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健美操在國外的研究現狀
國際健美操的起源與發展
健美操的起源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古希臘人對人體美的崇尚舉世聞名。他們喜愛採用跑跳、投擲、柔軟體操和健美舞蹈等各種體育項目進行人體美的鍛煉。而古印度很早就有瑜伽術,其中的一些姿勢與當前流行的健美操所常用的基本姿勢是一致的。由此可見,古代人對健身健美的追求是現代健美操形成與發展的基礎。
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出現了許多體操流派,他們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對健美操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遍及全球的健身熱和娛樂體育的發展,健美操以其強大的生命力風靡世界。美國是對世界健美操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的國家,其代表人--影視明星簡方達,根據自己的健身體會和經驗,撰寫了《簡方達健美術》一書。該書自1981年出版後,引起了世界的轟動。她以現身說法,促進了健美操在世界范圍內的推廣。與此同時,自1985年開始,美國正式舉辦一年一度的健美操錦標賽,並確定了競賽項目和規則,使健美操發展成為競技性運動項目。
健美操不僅在美、英、法等國家迅速發展,而且在一些發展中的國家和地區也得到不同程度的開展。前蘇聯早已把健美操列入大、中、小學的體育教學大綱。在亞洲地區,日本、菲律賓、新加坡等國家也建有許多健美操活動中心及健身俱樂部,人們都開始將健美操作為自己的主要健身方式,由此形成了世界范圍內的"健美操熱"。
Ⅱ 國內外健身教練的發展概況
近幾年健身教練的發展非常迅猛,行業的競爭也越來越大,參加職業資格考試的教練人數同比增長了76%,獲得國度職業資格證書的教練人數同比增長了58%。可見健身教練這一職業越來越受歡迎,從事健身教練這一職業的人也越來越多,健身教練這一行業的隊伍正在迅速的發展壯大起來!
在健身行業不斷發展的現在,也伴隨著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在全民健身的關注下,健身越來越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視,健身俱樂部開設的數量也逐漸增加,所以市場就需要大量的健身教練填補市場的空缺。同時,那些只注重盈利而專業性不夠的健身門店也就只能關閉。想要請健身教練的朋友就可以降低因為健身教練的不專業,而達不到理想的健身效果造成的時間和金錢的浪費的憂心了!建議想要從事健身教練的朋友,如果你想要在健身教練這條路上走的更遠,走的更好的就要不斷的努力學習鍛煉來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這一點真的很重要!
健身行業的發展,健身房模式開始成熟推動了很多二線城市的健身的迅速發展。二線城市的健身房數量、規模都出現了爆發性的增長,所以健身教練這一職位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不錯的!
如果你也對健身教練感興趣的話,不妨持著比較樂觀的態度以及堅定的信念投身到健身這個行業中來。相信健身這個行業的發展會一直沿著持續上升的趨勢進行發展!
Ⅲ 簡答題:國外健身休閑產業發展的背景有哪些
經營組來織鏈鎖化、服務產品多自元化、健身服務個性化、健身保險一體化、健身設備數字化。
一是對大眾體育的高度重視;
二是政策支持對健身休閑產業發展;
《2017-2021年中國健身休閑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表示,面對經濟新常態、社會發展新形勢,制定出台反映公眾消費意願、切合當前實際、適應發展需要、針對性更強、發力更為精準的政策文件,對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消費潛力,引領全民健身新時尚,加快健身休閑產業發展,推動體育產業向縱深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具有重要的現實作用。
Ⅳ 國外健身行業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借鑒與啟示有哪些
國外健身行業對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確實有借鑒的作用。我們的全民健身才起步。可以學習他們先進的經驗。
Ⅳ 2018-2019年中國健身產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近幾年健身教練這個職業快速發展,從個人乃至國度都對健身開始注重,另一方面隨著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綜合提高,逐步促使了一個興興向榮,蓬勃發展的朝陽職業。健身教練屬於一個高收入技能職業,在國度大力推動下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無論做什麼行業,想要獲得成功都需要我們努力奮斗,努力過了才不會後悔。健身教練應該具備健身教練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動作技巧、訓練方法等。可以到健身教練機構培訓和考取證書。我們開設的健身教練課程有:國職健身教練培訓、維密極速瘦身培訓、產前產後培訓等課程。
Ⅵ 國外健身教練的現狀
從事私人健身教練工作怎麼樣?近幾年來很多健身愛好者對於私人健身教練這一職位,越發的感興趣,那麼私人健身教練到底是什麼樣的工作,從事私人健身教練收入如何?未來有什麼發展?工作壓力大嗎?
1.私人健身教練的收入如何?
私人健身教練的工資是大眾關注的焦點,月薪上萬在一線城市中也是普遍的,並不意外,畢竟一線城市的健身行業的發展還是非常好的;二、三線城市的健身行業發展相對緩慢,不過私人健身教練的月薪在當地城市也是高收入職業了,也可以拿到七、八千左右。相信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新人想要加入健身行業的主要原因。
2.私人健身教練後期發展如何,是吃青春飯的嗎?
端先要糾正的是健身教練不是吃青春飯的!其實健身教練是和老師是一樣的,隨著你工作時間的增加,你的教學經驗也會越來越豐富,帶會員也會越來越專業,你會有你自己一套獨特的帶會員的方法,所以也是越老越吃香的。
隨著全民健身政策的實施,國內健身人群快速增加,健身產業不僅在一線、二線城市有了更大的發展,在一些三四線城市也已經蓬勃發展了起來。健身產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市場對私人健身教練的需求大幅增加。雖然我國健身產業發展迅速,但和發達國度相比,我們國度的健身產業依然處於初級階段,尤其是健身教練的專業性,和發達國度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需要更多專業的健身教練進入健身行業,推動健身產業發展!
3.進入健身行業以後只能一輩子做健身教練嗎?
當然不是!進入健身行業以後,前期我們可以從事健身教練工作,後期隨著工作經驗的增加和對行業的了解,我們至少有三種選擇:
首屈一指,你可以做健身領域的專家,成為一個老師去教學。
第二,你可以做健身房的管理,成為健身房的領導。
第三,你可以開自己健身房或者工作室,成為老闆。
4.私人健身教練的壓力特別大嗎?
做任何工作都是有壓力的,只不過做的事情不同,壓力的大小也就不一樣!健身教練是健身房主要的盈利部門,每月有一定的業績壓力,新人會覺得健身教練還要做業績?是的,健身教練是盈利中比較關鍵的一環,因此這份工作具有一定的壓力。高工資同時也是很大的誘惑,「有壓力才會有動力」,如果你只是一個想拿底薪的教練,那麼你還是考慮一下其他工作吧!
Ⅶ 體育產業的國內外發展狀況
體育產業是名副其實的朝陽產業。世界體育產業最發達的國家是美國,上世紀80年代,美國體育產業的總產值大約占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在各大行業總產值的排名中居第22位;20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體育產業的總產值已經超過了3000億美元。在體育產業發達的北美、西歐和日本,體育產業的年產值已經進入了國內十大支柱產業之列。早在2000年,全球體育產業的總產值就高達4000億美元,並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長著。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英國、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發達國家的體育產業,總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1.5%。
中國體育市場的產業化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90年代中期,中國體育產業才具有較為完整的產業形態和較為完善的體育行業的制度,中國的體育廣告業、體育建築業、體育博彩業、體育旅遊業和體育用品業等具體行業也是在這個時期得以充分發展。
1995年6月,國家體育總局出台了《1995—2010年體育產業發展綱要》,指出中國體育產業要用十五年時間逐步建成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現代體育運動規律、門類齊全、結構合理、規范發展的現代體育產業體系。雖然目前中國體育行業的資產存量、人力資源狀況和資本增值效率在快速增長,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中國的體育產業尚處於發展階段,各個環節的市場化程度還很低。學習和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在體育產業經營方面的經驗和模式,是中國體育產業快速成長的捷徑。例如,一度被媒體熱炒的貝克漢姆轉會西班牙皇家馬德里隊的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商業運作,其經營手法之妙是體育產業化的經典之作。
我國體育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產業的領域不斷拓展,發展規模也不斷擴大,產業的質量也有所改善,產業的效益也明顯增高。體育產業的整體規模和其他產業相比較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已經構成了一個獨具特色的產業門類。1992年,為響應中央頒布的《加快第三產業發展的決定》,國家體委正式提出體育產業的概念。不僅將體育管理機構進行了較大的變化,成立了20個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同時推出足球職業化的試點性改革,打開了中國體育產業改革的大門。1995年6月,國家體育總局制定了1995-2010年的體育產業發展綱要,綱要指出體育產業發展的目標是用十五年左右的時間逐步建成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現代體育運動規律,門類齊全,結構合理,規范發展的體育產業體系。綱要規定的具體目標是到本世紀末,基本上形成以主體產業為基礎,多業並舉,多種所有制並存,共同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我國目前體育產業發展現狀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以本體市場為主體的體育市場,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市場體系的基本框架已趨清晰。基本包括競賽表演市場、健身娛樂市場、技術培訓與咨詢市場,體育無形資產市場、體育旅遊市場。
第二,體育產業開發的領域不斷擴展,體育產業的質量和產業效益逐步提高。
第三,社會投資辦產業的形式發展很快,涌現了一大批符合現代體育制度的體育俱樂部、體育企業或企業集團。
第四,確立和形成了保證體育事業發展的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產業化籌資機制。 隨著體育企業產業意識的提高,行業競爭的加劇,尤其是體育用品業競爭的加劇,國內的體育企業越來越重視對產業發展的研究,特別是對產業改革和產業運營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體育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體育行業中的翹楚!
體育用品行業作為體育產業中比重最大、開放度與競爭度最高的領域,近年來保持了快速發展。2006~2011年,我國體育用品行業(運動服、運動鞋、運動器材及相關體育產品的製造和銷售)增加值逐年擴大,年均復合增長率17.63%,累計至2011年預計達到1760億元,占體育產業比重80%以上。中國也成為了繼美國之後世界第二大體育用品消費市場。
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主席尾山基也看好中國體育市場前景。他在本屆體博會開幕式上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消費者更多地參與體育運動,中國成為了運動鞋、運動服裝、運動器材全球最重要的生產基地。
Ⅷ 國內外居民體育健身研究現狀,粘貼復制的走開,不需要特別詳細,總體概括國內和國外現狀就行
我只是知道國復外的人制比我國國內的人要高是因為骨質比我們好 另外 國外骨科類的病發病率比我們國家幾率小得多 骨質也比我們國家要好 原因我想有倆個 一個就是你說的國外的人鍛煉得更多 但是還有一個就是飲食問題 國外是吃的含蛋白質高的很有營養的食物 而我國普遍蛋白質含量只能說是達到了標准吧???
Ⅸ 美國健身行業的現狀如何
疫情的蔓延給全世界很多國家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不僅導致大量的市民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死亡,還有很多企業倒閉,大量員工失業,經濟大幅度下滑,如果我們在以輕視的心態來面對疫情,那麼後果將更加不堪設想,根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健身行業遭受到嚴重打擊,收入損失突破139億美元,而且多達2616家健身場所永久關閉,其中這些破產的公司包括很多知名的老牌健身俱樂部,而且疫情如果再繼續蔓延下去的話,倒閉的健身房將會越來越多。
加強疫情的防控,保證企業的全面復工復產才是當務之急。如果政府只是增加相應的補貼,而不加強對疫情的防護,這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只要及時解決疫情的問題,盡快恢復美國本土的經濟,這樣才會給健身行業提供一個更好的發展環境,健身行業的巨虧也是美國經濟下滑的徵兆,如果美國政府沒有做出積極的應對,後續的影響也將會更加的嚴重。
Ⅹ 健身產業和健身市場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如健身思想起源,健身會館場所發展國內外的最好都有
一:國外健身產業的現狀
1、國外的健身產業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發展,國外的健身俱樂部呈現出了連鎖經營呈現出了規模經濟的優勢,種類較多以滿足不同健身人群的健身需要,如美國的24小時健身俱樂部,現在已經在美國擁有了約50個的連鎖俱樂部,並且計劃在未來的3-5年內增加到120的規模,同時他擁有青少年俱樂部,商業俱樂部等不同的種類模式
2、在健身俱樂部的經營的各個方面形成了系統的管理和規劃預測。從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市場銷售,廣告的製作投放計劃到健身項目的開發,國外的健身俱樂部都有一整套完整的測評開發系統。比如美國的健身俱樂部很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為他們的員工提供在線的培訓和不同的實踐機會,培養優秀的員工,同時通過員工的股權福利計劃,留住優秀的員工。在市場銷售方面也開發了面對面的客戶服務系統,通過一定的步驟確認客戶的需要留住客戶。
3、和科研力量緊密的結合尋找新的市場需要。他們會提前2-3年對市場進行研究和預測,結合大量的市場調查和數據分析,除了現有會員的運動方式和習慣,同時結合人口的分布,年齡的分布,老化的速度,健康的影響因素,醫療的趨勢,文化的發展等等各個方面和市場有關的因素都是他們對於市場研究所包含的內容。比如對於美國每年死於各種疾病的人員作出統計,提出健康保障的健身計劃,保障會員的健身效果。
4、注重品牌建設,不盲目和快速的擴張。目前美國健身俱樂部的市場滲透率大約是15。7%,但是這個過程花費了近半個世紀。幾乎所有的CEO都在強調這個行業的品牌建設是很重要的,建議要一家一家的做好俱樂部,而不是依靠快速的擴張了發展自己的俱樂部,這樣會很快的導致失敗。
5、 經營的理念。在國外健身俱樂部的經營中,健身都是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很慎重的介紹給會員的,他們鼓勵會員對自己的生活方式作出改變,將健身溶入生活以保障自己的健康,提高生活的質量,改善心情。健身是一種生活方式是這個產業發展的起點和終點,就算是會員因為自身的原因沒有加入俱樂部,他們也建議客戶不要放棄健身。
6、健身產業和保險,醫療,康復等相結合,比如利用和保險公司的合作將會員的健身計劃和健康保險溶為一體,會員在交納健康保險的同時也成為健身俱樂部的會員,適當的健身為保險公司降低了賠付醫療費用的風險,也同時擴大了健身俱樂部的市場人群。
以相對成熟的健身產業經營為基礎,對於亞洲的健身市場,尤其是中國的健身市場,國外健身俱樂部的野心顯露無疑,在來到北京之前,對於中國健身市場的現狀他們已經有了很長時間的調查並且獲得了大量的數據和分析結果。中國的健身市場呈較快的動態發展,中國的經濟發展很快,人們正在變的富有,健康和教育消費投入正在不斷的增長,相對於歐洲的老齡化,中國的市場還在很大程度上屬於30-40歲的年輕人,在這些人群中加入健身俱樂部已經是他們可能會做的選擇。同時在日本健身市場的探索和在香港,北京,上海健身市場的嘗試,使得他們深刻的認識到雖然日本的健身市場發展很快,在未來可以發展到接近10%的市場滲透率,但是日本土地資源稀少,健身俱樂部的地址很不好找,地價很高導致俱樂部的成本很高。而在中國的初步成功更使得他們認識到需要加快在中國健身市場的步伐。但是中國有自己的5000年的文化歷史,其中也有健身的方式,比如太級,氣功和武術,所以必須要尊重中國的文化,不斷的探索新的贏利模式,比如中國人肥胖的並不多,來俱樂部健身的人群20%減肥,30%左右則是增重,同時社交也是中國人去健身房的一個需要,中國的健身房使用的高峰時間是在晚上,而不想美國和歐洲是在白天。在日本幾年的探索中,他們也認識到西方的模式要想立足在東方必須要符合當地的標准作出一定的改變,要符合當地的市場和文化的需要,要使用當地的人員做為工作人員。目前中國的健身俱樂部的市場滲透率是3%,增長的空間還是很大的。在美國有三億人擁有26000多家的健身俱樂部,在中國有十三億的人口,可是卻只擁有1480家的俱樂部,中國的經濟還在飛速的發展著,如此大的市場使得他們正做著各種積極的准備要近來大展拳腳。
二:中國的健身俱樂部也已經有了十多年的發展,只是受制於經濟的發展和文化觀念,去俱樂部健身直到最近的幾年才為更多的人所接受和推崇。正如本次會議上中體產業副總所介紹的我國的體育健身俱樂部也呈現出以下幾點的變化1、營業面積不斷增大;2、從單店經營向連鎖經營發展;3、從純粹的酒店經營發展到各種商業,社區健身俱樂部;3、健身行業的從業人員素質也在不斷的提高;4、俱樂部向健身項目多,體系全面的方向發展。然而在面對市場的考試中,還是呈現出了很多的問題急待解決:
1;俱樂部的定位不明確。有相當的一部分健身俱樂部的投資都是建立在房屋,裝修,設備和教練的組合就是健身俱樂部的這種簡單的想法上。實際經營中就發現很難維持。這就是一個定位的問題,究竟是為什麼人提供健身場所和提供什麼樣的健身服務恐怕是很多的健身俱樂部都不能很清楚的回答的,看到最近出現了新的健身項目就著急的引進以顯示自己不落伍,卻沒有真正的調查自己的會員究竟最為重視的是俱樂部可以提供的什麼服務。
2、俱樂部的管理不細致。健身俱樂部屬於服務業,所以管理的好壞直接的影響到健身服務的質量,可是現在國內很多的健身俱樂部面積大,設備昂貴,管理卻跟不上,根據亞洲體適能所做的《2005年度中國健身俱樂部調查報告》可以看到僅僅北京地區,健身俱樂部的營業面積在1500平方米的就有88家,佔北京343個健身俱樂部的25。7%,根據中國健美協會的規定,健身俱樂部的營業面積在800平方米以上的就屬於超大俱樂部了。可是這樣的俱樂部管理卻仍然是粗線條的。人力資源,財務,健身項目,市場營銷等各個方面可以稱為有系統管理的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連參與這個調查報告的工作人員都在說,很大的一個俱樂部一個星期前去還在,一個星期以後再去就已經大門緊閉,倒閉了。可以說管理在其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很多俱樂部的老闆都在抱怨管理是難題,在到處尋找可以做好俱樂部管理的高人。
3、俱樂部經營沒有和區域的環境文化等結合,競爭無序。沒有精確的定位,沒有細致的管理,所以沒有辦法把握會員的消費心理,俱樂部的文化建設可以說的如無根之木無法進行,所以幾乎所有的俱樂部都陷入了同質的低價競爭中,價格戰已經是俱樂部競爭的無可奈何的選擇,從早期健身需要一年5000元到現在只有不到1000元就可以在裝修和設備不錯的健身俱樂部健身一年,對於健身俱樂部的老闆來說這肯定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