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安慶市產業發展規劃綜述

安慶市產業發展規劃綜述

發布時間:2020-12-10 14:11:14

『壹』 淮北和安慶哪個地理面積大

發表年份統計對象數字全文快照來源文獻1995安慶市1.53萬平方公里1994年,全市總人口585萬人,其中市區人口52.9萬人;總面積1.53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550平方公里。查看 來源:長江北岸港口名城——安慶市, 欄目:中國部分地區與城市經濟建設,《世界經濟年鑒》(1995年)1995安慶市1.53萬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585萬,其中市區人口52.9萬;總面積1.53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550平方公里。查看 來源:市情概要, 欄目:綜述,《安慶年鑒》(1995年)1995安慶市3000平方米該商貿城是安慶港籌資42萬元開發的商品貿易批發市場,總面積3000平方米。查看 來源:大事記, 欄目:大事記,《安慶年鑒》(1995年)1995安慶市2.5萬平方公里安慶海關1988年5月1日開關,關區轄安慶市、銅陵市和池州地區,區域面積2.5萬平方公里。查看 來源:概況, 欄目:海關,《安慶年鑒》(1995年)1996安慶市達258公頃【規劃設計】在「城市規劃管理年」中獲「省建設系統模範班組」稱號的市規劃設計院規劃設計室,貫徹《城市規劃法》,全年共完成總體規劃編制任務77.22平方公里,編制各項詳細規劃總面積達258公頃。查看 來源:規劃設計, 欄目:規劃設計,《安慶年鑒》(1996年)1996全市140多萬畝全市有六個10萬畝以上的大湖泊,總面積140多萬畝,歷以來都為增殖管理型,談開發不亞於「談虎色變」。查看 來源:「八五」時期全市水產業發展綜述, 欄目:經濟專文,《安慶經濟統計年鑒》(1996年)1996安慶市達7500平方米工程造價近1000萬元,總高度近70米,總面積達7500平方米,為目前市內最高的建築。查看 來源:一九九三年, 欄目:「八五」安慶經濟活動大事記,《安慶經濟統計年鑒》(1996年)1996安慶市3』000平方米△市內首家由企業投資開發的港口商貿城開業.該商貿城為安慶港籌資42萬元開發的商品貿易批發市場,總面積3』000平方米。查看 來源:一九九四年, 欄目:「八五」安慶經濟活動大事記,《安慶經濟統計年鑒》(1996年)1996安慶市1.68萬平方米【加強廣告業管理】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加強戶外廣告管理,幫助經營單位建章立制,把好發布廣告的審查驗證關,查處違法虛假廣告,維護了廣告市場競爭秩序.全市廣告經營單位發展到70家,比上年增長37%,從業人員597人,廣告經營額1666萬元,路牌廣告1120塊,總面積1.68萬平方米,市區人民路已成為皖西南「廣告一條街」。查看 來源:加強廣告業管理, 欄目:工商行政管理,《安慶年鑒》(1996年)1997安慶市達124平方公里著名的自然、人文景觀有:國家級景名勝區古南嶽天柱山,總面積達124平方公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鶴落坪,三面環水,船如渡的浮山,長江絕島小孤山,山銜秀湖、山水一色的大龍山,晨鍾暮鼓、塔影橫江千年古剎迎江寺和「萬里長江第一塔」振風塔。淮北市下轄濉溪縣、相山區、杜集區、烈山區,擁有2個省級開發區和33個鄉鎮;東西寬60公里,南北長108公里,總面積2725平方公里;人口202萬,其中城市人口近80萬。
所以從安慶面積大

『貳』 如何編寫開發區的產業發展規劃,最好有格式範文、注意事項、編寫程序

我們是一家產業規劃機構,有多年經驗。

『叄』 安慶地區適合種植項目

安慶地區地道葯材有:茯苓(岳西)、天麻(岳西)、石斛(岳西)、桔梗(內桐城)、玄胡(桐容城)、蔓京子(太湖、懷寧)、厚朴(潛山)、望春花(懷寧)、瓜蔞(潛山、懷寧)、天花粉(潛山、懷寧)等。其中大別山茯苓,以其質地優良、產量大、加工工藝精湛而別列入安徽省四大名葯之一。
珍惜名貴葯材有:珠參、麝香、靈貓香、祁蛇、穿山甲等14種。
大宗葯材有200多種,其中每年可產1000噸以上的有茯苓、瓜蔞、葛根、夏枯草、活血藤、香附子、虎杖、菝葜等8種。
500噸以上的有桔梗、南山楂、金櫻子、野菊花、白茅根、斷血流、石菖蒲等12種。
你可以參考安慶市中葯材產業發展規劃進行選擇。

『肆』 安徽安慶為什麼發展不起來呢

安徽安慶之所以發展不起來,主要是這里的地理環境比較差,而且人口也比較少,因此這里根本就不可能有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另外就是交通也不是太便利,所以導致很多公司都不願意來這里建廠。

『伍』 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前景

鐵路
隨著「皖江城市帶」政策的推行和安慶鐵路長江的開工建設,合安城際鐵路的開工建設,將會對安慶市經濟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屆時(預計2012年底),通過陸路、鐵路交通,安慶到南京僅需1.5個小時,到上海僅需3個小時。民航方面,安慶天柱山機場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航線。
公路
滬渝高速(G50)、濟廣高速(G35)、合安高速(G4212)、京台高速(G3)等高速公路干線、105、206、318三條國道和合九鐵路在市境交匯,已建成通車的安慶長江公路大橋和建設中的安慶長江鐵路大橋,跨江與建設中的寧安城際鐵路、沿江高速公路、安慶——景德鎮高速公路連接。
航空
民航方面,安慶天柱山機場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航線。安慶市政府下決心把天柱山機場建成皖江最大的機場,使安慶真正成為區域性交通樞紐,天柱山機場加快改造升級,積極拓展業務,努力做到與上海、廣州、北京三大門戶機場的對接,實現每天都有航班,其他航線也視客流情況多開航班。 根據安慶市政府發布的《安慶市鼓勵外來投資若干規定》外來投資者享受下列優惠政策。
1)對境外投資者固定資產投資額(以項目建成投產後的財務決算額為准,下同)達500萬美元以上的新建項目、境內投資者固定投資總額達3000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上的新建項目,3年內企業繳納的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獎勵給企業。
2)當年納稅超過300萬元,且當年提供地方財政收入比上年增長30%以上的外來投資企業,按照該企業當年繳入金庫的各項地方稅收比上年新增部分的10%予以獎勵。
3)對固定資產實際投資額1億元以上,且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商貿物流項目,自開業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按企業繳納的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的50%給予財政扶持,第三年至第五年按企業繳納的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的25%給予財政扶持,扶持期限為5年。
4)對外來投資大中型項目申請金融機構貸款,在符合信貸政策和貸款條件情況下,相關園區或項目所在地政府積極協助落實銀企對接,並可商請有關擔保公司提供擔保。
5)對組建股份有限公司並成功上市的外來投資企業,給予30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
6)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本市工業總體規劃和產業發展要求的新建工業項目,待投資完成並經過評估確定後,可申請項目前期費用補助。具體為:投資額1億元以上的項目,一次性補助項目前期費用20萬元;投資額3000萬元以上的項目,一次性補助項目前期費用10萬元。
7)對2年內實際完成生產性固定資產投資總額5億元以上的工業項目,給予法定代表人15萬元一次性獎勵。
8)對外來投資企業新獲得「中國名牌」或「中國馳名商標」的,一次性獎勵20萬元。
9)對當年通過國家級重點新產品認定(新產品銷售收入不低於500萬元),對當年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與國家級科研院所正式合作的科研成果轉讓項目的(技術和設備投入在1000萬元以上),通過考核驗收的國家級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項目的,通過確認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或者工程研究中心的,一次性獎勵企業10萬元;對獲得上述各項省級認定的,一次性獎勵5萬元。

『陸』 安慶該如何崛起!(轉)

安慶在改革開放二十幾年中,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歸納起來我認為有以下幾點,一是思想認識。社會各界對安慶經濟社會的發展,形成了一股追趕式前進、跨越式發展的強烈意識。二是改革創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擴大了競爭領域里的市場化份額,強化了非競爭領域里的規范化管理。三是工業園區建設快速發展。緊抓工業強市發展戰略,基本建成一批工業園區。四是基礎設施建設。從硬體上講,初步實現了四通八達的立體式交通網路,城市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從軟體上講,先後開展的解放思想大討論、四服務活動和機關效能建設,有力地推進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服務意識。但從辯證的角度來分析,我們既不能誇大其詞,又不能對現實中存在著諸多問題而簡單定義是與否,更不能象社會上有些人說的那麼悲觀失望,認為很難加速崛起。應該理性的去思考,摒棄情緒化思潮,確立清晰的發展思路,科學地發展理念。但在安慶的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給人們的感覺在工作中確實存在著力度不夠與信念搖擺的現象,似乎沒有形成較長期、穩定、明確的發展思路。縱觀安慶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歷程,令人有兩個方面的感覺。一方面是發展目標不夠鮮明,主導產業處於游離狀態。歸納為兩個問題:一是唯上隨風轉,缺乏與本地實際相結合的目標意識。即縱向圍著上面的意圖轉,橫向名曰學習別人實是隨風跑,缺乏地方立意、本地創新的思路。二是產業定位徘徊不定,朝令夕改之多,缺乏長遠目標和咬定青山不放鬆的信念。另一方面是社會意識形態的主體導向趨於官場化,缺乏創業型的市場化社會意識環境。沒有形成人們奮發向上,追求行行出狀元的幹事業型的社會意識氛圍。這是制約安慶經濟社會發展的本質問題。
一、實施東向發展實現宜城率先崛起的指導思想。
實施東向發展就是要確立借鑒東部地區在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加快體制創新等方面的好做法,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堅決沖破一切影響發展的思想和體制障礙,進一步確立安慶改革創新的新優勢,大力營造高效統一規范的政務環境,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圍,促進和鼓勵一切市場主體想幹事、干成事、做大事的總體思路。
二、積極推進體制創新著力經濟運行機制接軌。
實施東向發展戰略,最終是實現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因此,首先要在管理體制上實現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全面性創新,以達到與長三角的體制同步。其主要內容是圍繞市場這個主體,放開競爭領域,推進市場化運行機制,強化非競爭領域的法治性管理,剔除一切人為因素,以實現市場的公平、公正。其次要在基礎設施上規劃建設與東部相連的比較完善的高速公路、快速鐵路、長江航運、機場、港口等綜合交通網路體系,強化與長江三角洲核心經濟層之間的聯系,實現人、物流的快速通道。再次是加快與東部地區商品物流、產權、金融等市場的對接,大力推進市場開放、積極搞好服務、全力為東部企業進入我市創造便利條件,實現東部地區與我市相統一的市場政策。這方面,我市流通業已與東部有了良好的基礎,但在市場政策上必須進一步理順放開。
三、突出工業立市、產業對接。
工業立市在安慶市經過了反反復復的歷程,可以說安慶市錯過了許多機遇,尤其是製造業方面,安慶市實現了幾個率先,最終都是以萎縮、銷聲匿跡而告終,如洗衣機、電視機、冰箱、汽車、機床等。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我認為是缺乏創新意識,缺乏對一項事業執著追求的精神。從某種意義上講,處於計劃經濟時期,直接反映用人機制的問題,而這種現象至今還未有多大改觀。因此,安慶要實現工業的跨越式發展,必須從思想觀念、目標定位、體制改革、開放程度、發展環境、政策措施六個方面加大與東部地區對接的力度。要以「工業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為實施方向,加速推進石油化工、輕工紡織、機械製造及汽車零部件、農副產品加工、文化旅遊等重點產業的擴張,使之做大做強,成為支撐安慶經濟的脊樑。
四、注重人才的使用與對接。
實施東向發展戰略,人才是第一要素。要說人才,安慶人總引以自豪地說,安慶出了多少做官的,出了多少文化人,反映了安慶人傑地靈,代表著安慶歷史的過去。但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中,安慶最迫切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呢。從安慶的經濟發展現實來看,安慶迫切需要那些有膽識的創業人才,經濟管理型人才,總裁和企業家級別的高級人才。對此,也許大家有所認識,但在安慶整個意識形態上,這種認識始終未能成為社會的主流意識,道是「官本位」意識十分的濃厚。在「官本位」的主流導向下,社會不少有識之士認為安慶不是創業的場所,是個人玩人的地方,深圳才是創業的好地方,所以大多數具有創業思想的人被開放程度高的發達地區所吸引,受這種思想意識的影響,人才外流現象嚴重,造成安慶創業型人才匱乏,直接導致了安慶經濟的滯後發展。
對於人才的認識,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德。德是指一個人對社會、對他人責任心的一種表現;二是才。才是指才能,是指一個人實現自我價值的能力和手段。對一個人來說德是靈魂,是向導,才是能力,是工具。所以,我們引進人才,使用人才,必須以此為標准,正確識別和使用人才。但在現實中,對人才的概念,十分模糊,往往是一些德才兼備的人被拒之門外,悄然流失,一些無德無才的人卻官居要職,行政亂作為,其結果導致經濟環境與社會環境的惡性循環。這個問題的提出,主要是在實施東向發展的過程中,要注意人才引進對接的全面性及人才的側重點定位在那個層面上。人才的開發是多渠道的,現行單靠官方培養培訓人才,說白了,很難奏效。從現實來看,黨政機關拿著納稅人的錢培養出來的人,似乎都是只想謀官不去思民的為官者,實質是對社會財富的極大浪費。為什麼企業自己花錢培養的人才應用性強,實用性好,因為他們根據企業工作崗位的要求具有極強的針對性,考慮到付出的培訓成本與培訓後的應用收獲,必須是增值的。因此,根據我市現行人才缺位狀況,建議從兩個方面著力人才的培養,以適應宜城率先發展的需要。即一方面是在全市范圍內建立起勇於創業人才的市場政策環境,對敢於創業的人才從吃、住、行、資金補貼、政治待遇等給予明確實在的政策。激勵有識之士不思官場奔市場,營造一個強烈的創業環境。另一方面是政府按行業需要搭建人才競爭平台,打造各行業賽馬場,激發各類人才脫穎而出,逐步把安慶打造成經濟領域里的總裁、高級管理人才層出不窮的廣闊天地。
五、進一步完善開放靈活的市場政策。
市場政策的優劣直接反映市場環境的優劣。在安慶市場政策方面,據調查反映存在著不公平性,人為因素較多,某些掌握權力的人,處事隨意性較大。如招商引資,一方面是傾全市之人力、物力大肆招商,另一方面卻是百般刁難,缺乏應有的政策服務環境。某區九十年代在引進1000萬元的皮鞋製造商時,就是因為一塊地皮牽涉兩個單位,為各自利益而協商無終,氣走製造商。還如交通車輛罰款問題,江蘇省一些城市為外來車輛開綠燈,規定凡外來車輛誤走單行道予以放行不罰款,同時交警還主動引路,受到外來司機的極好評價,無形中這項小政策就提升了這個城市的形象,體現了這個城市的政策開放程度。而安慶的交通管理,所反映的情況卻是反之,越是外來車輛罰款越厲害,認為捉一個是一個。所以外來人員怨多、罵多,試問這樣的市場政策對待,還能給外界樹立什麼好的形象呢?因此,建議對當前我市現行的政策性文件應進行全面清理,對不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條款要以實施東向發展為軸心,作必要的政策修改與補充,並明文規定弱化公權力逐步擴大化傾向,以增強市場的公平、公正性。
六、加強城市建設與管理。
作為城市建設。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地都在圍繞現代化城市目標提升城市化標准,擴大城市規模,強化城市人住環境,提高城市生活質量水平,增強城市知名度,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品牌。因此,在城市建設規劃上,應當靜下心來搞規劃,留好空間為逐步發展打好基礎,做一個「可升級版本」的城市建設規劃,使之可持續發展。如安慶市既然是黃梅戲的始源地,應圍繞黃梅戲這個特色文化品牌,以市民公園為主體,規劃建設黃梅戲品牌樂園,樂園布局可按東西南北中劃分五個小園區,每個小園區又以知名經典黃梅戲曲目命名,這樣形成園中園式的黃梅戲大樂園。運作方式按照市場配置給黃梅戲劇團或民間組織。這樣不僅營造了安慶黃梅戲的文化氛圍,又能強有力地提升安慶城市的品牌形象。
對於城市管理是個廣范圍的概念,但就城市建設管理方面,也即經營城市。既然經營城市,就有個經營成本的問題,在安慶市的整個經營過程中,由於未走上規范化軌道,一些經營管理者利用所掌握的無約束性公權力,肆意抬高經營成本。如鋪設地下管道的施工中,甲商運用現代技術定向非開挖頂管機施工,只需5萬元的成本;乙商運用傳統破路挖土式施工,需30萬元的成本。兩者比較起來。甲商具有不破路,成本低,而乙商既要破路又要付出高出幾倍的施工成本。但就這樣簡單的成本比較,我們的施工管理者卻不選擇甲商而選擇乙商,其中的隱秘是為什麼不言而喻。至於城市道路因施工破路,造成許多不利的因素,既影響市民行走及車輛通行,又影響市容整潔,老百姓反映非常強烈,況且修好的路挖開再補就沒有以前的整體感覺。
因此,對城市建設與管理方面,首先從規劃著手,其次從管理上加強規范。筆者建議,在實施「雙百」城市建設中,力求在整體規劃下,不留人為操動空間,真正做到依法冶市,對城市建設,道路施工,涉及10萬元以上的工程,必須實施公開招投標,並由人大、紀、檢部門實施監督。在城區重新鋪設管道需過路面時,應學習池州市的做法,由政府制訂硬性文件規定不準開挖,如必須開挖的需經人大同意,否則一律採用定向非開挖新技術施工。
七、在全市范圍內樹立幹事業、務實事的風氣,並形成強烈的導向。創新現行機關考核辦法。其程序設計如下,首先由組織人事部門統一制定《公務員社會評議表》,內容設置:a、公務員道德品質(責任心),b、待人接物的態度,c、處理公務的成效,d、協調解決問題的實列,e、存在的缺點(以實列為依據)。其次,各單位根據統一印製的表格自行將被考核對象公布於社會,或確定與工作相關聯的單位給予評議。評議結果交由組織人事部門錄入個人檔案,作為晉級升職依據。每年評議一次,形成制度化、規范化,個人檔案實行數據化動態累計管理。運用此種公務員政績考核辦法,旨在全社會形成幹部幹事業,積極進取的社會導向和氛圍。促進機關幹部能沉下來,深入實際,強化行政作為能力,並通過有作為得到提升。同時又可以遏制幹部考核在本單位進行時的不正之風。

『柒』 安慶市歷史與現狀,(經濟,人文,交通等方面)

一、現狀安慶市位於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北岸,是長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有「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稱。安慶是長江下游的第一個城市,也是萬里長江安徽段的第一個城市,東與安徽省池州市、銅陵市隔江相望,南以長江與江西省九江市相連,西界湖北省黃梅、蘄春、英山三縣,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巢湖市。安慶城北枕龍山,南臨長江,西依皖河,東接石塘、破罡諸湖,獅子山、鳳凰山、菱湖、秦潭湖等鑲嵌其間,整個就像是一座大園林。安慶是全國重要的糧、棉、油、水產品和畜禽生產基地,是安徽省重要的石油化工、汽車零部件製造和紡織加工業基地。工業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輕紡、建材、機械四大支柱產業。安慶是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二、由來東周時期安慶是古皖國所在地,安徽省簡稱「皖」即由此而來。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改舒州德慶軍為舒州安慶軍,「安慶」自此得名(含「平安吉慶」之意)。安慶城始建於公元121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東晉詩人郭璞曾稱「此地宜城」,故安慶又別名「宜城」。 三、交通滬蓉、東香、安合、合銅黃等高速公路干線、1 0 5、2 0 6、3 1 8三條國道和合九鐵路在市境交匯,已建成通車的安慶長江公路大橋和建設中的安慶鐵路大橋,跨江與建設中的南京——安慶城際鐵路、沿江高速公路、安慶——景德鎮高速公路連接。安慶天柱山民航機場先期已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航線,目前又在擴建之中。安慶集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為一體的立體交通網路已經形成。
安慶區位優勢明顯,地處皖鄂贛三省交界處,是溝通三省並連接上海、武漢兩大經濟區的紐帶,是3000噸級海輪入江的終點港口。四、經濟建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安慶作為全國重要的糧棉油、水產品和畜禽生產基地,作為安徽省重要的石油化工、汽車零部件製造和紡織加工業基地,又被省列為皖江開發的重點開放城市之一,社會經濟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06年,全市地方生產總值達490億元,財政收入達45億元。農業繼續保持較高的發展水平,工業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輕紡、建材、機械四大支柱產業,涌現了安慶石化、華茂、環新、海螺、全力、鴻潤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 。基礎教育成為品牌,文化衛生事業穩步發展,城市供水、供電、供氣、公共交通通訊和商業服務等基礎設施有了很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安慶已與世界上1OO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往來關系,出口商品達2 0 O多種。
2007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593.5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3.93億元,增長6.2 %;第二產業增加值249.14億元,增長17.6%;第三產業增加值230.44億元,增長12.7%。第二、第三產業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2.9%和38.0%。分別比上年提高12.6和27.8個百分點。地區生產總值中三次產業比例為 19.2∶42.0∶38.8。人均GDP9739元,比上年增加1529元。年末城鎮人口登記失業率為3.9%。全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9191元,比上年增加4479元,增長30.4%。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207.64億元,比上年增長20.4%。其中,全部國有及年產品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以下簡稱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54.3億元,增長24.80%。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75.6億元,增長8.97%。集體企業7.74億元,增長26.4%;股份制企業74.26億元,增長33.46%;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11.5億元,增長41.27%。重工業增加值100.0億元,增長18.82 %;輕工業增加值54.2億元,增長41.10%。全市新產品產值17.8億元,增長77.9%。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41.7億元,比上年增長50.8%。其中,城鎮投資298億元,增長58.5%;農村非農戶投資28.1億元,增長22.9%。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8.07億元,增長18.20%,比上年提高 3.08個百分點。
全年進出口總額37056.2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1.31%。其中,出口28670.38萬美元,增長29.89 %;進口8385.82萬美元,增長36.41 %。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10元,比上年增長11.7 %;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7754元,增長19.6%,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502元,比上年增長17.92%,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854元,增長14.8%。五、文化 據考證,黃梅戲淵源於唐初的黃梅採茶歌,經宋代民歌的發展,元代雜劇的影響,逐漸形成民間戲曲雛形。至明代已經形成獨樹一幟的地方戲曲。「是安徽安慶市宿松縣和湖北黃梅一帶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吟唱的一種曲調藝術形式。兩縣毗鄰,有很長的邊界線,很多東西是無法分開的」。廖理南先生通過查閱文獻資料發現,在黃梅戲發展史上,宿松有十幾項第一,如:1、第一個專演黃梅採茶戲。從明代中葉,宿松人就開始在松梅嶺街上專演黃梅採茶戲;2、第一個將黃梅戲劇目寫入戲台楹聯。清代道光年間,當地人把《送香茶》、《西樓會》等幾個為群眾喜聞樂見的黃梅戲劇目寫入廖河戲台楹聯;3、第一個進行「官方公演」。宿松於1853年將黃梅戲由草野請進官方的縣城公演,比《黃梅縣志》記載的「黃梅戲1934年進黃梅縣公演」早81年;4、第一個正式把流行於民間的黃梅採茶歌定名為黃梅戲,1921年出版的《宿松縣志》中,第一次正式記載了「黃梅戲」這個名稱。
黃梅戲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詞兩大類。花腔以演小戲為主,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歌風味,多用"襯詞"如"呼舍"、"喂卻"之類。有"夫妻觀燈"、"藍橋會"、"打豬草"等;平詞是正本戲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於大段敘述,抒情,聽起來委婉悠揚,有"梁祝"、"天仙配"等。 現代黃梅戲在音樂方面增強了"平詞"類唱腔的表現力,常用於大段抒情、敘事,是正本戲的主要唱腔;突破了某些"花腔"專戲專用的限制,吸收民歌和其他音樂成分,創造了與傳統唱腔相協調的新腔。黃梅戲以高胡為主要伴奏樂器,加以其它民族樂器和鑼鼓配合,適合於表現多種題材的劇目。嚴風英是黃梅戲著名演員,真正唱活黃梅戲,代表作《天仙配》。
黃梅戲語言以安慶地方語言為基礎,屬江淮官話。其特點為----唱詞結構在整本戲多為七字句和十字句式。七字句大多是二、二、三結構,十字句大多是三、三、四結構。有時可根據需要以七字、十字句為框架,字數可壓縮或增擴,曲調則常使用垛句。花腔小戲的唱詞靈活多變,有三至七字不等,中間常夾雜多種口語化無詞意的字。句數不一定為偶數有時奇數句重復最後一句便成偶數。唱念方法均用接近普通話的安慶官話唱念。整本戲中用韻母念、官話唱,小戲說白則用安慶地方的鄉音土語,唱腔仍用官話唱。

『捌』 安慶市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

規劃方向:安慶提出了一個所謂的「雙百工程」,即所謂的人口100萬,面積100平方公里。我不知道不理解這個口號對安慶的發展有什麼意義。在中國人口一百萬還是小城市,面積100平方公里一樣還是小城市。為什麼不提人均教育水平、人均經濟收入的目標呢?城市中心再大,人口再多,一個貧民窟有什麼意義?城市中心極小的地方[占整個城市面積百分之零點六]高度發達,而整座城市百分之六十的地方溫飽都解決不了,這個城市中心的建設又有什麼意義?
安慶是一座小城市,大農村,絕不能集中大農村的資源來建設小城市,這對安慶的發展無疑是釜底抽薪,到頭來城市不像城市,農村幾近廢墟。所以任何一屆政府都應該確立安慶整體的發展思路和戰略方向,如何發展安慶整體經濟才是重中之重。這里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廣東的佛山市。佛山原下轄順德、南海、三水、高明四個市[現在撤是設區],名義上有地理面積3800平方公里,總人口330萬人。但市區面積僅為77平方公里,還不如順德、南海的一個鎮,市區人口只有40多萬。但是佛山2003年GDP超過1300億元,其中全國百強縣的第一名、第二名順德、南海分別超過500億和400億。佛山現在啟動大佛山計劃,有效整合大佛山資源,真正的建設大城市佛山。當然佛山有他特殊的地理位置,這個是我們無法比較的。但是如果佛山當初一味追求所謂的雙百,精力不是放在發展經濟上,可能佛山就沒有能力整合大佛山,順德、南海可能都會分出去。佛山老城區雖小,但名牌企業很多,佛山是著名的建築陶瓷基地,經濟能量非常大。
安慶的規劃應以安慶市區、懷寧縣城高河、潛山縣城梅城組成的中心三角為核心向四周的樅陽、桐城、岳西、太湖、望江和宿松輻射,建立多點中心城鎮[各縣城]的多極型發展模式。簡單講就是以中心三角地區帶動周邊各縣城,以周邊各縣城為中心城鎮帶動輻射全縣,以致全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主要產業和資源以中心三角為主部署,各縣依照各自的特點發展適合的農業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中葯材業、手工業、資源型產業等等,各縣的中心城鎮作為主要配套工業生產集中地、物流集中地,從而全面推動安慶整體經濟良性發展。
1、中心三角地區應是安慶城市核心,而不是安慶老城區,建立發展中心三角對安慶整體經濟發展意義非凡。
1)、因為這里的交通是整個皖西南最通暢的地方,鐵路、滬蓉高速、合安高速、318國道將這里連成一片,地理位置優勢明顯;
2)、有利於整合安慶旅遊資源,促進旅遊業產業化、規模化。安慶旅遊資源主要分布在安慶和潛山,如何將安慶的旅遊資源連成一片打造一個旅遊勝地將決定安慶旅遊業的成敗。
3)、中心三角地區的發展能夠帶動整個大安慶的發展進步。安慶老城區偏安一隅,沒有輻射帶動能力。2、建立多個中心衛星城鎮,輻射帶動全縣各鄉鎮發展,避免交通不暢帶來的發展障礙。 產業:安慶各開發區的招商有一個問題,就是媚大欺小。當然表面上看似乎有道理,大企業資金投入多、貢獻大理應享有更多的優惠政策。但是實際上大家都是站在空中樓閣靠幻想生活,安慶改革開放26年來有哪一家國際國內大型製造企業來這里投資的?沒有任何一家。要說有就勉強只有海螺一家。但是地球人都知道海螺的水泥製造業是重污染型企業,海螺在溫州投資幾千萬准備大幹一場卻被溫州人逼走。永嘉縣一位副縣長說:「現在是企業環保不達標一律不許進來,但是前幾年誰會有這種意識?」我們還應該走這種得不償失的老路嗎?
既然沒有大企業來投資我們就應該重點放在中小企業上,給他們提供各項支持,幫助他們做大做強。別的城市不願意做的事我們做,這叫差異化戰略。將安慶打造成中小企業投資發展成長的天堂,成為安慶的城市名片,那我們就一定會成功。做事一定要務實。希望我們能夠以此吸引更多外來中小企業進來投資,催生更多本地中小企業的誕生與成長壯大。南京雨潤集團現在中國是行業里數一數二的企業,但是他一樣是從小作坊似的企業成長起來的,他最先並非在南京而是在安慶創業,但這里並沒有得到什麼支持,轉而投向南京做大做強的。浙江的絕大多數大企業哪怕是現在全國的行業龍頭都是從手工作坊開始起家的,現在浙江的一些地區家家戶戶都有小工廠,也正是這樣浙江經濟充滿了活力,浙江人是中國最富裕的。浙江義務的國際小商品城全部靠中小企業支撐,年銷售額幾百億。所以我們政府從業人員目光一定要長遠,不能一葉障目。
另外就是大力引進和培育技術型企業。世界優秀企業和發達國家地區的成長都是依靠技術的,只有擁有技術才能發展壯大。或許有人說品牌,但是品牌是靠什麼支撐的,還是技術。如果我們擁有技術能生產比海飛絲功能更好的洗發水,海飛絲將很快退出市場。當然我這里講的技術是指適應市場需要的技術。美國寶潔公司一百多年就生產那幾種肥皂、洗發水、洗衣粉,產品並沒有重大變化,企業越做越大直至世界行業排名第一,靠的是什麼,就是技術。
所以安慶的發展之路在於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和技術型企業。

『玖』 安慶地區工業現狀調研

安慶是中國民族工業的發源地,1861年創辦的安慶軍械所,製造了中國第一艘機動船、第一台蒸汽機和第一部電話機。經過建國後5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安慶已成為長江流域重要的新興工業城市,已形成石油化工、機械、輕紡、建材等主導產業。全市有各類工業企業3萬多家,其中大中型企業50多家,有36個大類行業和300多種主要產品的生產基礎、產業工人和技術力量。
石油化學工業是安慶市龍頭支柱產業,現有2個大型企業、4個中型企業和一大批小型企業。安慶石油化工總廠是中國油化纖相結合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聯合企業,在全國500家最大工業企業中居第60位,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年加工40萬噸催化裂解裝置,年加工原油400萬噸常減壓裝置、120萬噸催化裂化裝置,年產30萬噸合成氨、52萬噸尿素、5萬噸丙烯腈和5萬噸腈綸裝置。此外安慶還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年產1萬噸氰化鈉生產裝置,具有塗料化工、精細化工、農用化工等產品系列生產能力,擁有「雙環」牌尿素、「慶宜」牌固體氰化鈉等名牌產品。
目前形成以汽車零部件、數控機床、輸變電設備為主導的產品體系。擁有近百家汽車零部件生產廠,主要產品有活塞環、板簧、轉向節、循環球、缸套、凸輪軸、活塞銷、進排氣門、蓄電池等;機床工業擁有數控加工中心、機電一體化機床和家用機床等產品;安慶變壓器廠開發的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NXB—10型箱式變電站通過部級鑒定,獲全國星火計劃成果金獎。中日美合資的「安慶帝伯格茨活塞環有限公司」為全國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活塞環產品生產基地。

建材工業:
建材工業點多面廣,有較好的基礎。現已擁有1500多家企業,其中水泥廠70多家,主要產品有水泥及水泥預製件、釉面磚、玻璃及玻璃鋼製品、石棉製品、裝飾石材、建築裝飾材料等共計十三大類60餘品種。

紡織工業:
安慶是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之一,年產棉花6—7萬噸,安慶石化總廠可提供大量的化纖原料,安慶發展紡織工業條件得天獨厚。目前全市共有棉紡32.5萬錠、毛紡1.6萬錠,以及眾多服裝加工等企業,其中,安慶紡織廠在全國工業企業最佳500優中列265位,居全國棉紡行業前列,由其獨家發起的安徽華茂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於98年在深交所上市以來,走勢看好。

輕工工業:
安慶輕工業歷史悠久,產品種類繁多,擁有皮革、造紙、日用化工、硅酸鹽製品、食品飲料、印裝包裝、傢具、塑料製品、五金工具、通信電纜、室內裝飾材料、輕工機械、建築陶瓷等十幾個大類70多家專業生產企業,主要產品有銅版紙、電氣絕緣紙、香皂、洗衣粉、罐頭、糕點、玻璃、地膜、電纜、席夢思床墊、鏈條、數顯卡尺、鋁合金、皮鞋、毛巾、啤酒等150多種,並擁有「一枝梅」、「胡玉美」等知名品牌。

電子工業:
現有電子工業企業30多家,主要生產電視機、空調器、影碟機、音響器材、通訊電纜、消磁電阻、消磁線圈、厚膜集成塊、冰箱啟動器、電位器、汽車歧管加熱器以及電子注塑製品等。

醫葯工業:
安慶市是安徽省乃至長江流域重要的中葯材基地,全市葯材資源有1000多種,主要品種有茯苓、天麻、望春花、厚朴、元胡、銀杏等。葯業歷史悠久,全市現有醫葯骨幹企業32家,主要生產原料、片、針、糖、丸、散、膏、滋等劑型及衛生材料、醫葯包裝等多種醫葯產品,擁有餘良卿膏葯、麝香鎮痛膏、金剛口服液、稀桐丸、降壓延壽片、冬蟲夏草膠囊等15個品種的名特優產品,其中茯苓是全市第一大宗地產品,產量、質量和加工技術居全省首位。

閱讀全文

與安慶市產業發展規劃綜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