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說現代第三產業是工業化高度發展的結果
第三產業提供的商品是「服務」,決定了第三產業不能夠像第二產業那樣實現大機器生產,它始終具有勞動密集型的特性,技術進步對降低成本的作用不如第二產業明顯,因此,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不如第二產業大。但是,它能夠解決工業化過程中第二產業難以解決的大規模就業問題。到工業化的中後期,第三產業的發展以新興服務業為主。新興的第三產業既保留了勞動密集型特性,又具備技術密集型特性,從而既是吸收勞動力的主要場所,又是創造國民財富的主要力量。可見,三次產業技術進步及技術結構特徵的不同,決定了它們在技術進步過程中創造財富能力的增長狀況不同,以及它們對勞動力需求的不同,從而決定了三次產業在經濟發展中對比關系的變化。只要技術進步過程不斷進行,那麼三次產業之間的演變規律就會客觀地起作用。
⑵ 為什麼要重視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又稱第三次產業,是英國經濟學家、紐西蘭奧塔哥大學教授費希爾1935年在《安全與進步的沖突》一書中首先提出來的。第三產業是指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又稱第三次產業) .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國家統計局關於建立第三產業統計報告上對我國三次產業劃分的意見,我國第三產業包括流通和服務兩大部門,具體分為四個層次:一是流通部門: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和倉儲業;二是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金融業、保險業、地質普查業、房地產管理業、公用事業、居民服務業、旅遊業、信息咨詢服務業和各類技術服務業;三是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教育、文化、廣播、電視、科學研究、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四是國家機關、政黨機關、社會團體、警察、軍隊等,但在國內不計入第三產業產值和國民生產總值。由此可見,這種第三產業基本是一種服務性產業。
當前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重要意義,主要是:(1)有利於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有利於加快經濟發展,提高國民經濟素質和綜合國力。(3)有利於擴大就業,緩解我國就業壓力。(4)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小康。
第三產業指不生產物質產品的行業,即服務業。
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02)中,分為15個門類即自F類到T類計48個大類,為分類最多的產業。
三次產業分類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
第三產業
F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可以認為是現代物流業)
51 鐵路運輸業
52 道路運輸業
53 城市公共交通業
54 水上運輸業
55 航空運輸業
56 管道運輸業
57 裝卸搬運和其他運輸服務業
58 倉儲業
59 郵政業
G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
60 電信和其他信息傳輸服務業
61 計算機服務業
62 軟體業
H 批發和零售業
63 批發業
65 零售業
I 住宿和餐飲業
66 住宿業
67 餐飲業
J 金融業
68 銀行業
69 證券業
70 保險業
71 其他金融活動
K 房地產業
72 房地產業
L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73 租賃業
74 商務服務業
M 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
75 研究與試驗發展
76 專業技術服務業
77 科技交流和推廣服務業
78 地質勘查業
N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79 水利管理業
80 環境管理業
81 公共設施管理業
O 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82 居民服務業
83 其他服務業
P 教育
84 教育
Q 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
85 衛生
86 社會保障業
87 社會福利業
R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88 新聞出版業
89 廣播、電視、電影和音像業
90 文化藝術業
91 體育
92 娛樂業
S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93 中國共產黨機關
94 國家機構
95 人民政協和民主黨派
96 群眾團體、社會團體和宗教組織
97 基層群眾自治組織
T 國際組織
98 國際組織
⑶ 為什麼第三產業能提高經濟競爭力
第三產業的發展是一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
1、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可以有效地推進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 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可以有力地推進第一產業(農業)和第二產業(工業)的發展,推進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 第三產業的發展不僅可以促進我國由農業社會向工業化的轉化,而且還可以促進我國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加快現代化的進程。實現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化,就要從目前的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這就要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實現農業生產社會化。第三產業的發展可以有力地促進農業生產的社會化。
2、、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可以擴大就業領域和就業人數,保證社會安定
我國的就業壓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其一,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程度與專業化水平的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第一、第二產業中的勞動力相對過剩,需要另謀出路;其二,是每年自然成長起來的勞動力,也需要安排就業。而第三產業在勞動力就業方面卻獨具優勢,第三產業具有行業多、范圍廣、就業容量大的特點。它可以用較少的資金安排較多的勞動力就業。
3、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可以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質量
到本世紀末,我國人民的生活將達到小康水平。小康水平一方面表現在居民收達到一定標准,另一方面還表現在社會化服務水平和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那時,城鎮居民的家務勞動逐步趨於社會化,農村消費需求逐步趨於城市化,人們在吃提方面方便化、營養化轉變,用的方面向電器化、高檔化轉變,人們的需求人單純物質方面向精神方面轉化。這些發展趨勢要求不斷開發的消費領域,尤其是增加高層次的勞務消費,如文化教育、消遣娛樂、游覽觀光、醫療保健等。只有加快發展第三產業,才能適應人們以上的需求。
⑷ 為什麼產業結構調整應以發展第三產業為重點
(1)有利於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有利於加快經濟發展,提高國專民經濟素質和綜合國力。屬(3)有利於擴大就業,緩解我國就業壓力。(4)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小康。
第三產業對第一、二產業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第三產業的加快發展是生產力提高和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化經濟的一個必要特徵。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有利於增強農業生產的後勁,促進工農業生產的社會化和專業化水平的提高,有利於優化生產結構,促進市場充分發育,緩解就業壓力,從而促進整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⑸ 第三次科技革命為什麼推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
第三產業 屬於服務領域吧;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應該算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了服務行業也就是第三產業的發展。
⑹ 為什麼發達國家的第三產業比重那麼大,而第二產業反而萎縮
像發達國家,第一產業與第二產業有和好的基礎,所以發展第三產業游刃有餘。版而發展中國家沒有好的基礎,權第三產業的發展會受到限制。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是以國民生產總值。中國雖然總值很高,能進前十,但人均很低,仍處於發展中,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經濟還不完善,生活還不富裕。為什麼說我國當前屬於發展中國家?
⑺ 人口遷入為什麼會使第三產業發展
遷入城市人口往往從事建築業或者服務行業,服務行業屬於第三產業,所以人口遷入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
⑻ 為什麼一個國家到發達國家的階段時都是以第三產業為主導
1、勞動生產力的提高,使大量用於生產物質生產資料的勞動力解放了出來!內2、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容促使社會分工的細化,這就從根本上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3、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帶來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由基本的物質資料消費過渡到精神消費乃至享受消費。
⑼ 從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看,第三產業有什麼重要性為什麼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101教育PPT的資源庫有這個問題的回答,可選擇PPT背景的軟體。重要性: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科學技術在生產領域的比重逐漸加大,成為勞動生產率提高和增長的源泉。人們的需求結構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提供服務的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必將大幅度上升。同時,第三產業自身也在發生變化,其范圍在不斷擴大,增加了與信息產業相關的部門。原因: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可以促進經濟競爭力的提高,有利於拓展經濟活動領域,增加就業,擴大市場,改善資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緩和經濟的周期性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