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為什麼被稱為基建狂魔
中國的基建能力到底有多強
1.這組數據最能說明問題:僅2016年,中國在基礎設施上的投入為11.89萬億人民幣,差不多是世界第三經濟大國日本2015年GDP總量的41.6%。在巨額投入下,全國各地的面貌發生巨大變化,一座座「世界之最」拔地而起。很多外出打工或上學的人感觸最深:三年五載不回家,可能連當年回家的路都摸不著。
2.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就是全球基建業當之無愧的「老大」。從同一時期看,古羅馬帝國首都和漢朝首都長安城相比簡直就是小兒科:漢長安城的城牆內面積為36平方公里,是古羅馬城面積的2.63倍;如果加上城牆外的建築,漢長安城面積達到56平方公里,是古羅馬城面積的4倍。
3.一說到基礎設施建設,必然避不開道路和橋梁。而一談起道路,就不得不提到堪稱「高速公路鼻祖」的秦馳道。著名的秦馳道有9條,有過黃河通山西的臨晉道,出函谷關通河南、河北、山東的東方道,出秦嶺通四川的秦棧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秦直道等。這9條道路,以咸陽為核心輻射各地,構成了一個全國性交通網路。漢朝賈山在《至言》中寫道:「(秦始皇)為馳道於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瀕海之觀畢至。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
4.秦直道為例,整個秦直道遇山開山,逢壑填土,全長約700多公里,路均寬30米,最寬處80米。利用這條寬闊的大路,僅需3天,秦國騎兵部隊就可以從長安直達北部邊境。
㈡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發展健康產業」的措施有哪些
第六篇發展健康產業
第十七章優化多元辦醫格局
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優先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推進和實現非營利性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同等待遇。鼓勵醫師利用業余時間、退休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執業或開設工作室。個體診所設置不受規劃布局限制。破除社會力量進入醫療領域的不合理限制和隱性壁壘。逐步擴大外資興辦醫療機構的范圍。加大政府購買服務的力度,支持保險業投資、設立醫療機構,推動非公立醫療機構向高水平、規模化方向發展,鼓勵發展專業性醫院管理集團。加強政府監管、行業自律與社會監督,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規范發展。
第十八章發展健康服務新業態
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遊、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基於互聯網的健康服務,鼓勵發展健康體檢、咨詢等健康服務,促進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發展,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探索推進可穿戴設備、智能健康電子產品和健康醫療移動應用服務等發展。規范發展母嬰照料服務。培育健康文化產業和體育醫療康復產業。制定健康醫療旅遊行業標准、規范,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健康醫療旅遊目的地。大力發展中醫葯健康旅遊。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環的健康服務產業集群,扶持一大批中小微企業配套發展。
引導發展專業的醫學檢驗中心、醫療影像中心、病理診斷中心和血液透析中心等。支持發展第三方醫療服務評價、健康管理服務評價,以及健康市場調查和咨詢服務。鼓勵社會力量提供食品葯品檢測服務。完善科技中介體系,大力發展專業化、市場化醫葯科技成果轉化服務。
第十九章積極發展健身休閑運動產業
進一步優化市場環境,培育多元主體,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健身休閑設施建設運營。推動體育項目協會改革和體育場館資源所有權、經營權分離改革,加快開放體育資源,創新健身休閑運動項目推廣普及方式,進一步健全政府購買體育公共服務的體制機制,打造健身休閑綜合服務體。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體育健身俱樂部,豐富業余體育賽事,積極培育冰雪、山地、水上、汽摩、航空、極限、馬術等具有消費引領特徵的時尚休閑運動項目,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健身休閑示範區、健身休閑產業帶。
第二十章促進醫葯產業發展
第一節加強醫葯技術創新
完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推動醫葯創新和轉型升級。加強專利葯、中葯新葯、新型制劑、高端醫療器械等創新能力建設,推動治療重大疾病的專利到期葯物實現仿製上市。大力發展生物葯、化學葯新品種、優質中葯、高性能醫療器械、新型輔料包材和制葯設備,推動重大葯物產業化,加快醫療器械轉型升級,提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學診療設備、醫用材料的國際競爭力。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健全質量標准體系,提升質量控制技術,實施綠色和智能改造升級,到2030年,葯品、醫療器械質量標准全面與國際接軌。
第二節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發展專業醫葯園區,支持組建產業聯盟或聯合體,構建創新驅動、綠色低碳、智能高效的先進製造體系,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中高端產品供給能力。大力發展醫療健康服務貿易,推動醫葯企業走出去和國際產業合作,提高國際競爭力。到2030年,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新葯和診療裝備國際市場份額大幅提高,高端醫療設備市場國產化率大幅提高,實現醫葯工業中高速發展和向中高端邁進,跨入世界制葯強國行列。推進醫葯流通行業轉型升級,減少流通環節,提高流通市場集中度,形成一批跨國大型葯品流通企業。
㈢ 未來十年什麼專業前景好
1、汽車行業,我國是世界汽車保有量國第一,汽車銷售和售後市場利潤巨大。
2、 園藝專版業人才將是稀缺人權才,特別是有熟悉花卉特性,生長環境的高級園藝師。
3、理財規劃類專業。理財規劃師的從業方向較廣,可以是銀行,專業第三方投資理財公司,證券公司等。
4、動漫類專業市場需求量大 中國的動漫產業處於飛速發展的時期,對於有獨立製作和創作動漫作品的動漫繪圖師需求量極大,目前國內的很多動漫產品和影視產品很大程度上還在依附於國外的技術。優秀的動漫繪圖師薪水均在年薪10萬人民幣以上,分別服務於廣告公司,影視傳媒公司等。
5、護理專業,護士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緊缺的職業,目前緊缺人數已經達到200萬人。僅中國年增長就達到11.5萬人。 護士的分類很廣,大體包括急診、手術室、老年看護、心胸科、社區護理、特護、新生兒特別護理、兒科等方向。分別就職於醫院,醫療機構,康復中心,皇家飛行急救機構,國防部,護理教育中心等。
6、機械專業,有一技之長不愁就業, 隨著中國大型工業的復甦,工業製造類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特別是有獨立開發能力的數控人才,以及機械設計製造人才更為稀缺。
㈣ 健康管理師國家哪個政策重點支持
健康管理師是2017年9月12日正式被國家衛健委納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自2018年起技能鑒定工作由專國家衛健屬委統一考試鑒定,健康管理師正式進入衛健委統籌管理證書范圍,與執業醫師、執業護士並行「三師共管」,且中專或非醫葯專業考生必須通過培訓機構完成標准課時的培訓,才能報名參加健康管理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