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汽車產業鏈完善與發展

汽車產業鏈完善與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10 05:50:40

『壹』 汽車的發展和那個行業關系更緊密

汽車行業應該也是屬於機械製造業的。
機械製造業和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是內大致相同容的,就是節能化和智能化,但是機械製造業還有大型化的發展趨勢。
無論從近期和遠期來看,人類都不可能離開機械製造業;汽車行業在看得到的將來還是很有發展的,但是遠期來講必然會出現一種革命性的產品來替代的。

『貳』 將來汽車行業發展

首先,中國汽車消費將進入普及期。通過千人保有量和人均GDP在國際上的情況對比看,目前中國還處於較低水平。另外,從國內消費的方式上看,也存在一個潛在的市場。中國現在比較普遍的還是存款買車,購車80%多都是全款。分期付款的潛力和消費形式方面,滲透率低於發達國家。
其次,汽車需求重心將向二三線地區延伸。部分東部沿海發達城市尤其是最先發展起來的京廣滬深等一線市場,開始逐漸進入成熟期,未來幾年,控制總量基調日益明顯,控制范圍也將不斷擴大,高速增長態勢必將受到較大程度的抑制。而同時,汽車行業二三線市場的增長依然值得期待,尤其是中西部各省市區域,伴隨著區域經濟發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對汽車的需求將逐步進入新的膨脹期,在接下來的幾年存在著極大的增長潛力,增速高於傳統的一線市場將成常態。
此外,農村市場的發育和增長,也將成為今後車市增長持續不斷的推動力。與二三線地區和農村市場發展相適應,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正在進行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和模式調整,這些積極探索和實踐,也將為中國汽車市場需求潛力的開發和釋放提供重要的推動力量。因而,未來一段時間,汽車市場需求重心由東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區、由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轉移的趨勢將日益明顯。
最後,汽車市場需求結構將產生新的變化。一是隨著中國富人階層的不斷崛起,豪華車市場呈現了高於市場整體增幅水平的發展勢頭,這一趨勢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還將繼續保持;二是自主品牌一直集中在中低端市場競爭,隨著市場整體發展節奏放緩和刺激政策的退出,產能閑置、庫存超標以及價格戰將對自主品牌帶來較大的壓力;三是隨著制約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因素得到解決,在基礎建設不斷完善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銷量比重將逐步提升。
以上分析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2017-2022年中國汽車整車製造行業需求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叄』 中國汽車行業的現狀與發展趨勢是什麼

我國汽車工業的現狀和發展的趨勢 綜觀我國汽車工業的現狀喜憂參半,展望我國汽車工業的未來風險與機遇並存。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我國汽車工業發展勢頭強勁。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去年1至7月,汽車全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723.82億元,同比增長29.44%:產品銷售收入3598.88億元,同比增長31.05%:利潤總額221.90億元,同比增長51.14%。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都比較大,實現了增產增收。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去年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首次躍升至40個工業行業之首。以汽車製造業為主的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已取代電子信息通信業,成為名副其實的領頭羊。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潛力也非常之大。據有關部門分析,近幾年我國汽車消費市場的消費結構已發生了很大變化。載貨汽車的需求量仍將持續增長,特別是次發達地區,如西部地區對中重型貨車、多種專用汽車、礦用車和大中型客車的需求將明顯增加。農村汽車市場對輕、微型客貨車需求也會有較大增長。隨著國家有關鼓勵私人購車政策的出台,預計個人購車比例將逐年快速增長。特別是轎車、客車,尤其是微型客車的需求量會有較大增長,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高。為此,國家將積極發展售價八萬元左右的經濟型轎車,以滿足中國家庭的需要。此外,國家還將大力推進發展汽車工業的相關環境:至2005年,中國公路里程將增加至160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萬公里。各地還將加大發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停車場地等交通配套設施。所有這些,都無疑會大大促進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 汽車工業發展形勢喜人,但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和挑戰。特別是「入世」以後,國門完全打開,我國的轎車產業與國外發達國家的汽車企業處於同一個大市場,將不可避免地面臨激烈的競爭與挑戰。我們現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完整的轎車開發能力和自主的品牌,零部件製造體系相對薄弱,汽車產業的管理和服務體系仍十分落後,企業規模還難以與國外大公司抗衡。所有這些問題必須認真面對。 打通國際大市場,也給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使我們可以有機會在與強手的合作與競爭中學習他們先進的技術、先進的管理和服務經驗,不斷完善自己。同時也逼迫我們把自己做大做強。為了應對國際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國家將致力於汽車工業的戰略重組,優化資源配置,培育出兩到三家主業突出,核心能力強、擁有自主知識

『肆』 中國汽車行業的現狀與發展趨勢是什麼

  1. 中國汽車工業現狀發展趨勢:汽車工業協統計1至7月汽車全行業完工業總產值內3723.82億元同比增長29.44%。容

『伍』 中國汽車行業的現狀與發展趨勢是什麼

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持續推進;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

分報告基於支撐總報告的研究思想,對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現狀及趨勢進行翔實論述,剖析汽車行業面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產業發展政策建議,並對產業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其中指出,中國汽車產業面臨大變革、大變局的同時,迎來了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新機遇,中國品牌產品的綜合質量水平與國際品牌產品的差距不斷縮小,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汽車強國戰略支持,產業化持續推進,市場化得到逐步培育。

(5)汽車產業鏈完善與發展擴展閱讀:

汽車智能化是汽車問世100多年最大的技術革新。實現無人駕駛等智能化後,將極大地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大幅度減少交通安全事故,同時也將推動軟體、晶元、大數據等技術的進一步突破。

隨著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公共交通工具尤其是代步的汽車將實現共享,提供更多的出行選擇,也將改變現有的出行習慣,因共享而便捷,因便捷而共享,汽車製造廠將變成出行服務商。

張進華說,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是全球汽車領域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共識,中國雖然汽車產業起步較晚,但在新一輪技術革命的浪潮中,完全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

『陸』 中國汽車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怎麼樣

一、未來五到十年來,將是中源國汽車產業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關鍵時期。單純從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導出對行業發展前景和利潤水平的預期則顯著低估了發展潛力;
二、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加入WTO和國內經濟增速高位運行,汽車需求一直維持相當的熱度。隨著經濟增長和國際競爭力提升,商用車穩健成長且市場競爭結構趨向合理;乘用車價格的大幅下降和人均收入提高的綜合作用,導致需求快速增長。
三、由於勞動力、資金、技術之間的比例關系明顯改善,中國具備競爭力的產業和價值鏈環節不斷擴大。對於汽車製造這樣的技術密集、資本密集並且兼具勞動密集的高端製造業,中國已經初步具備承接產業轉移並有可能實現競爭力的快速提升。

『柒』 談談中國汽車工業的現狀與發展

前瞻網摘要: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汽車工業上下游產業聚集的趨內勢日益明顯,汽車產容業園也成為各地扶持汽車工業發展、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重要舉措。然而,在國內汽車產業園蜂擁上馬的同時,各種問題也隨之凸顯。
其一,國內汽車產業園定位普遍較低,核心功能缺失,缺乏技術創新的平台體系。
其二,集群化水平較低,創新網路尚未形成。
其三,汽車產業園內核心大企業及自主品牌規模較小,帶動效應較弱。
其四,普遍存在重硬體建設、輕軟體投資的問題。
其五,汽車產業園布局不合理,地方保護主義盛行,都成為阻礙汽車產業園發回產業集群效應的阻礙因素。
此外,地區與地區之間存在明顯的保護主義,畫地為牢,產業園之間缺乏溝通和互助,成為掣肘形成有規模、有影響的汽車產業園的關鍵瓶頸之一。對於外資企業,國內的汽車產業園普遍給與各種政策優惠如土地、人力方面等,並以多招外資企業自豪,而對於本土的民族企業特別是中小型的民營企業,則很難享受同樣的待遇。

『捌』 未來汽車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近年來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出現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而未來的汽車產品也會在人工智慧的方向越走越遠。如果將來汽車繼續發展,你會想到哪些方向呢?那麼就簡單介紹一下未來汽車產品的七大發展趨勢吧。
一、無人駕駛 想必大家在電視電影中經常看到「無人駕駛」,當然現在國內外的汽車行業之間也在這方面繼續努力,無人駕駛的汽車將會是顛覆性的改變我們的生活,當然現在雖然有無人駕駛的汽車出現,但是它要徹底大眾化,還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技術。


二、人工智慧 如今人工智慧正在高速發展,如果要發展無人駕駛汽車,人工智慧是一定不可缺少的因素,當然人工智慧也是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核心,它可以讓汽車的服務及體驗感大大加深,讓你充分體驗到科技的力量。
三、智能互聯 據調查,有90%的消費者在未來購買新車時會選擇智能互聯汽車,因為智能互聯汽車可能會是未來汽車領域的一種潮流和時尚,而智能互聯是汽車在外出行時必不可少的工具,更是可以避免車輛間的交通事故的出現。
四、車載資通訊系統 2017年新型車輛有60%以上安裝了該系統,充分說了該系統的前景,車載資通訊系統可以評估駕駛員行為,並且可以提供車險保險和車輛駕駛時間和地點的相關信息,導致經銷商對車載資通訊系統十分的看中。
五、車間通信連接 未來的出行肯定是將科技完美融合,避免車輛碰撞和緩解交通堵塞是汽車的一個面臨的挑戰,而最新出現的V2V技術則可以幫助到大家,車輛能夠和智能交通信號燈實現信息交通,從而准確地制定行駛的路線。未來,升級版的V2X技術會更加全面和強大地出現。
六、感測器 感測器可以監視和操控車輛,是自動駕駛的技術基礎,像雷達、攝像頭、超聲波等均屬感測器,而這些設備的目的就是讓車輛在出行時保證車輛的安全,減少車輛的維護成本,也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
七、大腦到汽車技術 可能有人覺得無人駕駛汽車如果全是只能操控那我們買車就沒有體驗感了,當然。車倆也會出現大腦到汽車技術。摒棄傳統的操作,利用特殊裝置探測駕駛員的腦電波,從而達到用意念去駕駛汽車。

『玖』 國內汽車行業結構應該如何調整與完善

眾所周知,我國專用車生產由於基礎差、起點低,再加上多年來的宏觀政策調控不力,至今仍存在著「散、亂、差、低」的狀況,在生產、技術、市場競爭等方面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本次論壇就是要對目前商用車行業的一些熱點問題進行討論和研究,讓與會各方暢所欲言,論壇既是一次各種觀點的碰撞,又是聽取專家詮釋產業政策的良機。

一、產業結構調整是促進產業技術進步的必由之路

就我國專用車目前的情況來看,首先是生產能力和產品比重嚴重不合理。在經濟發達國家專用車是主要的商用車型,一般占其商用車產量的80%以上,而在我國,專用汽車僅占我國年汽車產量的20%左右。其次,我國專用車生產品種太少,國外專用車品種在6000種左右,我國700家專用車廠只有1000多個品種。我們的專用車品種還需充分細化,否則不可能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第三,技術開發和研究水平太低。我國的專用車生產基本停留在仿製階段,創新少,設計雷同,產出的基本上都是技術含量低的普通型專用車。第四,在生產工藝工裝方面,我們目前的專用車企業,由於缺少規模的技術改造,國產設備、自製設備比重大,工人工藝水平低,限制了產品的質量和檔次的提高,制約了專用車的發展。第五,我國專用車生產技術進步的兩大關鍵——專用底盤與專用裝置的開發能力較弱。產業結構調整,就是要解決產業結構「散、亂、差、低」的狀況,進一步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產品的技術水平。

二、產業結構調整是市場資源的重新配置

從另一個層面上說,產業結構調整就是理順市場關系,培植和完善市場要素,改善企業市場環境。就市場來說,我們在專用車生產經營的模式上也存在許多弊端。在生產計劃的制定上,缺乏市場調研和市場分析,對市場、社會需求發展變化了解不夠,生產的市場化程度較低。在銷售方式上,專用車的銷售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生產企業的單向推銷和用戶僅憑個人掌握的產品信息向廠方訂做或購買。我國專用車生產企業,目前在發展模式上往往依靠單純添置硬體——設備、廠房等的外延型擴張和單純提高產品數量來拓展企業規模,在外延擴展的同時也加大了生產成本,而忽略了專用車的獨創性和個性化色彩,因而競爭還是淺層的競爭。

專用車產業的結構調整,既是專用車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又是汽車工業發展的需要,專用車產業的結構調整將帶動整個商用車產業的技術進步和市場繁榮。專用車產業的結構調整,不僅是建立在兼並重組基礎上的企業整合,在更大的意義上說,是一種資源的重新配置,是一種市場的重新劃分。專用車企業的結構調整必將引發商用車行業的變化。

閱讀全文

與汽車產業鏈完善與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