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濰坊發展什麼樣
山東城市分級來了!!快看濰坊是第幾級,未來發展什麼樣!
17-04-07 愛__不釋手 + 關注獻花(0) 收藏
4月6日上午10:00,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了《山東省城鎮體系規劃(2011-2030年)》文件提出了「雙核、四帶、六區」城鎮空間布局及中心城市、建制鎮和鄉村居民點體系。
(請把手機橫過來看)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1、構建了層級有序的省域城鎮空間布局:根據城鎮發展規律和我省實際,《規劃》提出了「雙核、四帶、六區」城鎮空間布局。
雙核:
即濟南、青島兩個核心城市。
充分發揮濟南的省會城市優勢,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服務經濟、高端裝備製造和高新技術產業,努力建設成為區域性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成為環渤海地區南翼的中心城市;依託青島開放優勢,緊抓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機遇,大力發展金融財富、總部商務、商貿物流、旅遊會展等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及海洋新興產業,建成我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遊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
四帶:
即濟青聊、沿海、京滬通道、魯南四條城鎮發展帶。
濟青聊城鎮發展帶以膠濟、濟聊鐵路和濟青、濟聊高速公路形成的復合快速交通走廊為支撐,串聯濟南、青島、淄博、濰坊、聊城等城市,是全省發展的中脊;沿海城鎮發展帶由青島、煙台、威海、日照等沿海城鎮組成,是聯系東北地區和東部地區兩大經濟板塊的重要通道;京滬通道城鎮發展帶以京滬高鐵、京滬鐵路和京福高速公路為依託,聯系長三角和京津冀兩大世界級城市群,是國家京滬發展軸的重要組成部分;魯南城鎮發展帶由日照、臨沂、棗庄、濟寧、菏澤等城市組成,依託日菏通道,向西對接中原經濟區,是國家隴海-蘭新城鎮發展軸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組成部分。
六區:
即濟南-淄博-泰安-萊蕪-德州-聊城、青島-濰坊、煙台-威海、濟寧-棗庄-菏澤、東營-濱州、臨沂-日照等六個城鎮密集區,通過加快人口產業集聚,促進一體化發展,形成全省新型城鎮化的核心載體。
② 濰坊的經濟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2006年,地區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720.88億元,同比增幅.5%;居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第30位。2006年,濰坊市在全國47個中心城市中,排名第21位,工業利稅、工業利潤排名第12位。2007年前三季度,濰坊市地區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514.71億元,同比增幅15.9%,居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第28位。
農業:濰坊是一個農業大市,是山東省農副產品集中產區之一。全市已形成糧食、棉花、油料、煙草、蠶繭、果品、水產品、蔬菜、食用菌、花卉、肉雞等 16個具有一定商品優勢和市場潛力的技術產業重點產品,建成各類龍頭企業1200多家,建成了壽光蔬菜、諸城肉雞、安丘蜜桃、青州食用菌、昌樂西瓜和肉雞等一大批名優農產品生產基地。6個縣市區全部達到小康縣標准。濰坊的小吃也是比較出名的,比如 火燒, 燒餅,雞鴨和樂.馬宋餅.
工業:濰坊工業發展較快。濰坊是歷史上著名的手工業城市,清乾隆年間便有「南蘇州、北濰縣」之稱,明清時代曾以「二百支紅爐、三千銅鐵匠、九千綉花女、十萬織布機」聞名遐邇。新中國成立以來。現已初步形成以海洋化工、動力機械、農用運輸車、服裝及裝飾面料、電子通訊及信息處理、化學纖維、新型建築材料、醫葯及保健品、食品飲料、造紙包裝等十大產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主要有原鹽、純鹼、柴油機、空用車、程式控制交換機、氯化聚烯等108多類,5000多個品種。 主要工業企業:濰柴集團、海化集團、新郎集團、晨鳴集團、仙霞集團、耶利亞集團、巨力集團等。
第三產業:濰坊通過建設「半島商貿城」,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對外開放成績顯著,已與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技術合作關系。鐵路、公路、機場、通信及城市供水、供氣和商貿設施建設已取得重大進展。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4萬公里。全部開通了程式控制電話和國內外直撥電話,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101萬。市區供水普及率達 100%,居民生活燃料氣化率達90.03%。
③ 濰坊市委確定的今年「 一九五一」工作思路具體是指什麼
2010年12月30日,在中國共產黨濰坊市第十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上確立了2011年經濟工作「一九五一」的目標任務和思路舉措。「一」,就是要緊扣主題,高點定位,確立大發展的奮斗目標,確保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實現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確保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加就業、節能減排、人口控制剛性目標;確保結構調整取得重要進展,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水平;確保改善民生取得明顯成效,提高群眾滿意度,確保社會和諧穩定。「九」,就是突出主線,抓住重點,加大投入,奮力取得發展的「九個突破」,即加快自主創新,確保實現高新技術、新興產業投入的新突破;加快品質提升,確保實現先進製造業投入的新突破;加快增長速度,確保實現現代服務業投入的新突破;加快實施品牌戰略,確保實現現代農業投入的新突破;加快創新與繁榮,確保實現文化產業投入的新突破;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確保實現節能減排投入的新突破;加快重點區域發展,確保實現濱海開發投入的新突破;加快城鎮化步伐,確保實現鎮域產業投入的新突破;加快民生事業發展,確保實現惠民工程投入的新突破。「五」,就是強化「五個支撐」措施,優化發展條件,保障發展目標的實現,即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做好金融財政工作、優化投資環境、繼續深化和諧創建。「一」,就是以創先爭優為動力,全面提升工作水平,確保「十二五」開局年取得科學發展新突破。
④ 濰坊的經濟概況
2014年濰坊市生產總值(GDP)完成4850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2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2166.17億元,增長11.7%,其中工業增加值1952.43億元,增長12.0%;第三產業增加值1455.74億元,增長10.5%。三次產業比重由2011年的10.14:55.38:34.48調整為9.73:53.99:36.28。
2013年完成生產總值(GDP)4420.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33.1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2297.4億元,增長11.5%,其中工業增加值2063.2億元,增長11.7%;第三產業增加值1690.2億元,增長11.4%。三次產業比重由2012年的9.73:53.99:36.28調整為9.8:51.97:38.23,三產比重提高1.95個百分點。 2012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74.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5.2%。
濰坊市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204.6萬畝,與2011年基本持平,2012年糧食總產量552.0萬噸,增長3.4%;棉花產量4.9萬噸,減少2.4%;油料產量24.4萬噸,減少2.7%;烤煙產量3.8萬噸,增長29.1%;蔬菜產量1153.0萬噸,增長2.1%;水果產量89.5萬噸,增長1.2%。
2015年,糧食及經濟作物生產總體平穩。據抽樣調查,全市糧食播種面積1085.1萬畝,減少1%,全年糧食總產量456萬噸,減少1.8%;棉花產量2.5萬噸,減少30.5%;油料產量20萬噸,減少6.1%;烤煙產量2.5萬噸,減少9.7%;蔬菜產量1235.9萬噸,增長3%;水果產量80.8萬噸,減少7.9%。林業生態建設取得新成效。全年完成造林31.6萬畝,四旁植樹2816萬株,中幼林撫育45萬畝,育苗28.7萬畝。全市森林面積達589.6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479萬立方米,林木覆蓋率35.5%。畜牧業生產增勢放緩。全市肉類總產量133.8萬噸,減少4.6%;禽蛋產量25.7萬噸,增長3.6%;奶類產量25萬噸,減少3.5%;大牲畜年末存欄35.8萬頭,減少5.6%;生豬年末存欄424萬頭,減少9.6%;家禽年末存欄10618.5萬只,減少4.4%;生豬出欄806.3萬頭,減少4.5%;家禽出欄43380.6萬只,減少6.3%。漁業生產穩定增長。全市漁業總產值達到49.6億元,按可比價增長9.2%。水產品總產量60.1萬噸,增長0.2%。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1380萬千瓦,增長0.6%;聯合收獲機24884台,增長2.1%。全年共完成機耕面積964萬畝,機播面積1492萬畝,機收面積1356萬畝,機耕水平、機播水平、機收水平分別達到98.5%、89.6%和81.5%,耕播收綜合機械化水平90.7%。 2015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848家,工業增加值增長8.4%。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增加值減少1.3%,集體企業增加值增長13%,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9.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加值增長4.5%。按輕重工業分,重工業增加值增長8.2%,輕工業增加值增長8.7%。2015年,全市統計范圍內的221種主要產品中,有141種主要產品生產量同比增加或持平,佔63.8%。大型拖拉機、初級形態塑料、子午線輪胎外胎等產品增幅30%以上,其中,太陽能電池、鋰離子電池、工業機器人等增速超過50%。
工業運行平穩。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167.6億元,增長6.2%;利潤總額719.7億元,增長4.9%;利稅總額1115.2億元,增長5.8%;全年產品銷售率98.5%。前100名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891.5億元,增長3.5%,佔全市收入的37.1%;實現利潤總額245.3億元,下降2.5%;實現利稅總額364.2億元,下降1.4%。新興產業發展良好。專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醫葯製造業分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59.9億元、315.6億元和329.1億元,增長9.2%、13.6%和12.7%;分別實現利潤總額53.5億元、15.4億元和25.1億元,增長8.4%、12.4%和21.2%;分別實現利稅總額76億元、23.3億元和40.6億元,增長10.9%、13.9%和28.6%。 2012年,濰坊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12.9億元,比2011年增長22.3%。3979個投資施工項目中總投資過1000萬元的項目3899個,占總數的98%。按產業分類分,一產投資完成117.8億元,增長18.1%;二產投資完成1178億元,增長22.1%;三產投資完成1717.2億元,增長22.8%。按區域分,城鎮投資完成2391.0億元,增長21.0%;農村投資完成621.9億元,增長27.9%。
2015年,固定資產投資4516.7億元,增長13.9%。5900個投資施工項目中總投資過1000萬元的項目5830個,占總數的98.8%。其中,第一產業投資131.7億元,增長21.7%;第二產業投資2442.8億元,增長21.1%;第三產業投資1942.2億元,增長5.3%。其中,民間投資4052.2億元,增長13.6%,占固定資產投資的89.7%;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51億元,增長10%。工業投入力度加大。完成工業投資2404.4億元,增長19.7%,全市2867個工業在建項目中有2014個項目建成投產,計劃投資5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2045個,其中過億元項目682個,完成投資1200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的26.6%。
房地產開發投資小幅回升。房地產開發投資467.9億元,增長4%,其中住宅投資356.1億元,增長10.5%。商品房銷售面積844.5萬平方米,增長9.1%,其中住宅銷售面積756.7萬平方米,增長9.8%。商品房銷售額380.8億元,增長17%,其中住宅銷售額329.7億元,增長19.4%。 2012年,濰坊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51.6億元,比2011年增長15%。
2012年完成進出口總額149.8億美元,同比增長6.3%。
2012年完成對外承包勞務營業額1.9億美元,增長30.6%。
2012年濰坊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306.1億元,增長20.6%,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居第3位。
2012年年末,濰坊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為4437.8億元,比年初增加688.9億元,增長18.4%。
2012年,駐濰市級保險機構由2011年的52家增加到58家,縣市區保險機構由2011年的241家增加到311家。濰坊市實現保費收入94.7億元,同比增長5.6%,各項賠給付27.4億元,增長16.2%。
2015年,國內消費品市場增勢平穩。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7.5億元,增長10.6%。按城鄉屬性分,城鎮零售額實現1549.3億元,增長9.3%;鄉村零售額實現728.2億元,增長13.3%。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2061.1億元,增長10.3%;餐飲收入216.4億元,增長13.4%。對外貿易穩定增長。全市進出口總額189.3億美元,增長6.5%。其中,出口130億美元,增長5.4%,進口59.4億美元,增長8.8%。骨幹企業拉動作用強勁。全市40家重點出口企業出口50.3億美元,佔全市出口總額的38.8%,40家重點進口企業進口45億美元,佔全市進口總額的75.8%。新興市場貿易增長迅速。對南非、印尼、越南、俄羅斯、阿聯酋進出口額分別增長62.8%、57%、28.4%、23%、19.8%。
⑤ 山東濰坊優勢產業
濰柴動力 新郎西服 福田
⑥ 濰坊的經濟文化狀況
自己上網查查有很多的,多好,
何必在這拿分來求人呢,
在這上面給你的也都是在網上自己搜索的.
⑦ 濰坊市第十一次黨代會 會期幾天
4天
⑧ 濰坊市委市政府2019十大攻堅行動是什麼
著重開展好「三個模式」創新提升、產業轉型升級、環保整治、「雙招雙引」、擴大開放、項目建設、補齊民生短板、制度創新、環境優化、風險防控等十大攻堅行動。
⑨ 2020年比2019年汽車濰坊經濟怎麼樣
產業發展直線上升趨勢
⑩ 濰坊什麼產業最發達
濰坊的農業,機械產業是最發大的,想想壽光,諸城
請採納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