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中國紅曲產業發展現

中國紅曲產業發展現

發布時間:2020-12-09 13:51:54

『壹』 中國音樂產業發展現狀如何會越來越好嗎

音樂產業應用場景廣泛 全場景、全鏈條競爭發展
音樂作為我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相較於影視教育等行業,處於發展相對薄弱的環節,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政府出台相應措施進行扶持。2017年5月,在《綱要》中首次將「音樂產業發展」列入到「重大文化產業工程」,從國家頂層設計上明確了音樂產業作為新興戰略文化產業的重要地位。並具體提出音樂產業未來發展的三個主要任務:第一,釋放音樂創作活力,二,建設綜合性現代音樂產業體系,三,加強音樂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為音樂產業未來發展指明了目標和方向。
中國音樂產業市場規模預測分析
在政策扶持和資本青睞下,傳統音樂產業與新興音樂產業加快融合,不斷重構產業鏈條、創新商業模式、激發消費活力,推動中國音樂產業在經濟新常態下正式進入快速增長的「新時代」。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移動音樂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音樂產業總規模約為3253.22億元,比較2015年增長了7.79%,同比增速高於同期GDP增速1.09%。2012-2016年全國音樂產業市場規模不斷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2017年全國音樂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3500億元,達到了3509.9億元,預計到2018年增速仍保持7%左右,音樂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760.15億元。
中國在線音樂用戶規模預測
截至2017年6月,網路音樂用戶規模達到5.24億,較去年底增加2101萬,占網民總體的69.8%。其中手機網路音樂用戶規模達到4.89億,較去年底增加2138萬,占手機網民的67.6%。2017年中國在線音樂用戶規模達到5.8億人,增長率達到18%,隨著智能手機的推廣和普及,手機網民數量持續增長,預計在線音樂用戶規模將進一步增長,預計2018年在線音樂用戶規模將達到6.7億人。
中國在線音樂市場規模分析預測
2015年政府大力打擊盜版,推動了我國正版音樂的發展,憑借著資本的追捧和技術的進步,在線音樂行業發展態勢良好。2015年國內在線音樂付費市場規模為10.5億元,同比增長121.8%,預計未來三年國內數字音樂用戶付費市場規模有望保持年均45%的高速增長。縱觀2014-2016年中國在線音樂產業市場規模情況,三年市場規模增速保持在50%左右。初步估算2017年中國在線音樂市場規模為85億元,同比增速略有放緩。預計到2018年中國在線音樂市場規模將突破100億元。
中國在線音樂平台競爭格局分析
在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合並後,在線音樂儼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一方是騰訊為首的QQ音樂,一方是阿里為首的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另一方就是酷我、酷狗和海洋音樂成立的新公司。除此之外,網路、網易雲及A8旗下的多米等音樂平台也各據一方。
2017年在線音樂APP用戶滲透率排行榜中,QQ音樂最受大眾的喜愛,滲透率為69.9%;其次為酷狗音樂滲透率68%,酷我音樂位列第三。
「作品荒」危機尚存,多方積極打造原創音樂人扶持計劃激發優質原創音樂內容生產
歸根到底音樂產業是文化產業,音樂產業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卻難掩其根子上的危機,這個危機就是作品荒。原創性內容的生產與消費對於音樂產業產業鏈的良性循環起到決定性作用。
獨立音樂人開始走進大家視野,應該是從素人音樂選秀節目那些選手唱火的民謠開始,比如馬頔的《南山南》等作品迅速火遍大江南北,也讓獨立音樂人進入大眾關注的視野。
如果說2014是獨立音樂井噴的一年,那麼到2016年,獨立音樂人的力量已具備撬動音樂市場部分消費群體的能力,並且受到各大數字音樂平台的重視與扶持。
2016年以來各方紛紛推出「扶持原創音樂人」發展的平台計劃,聚焦於打造數字音樂時代原創音樂、獨立音樂人的成功孵化和培養,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各園區均對原創音樂內容的生產加大資金投入與項目扶持,為原創音樂提供製作、宣傳、發行、營銷、渠道、平台等產業化服務和資金服務。
音樂產業應用場景廣泛,音樂產業下半場是全場景、全鏈條競爭
今年2月,國家版權局發文稱,騰訊音樂(包括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已在近期,就網路音樂版權合作事宜達成一致:「二者將相互授權音樂作品,達到各自獨家音樂作品數量的99%以上,並商定進行音樂版權長期合作,同時積極向其他網路音樂平台開放音樂作品授權」。自2015年7月國家版權局出台《關於責令網路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轉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之後,這次雙方的合作,也標志著音樂市場的版權問題或將得到初步解決。
拋開版權問題之外,音樂產業接下來的發展將要面臨的是全場景、全鏈條的競爭。音樂的應用場景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無孔不入,是生活的一種剛需。它關聯性更強,可以滲透、融合到任何一個產業,比如說電影、游戲、演出行業、廣播、電視等。從迷你KTV的火爆,到各地音樂特色小鎮的逐漸興起,音樂產業的應用場景范圍更廣,形式也更加多樣。
因此,以打通音樂創作、錄制、出版、復制、發行、傳播、進出口、版權交易、演出、教育培訓、音樂衍生產品等縱向產業鏈;連接音樂與廣播、影視、動漫、游戲、網路、硬體播放設備、樂器生產、旅遊等橫向產業鏈;形成上下游相互呼應、各環節要素相互支撐的音樂產業綜合體系為目標,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建立的全國首個「音樂資產託管平台」,將是「文化+金融」在音樂產業領域的全新實踐。

『貳』 紅曲的歷史

紅曲最早發現於中國,已有一千多年的生產、應用歷史,是中國及周邊國家特有的大米發酵傳統產品。紅曲古代稱丹曲,既是中葯,又是食品,是用紅麴黴屬真菌接種於大米上經發酵制備而成的。作為傳統中葯,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評價它說:「此乃人窺造化之巧者也」,「奇葯也」,在許多古代中葯典集中嶺載該品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等功效,用於治療食積飽脹、產後惡露不凈、痕滯腹痛和跌打損傷等症。
紅曲在中國的食品中有其妙用。舊時在北京,有一道家喻戶曉的風味小吃叫灌腸。灌腸其實不是腸,而是用團粉和紅曲做成的像臘腸樣的東西,切成薄片,放在平底鍋里用豬油煎焦,吃時加蒜汁鹽水,色味兩絕。這其中紅曲起到了特別重要的作用。不止是灌腸,許多馳名中外的風味食品如無錫排骨、蘋果魚肚、櫻桃肉、玫瑰鹵鴨、鴛鴦魚棗、壽桃饅頭、馬蹄糕、琉璃珠磯中都有紅曲,紅曲還可用於釀造黃酒,製做腐乳、食酯、食品色素等等。紅曲的問世,給中國和世界食品微生物發酵史寫下了一頁光輝篇章。
紅曲是一種紅色黴菌,中國古代人民很早就認識到它的食用價值。紅曲用途極廣,如古代未發明醬油專用醬色(焦糖)之前,紅曲是紅燒肉和其他紅色食品的主要食用色素。紅曲還是一種出色的食品工業原料。如中國閩台兩省利用紅麴生產的紅色米酒(紅酒)在東南亞以及港澳台市場上知名度較高,頗受消費者歡迎,被公認為有舒筋活血強身功效。日本民族深受中華文化影響,他們也很喜歡紅曲。如日本鄉村在腌制豬肉時就加入量紅曲,在紅麴黴蛋白酚的作用下,腌豬肉肉質細嫩,外觀呈深紅色,令人胃口大開。
到了現代,紅曲的研究得到了世界的關注。北京大學的生物學家從眾多紅麴菌種中篩選出一株紅麴菌,在它的代謝產物中發現了能降低血清膽固醇的洛伐他汀。 經過了大量的工作將野生菌種變異為生產菌種,使之能產生高含量、穩定的、適合制葯的人體合成膽固醇關鍵酶(HMG——CoA還原酶)特異性抑制劑一天然他汀類物質,同時還能產生許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如必需氨基酸、不飽合脂肪酸等等。這時的紅曲與一般僅作為色素的紅曲已有很大的區別,因此稱為特製紅曲。特製紅曲現在已經用於制葯,大量研究發現它具有非常強大的降低總膽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指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顯著綜合療效且服用安全性高、副作用小,並能有效的治療冠心病、腦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及與高血脂相關的疾病,如糖尿病、腎病綜合征及脂肪肝。被認為是當前最有前途的降脂物質。
紅曲,古為今用,已經賦予了它新的生機與活力。老葯換新顏,它將為人類的健康升騰新的希望。

『叄』 紅曲紅的發展動向

近年來,由於合成色素的安全性受到挑戰,天然色素日益受到重視,特別是具有保健功能的紅曲色素更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通過固體或液體培養紅麴黴可迅速而大量地生產紅曲紅。由於具有生產周期短、產量穩定,價格波動較小等優點,使其它天然色素望塵莫及。紅曲色素在中國、日本、朝鮮、東南亞及港澳地區應用較普遍,在亞洲國家已經合法化。歐美許多國家現已將紅曲紅用於肉製品工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歐洲有些國家已經建議歐共體通過法律,批准紅曲紅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歐盟有些國家已經從我國進口紅曲並應用於食品及其它領域。 近年來,隨著紅曲紅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該產品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市場潛力巨大。
我國是世界上紅曲紅主要生產國,生產廠家大多是從紅曲米中提取紅曲紅,液體發酵生產紅曲紅廠家較少。固態發酵法生產的紅曲米是中國的傳統產品,因其生產周期較長、工藝復雜、勞動強度大、原料利用率低、生產中易染菌而不適宜大規模工業化生產。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課題大多圍繞液體發酵展開,做了大量的工作,日本的研究較為深人,取得一定的進展。國內已有幾家單位採用液體深層發酵生產紅曲紅,但由於發酵色價仍然偏低,且從發酵濾液中提取色素使成本增大,加上發酵原料成本較高,導致綜合成本較高,難以推廣。篩選高色價的紅麴黴生產菌種,降低生產成本,是紅曲紅液體深層發酵的關鍵所在。在這方面,國外研究較多,國內相對較少,我們要加大研究力度,使紅曲紅的生產邁上一個新台階。
1995年,法國人Blanc博士證實紅麴黴菌產生真菌毒素—桔黴素(Citrinin) ,至此,紅曲紅的食用安全性受到挑戰。桔黴素是一種真菌毒素,具有腎毒性,毒性比較明顯,可引起實驗動物的腎臟腫大、尿量增多,腎小管擴張和上皮細胞變性壞死等症狀[』]。桔黴素的生成與否及其含量與紅麴黴菌種、培養條件、精製工藝等因素有關。
如果紅曲中的桔黴素問題確實存在,則進口到歐洲的紅曲產品要進行檢測,所使用的紅麴生產菌種也要經過鑒定,紅曲的生產過程要經過認定。這對於出口紅曲的工廠來說,應當引起重視。現在報道的桔黴素含量差別很大,法國人發現紅曲固體培養物或液態培養物的含量約為100~400mg/L(或kg),但從商業化途徑得到的紅曲米產品沒有檢測到桔黴素;荷蘭人發現收集的各種紅曲樣品的桔黴素含量在0.2~17.lppm。因為桔黴素是公認的真菌毒素,含桔黴素的紅曲產品或含量較高的產品不能作為食品添加劑,因此必須採用不產或低產桔黴素的菌種生產紅曲米或紅曲紅。我國目前的紅麴黴菌株分類體系與國際上的分類命名體系不統一,我國要加大研究力度,與國際接軌,為生產廠家提供國際上認可的安全生產菌株。日本已經制定了桔黴素的質量標准,不超過2ppm,而我國還沒有制定這方面的國家標准,希望我國學者加大這方面的研究,早口制定桔黴素的質量標准。

『肆』 中國半導體產業現狀

全球半導體產業向亞太轉移,我國半導體產業融入全球產業鏈

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06年達到247.7億美元。主要應用領域包括計算機、消費電子、通信等。在電子製造業轉移和成本差異等因素的作用下,全球半導體產業向亞太地區轉移趨勢明顯。我國內地半導體產業發展滯後於先進國家,內地企業多位於全球產業鏈的中下游環節。我國半導體產業成為全球產業鏈的組成部分,產量和產值提高迅速,但是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偏低。

2007年半導體產業大幅波動,長遠發展前景良好

半導體產業的硅周期難以消除。2007年上半年,在內存價格上升等因素作用下,全球半導體市場增速明顯下滑。至2007年下半年,由於多餘庫存的降低、資本支出的控制,半導體市場開始回升。預計2008年,半導體產業增速恢復到一個較高的水平。長遠來看,支撐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下游應用領域仍然處在平穩發展階段,半導體產業的技術更新也不曾停滯。產品更新與需求形成互動,推動半導體產業持續增長。

我國半導體市場規模增速遠快於全球市場

我國半導體市場既受全球市場的影響,也具有自身的運行特點。

我國半導體應用產業中,PC等傳統領域仍保持平穩增長,消費電子、數字電視、汽車電子、醫療電子等領域處於快速成長期,3G通信等領域處於成長前期。我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增速遠快於全球市場,是全球市場增長的重要拉動元素。2006年,我國集成電路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最大市場。

我國半導體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產業結構逐步優化

我國半導體產業規模同樣快速提高。在封裝測試業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設計和製造業的比例逐步提高,產業結構得到優化。在相關管理部門、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系統地開展了標准制定和專利申請工作,有效地保障本土企業從設計、製造等中上游產業鏈環節分享內地快速增長的電子設備市場。

分立器件、半導體材料行業是我國半導體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集成電路是半導體產業的最大組成部分。分立器件、半導體材料和封裝材料也是半導體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內地分立器件和半導體材料市場和產業也處於快速增長之中。

上市公司

我國內地半導體產業上市公司面對諸多挑戰。技術升級和產品更新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前提。半導體材料生產企業有較強的定價能力,在保持產品換代的前提下,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封裝測試公司整體狀況較好;分立器件企業發展不均。

全球半導體產業簡況

根據WSTS統計,2006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達2477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8.9%;產量為5192億顆,比2005年增長14.0%;ASP為0.477美元,比2005年下降4.5%。

從全球范圍來看,包括計算機(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消費電子(ConsumerElectronics)在內的3C產業是半導體產品的最大應用領域,其後是汽車電子和工業控制等領域。

美、日、歐、韓以及中國台灣是目前半導體產業領先的國家和地區。2006年世界前25位的半導體公司全部位於美國、日本、歐洲、韓國。2005年,美國和日本分別佔有48%和23%的市場份額,合計達71%。韓國和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進步很快。韓國三星已經位列全球第二;台積電(TSMC)的收入在2007年上半年有了很大的提高,排名快速升至第6,成為2007年上半年進入前20名的唯一一家台灣公司,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台灣代工業非常發達。

中國市場簡況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半導體市場,並且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06年,中國半導體市場規模突破5800億,其中集成電路市場達4863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27.8%,遠高於全球市場8.9%的增速。我國市場已經達到全球市場份額的四分之一強。

在市場增長的同時,我國半導體產業成長迅速。以集成電路產業為例,2006年國內生產集成電路355.6億塊,同比增長36.2%。實現收入1006.3億元,同比增長43.3%。我國半導體產業規模佔世界比重還比較低,但遠高於全球總體水平的增長率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中國集成電路的應用領域與國際市場有類似之處。2006年,3C(計算機、通信、消費電子)佔了全部應用市場的88.5%,高於全球比例。而汽車電子1.3%的比例,比起2005年的1.1%有所提高,仍明顯低於全球市場的8.0%。與此相對應的是,我國汽車市場銷量呈增長態勢,汽車電子國產化比例逐步提高。這說明,在汽車電子等領域,我國集成電路應用仍有較大成長空間。

我國在國際半導體產業中所處地位

我國半導體市場進口率高,超過80%的半導體器件是進口的。國內半導體產業收入遠小於國內市場規模。

2006年國內IC市場規模達5800億,而同期國內IC產業收入是1006.3億。

我國有多個電子信息產品產量已經位居全球第一,包括台式機、筆記本電腦、手機、數碼相機、電視機、DVD、MP3等。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集成電路產品應用國。但目前國內企業只能滿足不到20%的集成電路產品需求,其他依賴進口。

中國大陸市場的半導體產品前十名的都是跨國公司。這十家公司平均21%的收入來自中國市場。這與中國市場佔全球市場規模的比例基本吻合。2006年這十家公司在中國的收入總和佔到中國大陸半導體市場規模的34.51%。上述兩組數字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跨國公司佔有國內較高市場份額。國內半導體市場對進口產品依賴性高。

雖然我國半導體進口量非常大,但出口比例也非常高。2005年國內半導體產品有64%出口。這種現象被稱為「大進大出」,主要是由我國產業鏈特點造成的。

總的來看,我國IC進口遠遠超過出口。據海關統計,2006年我國集成電路和微電子組件進口額為1035億美元,出口額為200億美元,逆差巨大。

由於我國具有勞動力競爭優勢,國際半導體企業把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鏈環節向我國轉移。我國半導體產業逐漸成為國際產業鏈的一環。產業鏈調整和轉移的結果是,我國半導體產業在低技術、勞動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環節得到了優先發展。2006年,我國IC設計、製造和封裝測試業所佔的比重分別是18.5%、30.7%和50.8%。一般認為比較合理的比例是3:4:3。封裝測試在我國先行一步,發展最快,規模也最大,是全球半導體產業向中國轉移比較充分的環節。而處於上游的IC設計成為最薄弱的環節。晶元製造業介於前兩者之間,目前跨國公司已經開始把晶元製造逐步向我國轉移,中芯國際等國內企業發展也比較快。

這樣的產業結構特點說明,國內的半導體企業多數並未直接面對半導體產品的用戶—電子設備製造商和工業、軍事設備製造商,甚至多數也沒有直接分享國內市場。更多的是充當國際半導體產業鏈的一個中間環節,間接服務於國際國內電子設備市場。這種結構,利潤水平偏低,定價能力不強,客戶結構對於企業業績影響較大。究其原因,還是國內技術水平低,高端核心晶元、關鍵設備、材料、IP等基本依賴進口,相關標准和專利受制於人。國內企業發展也不夠成熟,規模偏小,設計、製造、應用三個環節脫節。

與產業鏈地位相對應,我國大陸的企業多為Foundry(代工)企業,這與台灣的產業特點相類似。國際上大的半導體跨國公司多為IDM形式。

2007全球半導體市場波動,未來增長前景良好

半導體產業長期具有行業波動性

硅周期性依然將長期存在。這是由半導體產業所處的位置決定的。半導體產業本身具有較長的產業鏈環節。

來源:中國建設工程招標網

『伍』 現在中國音樂產業結構是什麼

前期投資 製作 廣電拿允許出版的文書
然後演出 銷售 彩鈴獲得收入
還有什麼要問的?
現狀是慘淡的 基本唱片銷售忽略不計
靠演出和彩鈴

『陸』 紅曲起源於什麼朝代

紅曲最早發現於中國,已有一千多年的生產、應用歷史,是中國及周邊國家特有的大米發酵傳統產品。紅曲古代稱丹曲,既是中葯,又是食品,是用紅麴黴屬真菌接種於大米上經發酵制備而成的。作為傳統中葯,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評價它說:「此乃人窺造化之巧者也」,「奇葯也」,在許多古代中葯典集中嶺載該品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等功效,用於治療食積飽脹、產後惡露不凈、痕滯腹痛和跌打損傷等症。
紅曲在中國的食品中有其妙用。舊時在北京,有一道家喻戶曉的風味小吃叫灌腸。灌腸其實不是腸,而是用團粉和紅曲做成的像臘腸樣的東西,切成薄片,放在平底鍋里用豬油煎焦,吃時加蒜汁鹽水,色味兩絕。這其中紅曲起到了特別重要的作用。不止是灌腸,許多馳名中外的風味食品如無錫排骨、蘋果魚肚、櫻桃肉、玫瑰鹵鴨、鴛鴦魚棗、壽桃饅頭、馬蹄糕、琉璃珠磯中都有紅曲,紅曲還可用於釀造黃酒,製做腐乳、食酯、食品色素等等。紅曲的問世,給中國和世界食品微生物發酵史寫下了一頁光輝篇章。
紅曲是一種紅色黴菌,中國古代人民很早就認識到它的食用價值。紅曲用途極廣,如古代未發明醬油專用醬色(焦糖)之前,紅曲是紅燒肉和其他紅色食品的主要食用色素。紅曲還是一種出色的食品工業原料。如中國閩台兩省利用紅麴生產的紅色米酒(紅酒)在東南亞以及港澳台市場上知名度較高,頗受消費者歡迎,被公認為有舒筋活血強身功效。日本民族深受中華文化影響,他們也很喜歡紅曲。如日本鄉村在腌制豬肉時就加入量紅曲,在紅麴黴蛋白酚的作用下,腌豬肉肉質細嫩,外觀呈深紅色,令人胃口大開。
到了現代,紅曲的研究得到了世界的關注。北京大學的生物學家從眾多紅麴菌種中篩選出一株紅麴菌,在它的代謝產物中發現了能降低血清膽固醇的洛伐他汀。[1] 經過了大量的工作將野生菌種變異為生產菌種,使之能產生高含量、穩定的、適合制葯的人體合成膽固醇關鍵酶(HMG——CoA還原酶)特異性抑制劑一天然他汀類物質,同時還能產生許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如必需氨基酸、不飽合脂肪酸等等。這時的紅曲與一般僅作為色素的紅曲已有很大的區別,因此稱為特製紅曲。特製紅曲現在已經用於制葯,大量研究發現它具有非常強大的降低總膽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指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顯著綜合療效且服用安全性高、副作用小,並能有效的治療冠心病、腦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及與高血脂相關的疾病,如糖尿病、腎病綜合征及脂肪肝。被認為是當前最有前途的降脂物質。
紅曲,古為今用,已經賦予了它新的生機與活力。老葯換新顏,它將為人類的健康升騰新的希望。

『柒』 杭州內容科技公司的董事長是誰

董事長是江亮,中國紅曲文化保護與傳承人,南宋酒達人,是微生物發酵中國傳統酒釀造回資深的專家。江亮答以精品匠造極品,圍繞中國健康產業發展、民族品牌助力、健康生活消費升級以及紅曲系列產品研發等多個維度進行了深入探索,現已將杭州內容科技打造成集紅曲酒、紅曲食品、紅曲化妝品、紅曲保健品、紅麴生物醫葯(心血管類)於一體的紅曲產業鏈,傳承紅曲文化,為消費者帶來安全、健康的優質產品。

『捌』 中國葡萄酒產業的發展現狀目前我國主要的葡萄酒產區有哪些

中國葡萄酒十大產區:
一.通化產區 由於天氣寒冷,主要種植抗寒性強的山葡萄(V.amurensis),其中有些年份採摘到的長白山野生山葡萄僅有350-450噸.
主要品牌:通化酒廠,長白山酒廠

二.渤海灣產區 受海洋的影響,氣候變化穩定,熱量豐富,雨量適中,土壤適宜,自然條件優越,是我國優秀的釀酒葡萄產地.主要品種有:霞多麗,貴人香,赤霞珠,品麗珠,蛇龍珠,梅樂,佳麗釀和白玉霓等.渤海灣產區的葡萄酒佔到中國葡萄酒產量的2/3.
主要品牌:華東酒庄,郎格斯酒庄,張裕卡斯特,王朝,華夏長城,長城金色庄園

三.懷涿盆地產區 氣溫適中,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雨量偏少,十分適宜龍眼,牛奶葡萄的生長.近十年推廣赤霞珠,梅樂等品種已成功.
主要品牌:中法庄園,紅葉酒庄,容辰酒庄,德尚酒庄,張裕愛斐堡,沙城長城庄園

四.清徐產地 大都分布在山坡梯田上,海拔多為800-900米,光照充足,雨量適中,氣候溫和,土壤肥沃,多礫石,十分適宜葡萄的生長.
主要品牌:怡園酒庄

五.銀川產區 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土壤含礫石,未開墾,土質原始,適宜葡萄的生長,是目前西北地區較大的葡萄產區,現已新建了王泉營,廣夏,民化,御馬4家大規模的葡萄酒企業.

六.甘肅武威產區 近年來梅樂,黑皮諾,霞多麗等品種已大面積推廣.據說產區的葡萄酒是西北地區的佼佼者.
主要品牌:莫高,祁連,國風,皇台,蘇武山

七.新疆吐魯番產區 這里歷來是我國無核白葡萄生產基地.現在這里成功試種了赤霞珠,梅樂,品麗珠,歌海娜,西拉等品種.葡萄糖度較高,酸度相對較低,適於釀制具有西域特色的甜型葡萄酒.
主要品牌:鄉都

八.新疆石河子產區 1997年在這里創建的新天葡萄酒公司,葡萄園面積達15萬畝.這里氣候溫和,降水適中,土壤富含礦物質,葡萄品質好,無污染.主要品種有:龍眼,牛奶,赤霞珠,梅樂,霞多麗,黑皮諾等.一些抗病性差的優良白色品種如索味濃,雷司令等及早中熟紅色釀酒品種在該地區有較大的發展前途.

九.雲南彌勒產區 這是我國最具特色的新興的葡萄酒產區,它是我國緯度最低(北緯25度);海拔最高(1500米),氣候最多樣化,土壤最紅,酸度最高,紅葡萄顏色最深,歐美雜種釀酒葡萄--玫瑰蜜種植最多的一個特殊產區.主要品種有:玫瑰蜜,赤霞珠,梅樂
主要品牌:雲南紅,香格里拉

十.黃河故道產區 近年來幾家葡萄酒廠新開發的葡萄基地,通過引進赤霞珠等晚熟品種和改良栽培技術,基本控制了病害的流行,提高了葡萄的品質.

『玖』 中國煙草行業的發展現狀

煙草行業概況:
1.全國煙草行業規模、地位
我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煙草生產國與消費國,生產並消費了全球1/3的卷煙,八項指標位居「世界第一」:烤煙種植面積第一;烤煙產量世界第一;烤煙增長速度世界第一;卷煙產銷量世界第一;卷煙增長速度世界第一;吸煙人數世界第一;吸煙人數增加數量世界第一;煙稅增長速度世界第一。中國有3.5億煙民,佔世界總數的25%,其煙草生產佔全球的35%,而煙草銷售佔全球的32%。
近年來,煙草行業經濟效益逐年穩步增長,現已居各行業之首,成為國家財政收入的支柱產業。2011年,我國煙草行業上繳國家財政6001.18億元,占國家財政收入的5.7%。
2.全國煙草行業競爭格局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於煙草行業「大企業、大品牌、大市場」戰略目標的實施,煙草行業兼並重組不斷推進,行業集中度較高,目前我國煙草製品業企業共151家,形成上煙、紅塔、紅雲紅河、湖南中煙、浙江中煙、湖北中煙等10大煙草集團以及「雲煙系」、「湘煙系」和「滬煙系」三系領軍的競爭格局。
(1)雲煙系
雲煙系占據我國煙草市場半壁江山。以「紅塔」「紅河」「雲煙」三大品牌為核心,產品線豐富,高端品牌有小熊貓、雲煙、玉溪、紅塔山、紅河V6、香格里拉等十幾個;中端品牌有紅河66、經典1956白紅塔山(軟包)、新境界美登、釣魚台、88紅河、恭賀新喜、阿詩瑪、紫雲煙等近三十個;低端品牌有紅山茶、新品紅梅-春等。目前戰略擴張主要集中在西南雲南、貴州、四川等地區。
(2)滬煙系
滬煙系以「中華」品牌為核心,高端品牌主要有上海、中華、紅雙喜1906、中南海、普紅中南海、太陽中南海、利群等;中端品牌主要有深藍國際五一、利群、大紅鷹等,低端品牌主要有上海紅雙喜、北京長樂、八達嶺、普健等。銷售市場主要在江蘇、浙江等區域。
(3)湘煙系
相對於雲煙系和滬煙系,湘煙系組建時間較晚,在競爭實力方面目前還有一定差距。「湘煙系」主要品牌有芙蓉王和白沙等。其中高端品牌主要為芙蓉王、中端品牌為大白沙,低端品牌為芙蓉。
3.全國煙草行業市場分析
近年來,我國煙草行業發展較為平穩,在產銷量方面保持平穩增長,品牌香煙發展不斷加快,逐步形成一批高端品牌,煙草價格穩重有升,行業投資增速加快。
(1)行業保持高景氣
近幾年,我國煙草行業景氣指數遠遠高於其他製造業企業景氣指數,行業發展較為穩定。2010年以來,我國煙草製品行業景氣指數平均高於製造業企業景氣指數60點左右。2011年三季度,煙草行業景氣指數更是達到了185.2,創2010年以來歷史新高。煙草行業景氣指數的高漲,主要原因是近年來我國煙草行業在行業兼並重組的影響下得到了快速發展。
2011年第四季度,我國煙草行業景氣指數隨著製造業景氣指數的下降而小幅回落。原因在於國家整體經濟開始出現下行所致。不過總體來看,煙草行業在未來保持較高的景氣指數是大概率事件。
(2)產銷量保持平衡
2011年,我國生產卷煙4849萬箱、銷售4825萬箱,同比分別增長2.99%和2.97%,產銷協調平衡。
①產量穩定增長
從產量來看,2010年以來,我國煙草行業產量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2011年,我國累計生產卷煙24474億支,同比增長3.04%,增速低於上年同期0.68個百分點。
從各省市的產量來看,雲南位居全國第一。2011年1~12月,雲南卷煙的產量達3649.9億支,同比增長2.13%,佔全國總產量的14.91%,。緊隨其後的是湖南、河南和山東,分別占總產量的7.42%、6.85%和5.56%。
近年來,在煙草行業積極發展低焦油卷煙政策推動下,低焦油卷煙消費需求日益增加。2011年,低焦油卷煙生產高速增長。全年煙草行業低焦油卷煙(焦油量8毫克/支及以下)產銷總量均創歷史最高紀錄,實現產量359.64萬箱,同比增長414.33%。
2011年,煙草工業企業加大低焦油卷煙的研發、生產和投放力度。26家工業企業生產低焦油卷煙,其中產量規模最大的三家企業分別是吉林煙草、上煙集團和湖北中煙,產量均在40萬箱以上。
②銷量增速較快
2008年以來,我國煙草行業銷量始終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至2011年,我國煙草行業重點品牌呈現出加快發展的良好態勢,產銷規模持續做大,市場份額顯著增加。全年煙草行業累計完成卷煙銷量24431.7億支,銷售收入突破萬億大關,達10111.4億元。具體來看,我國煙草行業銷售呈現如下特徵:
低焦油卷煙銷量呈高速增長態勢。2011年,我國低焦油卷煙實現銷量
330.02萬箱,同比增長365.73%,超過目標銷量的兩倍還多。從2011年全年低焦油卷煙發展情況來看,重點品牌是低焦油卷煙發展的主要力量。從品牌數量來看,31個在銷低焦油品牌中,重點品牌有24個。從省份來看,低焦油卷煙在14個省級市場上實現銷量10萬箱以上。其中,銷量排名前三位的省級市場分別是吉林、湖北和甘肅,銷量分別為
47.3l萬箱、30.21萬箱和22.82萬箱;銷量增量排名前三位仍是吉林、湖北和甘肅,增量分別為46.67萬箱、27.79萬箱和22.55萬箱。
重點品牌加快發展。2011年,全國28個重點品牌產銷規模持續做大,
品牌價值大幅提升,其銷量和銷售收入同步增長。從銷量來看,「紅塔山」、「白沙」、「雙喜」的銷量均突破300萬箱,「雲煙」、「紅河」超過200萬箱,「黃山」、「七匹狼」等7個品牌達到100萬箱;從銷售收入來看,「中華」的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雲煙」、「芙蓉王」、「雙喜」超過600億元,「利群」、「紅塔山」達到500億元,「白沙」、「玉溪」、「黃鶴樓」突破400億元,「461」品牌發展目標已初步實現。
高端品牌強勢增長。在重點品牌加速領跑下,煙草高端品牌強勢增長,
一類煙迅速擴張,如一類煙中的「芙蓉王」突破100萬箱,「玉溪」、「中華」超過90萬箱,一類煙銷量前5位品牌增幅均在30%以上,部分品牌一類煙銷量同比增長50%甚至翻番。
規模品牌有所分化。「雙喜」、「雲煙」等大品牌繼續保持持續較快增長
勢頭,但部分品牌總體增速有所放緩、結構提升難以突破、增長後勁明顯不足。特色品牌提速發展,「蘇煙」、「黃金葉」等品牌依靠快速有效的品牌整合,實現了產銷規模、品牌價值的同步提升。品牌風格更趨多樣,「中華」、
「芙蓉王」等品牌繼續保持風格突出、特色鮮明的領先優
勢,「雙喜」、「黃金葉」等品牌在品類構建、產品設計、風格打造等方面也有了創新和突破,不僅較好地解決了同質化發展的問題,也進一步豐富了卷煙市場的品類風格。
(3)價格穩中有升
由於我國實行的是「煙草專賣體制」,無論是煙葉還是各種輔料以及製成品,其價格決定因素基本是由各煙草生產企業和煙草專賣機構來決定的,受市場調節的作用位於其次。目前,國產卷煙價格劃分為五類卷煙市場,一類屬於高檔卷煙,五類屬於低檔卷煙。
從2010年到2011年重點城市煙草零售價格指數走勢來看,2010年上半年,我國煙草價格下調,之後進入緩慢上漲的通道;2011年,煙草零售價格總體運行較為平穩,呈現穩中略有上升的態勢。由於受到市場需求的影響,預計2012年煙草零售價格依舊呈現穩步上揚的趨勢。
(4)進出口穩定增長
進出口方面,2011年,我國卷煙進出口增速較快,但佔世界卷煙出口比重較低。2011年我國紙煙出口11490萬條,同比增長19.9%。創造外匯收入37684.4萬美元,同比增長16.7%和21%。但是總體出口量佔世界出口量的比重僅為1.8%左右。主要出口企業為中華煙草、紅雙喜、山東中煙、川渝中煙等企業。

『拾』 紅曲產業前景如何

紅曲的健康價值和應用領域很廣,又是具有千年文化基礎和傳承的物種,現在很受國際生物、醫葯等領域科學家的關注,很具有前景。國家現在很重視紅曲產業和文化的保護與發展,逐步在加大對這塊的保護與扶持。

閱讀全文

與中國紅曲產業發展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