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我國電影產業發展歷程

我國電影產業發展歷程

發布時間:2020-12-10 07:59:37

Ⅰ 中國電影發展的歷程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攝制的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上映,該片採用的是蠟盤配音的技術。
中國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豐泰照相館與京劇名角譚鑫培合作拍攝的京劇片斷《定軍山》,為戲曲記錄片。它標志著中國電影的正式誕生。

七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歲月,它隨著電視的普及化,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以至香港人心態的轉變而受到種種沖擊。

此時,李小龍配合著鄒文懷的「嘉禾電影公司」的崛起叱吒一時。從首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後兩年間拍攝的《精武門》及《猛龍過江》令李小龍進運國際影壇,創造出香港電影事業的神話。1973年李小龍驟然暴瘁,功夫片熱潮未能延續。但隨著本地文化的普及,香港觀眾對遠離現實的功夫片漸漸失去興趣,反而對反映當時社會狀況,諷刺現實的電影加以青睞,
由於從七十年代中期開始,大家的主導閱讀方式是電視模式,很多電影題材或靈感都是來自電視內容,如《阿福正傳》(1974)、《大鄉里》(1974)、《新啼笑姻緣》(1975)、《鬼馬雙星》(1974)、《半斤八兩》(1976)、《賣身契》(1978)等等。

1978年袁和平執導《蛇形刁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劇的地位,使其成為七十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電影類型。

1979年是香港電影的重要里程碑,那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開始。大批電視幕後工作者轉投電影圈,他們包括徐克、許鞍華、章國明、譚家明、嚴浩、余允抗等等,他們本著對電影的熱誠,及年青人特有的創意和社會觸覺,拍出不少充滿個人色彩的電影作品,為香港電影打開嶄新的一頁。

Ⅱ 電影史的發展歷程

電影的發展和起源 1893年,T.A.愛迪生發明電影視鏡並創建「囚車」攝影場,被視為美國電影史的開端。1896年,維太放映機的推出開始了美國電影的群眾性放映。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城市工業發展和中下層居民迅速增多,電影成為適應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種大眾娛樂。它起先在歌舞游樂場內,隨後進人小劇場,在劇目演出之後放映。 1905年在匹茲堡出現的鎳幣影院(入場券為5美分鎳幣)很快遍及美國所有城鎮,到1910年每周的電影觀眾多達3600萬人次。當時影片都是單本一部的,產量每月400部,主要製片基地在紐約,如愛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維太格拉夫公司。1903年E.S.鮑特的《一個美國消防員的生活》和《火車大劫案》,使電影從一種新奇的玩藝兒發展為一門藝術。影片中使用了剪輯技巧,鮑特成為用交叉剪輯手法造成戲劇效果的第一位導演。 收益高,競爭激烈。1897年,愛迪生即為爭奪專利進行訴訟,到1908年,成立了由愛迪生控制的電影專利公司,公司擁有16項專利權。到1910年,電影專利公司壟斷了美國電影的製作、發行和放映。獨立製片商為擺脫專利公司的壟斷,相繼到遠離紐約和芝加哥的洛杉機郊外小鎮好萊塢去拍片,那裡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又臨近墨西哥邊境,一旦專利公司提出訴訟便可逃離。D.W.格里菲斯1907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次年導演了第一部影片《陶麗歷險記》。至1912年已為該公司攝制了近400部影片,把拍片重心逐漸移向好萊塢,並發現和培養了許多後來的名演員,如M.塞納特、M.壁克馥和吉許姐妹等。 美國當代電影狀況 美國電影的黃金時代結束之後,各大公司從印年代中期開始解體或轉產,海斯法典也被正式廢除。隨之出現了微型影院、藝術影院、汽車影院。獨立製片及實驗電影有了發展。 中國電影發展史(1896-1949) 這個世界有了光,然後有了影。電影是一種能夠將光影關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現代發明。有人認為,如果要談電影,就要上溯到我國漢代出現的燈影戲及之後出現的皮影戲。但是,真正有意義的電影,不是發明自中國,而是科技發達的近代歐洲。1895年12月28日,法國盧米爾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咖啡館放映成功之後,正式標志著電影時代的來臨。 既然中國與電影的發明無緣,那中國電影發展就由電影放映開始。1896年,盧米爾兄弟僱用了二十個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電影。就是這樣,電影這種擁有藝術和商品雙重價值的文化產品,在西方商人擴大市場商業策略推動下,傳入了中國。隨後,很多歐美商人見中國的放映業有利可圖,紛紛來華投資。他們經營放映業,修建及發展連鎖式影院,甚至在中國建立電影企業,攝制影片。 由1896年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雖然外商在中國電影市場占據了壟斷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國電影活動的開始。1903年,德國留學生林祝三攜帶影片和放映機回國,租借北京前門打磨廠天樂茶園放映電影。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為了向京劇老旦譚鑫培祝壽,拍攝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劇《定軍山》的部份場面。 中國電影一開始,就和中國傳統的戲曲和說唱藝術結合起來,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電影類型。但是最早嘗試拍攝這種電影類型的豐泰照相館只屬小本經營,算不上是電影機構。直至商務印書局「活動電影部」的出現,才真正代表中國製片業的開始。在這段期間,除了「商務」之外,先後出現的電影製片機構還包括由美商投資「亞細亞影戲公司」、「幻仙」、「中國」、「上海」、「新亞」等,由於他們的成員多是來自戲劇舞台,所以當時的電影題材和內容大多源於中國戲曲和文明戲。此外,他們也開始拍攝劇情短片和長片,對電影這種藝術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嘗試。 檢舉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7-15 02:51 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歷經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革命戰爭時期,新中國建設時期,文革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時期等各個歷史階段;經歷了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模擬到數字,從傳統到現代的技術變革進程。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國電影都留下了優秀的代表作:20年代拓荒時期,有《孤兒救祖記》等關注社會改造的進步電影;抗日救亡時期,有《狂流》《中華兒女》等鼓舞鬥志、弘揚愛國主義的影片;抗戰後,《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又深刻揭示社會矛盾和本質,形成現實主義的創作潮流。 她說,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的17年間,涌現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鋪子》等一大批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銀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國電影發展的第一次高潮;經歷十年文革浩劫,中國電影走出低潮,拍攝出《小花》《人到中年》等一大批反映改革實踐、針砭社會時弊的優秀影片。尤其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開國大典》《大決戰》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和《焦裕祿》《鳳凰琴》等現實題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趙實說,中國電影先後實施了影視合流改革、電影精品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電影股份制、集團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藝術質量和形式都有嶄新的突破和提高。除《孔繁森》《離開雷鋒的日子》《喜蓮》《那山那人那狗》等作品外,還出現了《不見不散》等賀歲片、喜劇片的新樣式,涌現出一大批新生力量。進入新世紀,中國電影形成了國有、集體、民營多種所有制協調發展的新格局,電影發展走上了良性循環的軌道。《鄧小平》《可可西里》《台灣往事》等力作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英雄》《神話》等國產大片共同占據了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並在世界影壇創造了中國電影的票房奇跡。近三年來中國有30多部影片在40多個國際電影節上獲獎,標志著第三次發展高潮的到來參考資料:

Ⅲ 東方電影的公司發展歷程

東方電影發行有限公司(簡稱東方電影)為長和國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電影業務品牌。成立於1991年,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發展電影娛樂事業,業務涵蓋出品、製作、發行、及電影沖印等後期製作。在其2001年成功上市香港聯交所主板後,公司在電影製作和發行業務上也踏上了新紀元。而隨著中國內地市場急速發展,東方電影也積極製作並向內地引進了多部高質量電影,誕生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佳片巨制。
如高志森執導的「家有囍事」(1992),當年創下逾四千八百萬港元票房紀錄,此片亦成為家庭喜劇之經典。除了經典之作,近年來東方電影也是牟足了勁,不斷給觀眾帶來驚喜。由葉偉信執導的「葉問」系列電影:「葉問」(2008)、「葉問2:宗師傳奇」(2010)票房口碑迎來雙豐收,各類獎項亦紛至沓來;更使得中國的影視行業涌現出不少有關「葉問」的佳作。
東方電影在堅持發展高品質作品的同時,也不斷拓寬業務,著手參與電影投資業務。其與星皓娛樂有限公司合作投資拍攝的3D電影「大鬧天宮」於2013年暑假檔期推出、由甄子丹、周潤發、郭富城等主演,在上映後也是得到了很高的票房成績。
縱觀東方電影的成長歷史,正是整個電影發行行業的微觀縮影。從低成本小製作開始做起,不斷貫徹穩健中變革、變革中發展的戰略,從而不斷發展壯大。

Ⅳ 影視後期製作的發展歷程

以視覺傳達設計理論為基礎,掌握影視編輯設備(線性和非線性設備)和影視編專輯技巧,能夠屬進行影視特技製作的技術。
影視媒體已經成為當前最為大眾化,最具影響力的媒體形式。從好萊塢大片所創造的幻想世界,到電視新聞所關注的現實生活,再到鋪天蓋地的電視廣告,無一不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過去,影視節目的製作是專業人員的工作,對大眾來說似乎還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十幾年來,數字技術全面進入影視製作過程,計算機逐步取代了許多原有的影視設備,並在影視製作的各個環節發揮了重大作用。但是直到不久前,影視製作使用的一直是價格極端昂貴的專業硬體和軟體,非專業人員很難見到這些設備,更不用說熟練使用這些工具來製作自己的作品了。隨著PC性能的顯著提高,價格的不斷降低,影視製作從以前專業的硬體設備逐漸向pc平台上轉移,原先身份極高的專業軟體也逐步移植到平台上,價格也日益大眾化。同時影視製作的應用也從專業影視製作擴大到電腦游戲、多媒體、網路、家庭娛樂等更為廣闊的領域。許多在這些行業的做作業人員與大量的影視愛好者們,都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電腦,來製作自己的影視節目。


Ⅳ 影視音樂發展歷史

影視音樂發展的簡要歷程

1


默片(無聲)時期

第一位在電影中使用音樂的人是盧米埃兄弟。
1895

12

28
日在
巴黎的卡普辛大道餐廳,盧米埃兄弟放映了電影史上的第一部商業片,
當時盧米埃兄弟在放映的同時還邀請了鋼琴家做現場的伴奏,所演奏曲
目均是通俗的小品音樂,因此這代表了電影與音樂第一次的交會。

(觀看電影《雨中曲》中當時觀眾欣賞無聲電影時的場景,因為沒
有人物對白,劇情完全靠字幕的形式傳達給觀眾。)

喜劇大師卓別林是當時最具代表性的電影明星。

2


起飛時期

對於電影史來說,
1927
年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因為影像與聲音結合
的技術終於成熟,使得有聲電影正式崛起,觀眾終於能在看電影時聽到
演員們的聲音了。由於故事情節已經能由說話聲與對白交代清楚,從今
而後它就是情緒系統的重要領導者。從有聲電影問世到上世紀三十年代
中期,基本上電影音樂家的作曲方式是以純音樂的形態來構思,因此,
電影音樂脫離不了古典音樂的氣息。

3


專業化時期

上世紀三十年代之後,隨著電影的發展以及一些音樂家對電影音樂
發生興趣之後,開始為電影寫作專門的樂曲,電影音樂才有了明顯的特
性與進步。這個時期的電影音樂家以史坦納為代表,史坦納可以說是電
影音樂家的鼻祖。史坦納首創米老鼠式的編曲方式,為早期的電影譜下
不少成功的作品,如《亂世佳人》、《北非諜影》等;此外,恐怖大師
希區柯克與柏納赫曼的《驚魂記》(
1960
年),全片以小提琴的弦樂音
響製造出凄栗驚駭的場面,也成為電影音樂的典範。

電影音樂的主要特徵

1

視聽統一的綜合性
——
電影基本上是一種視覺藝術,
但聽覺要素
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輔助部分。

2

片斷與整體的矛盾統一性
——
電影音樂在影片中是分段陳述、

斷出現的(早期的電影音樂例外)。

3

音樂長度的制約性
——
電影音樂受電影蒙太奇的限制,
隨劇情發
展而變化,因而每個音樂片斷的時間長度,均受到嚴格限制(誤差通常
不能超過半秒鍾)。

4

音樂與科學技術的不可分離性
——
電影音樂要通過錄音
(包括混
合錄音、光學錄音)、洗印、放映等技術處理,因而深受科學技術的制
約。

電影音樂的主要功能

1

描繪作用
——
這是較為客觀性的處理,
主要用音樂來渲染烘托畫
面的情緒及氣氛。

2
、抒情作用
——
主要用於塑造人物性格,表現人物思想感情、心理
變化,體現內心潛台詞等。

3

劇作作用
——
音樂參與影片的情節發展,
成為影片結構不可缺少
的組成部分,
包括刻劃人物的復雜內心矛盾,
表現人物之間的外部沖突。

4
、背景氣氛作用
——
音樂以特定音調、樂器音色、風格在影片的局
部或整體中,作為表現時代特徵、民族特點、地方色彩或強化特定的影
片基調與氣氛的手段。

5
、結構貫串作用
——
同樣的音樂在影片中多次反復(或變化反復)
出現,在情節發展過程中起著紐帶作用,既能使整部電影完整、統一,
又能使觀眾在心理上獲得前後貫串的感受。

Ⅵ 影視旅遊的影視旅遊的發展過程

影視旅遊,國外將其稱為film-inced tourism(或movie-inced tourism),即電影引致旅遊,簡稱引致旅遊。影視旅遊的萌芽始於1955年第一座迪士尼樂園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建成。電影動畫師沃爾特·迪士尼將以往用於製作電影的各種技術手段和豐富的想像結合,把動畫中的人物場景復制到各個游樂項目當中當中,運用舞台化的色彩、情節、主題暗示等製造出魔幻、刺激的氛圍,使遊客充分進入角色,創造出了一種宏大逼真的全新的游樂形態。同時,游樂園周邊有綜合全面的旅遊設施,如旅館、餐廳、購物中心等。迪士尼樂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人們稱為是地球上最快樂的地方。由於迪士尼樂園部分融入了影視藝術,故稱其為影視旅遊的萌芽。而影視旅遊的真正開端則始於1963年第一個環球影城主題公園的建成。在好萊塢環球影城,人們可以參觀電影的製作,解開特技鏡頭之謎,回顧經典影片中的精彩片斷。由於其大量運用了影視藝術並以之為吸引物,所以我們認為它是影視旅遊的正視的開端。在隨後的幾十年裡,世界各地影視主題公園的建設風起雲涌。到現在為止,全球最著名的影視旅遊產品除5個迪斯尼樂園、11個迪斯尼主題公園外,還有5個環球影城主題公園。
中國影視旅遊的發展則始於1987年央視無錫影視城的建成。無錫影視基地是中國第一個影視基地,當年中央電視台在江蘇無錫修繕療養院的同時,附帶建設了西遊記藝術宮,放置拍攝電視劇《西遊記》所用過的道具、服飾、設備等,以便日後再用。藝術宮對外開放,一時竟成了無錫城的一大旅遊熱點。當時一張門票1元錢,日收入最高竟達到萬元,第二年便收回全部投資。不久,央視為拍攝《唐明皇》等電視劇相繼建設了唐城、三國城。受熱播電視劇的影響,大量遊客紛紛前來影視基地游覽,原本為影視創作而設計的場景成為了一種新興的旅遊形態,不僅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而且擴大了無錫名城的知名度,保持了影視文化和江南風情的結合,使得影視旅遊得到了良好發展。無錫影視城的巨大成功,帶動了全國各地影視城建設的高潮。廣東中山、無錫太湖、寧夏鎮北堡、浙江橫店紛紛建立影視城,大大小小的影視城在全國迅速成遍地開花之勢。根據國家旅遊局的統計數據,截至2005年,全國已有大大小小的各類主題公園2000餘家。隨著無錫影視基地的巨大成功,我國各地掀起了影視城建設的高潮。
中國十大影視城 名稱 經典級別 地點 初步建成時間 長影世紀城 AAAA 吉林長春 2005 橫店影視城 AAAAA 浙江東陽 1996 無錫影視城 AAAAA 江蘇無錫 1987 上海影視樂園 AAA 上海松江 1998 鎮北堡西部影城 AAAA 寧夏銀川 1993 涿州影視城 AAA 河北涿州 1990 焦作影視城 AAAA 河南焦作 1995 象山影視城 AAAA 浙江寧波 2005 北普陀影視城 未知 北京 同里影視城 A 江蘇吳江 歷史文化古鎮 註:2006年評選的十大影視城沒有無錫影視城,而有中山影視城。
而目前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兩個影視城當為中央電視台無錫影視基地和橫店集團橫店影視城。橫店影視城在2012年實現了遊客人數1117萬的突破。然而,整個影視旅遊行業卻不甚樂觀。2012年四五月間,國內各大媒體以「千座影視城八成虧損」為題對國內影視城的過度投資重復建設進行了報道。到目前為止,已經立項並通過審批的影視城有110多座,另有30多座影視城正在施工和招商之中,而規模更小的影視拍攝基地則遍布全國,數量接近千座。然而目前,除了橫店影視城一枝獨秀之外,其餘大多數影視城都處於虧損狀態。根據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影視中心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的影視基地,80%處於虧損,15%處於溫飽,只有5%可以盈利。

Ⅶ 影視藝術產生與發展的歷程

同學是a師大的吧...
這是我找到的最接近的答案:
影視藝術出現和發展條件有:
①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類進入電氣化時代
②社會大變化和人類新的精神需求、商業利潤的驅動

電影的起源與發展:19世紀末電影誕生;1927年電影進入有聲片時期;二戰後電影技術發展迅速。
電視的起源與發展:1904年~1933年現代電視系統基本成型;20世紀30~40年代電視藝術在英、美的發展;二戰後電視進入大規模普及應用階段。

Ⅷ 中國當代電影發展的歷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全國藝術科學"十五"規劃課題。百年中國電回影,疾風暴雨,世態風情,答光影變幻。凝聚中國電影人的智慧與創造,見證中華民族的深厚文化,現實與歷史,奮斗與崛起,苦難與輝煌。
中國電影改革已經走過了二十多年的風雨歷程,經歷了從計劃經濟的傳統到市場經濟的生產格局,從行業壟斷的封閉型環境到開放競爭的國際化境遇,從單一的影片盈利模式到多元化的市場空間,中國電影正在走向產業化發展的大道。

Ⅸ 中國電影電視業的發展歷程

1895年,世界第一部電影誕生,人類的藝術創造和文化理想進入了嶄新的歷史紀元。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伴隨著世界電影的進程,伴隨著中華民族的復興,以其鮮明的民族個性和審美特徵,取得了輝煌成就,鑄就了歷史豐碑,為世界電影做出了獨特的藝術貢獻。
民俗電影時期
這一階段從1980年代後期到1990年代前期,以陳凱歌的《黃土地》、張藝謀的《紅高粱》以及《霸王別姬》、《活著》為代表。中國電影邁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並開始在國際上受到關注,取得了金熊、金獅、金棕櫚、威尼斯等一系列大獎。這一時期的中國電影以封建家庭為背景,表現了在中國封建專制時期罪與罰的悲劇故事。這些題材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外國民眾對中國的誤解,但卻使更多的人對中國產生了興趣,也使得第五代中國電影人如鞏俐、葛優、張藝謀等中國電影人成長為世界電影人。
獨立電影時期
199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末期,是近代中國電影業最低潮時期,一方面是由於我國政府對電影行業的審查過為嚴格,另一方面則是由於電視文化的沖擊。在這種艱難的歷史背景下,第6代中國電影人從邊緣文化姿態、下層民眾的生活以及中西方文化融合等角度出發製作了一定量的作品,在世界各大電影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洗澡》、《頭發亂了》等。
跨國電影時期
自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來,中國的電影產業進入了飛速發展的新階段。中國電影的巨大進步使得電影回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僅去年一年我國電影的海外票房收入已達19億,超過了國內票房收入(28億)的2/3。以古典題材、義俠主題、異戀故事、武打橋段為表現手法的中國電影贏得了國際市場的廣泛好評。《英雄》、《天下無賊》、《夜宴》、《滿城盡帶黃金甲》便是這一時期的傑出代表。與此同時通過電影這一巨大的廣告載體,中國的文化也越來越為海外所知悉。

閱讀全文

與我國電影產業發展歷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