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文化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的關聯

文化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的關聯

發布時間:2020-12-09 07:29:01

『壹』 精準扶貧"綉花功夫"是什麼意思

說得太正確了,綉花急不得,必須一針一針、有條不紊地進行,才能有所成。精準扶貧確實必須下「綉花」的功夫。

精準識貧必須下「綉花」的功夫。精準識貧是扶貧工作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既不能讓非貧困戶渾水摸魚、揩了公共政策的油,也不能讓任何一個貧困戶群眾漏掉,沒有得到幫扶。特別是在經濟較好地區,貧困戶數量稀少、分散無規律,識別起來更考驗「眼力」。各地的扶貧幹部必須拿出「綉花」的功夫,戴著「放大鏡」去把一個個貧困戶群眾精準地識別出來,要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然後為他們建檔立卡,為下一步的精準幫扶作好准備。

精準幫扶必須下「綉花」的功夫。貧困戶能不能脫貧,取決於幫扶幹部的幫扶措施是不是精準,每一個扶貧幹部都應該拿出「綉花」的功夫,對貧困戶群眾精準幫扶。一是要把扶貧與扶志結合起來,激發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二是要通過貧困戶「點單」,扶貧幹部「上菜」的方式把技術送下鄉、把課程送下鄉,不斷增強貧困戶依靠自己、依靠技術、依靠創業來擺脫貧困的能力;三是要根據一戶一策的思路,根據貧困戶群眾的自身特點,對貧困戶實施最有效的幫扶,特別是在產業的扶持上,更要開動腦筋,研究好市場,研究好群眾的自身特點,然後精準幫扶。

脫貧驗收必須下「綉花」的功夫。脫貧驗收是精準扶貧的最後一關,要確保扶貧有效,讓每一個貧困戶群眾真脫貧,在脫貧驗收上更應該下「綉花」的功夫,決不能讓一個沒有脫貧的群眾「被脫貧」。因此各地在扶貧驗收時,一定要走村入戶,與貧困戶群眾面對面交流,既要看貧困人口數量、貧困群眾收入等脫貧「硬指標」,也要看群眾認不認可、滿不滿意的「軟指標」,只有各方面都符合要求,才能夠按照程序,確認貧困戶群眾確實是脫貧了。

閱讀全文

與文化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的關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