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振興,必須要採取超常規振興措施。一方面,繼續推動要素配置、資源條件、公共服務向農業農村傾斜,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另一方面,要在城鄉融合發展制度設計、政策創新上想辦法、求突破,進一步調整理順工農城鄉關系,顯著縮小城鄉差距,真正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
鄉村振興,始終要抓住產業興旺這個重點。「產業興旺」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生產發展」的升級版、升華版。鄉村振興歸根結底是發展問題,始終要靠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來解決。一方面,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加工業等轉型升級,努力向現代農業邁進。另一方面,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支持和鼓勵農民參與並共享農村「雙創」的紅利。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這一切最終都要落在農民增收上,落在農民福祉的增加上。
鄉村振興,必須全方位縮小城鄉差別。鄉村振興絕不僅是經濟的振興,也是生態的振興、文化的振興、教育的振興、科技的振興、社會的振興。新農村建設的「村容整潔」升級到「生態宜居」,強調了農村生態建設要由表及裡,由物及人,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滿足農民對美好生活特別是生態美好的嚮往。「管理民主」升級到「治理有效」,既強調了由管到治的治理思維,也強調了要從注重基層民主制度建設過程到追求農村社會穩定結果的更高要求,更注入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新內涵。
㈡ 大數據如何創新應用在社會治理、民生服務、產業升級等領域
大數據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
本文作者:工信部賽迪研究院互聯網研究所 陸峰博士
近日,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明確提出要建立統一開放的大數據體系,加強數據資源規劃建設,構建統一高效、互聯互通、安全可靠的國家數據資源體系,推動數據應用,強化數據資源管理,注重數據安全保護。
數據與煤炭、石油等能源資源一樣,是國家基礎性和戰略性資源。近兩年來,我國大數據產業生態體系不斷完善,管理服務應用創新層出不窮,新服務、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為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社會治理模式、優化民生保障服務提供了重要保障,成為中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加快推進大數據在經濟社會各領域創新應用,促進產業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和治理創新,已經成為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重要抓手,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重要途徑。
一、大數據促進了產業發展模式創新,推動了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一是大數據促進傳統產業組織和運行模式創新,讓傳統產業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物流運輸、售後服務更加精準、高效和智能。基於客戶需求反饋大數據的研發設計模式,有效解決了研發設計閉門造車問題,讓企業研發設計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導向性。物流大數據有效解決了物流運輸信息不對稱問題,讓物流資源調度更加優化和智能,物流倉儲、車輛、人員等物流資源利用更加匹配和高效。生產製造大數據解決了生產數據車間流動問題,讓企業生產流線更加柔性化,有效支撐了個性化定製、體驗式製造、網路製造等新型製造業態。遠程運維、在線監測等大數據有效解決了大型機械裝備售後管理和維修問題,加強了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了對產品故障提前智能預警,促進了維修資源的優化配置,顯著縮短了維修周期。
二是大數據促進了新型信息服務業態的孵化,各領域大數據分析挖掘行業信息服務快速崛起。營銷、徵信、互聯網金融等領域大數據信息服務的崛起,讓產業經濟發展更加高效、健康。營銷大數據信息服務的發展,指導了企業商業規劃,優化商業資源配置,提高商業營銷效率,實現了精準營銷。徵信大數據信息服務的發展,有效解決了交易雙方信用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了交易可靠性保障,讓商業活動發展更加守信和健康。互聯網金融大數據信息服務的發展,縮減了互聯網金融運營成本,降低了普惠金融的發展門檻,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短期資金缺口問題,對傳統金融服務起到了有效補充。
三是大數據倒逼著信息通信技術加速創新,為我國信息通信產業實現後發趕超、由大變強提供了難得歷史機遇。大數據技術倒逼著傳統單機數據存儲和計算分析模式向網路分布式存儲和協同計算模式方向發展,對主機存儲、網路傳輸、計算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倒逼了存儲、傳輸、計算等技術升級換代,為我國企業利用互聯網產業發展契機,推進存儲、傳輸、計算等技術自主可控提供了歷史機遇。
二、大數據促進了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加速了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
一是大數據提升了政府社會管理能力,基於大數據的社會管理模式讓社會管理更加主動、精準、高效。城市管網、園林綠化、市容市貌等市政管理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加強了對城市基礎運行部件的實時監控和智能管理,優化了市政管理資源的配置,促進了城市綠色、清潔、高效、安全運行。公路、鐵路、地鐵、水運、航空等交通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有效指導了道路交通規劃,促進了交通運輸資源配置優化,實現了對交通的實時疏導能力,提高了對交通事故的預判能力,更好地滿足公眾安全、高效出行需要。水災、火災、台風等應急救災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提高了對災難發生的預判能力,優化了救災資源配置和調度,強化了災難發展動向科學評估,促進了災難損失的降低。城市規劃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讓城市居住和產業規劃布局更加科學合理,實現了人口早晚合理潮汐流動,降低了城市交通擁堵,促進了城市宜商宜居和產城融合。
二是大數據提升了政府宏觀調控能力,讓宏觀調控更加精準和科學。電子支付、移動支付、互聯網金融等金融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實現了國家對金融運行精準掌控,提高了國家對金融運行的綜合分析能力和金融調控的決策能力。電子商務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實現了國家對社會商貿活動運行狀態的有效把控,促進了供需調控的精準化,為了推進供給側改革、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提供了科學依據。煤炭、電力、石油等能源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實現了國家對全社會經濟運行活躍性的有效評估,為推進節能減排、加強環境治理、優化產業政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三是大數據提升了政府市場監管能力,強化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實現事中監管和事前預防有機結合。煤礦、非煤礦山、煙花爆竹、石化冶煉、危化品等企業安全生產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提高了重點危險源企業安全生產在線監管水平,實現了對重點危險源風險的科學預判,有效防範了潛在事故和重特大事故發生,降低了安全生產事故發生概率。食品、葯品等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強化了產品全生命周期監管,提高了產品的溯源能力,保障了涉及民生產品安全。銀行、證券、外管等金融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利用,強化了對洗錢、詐騙、非法集資、內幕操作等非法金融活動監管,有效防範了金融系統性風險的發生,保障了金融運行的穩定。金融、納稅、環保、行政處罰、刑事處罰等領域信用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促進了信用信息「全國一張網」建設,市場主體誠信檔案、行業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逐步健全,強化了聯合激勵與懲戒機制,實現了讓「守信者一路綠燈,失信者處處受限」。同時,大數據應用完善了政府市場監管機制,實現了讓權力運行處處留痕,把執法權力關進了「數據鐵籠」。
四是大數據提升了政府網路空間治理能力,網路社會治理更加高效、科學。網路輿情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提高了對網路社會關注焦點的即時發現能力,加強了對物理社會潛在燃點的研判,倒逼社會重要問題解決,為解決社會問題提供了有效的決策數據支撐和贏得寶貴時間窗口期。網路安全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強化了對網路安全態勢的全面感知,提高了網路黑客攻擊發現能力,完善了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升了對網路空間的管控能力。
三、大數據促進了民生服務模式創新,提升了民生保障便民、利民和惠民水平
一是大數據促進了民生服務資源優化配置,以人為本發展理念得到更加充分落實。大眾出行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促進了公共交通運輸資源配置,提升對道路交通的實時誘導,實現讓大眾出行道路更加順暢和換乘更加銜接。電、水、熱、氣、通信等服務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促進了服務資源的優化調度配置,讓服務更加均衡協調。流動人口、老年人口、學前兒童、居住人口等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完善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子女入學、醫療保障等服務,促進了醫養、學前教育、生活服務等資源優化配置。
二是大數據提高了大眾醫療衛生保障水平,構建起了人類生命新守護環。電子病歷、居民健康檔案、可穿戴智能健康設備數據等醫療衛生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利用,提高醫療機構臨床決策智能化水平和遠程病人監控精準化水平,提升了衛生部門公共衛生和公眾健康監控的效率,縮短科研機構醫療葯品研發周期,為全社會防控大規模疫情發生、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提高人的健康保障提供了有效的決策依據。
大數據正在深刻影響和改變世界發展,對產業發展、社會治理、民生服務帶來影響才剛剛開始,應用前景非常寬廣。牢牢把握科技革命歷史機遇,率先搶佔大數據發展先機,大力發展數據產業,推進大數據在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入應用,完善大數據採集挖掘、存儲傳輸、流通交易、安全保障等相關制度,充分釋放數據資源紅利,必將為中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注入新的發展動力,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的發展台階、開啟發展新方位。
(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㈢ 首都水環境治理技術創新及產業發展(北京)基金(有限合夥)怎麼樣
簡介:首都水環境治來理技術創源新及產業發展(北京)基金(有限合夥),由北京市政府發起設立,由中信建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主要投資於水環境治理領域的新技術、新工藝、機械設備的創新及其研發;新建污水處理廠、供水及污水處理廠的運營、河道治理、水體綜合修復等具有創新及示範性效應的項目;以股權或債權的形式投資於水環境治理領域具有創新技術、競爭優勢和快速增長潛力的企業 。
法定代表人:北京水務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5-10-21
工商注冊號:110000020032910
企業類型:有限合夥企業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西路99號院1號樓11層1116室
㈣ 污水處理產業迎來發展契機 如何走好「市場化治理」新
規范化,規模化。專業化,專而精
㈤ 大城市病的治理,重點是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 對還是錯
例如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中,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發展過度膨脹,出現了交通堵塞、環境污染、住房擁擠、人口過多等問題,被稱之為「大城市病」。未來大城市發展應該採取多中心組團式,以避免或緩解大城市病的發生,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採取空間調整的策略。過去的城市發展模式是「單中心,攤大餅」,城市是發展中心,周邊是居住區,大家早晨往中間走,晚上往外走,使得交通擁堵,並產生熱島效應。如果改變城市發展方式,如採取多中心組團式發展,在城市之外構建一個中心,建設城市新區,成為另外一個組團,這就和單中心分開並形成互補,熱島效應也能夠解決。所以,未來大城市發展應該採取多中心組團式。第二,在發展中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比如,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擴大,應該把製造業、重化工業逐步轉移出去,重點發展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等。一般情況下,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大城市病」也都會緩解。比如原來倫敦的大霧、紐約的案件頻發、東京的環境事件等,都是「大城市病」的表現,但這些城市生態環境、社會治安已經得到不斷的改善。第三,大城市的發展要和周邊城市採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比如把零部件的生產轉移到小城鎮。大城市之所以膨脹就是因為人口密度過大,城市管理也容易出現各種問題。第四,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傳統城市化走的是一條「拼土地、拼資源、拼成本」的道路,隨之帶來了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環境污染嚴重、城市管理水平粗放等系列問題,新型城市化道路正是對傳統城市化所產生的一系列「城市病」的反思和糾偏,是遵循科學發展觀的城市化發展道路。所謂新型城市化道路,就是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以統籌兼顧為原則,以民生幸福為方向,以新型工業化為基礎,遵循工業化與城市化、農村與城市、人口與城市協調發展的城市化規律,倡導建立政府主導、市場主體、社會參與的城市化機制,著力推進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集約型、可持續的城市化模式。在新型城市化過程中,強調布局上必須科學合理,功能上必須宜居宜業,品味上必須特色鮮明,產業上必須高端化,管理上必須精細化,執行上必須落實到位。
㈥ 什麼是1433戰略體系
——「一個戰略目標」,即活力新衢州、美麗大花園。就是以大花園建設為統領,以「兩山」實踐示範區、綠色金改試驗區為支撐,打造自然的花園、成長的花園、心靈的花園,建設中國營商環境最優城市、中國基層治理最優城市和國際花園智慧城、南孔聖地禮儀城,加快綠色發展、西部崛起,真正使衢州成為浙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新的特色亮點,與全省同步實現「兩個高水平」。
——「四大戰略定位」,即打造大灣區的戰略節點、大花園的核心景區、大通道的浙西門戶、大都市區的綠色衛城,全面融入全省「四大」建設。
——「三大戰略任務」,即隊伍建設、基層治理、城市文明。隊伍建設,就是堅持「嚴管+厚愛」「激勵+約束」,嚴明軍規、由事察人、實戰選人、激勵關愛,把幹事導向和用人導向最大程度地緊密結合起來、體現出來,打造一支戰斗的團隊、奔跑的團隊、溫暖的團隊。
基層治理,就是堅持大黨建統領大聯動治理,抓實抓好「三個三」基層黨建工程,著力構建「王」字型運行機制,努力達到「主」字最高標准、最高境界,真正實現黨建、治理「一張皮」。
城市文明,就是扛起「讓南孔文化重重落地」的歷史使命,內向打通文明城市創建和城市品牌打造,外向與建設「兩個最優城市」打通,橫向打通文化事業發展和文化產業發展,縱向打通南孔古城復興和南孔文化復興,全力打造「一座最有禮的城市」。
——「三大戰略路徑」,即堅持「四個兩手抓」、打造「四個升級版」、強化「四個大統籌」。堅持「四個兩手抓」,就是在開放開發上,既要打開杭衢高鐵有形的大通道、又要打開杭衢創新合作無形的大通道,同時還要謀劃打開杭深近海內陸線有形的大通道,打開四省邊際生態旅遊協作區無形的大通道。
在改革創新上,既要打破拖累經濟發展的產業生態的「壇壇罐罐」、又要打破制約經濟發展的政務生態的「壇壇罐罐」;在動能培育上,既要打造美麗經濟幸福產業、又要打造數字經濟智慧產業,讓美麗更智慧、讓智慧更美麗;在形象塑造上,既要打響都市大花園的品牌、又要打響鄉村大花園的品牌,建設全域大花園、一個大花園。
打造「四個升級版」,就是打造綠色發展升級版、「最多跑一次」改革升級版、杭衢山海協作升級版、特色小鎮升級版。強化「四個大統籌」,就是把龍游、江山、常山、開化4個縣(市)統進來、統起來,強化重大戰略定位、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產業項目、重大資源要素的市域統籌,加快傳統縣域治理向現代市域治理轉變,全力建設浙江第五大都市區,努力打造跨省域的泛都市區。
(6)產業發展治理體制擴展閱讀:
為以更大擔當、更實作風、更嚴紀律為改革發展清障護航,市紀委監委印發《關於聚焦市委「1433」發展戰略體系重重落地持續加強執紀監督的實施意見》,扎實推進清廉衢州建設,為改革發展提供最優環境、最強動力、最好生態。
為助推市委「1433」發展戰略體系重重落地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紀律保障。圍繞「八大任務」和15項攻堅任務書推進落實情況,市紀委監委將開展「營商環境」「基層治理」「城市文明」「鄉村振興」「隊伍建設」「交通先導」「城市賦能」「產業創新」等八大專項執紀監督。
在執紀監督中,突出對主抓者、主責者、監管者的監督,緊盯不落實的人、不落實的事,實施精準監督。著力發現「不講政治、政令不暢」「不講擔當、敷衍塞責」「不講實干、浮在表面」「不講效率、庸懶散漫」「不講廉潔、以權謀私」等五個方面問題。
㈦ 針對當前農村環境的現狀,你有什麼好的治理辦法
針對當前農村環境的現狀,好的治理辦法主要有:
(一)加快結構調整發展農業生產
是農業大市,農業結構調整是一個長期的任務,我們要繼續推進「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高產、優質和生態農業,建設一批特色突出的優質農產品專業區、產業帶和生產基地,培育開發、引進一批優質糧棉油和名特優瓜菜新品種,搞好示範推廣,增強品牌意識,加快品牌認證工作,注重品牌效益,重點發展大蒜、圓蔥、食用菌、中葯材等特色基地;發展比較優勢突出的魯西黃牛飼養、微山湖漁湖產品等特色產業,培育兗州綠源公司,梁山科隆公司、山東臻嘉食品公司等市場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把特色產品調強,把產品質量調高,把優勢產業做大,把銷售市場拓寬,全面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使林牧漁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加快15個農業科技示範園建設,推進農業科技進步與創新。搞好骨幹河道治理、病險水庫加固、節水示範項目、河道攔蓄工程等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農業生產大發展。
(二)加大農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既要大力挖掘農業和農村內部的增收潛力,又要在農業和農村外部尋求增收途徑。落實好中央糧食、良種、農機「三補貼」政策,2005年財政用於農業和新農村建設的資金達到2.4億元,比上年增長45%。尤其是要管好用好每年4000萬元的農業產業化項目貸款貼息資金,採取「以獎代補」、「先建後補」等方式進行扶持,大力興辦農副產品精深加工項目,使60%的農戶和農產品基地納入產業化經營體系,建立比較穩定的產銷關系。加快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和民營經濟,實現農村富餘勞動力就地轉移就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和空間。加強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組織引導,實施「農村勞動力培訓工程」,力爭每年培訓農民80萬人次,逐步提高農村勞動力工作技能,大幅度增加勞務費收入,保證農民收入有較快增長,生活更加寬裕。
(三)抓好精神文明構建和諧鄉村
積極開展文明鄉村創建活動,健全完善村規民約,營造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和諧相處的社會環境,加強「八榮八恥」教育,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引導和教育農民遵紀守法、提高修養、崇尚科學、移風易俗,大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積極開展「文明一條街」、「文明小康村」、「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到2010年全市80%的村莊基本達到文明村莊標准。
(四)發展公共事業促進村容整潔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搞好總體規劃和具體部署,堅持規劃先行,抓好試點示範,有步驟、有計劃、有重點地逐步推進。城鄉一體化並非是城鄉一樣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也不僅僅是建設新村莊。要按照城鎮建設理念,對照小康村標准,編制新農村建設規劃,根據城郊型、富裕型、路帶型、工礦型等不同類型,加強分類指導,推進合村並點,結合壓煤村莊搬遷,建設多層住宅,完善基礎設施,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全面實施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和「一池三改」,搞好水電路醫學等設施建設,改善農村整體面貌和生產生活條件。
(五)深化農村改革實現管理民主
加強村級班子建設,規范村民自治和村務公開制度。著重解決好違背農民意願擅自調整土地、違規亂圈濫佔耕地、低價反租農民承包地高價轉包等損害農民利益的問題,研究探索失地農民社會保障長效機制;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積極推進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探索建立失地農民社會保障長效機制。全面取消農業稅,繼續實施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建立完善農村養老和社會救濟制度,使廣大農民安居樂業,共享發展成果。
㈧ 如何探索推進有利於行業企業發揮更大作用的職業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結構改革
准確定位,積極堅守「六管」之責管「方向」。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科學判斷經濟發展和市場競爭變化,提高鑒別判斷能力,為企業科學決策把握好方向,不斷完善企業發展戰略,堅持以科學戰略引領企業發展。企業各級黨組織都要把黨建工作放在企業改革發展的全局中謀劃推進,進一步健全完善企業黨組織參與決策、帶頭執行、有效監督、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體制機制,努力解決企業在改革、管理和自主創新等方面遇到的問題,推動企業管理上水平,創新能力、發展活力全面提高,實現最大經濟效益,確保黨的利益和意志在本企業落到實處,確保企業政治安全。管「幹部」。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中,要堅持黨管幹部原則,認真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堅持管政策、管標准、管程序,在企業選人用人,包括確定用人標准、研究推薦人選、完善評價體系、加強監督管理、培養後備人才上發揮主導作用,把黨的幹部政策、德才兼備的用人標准落到實處,努力營造一個公平、公正、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用人環境。二是管好乾部的培育和考察、考評,特別是通過對幹部、包括董事會人選和經理層人選的考察、考評,積極適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要求,堅持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與依法治企結合起來,把黨組織工作制度與公司治理結構運行規則結合起來,使黨建工作成為企業改革發展的引領力和推動力,確保企業組織安全。管「自身」。要突出抓好民主集中制、基層黨組織和先進性建設三個重點。要切實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提高企業科學決策水平,實現決策民主化;要切實加強制度建設,探索建立黨建工作標准化體系,把黨建工作納入企業制度、管理流程和績效考評,達到制度化、標准化、規范化目標;要切實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建立保持先進性的長效機制,保證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充分發揮。管「思想」。企業黨組織要貼近實際、貼近職工、貼近生活,切實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要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業生產經營中心工作,充分調動黨員和職工降本增效的積極性。要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為職工創造更好的工作、生活、學習環境,切實解決職工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問題。要特別關心困難職工的生活,讓全體職工共享企業改革、發展成果。要高度重視穩定工作,認真落實維穩工作職責,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及時化解各種矛盾,確保企業政治思想、職工隊伍和生產秩序的穩定。管「文化」。文化出凝聚力、出戰鬥力、出和諧力。要大力推進企業文化行為、形象、理念三大系統建設,持續增強幹部職工的認知度、認同度和忠誠度,真正使企業文化成為全體職工齊心協力推動公司建設發展的精神動力。要進一步加強企業行為文化和理念文化建設,完善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不斷增強企業軟實力。要不斷增強企業文化的包容度和吸引力,發揮企業文化在兼並、重組中的特有作用,以文化的融合推動企業的整合,積極履行國有企業社會責任,不斷提升社會形象,努力拓展企業生存和發展空間。
㈨ 億利集團在庫布齊沙漠的生態治理和產業發展中創建了獨特的「庫布齊模式」,獲得了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
(1)深處內陸,降水少,氣候乾燥;乾旱地區,風力作用強;乾旱地區,沙源豐富:植被稀少版。 (2)科技引領,刨新生態權治理方法,刨新產業發展;第一、二產業相結合,建立企業的原料基地;立足生態治理,促進產業發展,兩者有機結合;產業鏈長,附加值高,促進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協調發展。 (3)太陽能風能 (4)非洲、大洋洲、中亞等乾旱地區。這些區域沙漠廣大,有相似的環境條件;經濟落後,尚未開發;缺乏資金和技術;環境治理需要國際交流合作,共同參與。 ㈩ 國家如何推進經濟轉型、產能結構調整治理霧霾問題
一、站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著眼全局 與產業發展治理體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