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子閱讀器的行業發展
電子閱讀器發展現狀
平板電腦的聲名鵲起和智能手機的急劇擴張,間接的壓縮了我國電子閱讀器的市場規模,推動了大型電子閱讀器企業間日趨頻繁的並購整合與資本運作,但是也促進了國內電子閱讀器走向更專業更成熟的道路。
2009年,尚處於起步階段的國內電子閱讀器行業年銷量約為40餘萬台。到2010年,國內電子閱讀器行業年銷量成功突破100萬台,達到106.69萬台,業出貨量約佔全球總量的16%,市場規模僅次於全球電子閱讀器第一大市場美國;全國近400家公司進入該行業,其中品牌廠商超過40家。
在未來,國內電子閱讀器市場規模將在增長中進行盤整,市場增速有所下降,最後趨於穩定。企業中誰能有效的整合內容資源並與硬體廠商建立良好的關系,將成為在市場上取勝的關鍵。
2012年電子書閱讀器出貨量將大幅下滑36%至1490萬台。國內市場上,多家電商切入電子書硬體市場,傳統的電子書廠商也將進一步洗牌。電子書閱讀器需求快速下降反映了行業的一個趨勢,單用途的設備在多功能設備面前失去優勢。 對於行業未來的發展,為了維持市場競爭力,電子書廠商會繼續通過降低價格甚至虧本銷售來吸引用戶,但行業已經無法難以重現往日的輝煌,而且降價也令純硬體廠商控製成本的壓力加大。在國內市場上,以往動輒數千元的電子書閱讀器如今也少見了。
預計,到2016年,電子書閱讀器市場比2011年高峰期下降三分之二。作為對比,2012年平板電腦的出貨量將會達1.2億台,到2016年達3.4億台,只有手機銷量能高出這一數字。
2. 國內電子書行業的發展前景會是怎樣的
近年來,電子閱讀市場迅猛發展。調查顯示,2016年電子書用戶呈爆發式增長,用戶總量同比增長55%,超過4000萬。64%的讀者選擇看電子書,35%的讀者每天閱讀電子書超過1小時。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電子書用戶迅速增長,但電子閱讀器銷量卻逐年下降。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電子閱讀器市場研究與投資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從2012年開始,全球電子書閱讀器的出貨量開始下降,2012年電子書閱讀器全球出貨量比2011年下降36%,到2016年,整個市場的出貨量僅僅為710萬。而2011年,這個數字達到了2320萬。
電子閱讀器銷量縮水的背後,是全球范圍內電子書內容增長的乏力。縱觀這幾年,國內的電子閱讀廠商多如盛大(已被收購)一類原創內容為主,或是以當當為代表的紙質出版圖書分發渠道,很難做到業務上的協調統一,在這方面,京東、掌閱、kindle三家卻有著相似的情況,卻又各有所長。
總而言之,電子書閱讀器再好,也只是保證了用戶的閱讀體驗,但最主要的還是內容。硬體的「戰爭」打響之後,最終能決一勝負的,或許還是內容。電子閱讀器目前在中國的滲透率僅在1%左右,包括電子書在內整個移動閱讀的市場規模仍然比較迷你,電子書在中國仍然是小眾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