看法。對於中方對澳葡萄酒實施反傾銷措施這件事情,以下所說就是我對這件事情的一系列看法。
❽ 或將從事葡萄酒行業,請問是否有在國內葡萄酒企業工作的朋友行業發展前景如何,哪個部門比較好發展
中國的葡萄酒行業抄,整體水平低下,在國際上完全不具備競爭能力,如果維持和滿足於現狀,其發展前景是非常堪憂的。
如果你有本錢、有能力、有支持、有後台,並有志嘗試改變,可以放手一搏。如果是簡單的就業,我看還是算了,不要進企業,將來還不知道有多少會倒下。
❾ 誰有 紅酒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居民收入水平持續提高,加上政府促進內需政策的實施,促使國民未來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得到提振,有效刺激我國居民對葡萄酒的消費需求。
同時,國家產業政策支持、葡萄酒行業發展勢頭良好,推動我國葡萄酒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前瞻產業研究院《互聯網對中國葡萄酒行業的機遇挑戰與應對策略專項咨詢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底,我國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指年銷售額在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的葡萄酒產量達到138.16萬千升,平均每五年翻一番,近十年的復合增長率為16.98%,近五年的復合增長率為15.75%;規模以上葡萄酒生產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從47.68億元升至438.46億元,增長了8.19
倍。2013年,由於消費市場的改變以及進口葡萄酒持續沖擊的影響,我國葡萄酒行業景氣度下滑,產量降至117.8萬千升,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降至408.17億元。2014年,行業發展狀況稍有回暖,規模以上葡萄酒生產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為420.57億元,較上年上升3.04%,產量下降了1.44%至116.1萬千升。到2014年底,全國規模以上葡萄酒生產企業達到217家。
我國葡萄酒需求快速增長的利好發展勢頭吸引外國葡萄酒不斷進入中國,給國內品牌葡萄酒生產企業帶來較大沖擊。2008年以來,我國葡萄酒進口量一直保持較快增長,進口量和進口金額分別以年均24%和31%的增長率逐年增長至2012年4.26億升和25.73億美元的水平。2013年的中國進口葡萄酒總量為4.06億升,同比下降4.65%,進口葡萄酒總額為
23.98億美元,較2012年下降6.83%。2014年中國進口葡萄酒數量基本持平,全年進口葡萄酒4.09億升,同比增長0.87%,進口葡萄酒總額為22.13億美元,同比下降7.69%,進口葡萄酒對櫃內市場仍有一定沖擊。
2006年以來,國內葡萄酒行業的利潤率總體保持上升態勢,主要原因為在葡萄酒市場需求旺盛的態勢下,葡萄酒產品銷售價穩步上升,基本抵消了包裝成本及其他費用上升帶來的影響。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後,行業的利潤率出現了短期波動,但2011年恢復到歷史最好水平。2012年,我國葡萄酒行業利潤率出現下滑,主要是由於進口葡萄酒的不斷增加給國內葡萄酒企業帶來較大沖擊:至2013年,國內葡萄酒消費市場出現變化,高檔葡萄酒銷售下滑較大,加之進口葡萄酒對國產葡萄酒市場的持續性沖擊,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業利潤率水平。2014年的行業數據顯示,葡萄酒行業在消費結構和進口酒的沖擊下利潤率進一步下滑。
一、未來三到五年中國葡萄酒市場將會出現高速增長
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沒有哪個時代離開過酒,「無酒不成宴,無酒不歡」,這雖然更多說的是白酒,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飲酒習慣也在發生著悄然變化,這種變化我們身邊隨處可見,那些還在酒桌上拼殺白酒的幾乎都是60、70一代人,40、50一代身體已經不能再允許太多折騰了,而80、90後是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他們的飲酒習慣明顯不同於他們的父輩了:什麼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添一添,那種被動的飲酒方式在他們身上已經不易見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更生活化、更自由地飲酒了。
未來3到5年,80後一代將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這一代人對葡萄酒的喜愛將遠超過白酒,因為80、90年一代的消費習慣變化,未來白酒市場將有一大部分會被葡萄酒所取代。
近年來無論是國內外葡萄酒企業,還是葡萄酒知識傳播培訓機構都在積極地推廣葡萄酒知識。幾年前這些還都是少數精英階層才可涉及的,葡萄酒也被認為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奢侈品,可也就是幾年時間我們再看,很多葡萄酒培訓已經深入到二線城市,而且葡萄酒市場推廣更是已經深入到三線城市,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甚至已經到鄉鎮一級市場。葡萄酒知識的普及度也越來越高,葡萄酒在中國老百姓心中已不再那麼神秘和高不可攀,在未來3到5年內相信葡萄酒知識在中國會越來越普及。
互聯網、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這幾年在中國迅猛發展,她們所帶來的影響力中國老百姓已經切身體會到,新媒體不但帶來了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更推動了傳統商業模式的變革。新媒體是新時尚,葡萄酒是時尚品,所以當葡萄酒遇上新媒體,必將掀起行業波瀾。也買酒、酒美網等新媒體與葡萄酒的結合,已經徹底終結了葡萄酒行業的暴利時代;微信等的快捷分享讓無數菜鳥都變成小半個專家。這些新媒體毫無疑問未來幾年仍將會高速發展,這將會在很大程度上為中國葡萄酒市場發展推波助瀾。
行業內統計,中國葡萄酒目前僅300億左右的市場總量,相對於白酒數千億市場來說目前還只是「小兄弟」,但是隨著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加之葡萄酒知識的普及以及新媒體的推波助瀾,我們相信未來3到5年中國葡萄酒必將會高速增長,甚至會出現暴發性增長。
二、國產葡萄酒行業的三大難關
中國葡萄酒市場簡單來看可分為國產酒與進口酒,未來到底誰更有機會搭上中國葡萄酒市場高速增長的「動車」呢?
國產葡萄酒目前主要是張裕、長城、王朝這三大品牌,也就是傳統定位認為的行業第一陣營,第二陣營目前也就威龍、華東等,第三陣營主要是一此地方性品牌,如雲南紅、漢森、通天、皇軒、怡園莫高等。實際上中國葡萄酒行業發展是比較畸形的,國產葡萄酒行業明顯的三大現象是:一、第一陣營體制受限;二、第二陣營後勁不足;三、第三陣營難以突破。
深入分析三大現象背後是國產葡萄酒行業存在的三大問題,這三大問題在未來3到5年仍將是制約國產葡萄酒發展的三大難關。
難關一:體制關。國內一線酒企,無論是白酒還是葡萄酒,大多還是國有體制或受國有體制的影響。國產葡萄酒企業最明顯的就是王朝,應該來說,王朝真正是中國葡萄酒品牌的代表,但是因為體制受限,這些年來幾乎沒有發展,南部的改革剛見成效又被體制的框架活活拖死;再說說長城吧,中糧兼並後幾經折騰仍然沒有走出誤區;發展相對好一些應屬張裕了,改制給其帶來了發展的澎湃動力,但第一陣營如果僅此一家發展仍然不變改變行業的大格局。
難關二:底蘊關。中國白酒文化歷經幾千年傳承,源源不斷,底蘊深厚,所以才能支撐其品牌的高附加值。而相對於白酒,現代意義上的葡萄酒在中國真正發展也才30餘年,盡管這些年來業界有人在談中國西部也有幾千載的葡萄酒史,但那終歸也只是在業界談談而已,歷史的斷檔是無法去修復的。相比歐洲幾千年葡萄酒發展史,我們的葡萄酒明顯存在文化底蘊上的不足,正是因為這一重要原因影響了國產葡萄酒品牌附加值的提升,這一點是中國葡萄酒最難以突破的一關。從當前國產葡萄酒行業現狀來看,行業本身還難以形成合力(這部分內容另撰文研討)來引導國民對於國產葡萄酒價值的進一步認知。實際上業內都知道2011年在北京舉辦的一場盲品比賽中,來自寧夏產區的葡萄酒擊敗了法國波爾多名庄酒,再現1976年那場經典的美法葡萄酒大賽之盛況,這足夠說明了中國葡萄酒這些年來所取得的發展,可這些信息也僅在行業內流傳。筆者從事一線國產葡萄酒營銷推廣多年,常遇到消費者對於國產葡萄酒的不認同,初遇時十分懊惱,理性分析後也淡定多了。這一難關的突破需要國產酒品牌形成合力,特別是第一、二陣營的合力引導,可現實是只有張裕一家在極力吶喊,王朝、長城都還深陷在自身的泥潭中苦苦掙扎,而威龍卻主打「有機」概念自立門戶了。所以這一關將是未來3到5年內國產葡萄酒難以跨越的最大障礙。
難關三:價值意識關。國產食品這幾年不斷被曝光的陰暗面在葡萄酒行業也存在,2011年央視曝光了河北昌黎一帶的假酒事件,2012年張裕的葯殘門事件沸沸揚揚,山東煙台一代至今仍然能大量提供所謂的「超低價原酒」。國內食品行業從業者的行業自律仍然令人擔憂,這是從加工業方面來說的。另一方面國內市場競爭的無序性也導致渠道商一再壓縮采購成本,迫使製造企業一再壓低製造成本,乃至以次充好,造成惡性循環。這兩方面的問題歸結起來都是行業從業者的價值意識和道德意識缺失,這一問題的解決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所以未來3到5年也將會成為影響國產葡萄酒發展的一大難關。
三、進口酒市場潛力巨大
我們分析了國產葡萄酒因為三大難關不易跨越,未來3到5年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但是中國葡萄酒市場高速增長已是必然,所以進口酒巿場機會巨大,這種機會也源自於進口酒自身的幾大優勢:一是中國老百姓還是認為進口品牌文化底蘊相對深厚,特別是舊世界地區的品牌,葡萄酒行內有句話:老外是看酒喝酒,咱中國人更多是看人喝酒,意思說的是中國人特有的「面子」文化,喝進口酒比喝國產酒更有面子;二是相比國產酒,進口酒的品類更豐富,消費者可選擇性更強,先不去說葡萄酒新、舊世界共有多少產區,每個產區又有多少種自己的特色產品,舉個簡單的例子,目前在國產酒中幾乎就沒有優秀的起泡酒,而起泡酒卻深受年輕一代喜愛,那咋辦?於是乎世界各地琳琅滿目的起泡酒紛紛搶灘登陸;三是相對於國產酒,進口酒市場價格不透明,更有利於保持渠道利潤,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這三方面歸結到一點來看還是因為國產酒行業自身的發展受限,服裝行業就是明顯的例子,十到十五年前,中國市場的中高價位服裝幾乎都是洋品牌,可隨著中國服裝業的快速發展,現在我們身上幾乎都是福建、廣東等地產的民族品牌。國產葡萄酒行業如果能擺脫限制,高速發展,那未來巿場格局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