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中國產業集群的演化與發展

中國產業集群的演化與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10 13:41:17

㈠ 資源型產業集群的演化分析

從生態角度講,產業集群是由具有相似特徵的企業以及與之有共生關系的各個機構組成企業群落。產業集群演化一方面與其內部結構功能相關,同時與所處環境密不可分。生態位常被借用來分析產業集群演化,生態位是在環境中可以支持組織生存的獨特資源空間,生態位的范圍反映了種群的生態位寬度,生態位寬度越寬,組織佔有的資源越多,種群在競爭中就越強壯。生態位理論揭示了生態位的中心位置決定組織的演化,組織應採取適應機
集群競爭優勢的來源和形成
制,有為自己設計出在環境中最合適位置的能力。 根據生態位理論,最適合的組織應當具有較寬生態位,組織的演化發展過程就是生態位擴大的過程,生態位能否擴大或速度的快慢直接影響組織的發展。資源型產業集群是過分專業化的集群,其生態位范圍狹窄,不能占據更廣的生態位空間。而且,當經濟發展模式轉變時,決定競爭優勢的關鍵資源就相應改變,結果是原有組織的生態位更窄或消失。實際工作中,我們可以發現許多資源型產業集群發展常常只關注於自然資源的開采而忽略了對其他資源的勘探,如技術溢出、集群內的信息流與集體行動等,過分強調專業化的發展戰略,結果是集群在面臨環境變化時喪失轉向泛化策略的機會,缺乏在其他領域創造新的多樣化財富增長的能力。
在中國,資源型產業集群具有相對較高的成熟度和較強的結構慣性,內部有大量固定下來的行動模式,外部具有政府和政策的強大支持。因此,資源型產業集群傾向於現有的行為模式,具有強路徑依賴性和明顯的鎖定效應。資源型產業集群內成員間僅是簡單的供需關系,技術、信息的溢出效應不顯著。同時,過分專業化而導致的狹窄生態位加劇了路徑依賴傾向。所以,從生態視角來看,資源型產業集群演化面臨著嚴重的危機,這種危機主要來自於自身生態位的狹窄和拓寬生態位的難度。反過來看,基於生態位理論的資源型產業集群發展途徑就是營造生態位拓展的環境。

㈡ 對比分析產業集群形成與演化的理論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席勒,在其名著《非理性繁榮》一書中開誠布公地指出:毋容置疑,經濟學家對金融市場的認識已有了很大的深化,但是就目前情況而言,金融市場中還有許多復雜的現象我們無法解釋。大多數投資者並不知道,股市研究的質量非常缺乏可信度,而在市場中流傳的研究結果,其透明度和准確性就更值得懷疑了。在古今中外的股市發展歷史長河中,精通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者無數(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但能在其中長久生存與發展者卻寥寥無幾,這背後必定存在著「認識論」和「方法論」方面更深層次的內在原因——至今為止人類對股市運行邏輯的認知,實際上還僅僅停留在經驗模型上,遠遠未能達到科學法則的層面!與自然科學研究活動顯著不同的是,人們對人文社會科學(社會、政治、經濟、金融事務)的認識,不存在普遍適用的永恆真理!任何投資理論和方法,都不可能脫離市場生態或者超越時空環境而恆久正確可靠,否則,無論是基本分析還是技術分析,都難免會出現「水土不服」或者「張冠李戴」,從而導致這些理論和方法的最終失效,甚至對投資者產生嚴重誤導。例如,現階段的中國股市,由於缺乏適合於價值投資生存和發展的市場生態環境,因此,教條主義式的簡單效仿「買入並長期持有」(Buy-and-Hold)的價值投資理論和方法,並非普通投資者優先考慮的交易策略,這是被實踐證明了的經驗總結和生存法則。德國著名的投資大師和證券教父、被譽為「20世紀金融史上最成功的投資者之一」的安德烈·科斯托拉尼,直言不諱地指出:數學邏輯不適用於股票市場,投資人不應該將一般的數學邏輯套用在股市上,股市行情不是用一把尺就能測量出來的,其未來走勢也不是用數學公式就可以計算出來的。美國華爾街頂級量化金融大師、哥倫比亞大學著名教授伊曼紐爾·德曼,在《數學建模如何誘騙了華爾街》一文中,也毫無忌諱地承認:我們根本不可能(通過數理分析方法)發明出一個能夠預測股票價格將會如何變化的模型;如果我們相信人類行為可完全遵守數學法則,從而把有著諸多限制的模型與理論相混淆的話,其結果肯定會是一場災難。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美聯儲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在2009年4月發表的題為《股市將引領經濟復甦》的文章中聲稱:在很大程度上,股價變化的推動因素是人類的天生傾向,即在興奮和恐懼之間間歇性搖擺,這種搖擺盡管也深受經濟事件的影響,但它本身也自有一定「生命力」。根據我的經驗,人類情緒的這種搖擺,不僅是對未來商業活動的預測,而且還是左右未來商業活動的關鍵起因。而羅伯特·席勒則在《動物精神》一書中明確指出:有大量證據證明,動物精神才是人們行動的真實動機,而且無所不在。主流宏觀經濟學假設它們不具有任何重要作用,這真可謂荒謬!因此,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撇開「生物本能」和「進化法則」來談論股市運作的邏輯與規律,無疑只是隔靴搔癢。各種以線性思維為基礎的證券投資理論,都無法揭示市場波動背後的真實邏輯,因此也就無法幫助我們徹底擺脫股市危機一再循環上演的」歷史魔咒「。正如索羅斯在2013年達沃斯論壇的一場訪談時指出的那樣:「已有的市場理論已經崩塌,但是人們還沒能正確理解金融市場是如何運作的「。正是由於那些似是而非、頗為流行和時髦的理論和方法,以及無數關於投資技巧的陳詞濫調,充斥著媒體的各個角落,甚至連專業書籍也未能倖免,而絕大多數投資者又在先入之見的狀態下,不知不覺地受到其嚴重誤導,才導致了長期以來空手而歸(即所謂「七虧二平一盈」)。難怪著名投資大師威廉·歐奈爾(WilliamJ.O』Neil)在《股票作手回憶錄》(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的序言中說:我購買了一千多本股市和投資類的書籍,然而,根據我45年的從業經驗,發現其中僅有10-12本真正具有一定的實際價值。至於無處不在、甚至泛濫成災的股市評論,只要我們稍為認真地分析,或者跟蹤驗證一下,那麼多年以來眾多券商、研究機構、經濟學家或分析師的投資建議及相關報告,其論點論據的荒謬程度也就可見一斑!例如,中國股市裡一個最常見、最普遍的現象,就是許多中小散戶誤以為在K線圖表裡,可以找到戰勝市場的快速和長期獲利方法,從而對那些所謂的K線「致勝絕招」趨之若鶩,甚至把它們當作投資決策的最重要依據,殊不知其中很多隻是事後諸葛亮「想當然」式的「看圖說話」,是形而上學的一種表現形式,在理論上不具備前提假設的科學性和現實合理性,在實踐上不具備博弈的高勝算以及盈利的可持續性。換言之,股市波動背後所隱藏的豐富內涵,絕非僅憑幾張K線圖表就能夠描繪和理解的!任何形式的價格圖表,都無法揭示或改變股票市場未來的供求關系及其內生驅動因素,其描述的僅僅是股價波動的結果,並沒有抓住不同市場環境下股價波動背後的真正成因,按照這種「緣木求魚」式的方法來操作,其對錯概率實際上與「拋硬幣」游戲無異(華爾街曾經有個關於大猩猩和股市互動的著名實驗,有興趣者不妨用拋硬幣來試一試),根本不存在高勝算博弈的內在邏輯基礎——巴菲特甚至譏諷地指出,技術分析不過是股市算命先生用一些貌似科學的術語,來包裝自己並唬弄別人的手段罷了。作為由中國學者首創的完整方法論體系,演化分析方法徹底摒棄證券市場行為分析中普遍流行的數學和物理學範式,以市場生態為重要研究導向,創新應用生物學範式來觀察和處理股市波動的各種復雜問題,強調認為「生物本能」和「競爭與適應」是股市運作的主導性力量,是推動市場發展演化的原動力;股市運作的背後具有很強的生物進化邏輯,所有市場行為都受到生命科學原理和生物進化法則的廣泛制約,只要多從「生物本能」和「適應與競爭」的角度觀察市場,就可以找到持續性盈利的思路、策略和方法。創新總是從不同專業領域的邊緣開始的!作為證券學、生物學、進化論等有機結合的前沿交叉學科,證券演化分析的理論體系具有無可置疑的科學性、創新性、系統性和邏輯性,也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應用價值,但毫無疑問,它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還需要許多人的開拓性工作和許多年的不懈努力,才能夠被人們普遍理解和接受(除了頑固的線性思維定勢外,西方社會一直對進化論持懷疑態度和抵觸情緒)。這符合新生事物的發展規律。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沿著這個方向的研究探索越深入,離股市運行的客觀規律就越接近,也就越能夠在股市的生存博弈中佔得先機。

閱讀全文

與中國產業集群的演化與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