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健康險發展狀況
2018年中國健康險原保費收入增速有所回落 朝「互聯網+」模式發展
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結構的改變、醫療費用支出的增加以及健康保險意識的不斷提升,居民對於健康險的需求不斷增加。2018年我國健康險原保費收入為5448.1億元,同比增長24%,增速有所回落,但行業規模占整個人壽險保費比例保持繼續增長態勢。
市場普及率方面,行業滲透率仍較低,我國健康險市場仍有待進一步挖掘。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朝「互聯網+」模式發展,健康險行業也不例外,且經過國內上市險企近幾年來的深度耕耘,我國互聯網健康保險保費收入持續實現高增長,其中費用保險型醫療險為主力險種。
1、健康保險分類構成
健康保險作為人身保險中健康風險預防的重要險種,包括重疾保險、醫療保險、失能收入損失保險以及護理保險,這四大險種承擔了我國居民健康各階段的不同功能,互為補充。目前我國健康保險類型較為單一,以重疾險和醫療險為主。其中重疾險的根本目的是為病情嚴重、花費巨大的疾病治療提供經濟支持;而醫療險又包括基本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險以及商業醫療保險。
目前中國健康保險分類構成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來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健康保險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② 中醫未來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中醫一般指以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創造的傳統醫學為主的醫學,所以也稱漢醫。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中醫是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能夠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隨著人們對於自身健康的重視和養生意識的逐漸提高,往往會更傾向於中醫類醫療機構就診。
從2011-2017年中醫類醫療機構診療人次來看,診療人數呈現逐年遞增長趨勢,截止2017年10月,診療人數達到10.1億人次,同時,中醫類醫療機構診療人次占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的比重也在持續增加,7年間增加了1個百分點。這表明,中醫類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提高,在整個醫療體系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中葯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③ 目前中國的大健康市場前景好嗎
壹健康用自己的發展說明這一塊有很大潛力,現在提出了守護全家人的健康這個口號
④ 做零售行業有什麼好處
零售行業現狀不是很樂觀,參考《-2021年中國零售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零售企業從2011年開始就一直面臨著高成本、高競爭、低回報、難擴張等難題,利潤低下,業績下滑,成本卻越來越高,在經濟增長放緩和網購沖擊的背景下,實體零售業更是面臨低增速和企業負利潤的嚴峻挑戰。2015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含百貨、超市)在國內共計關閉121家,傳統零售業出現的「閉店潮」。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電子商務和網路零售進入調整增長期,2013年到2016年,亞洲零售業將拉動全球6%經濟增長。專家預測,2016年,中國電商規模將超過美國。
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931億元,比上年增長14.6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70%。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58999億元,增長10.9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1932億元,增長12.0%。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268621億元,增長10.60%;餐飲收入額32310億元,增長11.70%。
隨著社會的發展,未來消費者將更加註重服務消費,追求購買及使用過程中的服務質量和體驗,更為講求品牌和文化內涵,更加關注食品安全和健康等,消費個性化、便利化、情感化特徵更加明顯。消費結構、消費方式等方面的變化必將促進以提高生活品質為主旨的各種新型零售業態營運而生。
⑤ 現在的保健食品行業好做嗎
機遇與挑戰並存吧!
預計2018年中國營養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將超3300億
隨著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需求逐漸升級,對有益於身體健康的各類營養保健食品備受追捧,加上國家政策的支持,市場活力充分釋放,營養保健食品供給和需求不斷增加。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營養保健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形式,2011-2017年,我國營養保健食品行業市場規模處於不斷上升趨勢。2011年中國營養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已達856.47億元。往後呈現逐年快速增長趨勢,2015年中國營養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383.18億元。截止至2017年中國營養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突破3000億元。預計2018年中國營養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309億元。
2011-2018年中國營養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⑥ 食品添加劑目前的發展現狀是什麼
隨著我國人口增長,對食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對食品種類和口味的需求越來越多。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食品添加劑作為食品中的重要成分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產量與銷售收入同步提高。但是我國因添加劑超標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在不斷增多。國家出台各項政策,促使行業產品向天然化、健康化方向發展。
產量與銷售收入同步穩定增長,產量增速略高
在食品生產中,食品添加劑是難以避開的一環,其可以改善食品質量和色、香、味,滿足防腐和加工工業等多方面需要,在國民經濟統計中包含在食品及飼料添加劑(統計代碼1495)中。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發展以及人口數量的穩定增長,在消費升級的的驅動下,居民對食品的需求總量逐步擴大,對不同種類食品的需求也相應增加,這帶動了我國食品添加劑行業的發展。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食品及飼料添加劑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2-2017年,我國食品添加劑行業的產量與銷售收入穩步提高。2013,行業實現產量944萬噸,銷售收入968億元。截至2017年末,我國食品添加劑產量為1304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256億元,相較於2013年分別累計增長38.15%和29.75%,產量增速高於銷售收入增速。
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對消費品質的追求更高,對食品安全和食品質量更加註重,食品添加劑必須滿足消費者的要求,利用天然原料進行生產和開發更多有助於身體保健的食品添加劑產品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食品及飼料添加劑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⑦ 現在醫療行業發展真的很好,現在體檢又怎麼樣呢
健康體檢行業基本概況分析:定義、產業鏈
根據2009年衛生部《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的定義,健康體檢是指通過醫學手段和方法對受檢者進行檢查,了解受檢者健康狀況、早期發現疾病和健康隱患的診療行為。具體來講,健康體檢包括收集健康信息、建立健康檔案、評估預測健康走向、制定並實施健康計劃及健康跟蹤管理等。
目前,健康體檢服務行業主要還是對體檢者提供專業的體檢服務;未來,在專業健康體檢服務的基礎之上,或將對體檢對象進行健康管理將成為行業的發展方向。
產業鏈分析:民營體檢中心嶄露頭角,互聯網巨頭、金融巨頭涉足健康體檢產業
健康體檢產業上游主要包括相關儀器設備和醫用耗材,一般醫療器械的市場分散程度也較高,如果體檢中心對醫療器械的采購量大,對上游的議價能力就強;
下游為個人客戶或單位團體客戶,公司客戶的好處是一次性成交大量訂單,但是體檢中心對此議價能力不強,利潤不夠高,而吸引個人客戶的能力,也與流量分不開——幾家最大的民營體檢機構都在電商平台上開店、與信用卡合作、與保險公司合作;
中游包括公立體檢中心和民營體檢中心,目前民營體檢中心發展迅速,市場份額穩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介於我國健康管理服務形式單一,95%以上的健康管理服務仍以體檢為主,互聯網巨頭與金融巨頭等早已介入健康體檢產業,試圖將體檢與保險、購葯、尋醫等深度結合,完善檢後服務,打造以健康體檢為入口的健康管理體系。2018年,美年大健康自身也推出極具創新意義的重量級健康管理產品「美年好醫生」,從單一體檢服務邁向「檢、存、管、醫、保」全程保障,開創3.0健康管理新時代,大幅拓展和提升了收入成長空間。
我國健康體檢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我國健康體檢覆蓋率落後於發達國家
全球健康檢查發展最早始於1908年美國士兵體檢;1970年國際健診學會於美國成立。國際健診學會(IHEA)分為3個區域:北美洲和南美洲為一個區域;歐洲、非洲、中東為一個區域;亞洲和澳洲為一個區域。
而我國健康體檢行業起步較晚,主要經歷了指令性體檢階段,目前處於預防保健性體檢階段。
因此,我國相對其他發達國家,國民健康體檢覆蓋率仍然較低。據相關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我國國民健康體檢覆蓋率為32.68%,而美國、日本都超過73%,德國更是超過95%。
2017年全球重點國家國民健康體檢覆蓋率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⑧ 區塊鏈行業的未來前景怎麼樣
區塊鏈基本概況分析
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作為以去中心化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資料庫的技術方案,具有去中心化、防篡改、高度可擴展等特點,正成為繼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技術後又一項將對未來產生重大影響的新興技術,有望推動人類從信息互聯網時代步入價值互聯網時代。
美國、日本和歐盟一些國家和地區紛紛將區塊鏈發展上升為國家重要發展戰略,大力推動區塊鏈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我國亦高度重視區塊鏈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在IT等企業的共同參與下,涌現出了一大批新企業、新產品、新模式、新應用,區塊鏈在金融、政務、能源、醫療等行業領域的應用逐步展開,正成為驅動各行業技術產品創新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
區塊鏈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數字貨幣以及相關金融基礎設施應用的區塊鏈1.0,以智能合約為代表的區塊鏈2.0,目前正在逐步走向基於區塊鏈技術且更為復雜的智能合約深入應用的區塊鏈3.0階段。
上半年區塊鏈投融資統計分析
2016年以來,我國區塊鏈領域投融資頻次和金額急劇增加。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區塊鏈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區塊鏈領域融資額約107億,較2017年同期同比增長率達1426%;區塊鏈領域的投融資事件數量達到205件,預計今年區塊鏈領域的投資又將迎來一個高峰。
從中國區塊鏈領域投融資輪次分布來看,初創期投資輪次(B輪以前)佔比超過95%,有多行業先行者共同參投,大多數企業還在跑馬圈地。
2014-2018年上半年區塊鏈區塊鏈投融資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高度重視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應用。在政策、技術、市場等多重力量推動下,區塊鏈創新步伐不斷加快,與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深度融合,探索應用的范疇也由數字資產向供應鏈管理、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社會公益、版權保護等更多領域延伸拓展。
五大方面努力推動區塊鏈技術健康發展,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1、深入研究把握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密切關注國際發展前沿動態,共同推進區塊鏈相關技術和產業研究,推動規范區塊鏈發展行業行為,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2、加強區塊鏈核心技術能力建設。
建立健全骨幹企業、高等院校、研究機構之間的協同推進機制,引導IT企業加強技術儲備,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區塊鏈性能、效率、安全性。
3、支持開展區塊鏈領域的創業創新
鼓勵區塊鏈企業與用戶單位開展跨界融合,指導行業組織建立公共服務平台,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區塊鏈服務評估檢測,推動豐富區塊鏈的行業應用,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4、積極構建完善區塊鏈標准體系
加快推動重點標准研製和應用推廣,逐步構建完善的標准體系。積極對接ITU、ISO等國際標准組織,實質性參與更多國際標准化工作,積極貢獻更多「中國力量」。
5、加快完善區塊鏈發展政策環境
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進行應用創新和模式創新,引導和鼓勵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培養區塊鏈發展所需專業人才。支持符合條件的區塊鏈企業享受國家支持軟體產業和中小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
產業規模較小但增長潛力巨大
區塊鏈經濟當前處於爆發期前夜。金融行業應用相對廣泛,其他行業的應用也進入了探索研發階段。預計2017年至2022年間,區塊鏈直接市場價值將由4.1億美元增長到76.8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79.6%,預計2020年各類基於區塊鏈的延伸業務將達到1000億美元。
行業應用領域不斷拓展
金融行業率先應用區塊鏈技術,並已有較多的金融應用落地;醫療行業是區塊鏈應用重要領域,能夠更好保護隱私,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效率;社會鑒證對於區塊鏈的需求迅速攀升,用以解決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證明問題;區塊鏈技術在通信、供應鏈等其他領域的應用迅速拓展。
⑨ 對未來健康產業的看法有哪些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大健康行業需求將迅速增長,理由如下:
現階段,我國大健康產業主要以醫葯產業和健康養老產業為主,市場佔比分別達到50.05%、33.04%;健康管理服務產業比重最小,只有2.71%。
行業需求將迅速增長
首先,從政策趨勢來看,中國大健康產業佔GDP的比重不足5%,與發達國家的10%以上有很大差距。在產業結構調整成為主流趨勢的情況下,我國有望出台大健康產業的利好政策,但短期內由於現有體制限制,整體出台大健康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從產品趨勢來看,與信息技術融合將成為主流發展方向之一。藉助於移動應用、大數據、在線協作/互動、遠程醫療等新技術,人類健康管理水平已經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可穿戴健康管理、植人治療、醫療機器人、輔助康復裝置等技術使醫療行業成為硬體創新重鎮。此外,大數據的發展和應用促進更加精密的醫療檢測設備的開發和應用。
從需求趨勢來看,我國大健康產業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從行業生命周期理論來看,不久後將會步入快速發展期,行業需求也將會迅速增長。結合發達國家大健康產業現狀,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隨著需求增長,到2020年我國大健康產業將會佔到GDP的8%左右,成為我國支柱性產業之一。
——以上數據和分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健康戰略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