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如何促進數字閱讀產業的健康發展

如何促進數字閱讀產業的健康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09 14:43:59

❶ 如何看待數字閱讀與紙質閱讀並存發展

據最新統計,我國互聯網上網人數已超過5個億、手機上網人數也上升到3個多回億了, 數字閱答讀在最近這幾年將得到更加迅猛的發展,將成為非常普遍的閱讀形式。但我不認同「取代」這兩個字。紙質出版物作為一種閱讀體驗度很好的載體,將會與數字出版物並存,變化的只是個比重問題。大家想想電影和戲曲、電視和電影,一種新的表現形式使得另一種消亡了嗎?

其實,我們手中的書本是什麼形式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堅持閱讀習慣的養成。讀書並非敲門磚,也不是裝點門面,而是提高我們生命質量的最佳途徑、開發生命資源的最好手段。

❷ 數字閱讀如何找到盈利模式

而研究公司Display Search一份報道顯示,中國將在年之前,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子閱讀器市場。另一方面,行業內的爭奪也正變得空前的激烈。京東和當當相繼宣布上線電子書頻道,兩家合計電子書品種已經超過20萬種;漢王書城和雲中書城也已經在行業中耕耘許久;豆瓣推出自出版計劃;淘寶推出淘花。在各企業氣勢宏大的平台競爭背後,小公司是否還有機會?在同質化競爭也加劇的背後,小規模的電子書企業開始在紅海中嶄露頭角。在他們眼中,電子書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格式轉換,而是一項工藝,一種思考。他們讓「讀者舒服讀書」的理念,精益求精的生產具備最佳閱讀體驗的電子讀物,在字型大小和行距中尋找著新的「藍海」。於是,思考一個問題:好的閱讀體驗能否轉化為利潤模式?壞的閱讀體驗又是否真的不能帶來利潤?「直覺、簡潔、不庸俗、不山寨,能夠消滅自己,讓用戶安心去做想做的事。」「錯字、排版馬虎、閱讀介面有煩人的廣告條。」這是位元組社創始人李如一對好和壞的解釋。但在運營層面,製作的精益化,卻也帶來成本的增加,小公司「包袱」不小,盈利模式也尚不清晰。但也有創業者和投資人拿蘋果和喬布斯的成功說事。他們堅定認為自己會等到「英雄時刻」的到來。(註:「英雄時刻」是在設計領域一個非常流行的詞彙,它代指一個產品在某個特性上給用戶留下強烈的認同和熱愛,進而讓用戶對品牌產生強烈加分。任何成功的品牌必須擁有英雄時刻,就和三星手機與蘋果電腦一樣,或許只是人們實用產品功能的一小部分,但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產品甚至是一個品牌的價值和個性。【嘉賓】龍宇 貝塔斯曼中國總部首席執行官,暨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BAI)董事總經理周煒 凱鵬華盈創投基金(KPCB)主管合夥人王煜全 Frost & Sullivan中國區總裁、海銀資本創始合夥人梁公軍 鮮果閱讀CEO《21世紀》:當前數字閱讀的行業生態具有哪些特徵?龍宇:貝塔斯曼對傳統和數字出版兩個方面都有涉足,我們旗下蘭登書屋的數字閱讀的銷量已經佔到了整體銷量的25%,這是比較驚人的數字。現在歐美市場上最暢銷的圖書Fifty Shades of Grey,其數字閱讀ebook和實體書銷量已經對半開,未來數字閱讀比重肯定還會加大。我認為,數字閱讀不是一個行業,而是一種未來的消費形態,我覺得與此相關的、傳統的出版社,包括我們在內,和中國的幾百家出版社都是受沖擊的最直接的前沿陣地,像Kindle這樣的閱讀器,如果正式來到中國開放銷售,我相信也會對整個出版的價值鏈、用戶的閱讀習慣都會有很大的沖擊。內容的方向當然會很自然地出現分化,原來是比較大眾的出版,現在可能有細分領域,所以你會關注到果殼或者類似豆瓣這樣的公司。專業領域的閱讀就是基於資料庫專業文獻、科技文獻、資料文獻、大學圖書館等,我覺得中國從來就沒有特別的發達,最主要的是直接對資料庫的營銷。梁公軍:快消時代里,什麼樣的資訊產品會有更強的生命力?第一,准:有用的才給我,不相乾的別煩我;第二,快:第一時間就獲知更新,比如一本書的最新章節、一個事件的最新新聞;第三,柔性:合適的信息自己送上門來,讓信息來找我。以此來滿足絕大部分用戶的即興的、短暫的、隨意的信息消費需要。這對資訊產品團隊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麼海量數據挖掘、精準推薦技術極強,要麼精選編輯能力及社區運營能力極強,要麼用戶體驗設計能力極強。《21世紀》:數字閱讀的增長點會出現在哪些領域?周煒:我們有一個認識,在無線互聯網時代,渠道比內容更重要,信息如何到達用戶值得繼續探索。比如投資鮮果,我們希望它能成為無線互聯網用戶獲得有價值內容的通道,不單是閱讀一種。核心競爭力來自三個方面,第一是有沒有足夠大的覆蓋量、用戶儲備;第二是用戶體驗的舒適程度,比拼誰更了解用戶;第三是用戶的粘性,要看用戶在你的雲端有沒有積累足夠的資源,此外,社交也是黏住用戶的重要手段,你對產品可以和朋友保持分享,這種關系維持下去,讓你不願放棄。王煜全:社會化閱讀是有機會的。簡單地根據一個人以前的閱讀行為做推算是不夠好的,要依託社交網路來做。閱讀其實和新媒體的很多東西相似,內容的產生相對會容易很多,這樣就對內容的製作者帶來要求,以前你寫出一篇好文章來就可以出名,相當於當初你是短跑選手,現在必須是長跑選手,你得持續不斷地寫出好東西來,才會有價值,對內容提供者來講實際上是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平台的突破,以前在傳統媒體中,編輯部、出版社是最關鍵的,但實際上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個性化整合的機會,比如說像薛蠻子做的《蠻子文摘》,內容不是他的,但是他是一個很好的整合者,未來整合者的角色也會涌現出來。我們說會有一個新的媒體平台的出現,媒體平台的核心是說有非常好的整合者,然後把最好的內容集成起來,整合者的要素就是他是能夠長期提供好的內容,而且形成自己的風格。未來媒體業者還是有價值的,但是報社就未必了。至於市場切入的時機,首先需要背後的團隊為社會化閱讀提供演算法;其次任何一個新東西起來它有一個周期,微博剛剛起來,社會化閱讀的重點一定都在微博上,過一段時間以後,大家對微博的閱讀方式不滿了,開始期望更高質量的閱讀方式,而現在的閱讀平台沒有太出彩的,寧可等這一波小的泡沫過去以後再進入。龍宇:我覺得未來的增長點可能還會在更加多的互動和定製上面。高度提升的客戶體驗,也使得大家願意為此付費。中國早期互聯網上基本都是用廣告支撐的模式,但是在移動方面的一些打包服務是有收費可能性的,這上面的產品設計思路會有所不同。互動這塊,我覺得也不用誇張社會化閱讀的高深,這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其實現在我覺得我們要解決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海量信息,以前是信息很少,所以獨家新聞非常熱,但是現在這些信息都在那裡,關鍵是怎麼樣被再次傳播。現代讀者很大的一個困擾是,沒有跟它自己高度相關的信息,可能對你來講是高質量的、特別有趣的話題,對另外一個人來說則是垃圾。社會化無非是說跟它相關的邏輯關系、跟它相類似的、氣味相投的人群,幫他做了前期的篩選和編輯,這以前是通過黃頁式的導入,由少量掌握著媒體話語權的精英或者專業的編輯來做這件事情,現在可能是通過他自己感興趣的一些垂直門戶來做出的導入,真正了解他的個人社會網路,幫他做了信息的再次整理、傳播和編輯。社交化時代信息的編輯和整理,是由很多的好友關系來建立的。這非常有效率,而不是跳過信息的海洋,自以為自由,但上岸的時候發現一無所獲。到今天為止,我潛下心來,還是很頑固地會讀這些紙質媒體,我說的紙質媒體其實是指傳統媒體,我可能也會在pad上面讀,但是我喜歡這種經過挖掘、整理、沉澱、集成的信息,三個小時會給我非常大的信息量。《21世紀》:這個領域的創業者如何應對大公司的挑戰?周煒:對於大公司的威脅,現在還沒有具體的解決辦法。KPCB希望給鮮果這樣的企業以成長空間,先不考慮盈利模式,讓它慢慢做起來。對於國外的競爭,有兩點看法,其一,競爭是必然的、不可避免。其二,國內互聯網的用戶體驗還是比較特別,一些本土企業的積累和用戶的理解不亞於國外公司。當然,現在無線互聯網讓國外公司在中國成功愈發的容易,但他們還是有很長的道路需要摸索。KPCB投資過Google、Evernote等企業,作為VC方,也希望促成它們與鮮果等國內企業的合作空間。王煜全:大公司的圍剿沒法面對。沒太多技術含量的東西本來就不該是創業者做的,創業者不能拿AK47跟人家打,必須有制導武器。一個簡單的閱讀平台不構成制導武器,除非你有很強的社會化計算能力。一方面所謂給你推薦什麼東西,是通過演算法來決定的;另一方面推薦誰的東西也可以通過演算法來決定,比如說你對任何一個門類有需求,你喜歡體育,那我會從微博的體育用戶當中,篩選出在體育領域最權威的人,他摘的文章我推薦給你,實際上雙方都是用演算法來做到最優的針對性提供,這樣才會有未來。龍宇:其實國內一些公司的模式在歐美市場上是沒有先例的。比如我們對豆瓣,並不作為簡單的投資,而是希望能把豆瓣的模式、思路、更具體到它的技術水準、操作形態,完全都推廣和結合在我們歐洲的資產上,能夠給這個產業帶來一些變革性的創新。只有擁有海量資源的人願意開始主動的轉型,以開放的姿態來接受一些新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模式,才能去定義市場。我們很願意跟豆瓣成為一個合資企業,在歐洲用中國的技術,來顛覆歐洲的媒體消費習慣。

❸ 在數字出版和數字閱讀日益發展的背景下,談談你對出版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見解。

個人以為,中國的出版行業在未來數字化發展的背景下,必須遵循這個趨勢,走數字化發展的道路才能取得成功。
1、喬布斯為我們開創了出版數字化的一個新時代,iphone、ipad平台上的數字商店的業務模式,樹立了一個成功的典範。在國外,絕大多數的大型出版商,包括大多數的知名樂隊,都已經開始通過數字化方式出售相關雜志、書籍、音樂等。這種潮流必將影響國內出版行業。
其他內容你拓展下寫寫。
這里還可以仔細描述下蘋果對出版行業數字化帶來的革命性的變化的一些細節,另外可以描述下國內的現狀:包括漢王為啥業績不行,可以做一些專題描述,原因一個是與出版社和創作者的合作框架,還有就是產品本身單一,被這種新一代手機佔領了太多的市場。
2、但是,國內尚需解決的是盜版猖獗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淡薄的問題。各類書籍,往往是出來不多久就已經出現在網路上,當然了,質量還有不少瑕疵,缺漏錯誤比比皆是,但是這對常規的出版行業還是造成了比較惡劣的影響。
解決方案:
-在各網站媒體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的活動,嚴厲打擊盜版,這個需要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
-出版產業積極尋求類似蘋果與出版社這種模式的合作,形成比較好的銷售渠道和定價模式;
-支持廣泛的創作者的加入,這個是持續的源泉。
內容你拓展下寫寫。
加油,我手頭也沒啥資料,只能描述一下大概的思路,希望有幫助。

❹ 當經典走進數字閱讀時代,如何維護版權

日前,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受理了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起訴 《中國學術期刊 (光碟版)》 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和同方知網 (北京) 技術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權一案。由於此次涉案的作品為汪曾祺的短篇小說 《受戒》,引發業界內外關注。
業內人士表示,越來越多的經典正在走進數字閱讀,但是相關的侵權案件卻時有發生。數字網路條件下,版權作品的表現形式、傳播渠道越來越多樣化,作品相關權利的授權情況越來越復雜。著作權作為一種基礎性資源,支撐著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文化娛樂、網路信息等產業,如何有效維護,正在成為業界關注的熱點。
侵權案高發易發,數字版權盜版容易維權難
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7.31億,網路版權產業整體產值突破5600億元,同比增長超三成。不過,網路也日益成為侵權盜版的高發易發領域,業界人士認為,網路盜版讓以創新為核心的版權產業面臨嚴峻挑戰。
此次引發關注的 《受戒》 一案中,文著協訴稱,汪曾祺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為涉案作品 《受戒》 的作者,依法享有完整著作權。汪曾祺去世後,其著作權利由三名子女共同繼承,後經授權,文著協對涉案作品進行集體管理。今年6月,文著協發現,被告通過電子化復制,將 《北京文學》《文學界》 《芳草》 等九種期刊、雜志上刊載的涉案作品,在被告經營的網站和客戶端上向公眾提供。其中PC端網頁通過付費下載800餘次;安卓客戶端通過付費下載近400次;iOS客戶端通過付費下載近400次。
文著協認為,涉案作品及作者汪曾祺,在中國乃至全世界華人中享有極高的知名度,兩被告未經許可,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提供涉案作品的行為,已經侵犯了涉案作品的信息網路傳播權。為此,文著協請求法院判令被告一和被告二連帶賠償經濟損失五萬元及相關費用支出。
數字閱讀如今已是大勢所趨,但數字出版物只需簡單的復制粘貼便可輕易盜版,因此,此類案件舉證難,往往需要面對海量的侵權方。比如,某作家在博客發表一篇文章後,後發現該文被網站大量抄襲,關鍵詞搜索網頁最多時達到160萬個,隨後便向數百家疑似侵權方表達了版權訴求。最終,在法庭調解後作者獲賠5000元。
加強監管的同時,作者和企業都需要加強版權意識
如何在行業快速發展的情況下,能夠應對不斷涌現的新型侵權盜版行為,成為當下出版界的焦點。
比如,著作權法規定,版權保護的有效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以及去世後50年,此後作品可以被任意使用。那麼涉及古籍版權應該如何處理? 此前,中華書局為 《二十四史》《清史稿》《國學備要》 等古籍版權,在全國范圍內發起13起訴訟,引起了業界對古籍數字版權問題的極大關注。其中被告之一是某知名電子書公司,其擅自在多款產品中預裝了中華書局享有著作權的點校史籍,侵犯了原告的署名權、復制權等多項權利,最終,法院判定這些電子書侵害了著作權。
有業內人士指出,有時,作者的一女二嫁,也可能構成版權侵害。2010年,某知名作家與人民文學出版社簽訂了作品的專有出版權,隨後他又與某網站簽訂了該作品的數字版權。一年後,作品的數字版上線銷售。人民文學出版社將作家和網站告上法庭。法庭上,兩家各執一詞,也都出示了簽約合同,宣示擁有該書的數字版權。該案件涉及到數字版權的歸屬糾紛,暴露出了數字出版界行業內的一大問題———這位作家表示,自己「不懂」網路,所以才一女二嫁。有評論認為,許多作者對版權概念的「不懂」,於是既不懂得尊重別人的權利,別人侵犯了自己的權利也不懂得維護。
業內人士透露,面對互聯網侵權現象高發、涉案作品海量等特點,有關部門應該加強監管力度,確保監管准確有力、科學有效。一方面,通過第三方網路版權監測平台,從源頭有力地監控並預防重大侵權盜版行為的發生。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建立他律與自律相結合的網路版權管理模式,比如建立多樣的版權合作平台,並建立企業自律公約。此外,應加快建設包括版權在內的知識產權信用體系,提高侵權假冒的違法成本,對重復侵權和故意侵權行為規定懲罰性賠償措施,建議加大司法懲處力度。

❺ 去年國內數字閱讀市場規模已達多少億元

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抄總局數字出版司司長謝東暉發布了《2017年度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調研數據顯示,中國數字閱讀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152億元人民幣,並通過文化出海等多樣化的運營模式進行多元創新拓展。2017年,中國人均閱讀10.1本電子書,7.5本紙質書。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理事長孫壽山表示,數字閱讀工作發展應做好以下三點:一是數字內容生產者要把握正確的價值導向,二是數字閱讀企業要積極推進產業良性發展,三是數字閱讀行業要不斷提升創新能力。

❻ 跪求 那個百度文庫里的「2017年數字閱讀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的完整版

你至少發了鏈接

❼ 免費移動數字閱讀時代很好嗎

數字閱讀市場,BAT三家都有動作,但各自模式、路數皆不一樣:騰訊收購了盛大,希望把網路文學做大;阿里收購影視和視頻公司,偏重於泛娛樂化,對於內容端並沒有直接涉足; 網路想做原創,這種原創不是網路文學,而是正版閱讀。然而,要真正走向數字閱讀的新階段,擁有成熟的商業模式,我們應看到怎樣的趨勢?
我們今天獲取知識、內容的途徑確實不只停留在紙質書籍上,而可以用智能手機、iPad、Kindle等設備獲取,這讓我們看似處在一個新時代,但對於運營者來說實際卻處在一個舊時代——數字閱讀1.0。

數字閱讀行業是落後的,落後不僅體現在有些出版社、電商對用戶的忽視——他們墨守成規,賣一本是一本;也還體現在他們單一且落後的盈利模式上,不曉得運用互聯網思維——免費這一威力無比的大棒,更不懂得去深入挖掘其他的價值。而更讓人揪心的是,出版業幾十年不變,還是老樣子:出了書沒人讀也不管,作者和用戶缺乏互動,產業的鏈條利益格局非常原始,價格戰一打大家也都很難受……總之數字閱讀行業1.0時代,太傳統、太落後。

下一個時代必定是數字閱讀2.0時代,但問題也來了:數字閱讀2.0時代究竟是怎麼樣的?又是通過什麼樣的商業模式來變現?

1. 未來大部分內容免費化

中國過去十幾年是盜版的天下,尤其是網路閱讀。雖然國家一直在加大打擊力度,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但用戶的消費觀念和習慣已經養成,崇尚免費的東西。

因此在數字閱讀2.0時代,「免費」將是它的關鍵詞之一。這是要想做大的必然做法,如果不擁抱這一潮流,將永遠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邊。正如360安全軟體一樣,正是因為免費,才打亂了殺軟的收費市場,因而一躍而起。數字閱讀內容的免費,不僅能跑馬圈地,快速圈住用戶,還能打擊盜版市場,培養用戶新模式的消費習慣。

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那如何運作?一個創新的做法——「借閱」。何為「借閱」?用例子來說明,比如一本書定價12元, 可以免費給用戶看三天,三天內免費,但三天外就必須要購買或者還掉這本書。如果不想購買,還可以繼續運營——在借閱上培養用戶消費的習慣,比如可以花一點點錢,延長借閱時間。

這種形式上的免費閱讀不僅能吸引大量的用戶,還有利於培養用戶消費的新習慣,其次對於購買轉化率提升也將很大,而且對於有些平台的盈利模式也不再單一。需要指出的是,未來主要內容盡管免費化,但電子書的銷售還是會存在,這主要集中在精品、集中在專業領域。

2. 內容社交將成為數字閱讀的核心

廣受大家喜歡的美劇《紙牌屋》是如何鑄造的,很多人都不一定知道。其實它就是美國最大在線視頻網站Netflix根據用戶的評論、互動,來決定這個電視劇劇情如何發展,該選用什麼樣的演員…如果回歸到本質來看,其實這就是通過用戶內容社交產生內容,從而讓內容銷售很好的一個典型案例。

在數字閱讀2.0時代,內容社交將是核心,可能所有的事情都將會圍繞社交來。比如如何讓作者跟用戶更好地互動;用戶和用戶之間是不是也能形成一些活動…通過這些社交,來指導內容更好地創作和產生。

通過內容社交,也可以把單純買書關系的用戶聚攏起來,形成粉絲經濟、打造用戶粘性,構築數字閱讀的護城河。

3. 出版內容去中介化

以當當為例,當當是靠圖書零售起家,從來沒有做過出版,但今年卻拿出2億美金投資內容創意團隊,並打造自出版平台,這是為什麼?

一是,當下很多價值並沒有完全被激發出來,很多出版社雖然和一些知名作者維持良好合作關系時,但對他們在數字這一塊的開采、挖掘遠遠不夠;另一個則是數字 閱讀2.0時代,最核心的東西就是內容,而目前的阻礙是,電子書在紙書上市半年後才可以推出,這影響了數字閱讀的內容建設。而更為重要的,在數字閱讀 1.0時代,出版整個鏈條里中介太多,很多作者的收益受到很大影響,這阻礙了作者的創作熱情。出版模式太落後了,因此需要通過出版內容去中介化來解放這一 切。

這一塊的做法可以推「去中介化"的自出版平台,直接跟一些知名的作家簽訂版權合作協議,讓他們直接在平台上投放內容、銷售內容,作者可以在這個平台上查詢內容的銷量,可以和自己的粉絲互動(這是促進內容社交的手段之一),而自出版平台則負責內容的包裝和製作(包括紙書出版)。

4. 出現知識庫

對於知識庫的概念,大家或許並不陌生,但對於數字閱讀2.0時代的知識庫是什麼,心裡或許沒底。數字閱讀2.0時代的知識庫,像網路、網路文庫,都是根據知識點建立起內容的連接和索引,但前者是根據用戶貢獻以及其它途徑產生內容,後者則是依靠書籍。

為什麼這個時代會出現知識庫,這主要是因為現有的書籍太多,而每一本書又都很長、很大,里頭雖然包含了眾多知識點,但這些都是按照傳統編輯的思路分成各種章節。然而用戶關心的是什麼?關心的是其中的知識點。與此同時,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的消費習慣已經改變,大家都喜歡通過手機消費內容,耐心也「移動」起 來,更有一些人其實已經失去了耐心,大家更多是在碎片化的時間去消費碎片化的內容,那麼把海量書籍的內容進行聚合和整理,也就有了意義,它能夠抓住這些移動用戶。

出現知識庫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用戶可以用知識點的緯度來組織,這不僅讓書籍變得鮮活,還讓用戶更便捷地獲得知識、解決問題。這種根據書籍知識點來整理內容的知識庫,還容易催生書籍相關的輕閱讀應用。

5. 出現個性化的輕閱讀應用

大多數中國人為什麼看書少?一方面是看書太麻煩,看完一本書才能找到自己喜歡或需要的東西;另一方面則是現在社會節奏快,很多人都希望把時間花在最有價值的東西上,從而尋求能快速解決自己的問題,而這也就帶來了新需求——輕閱讀的需要。

如果能根據用戶的興趣、喜好,再結合實時熱點、大數據分析、數據推薦等技術,讓大家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有價值的信息,這些信息來源於他們想讀而沒讀或者未來 需要讀的書中最核心的內容,相信個性化的輕閱讀應用會是大家需要的。需要指出的是,這和微信朋友圈所呈現的信息不一樣,朋友圈內的信息偏向新聞,求快、求及時,而來源於書籍的輕閱讀則偏於內容的深度發掘,內容精。

輕閱讀的需求將會很大的。在一些門戶網站的歷史欄目中,往往會有一些熱門話題,涉及歷史舊聞,所謂」紅牆密事「——毛澤東和他幾個妻子什麼,這些實際上都是從正版出版物里摘出來,起個狗血的標題,但閱讀量奇高。

輕閱讀應用,這種碎片化閱讀除了滿足用戶的內容需求外,它在未來還會是內容的風向標,通過大數據對這一塊的分析和指引,能提供給CPM產生更好的內容。

6. 大數據成內容風向標

在移動計算如此便捷的今天,數據也在不斷井噴。在數字閱讀領域也是這樣,據有關數據顯示,用戶在當當的客戶端上產生的評論、筆記、分享和書摘等數據已經超過2500萬條。這些數據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能真正知道用戶都在看什麼內容,喜歡看一些什麼樣的內容。

這些數據是非常有價值的,不僅能抓住用戶,還能起到一個風向標的作用,一個是給自己的出版做參考,另外一個則是能和作者、內容商的合作更和諧。

7. 利用內容版權開發衍生品來盈利

數字閱讀2.0時代盈利的模式將不是電商模式,不能再依靠幾毛錢或幾塊錢將電子書賣出去,因為這一時代核心就是免費。如果進行免費就要有新模式替代舊有的收入途徑,「版權」二字則是新模式的關鍵詞。

圍繞「版權」,數字閱讀2.0時代將不僅僅依靠免費閱讀帶來的廣告收入,還會利用讀者和品牌的形成影響力,通過IP的授權去開發衍生品,比如影視、網路游戲開發來開辟渠道,同時也會依靠眾籌、打賞的互聯網新盈利模式。

除此之外,更會投一些後期影視製作的公司,甚至是內容創意產生的應用、微信公眾號來獲得收入。總之,這是互聯網思維——羊毛出在豬身上。

8. 除此之外,在線教育、聽書也是數字閱讀2.0時代的關鍵詞之一

在線教育的市場目標主要是像K-12職業教育、英語培訓、資格考試這樣的市場,這不是要推出在線教育平台,而是跟已經有規模的在線教育平台合作,提供他們在線培訓的教材、教輔等電子資料,並讓看這些內容的人形成活動,比如在線答題、在線批改等。

此外聽書的需求目前還是挺大的,不管是在地鐵上還是開車的時候,有些人的需求非常強烈,但現實是整個資源非常匱乏,在這一時代,擁有數字資源的公司或將會和智能硬體廠商合作,推出創新的聽書產品。

結束語

數字閱讀2.0時代,將是對傳統圖書以及數字閱讀1.0時代的顛覆,這種顛覆不僅僅體現在上述的那些趨勢上,更體現在這些趨勢所構成的生態圈:從內容的產生到內容的包裝、從內容的展現到內容的運營、從內容用戶的消費互動到內容的成長,這是一個循環、閉環的數字業務生態圈。

倘若這樣的生態圈真的得以建成,那麼它就可能成為數字閱讀領域的小米、亞馬遜。

❽ 目前國內數字閱讀業務做的好的有哪些公司或者網站 具體點希望有分析拜託各位了 3Q

數字閱讀指的是閱讀的數字化,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閱讀對象的數字化,內也就是閱讀容的內容是以數字化的方式呈現的,如電子書、網路小說、電子地圖、數碼照片、博客、網頁等等;二是閱讀方式的數字化,就是閱讀的載體、終端不是平面的紙張,而是帶屏幕顯示的電子儀器,如PC電腦、PDA、MP3、MP4、筆記本電腦、手機、閱讀器等等。與傳統的紙質出版物相比,數字化電子出版物具有存儲量大、檢索便捷、便於保存、成本低廉等優點。所以,數字化閱讀日益受到各國年輕人的歡迎和追捧。 數字閱讀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現在國內數字閱讀做的比較好的公司,像長江出版傳媒集團的數字出版公司,一個傳統行業的巨頭搶占數字出版高地,有那麼多豐富強大的內容作支撐,還有豐富的行業經驗的雄厚的資金,這樣的數字閱讀網站實力可見一斑。

❾ 隨著數字閱讀的興起,傳統的紙質書閱讀曾一度遭遇新型閱讀方式的強大挑戰;而短

你說的隨著數字閱讀的興起,傳統的紙質書閱讀曾一度遭遇新型閱讀方式的強大挑戰。是啊,現在你去書店看看,很多書都賣不出去了,因為不像過去,動不動人手一本各種各樣的書?現在都不需要了

閱讀全文

與如何促進數字閱讀產業的健康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