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對「文化創意產業」 這門學科有什麼了解
本人學士和碩士都讀的這個專業,既在國內讀過也在國外讀過。以下隨便說說 這個專業特點是很寬泛: 從產業來說,文化產業是個大集合,就像"服務業"一樣。設計,藝術,游戲,動漫,傳媒,遺產,旅遊,影視,出版,拍賣,手工藝,劇院,軟體,體育等等只要你能想到跟文化或知識或創意有關的都大多能"被屬於"這個專業,我國其實有分類但這個其實每個國家地區都不同,而且個人感覺分類更多是為了統計需要,還有圈層理論也有幾種。由於以上這些,你要問現狀我覺得真不好回答,但單就國家統計數據來說發展極好前景一片光明,統計局在近兩年還專門設了個社會科技和文化產業司 當然,看了上面你也能推測出來這個專業學的非常雜:公共管理,企業管理,藝術管理,戰略管理,傳播,文化,營銷這些肯定都少不了,其他請自行吧...其實最坑爹的是隨便拿一個出來都可以作為一個專業...所以其實文化/創意產業管理專業其實更象一個基礎學科,真要深入進去有太多的領域,而每個相關專業都會多少學習到這個專業的東西,因此自己的方向和定位是很重要的,這個需要題主自己去思考了 關於發展前景: 就整個產業來說肯定是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特別在中國有國家鼓勵,但具體行業具體分析你懂的...就學科來說個人認為發展空間有限或比較艱難,更多的發展會是在更狹窄的領域內而不是整個文化產業管理學科層面上,因此如果是走學術道路的,最好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深入研究,其他了解了解足矣。 就業方向:最對口的是政府的文化管理部門如文廣新局以及產業內各行業的管理部門。但尷尬的是你學的又寬又淺,專業深度和技術會是天然短板,只是論管理還多少有些優勢,因為管理創意,管理創意環境,管理創意人才,管理文化企業這些並不是很多專業會專門涉及到。可能相比之下這專業出來的真正優勢在於跨行業跨領域跨學科的知識和視野和創意思維吧,當然還有產業層面的大局觀。
『貳』 我學的是文化產業管理,但我對自己的專業很是迷茫,我的是經濟管理方面的,需要學習,經濟學的各種知識。
想考研的話就學好數學和英語。建議你去考經濟類或者企業管理金融等。回只要把數學、英語學答好,然後再根據你的考研專業選擇努力就考研考上的。作為一個二本如果能夠考上一個不錯學校的研究生的話,那是相當劃算的。加油
『叄』 文化產業管理具體是個什麼樣的專業,以後就業前景怎麼樣
文化產業管理,簡稱文管,屬於管理學類專業,工商管理類的二級學科。專業設立於2004年,是為適應中國文化產業快速發展而設立的專業,以培養具有寬闊的文化視野、掌握現代產業理念和經營技能的復合型文化產業人才為目標。[1] 文管專業授予管理學學位,少數藝術類院校授予藝術學學位。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覆蓋面較廣,所學課程較多,覆蓋了文化旅遊、廣播影視、新聞出版、文化貿易、文物遺產、工藝美術、廣告會展、文化政策、體育娛樂、手機網路、動漫音樂、文化經紀等眾多文化產業領域。[1] 因此,文化產業管理是一門基礎寬的學科,個人可以就此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專業方向。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主要探討文化產業中各個行業以及綜合經營管理中企業的盈利方法及其模式[2] ,區別於以探討文化發展與傳承為目的的文化事業、文化研究類專業,也區別於以培養編導、編劇、音樂等藝術類人才為目的的文化藝術管理專業,三者不可混淆。
一、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就業途徑有:
1.考公務員 招考職位概述:黨委宣傳部 、文化部(局)、 廣電局 、 教育部(局)
2.考選調生 職位概述:西部及基層老少邊地區的文教宣傳等工作者
3.應聘文化企業文員職位
二、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就業優勢有亮點
1、文化市場經紀人角色,具體指方方面面文化活動的設計,各種各樣企業文化的設計。
2、文化市場經營者角色,具體指可以開書店,畫廊、玉器、旅遊商品、體育運動器材等。一切與文化相關的產品、商品的經營,傳媒商品的經營等等。
3、由此,上升進入到文化市場管理者的角色(這主要是屬於公務員的范疇、專業性行業性的執法管理人員范疇)。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學習的時候能學到什麼樣的就業「技術」能力:
在專業學習的基礎上,應加重技術性,應用性能力的課程。
1、市場策劃學
2、玉器或古玩實用鑒賞
3、書畫鑒賞
4、傳媒技術運用
5、動畫製作
6、網路技術等
7、經營、成本、計算學方面的相關知識
此外,此專業優勢:文化成績要求低,成績在300--500之間,在班級名次40名左右的的學生都有機會;
2、招收條件、范圍寬:偏科嚴重、性格特別、喜好特殊、能力奇特都會有很大希望;
3、專業選擇空間大:專業設置分類很細,適合不同條件不同追求的同學報考選擇;
4、發展就業有潛力:新設專業,就業面很廣,適合創業而且事業機關職位仍不飽和。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文化產業,即生產和經營文化產品、提供文化服務的企業行為和活動,包括演出業、影視業、出版業、報業、網路業、娛樂業、廣告業、咨詢業、策劃業等行業,是2004年新興的高校專業。是針對於高考的一門新興專業,類似於美術、音樂等專業。但是它的優勢是高考過關率與錄取率要高於上述兩個專業。此專業剛剛誕生,有五六個年頭,但是發展趨勢很好,現在全國很多高校都陸續開設此專業,前景是很好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從概念上來講,作為朝陽產業的文化經濟,就業前景是美好的,只要熱愛文化、熱愛藝術、不為困難而折腰、執著前行,有理想有抱負,就會大有作為。文化經紀人是適應中國文化產業市場迅速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現代新型職業,為文化藝術市場的發展提供咨詢、策劃、信息對接、代理、組織承辦等服務。文化經紀是國際上公認的「金領行業」,也是21世紀中國最有發展前景和最具市場潛力的「朝陽行業」!而目前中國在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中缺少這樣的專業,社會上的各類文化經紀人都不是科班出身,一般都是由從事其他職業的人員轉過來的。因此社會對文化產業管理(文化經紀方向)的人才需求有著巨大的空間。我們在這里更願意推心置腹地說: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就業現實面前,不是有了一個好專業就一定有了競爭力的!
真正美好的就業前景,需要了解活躍在各類文化藝術舞台上的大量文化名人、藝術家、明星和演職員,需要對國內外的文化精品和藝術名家以及文化藝術殿堂真正有所把握,並真正以策劃和實驗為手段,感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和演藝活動,從事策劃、包裝、推廣、代理、拍賣等方面的相關實踐。如果沒有這些扎扎實實的功夫,是很難進入職業門檻的;即使進入了,也難以取得真正的成功,成功從來是來之不易的。這是一個為文化藝術產業尋找市場、拓展市場,為文化藝術保值、增值的職業!屬於就業前景較明朗的專業。
總結,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就業前景是現在管理專業中非常樂觀的專業之一。就業方向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後可既能從事文化產業管理方面的理論研究,也能在宣傳文化系統、文化管理部門和文化產業各個行業(如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旅遊、藝術演出、文化貿易與投資、文博事業等)的綜合管理層中,從事相關的實際工作,也能到海關、銀行等部門從事國際文化貿易管理及文化投資咨詢等工作。
就業崗位
區域總經理、總經理、總經理助理、項目經理等。
城市就業指數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就業崗位最多的地區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區是銀川。
同類專業排名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在專業學科中屬於管理學類中的公共管理類,其中公共管理類共16個專業,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在公共管理類專業中排名第7,在整個管理學大類中排名第33位。
在公共管理類專業中,就業前景比較好的專業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勞動關系,公共關系學,勞動與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文化產業管理,航運管理,公共事業管理等。
參考:http://ke..com/view/1388100.htm
『肆』 文化產業管理這個專業出來是做什麼的
●文化產業,又稱「文化創意產業」或「創意產業」。它是以「文化創意」為核心,通過技術的介入和產業化的方式製造、營銷不同形態的文化產品的行業。美國迪斯尼的「米老鼠」和中國的「花木蘭」就是通過卡通文化創意、現代動漫技術和全球化的產業營銷方式,從而成為「文化產業」的典型範例(王育濟)。
●文化產業被公認為21世紀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朝陽產業」和「黃金產業」,美國、日本經濟學家則將其稱之為「21世紀的最後一塊暴利蛋糕」。作為中國未來最有潛力的產業,文化產業是黨和政府今後若干年內將要大力發展的支柱產業。你只要從網上點擊「文化產業」,就會發現無數的相關資料和數據。
●從行業分類來看,文化產業包括廣電影視、報業出版、動漫產業、網路游戲、文化旅遊、演藝娛樂、廣告傳播、藝術設計、藝術品市場、文博會展業、體育產業、中外文化貿易與投資等若干具體行業,這些行業大都是「熱門」行業。但「文化產業管理」並不專門培養上述某個具體行業的從業人員,而是培養上述行業中共需的經營、策劃、管理人才。從目前的社會需求看,恰恰是這類「復合型」人才最為急需。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伍』 談談對文化產業發展的認識
新華網深圳5月18日電 盡管國際金融危機還在進一步蔓延和擴散,但在第五屆中國(深圳)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的現場,熱鬧的展示、紅火的交易卻讓人感受著文化產業特有的活力。
據統計,18日閉幕的第五屆文博會入場觀眾達351.7萬人次,比上屆增加83萬人次。專業觀眾總數達到36.8萬人次,其中境外專業觀眾7.46萬人次;總成交額達到877.62億元,比上屆增加了175.3億元,其中文化產品出口達87.66億元。
金融危機之下,中國經濟受到巨大沖擊,然而文化產業卻逆勢飄紅,文化出口蓬勃發展。據統計,2008年中國核心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158.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在跨境文化服務貿易方面,2008年實現文化服務進出口48.16億美元,同比增長29.5%。
歷屆文博會回顧
第五屆文博會:總成交額達到877.62億元。
第四屆文博會:總成交額達到702.32億元。
第三屆文博會:總成交額達到499.13億元。
第二屆文博會:簽約金額211.4億元。
首屆文博會:合同總成交額31.36億元
目前各省市都在積極加快文化產業的發展,就本人對我市的文化產業狀況了解,濟南市將重點培育108個文化產業項目,並面向全社會招商融資,投融資總額達人民幣172億元。
據相關報道,濟南市要對金鑾大廈、金帝利大酒店、普利大廈、東航三角地片區、濟南市藝術大廈、濟南箱包市場等幾處地產進行整合,從而打造濟南市規模最大的動漫影視藝術文化創意中心,力爭成為濟南及山東省動漫產業核心區和示範區。
另外重點開發的齊魯文化產業中心,位於長清大學科技園,距濟南主城區16公里,規劃佔地面積800畝,基礎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景色宜人,周圍現有高校9所,主要建設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藝術館、會展中心等約20萬平方米,將成為濟南、山東的公共文化中心,同時具有公務和交易功能,是一個綜合性的文化藝術中心。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迅速,據有關數據顯示發達國家文化產業佔GDP總量50%,目前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狀況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還是中國目前政策上對文化產業的各種支持所帶來的引導效果值得深思。
數據來源:齊魯文化產業園
『陸』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前景如何
「文化產業管理是培養具有良好的文化藝術鑒賞能力和廣闊的國際視野,了解國家文化產業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熟悉中西方文化理論及西方文化產業的管理運營模式,掌握藝術、經濟、經營管理等多方面知識,掌握文化產業的經營特點和運作規律,了解國內外文化藝術發展趨勢,有較強的市場調研能力、產業運營能力以及企業管理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看到上面一段文字樓主你應該可以想像一下:一個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的、能夠找到文化與市場的結合點、並且能夠將之商業化的優秀的文化產業管理人才會需要擔心就業問題嗎?因為對於此專業本人並不是十分了解,也許不能找到更有說服力的說辭。但是,我個人認為,不管你學任何專業,即使是再熱門的專業,如果你學得不精,將來照樣也得擔心就業問題,這說明了一點,這並不是專業的問題,而是人本身的問題。所有好好利用你的大學時光來用知識武裝自己,利用各種機會來鍛煉自己,只要你在各方面都能力爭做到NO.1,我想你的將來一定沒有什麼是需要擔心的!至於說到將來是否一定需要考研,我希望你能在大三再來考慮這個問題。關於「是選擇考研還是選擇工作」的問題,我認為李開復老師說得很好,我把李開復老師的觀點直接過來,希望對你有點啟發:我認為考碩士正確的動機應該是:對某專業有興趣,並且希望學得更深入透徹。考博士正確的動機應該是:對某專業有更強烈的興趣,並希望做最高深、創新性的研究。但是,今天大部分學生考研的動機卻是:希望增加自己在某熱門專業所在領域中申請工作或進一步深造的實力。1.如果你有意向去做研究工作,那就應該考研。盡量報考一個比你現在所在學校更好的學校,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科目,找一個值得尊敬的導師。一般來說,在理工科專業,我會建議你選擇一個曾經出國讀書、有足夠經費、年齡較輕、目前仍在一線動手做研究的老師做導師。當你讀博士時,最好選擇一個可以盡量少做與研究無關的純粹經濟項目的實驗室,選擇一個可以讓你專心做研究課題的老師。
2.如果你只是為了進一個好公司工作而決定考研,那我建議你一定要報考一個比你現在所在學校更著名的學校,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科目,做一些以後工作中用得上的課題,挑一個熱門又實際的論文題目,找一個有管理或商業經驗的導師。
.在報考前,我建議大家先上網多查查與你的選擇有關聯的細節。你應該全方位地考慮你的選擇,比如:學校是否優秀?校方是否能幫助你下一步——例如出國、就業——的選擇?你希望選擇的老師是否曾得到學生的好評?他所做的課題你是否感興趣?他是否有一定名望?他是否有很多經費可供科研?他目前是否依然親自做研究工作?
3.如果你覺得你不考研也能找到好工作,同時你也不想去讀一個你完全沒興趣的專業,那你可以選擇一個各方面因素都適合你的公司。你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公司是否有很好的培訓員工的計劃,是否有愛護屬下的老闆,是否有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和學習的機會。如果你進入的公司這幾個方面的因素都與你的期望所吻合,我相信,當你的同學拿到碩士學位時,也許你比他們進步更多。
4.教你一個職業規劃的方法,從下一步的下一步往回做計劃。做什麼決定前都可以想想:我即將要做出的那一個決定會在多大程度上幫助我再下一步的計劃。例如,如果你的下一步是要出國讀碩士,再下一步是想到美國Google工作,而又不想花家裡太多的錢出國讀書,這時,你可以去搜索信息:什麼學校的碩士是較容易進、學費較低而且畢業後到Google的概率最大。你會發現有一個加拿大的大學,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畢業的學生進入Google的概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它比許多美國名校容易申請,而且學費又低。這些信息網上都有,但是要有耐心和搜索的技巧,還要多建人際關系網——也就是俗稱的「人脈」,譬如你可以多認識高你兩級的師兄,多和出國的朋友保持聯系,或者直接問Google的員工哪些學校進入Google的概率最高。
『柒』 文化管理專業是怎樣的一個專業
一、藝術文化類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電影、電視、報紙、網路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傳媒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個方面凸顯出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傳媒業也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朝陽行業,而藝術文化類專業就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與傳媒業息息相關的又一大高等藝術教育專業。藝術文化類專業被稱為繼音樂、美術之後興起的「第三類藝術專業」,俗稱「文管專業」、 「影評專業」 、「戲文專業」或「編導專業」,是國家計劃內四年制本科,部分院校附設專科,屬藝術類提前批錄取。它廣泛地包括如下三類專業:編導類:下設廣播電視編導(文藝編導方向)、廣播電視編導(電視編輯方向)、廣播電視編導(出鏡記者方向)、影視學(影視與傳媒方向)、導演、攝影攝像等專業方向;文學類:下設戲劇影視文學(編劇)、戲劇影視文學(影視文化與傳播方向)、戲劇影視文學(影視劇譯制方向)、戲劇影視文學(影視媒體理論方向)、戲劇學等專業方向;管理類:下設公共事業管理(文化藝術管理方向)、文化產業管理(文化經濟方向)、公共事業管理(影視製片方向)、公共事業管理(藝術教育方向)、國際文化交流等專業方向。
藝術文化類專業主要面向電視台、廣播電台、電影電視製作機構、報刊雜志社等各種影視傳媒及文化管理部門培養優秀的專業人才。目前我國的許多專業藝術院校和各級綜合院校都紛紛開設此類專業,並專門組織相關的藝術專業高考測試,擇優錄取優秀的高中畢業生入學深造。
二、招生院校
藝術文化類招生院校正以每年一倍的速度增加,招生名額也在不斷的增加,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開設有此類專業的院校已有二百多所,如: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傳媒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山東藝術學院、吉林藝術學院、雲南藝術學院等獨立設置的藝術類院校;北京大學、上海大學、河北大學、遼寧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沈陽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濟南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山東經濟學院、暨南大學、西南大學等綜合類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重慶師范大學等師范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等名校分校及二級學院;黃河科技學院、河北影視藝術學院等民辦院校。目前,藝術文化類專業作為一類新興的熱門專業正受到越來越多高校的重視,每年都有不少院校新開設此類專業。
三、招生錄取
一般來講,藝術文化類專業高考招生考試工作分為兩步:一是專業考試,在每年的一至三月份由各省組織聯考或由各高校自己組織專業測試。專業考試結束後,各高校一般按照實際招生人數的1:3或1:4名額確定專業合格人數,發放專業考試合格證。二是文化課考試,考生取得各院校專業考試合格證後,按藝術考生身份參加6月份的全國普通高等教育入學考試(高考),然後按一定方式擇優錄取。考生可兼報普通文史類和理工類志願,錄取分數(2006年開始藝術類專業錄取均記入數學成績)相對普通文理類略低。如:中戲440分,北影430分,北師大480分,中傳播音540分,山藝450分,上戲430分,吉藝400分,天師大460分,重大360分,雲藝350分,北師大珠海分校350分等。大部分以專業和文化課的百分比錄取。高考結束後,各院校即開始最終錄取工作。目前,最終錄取方式共有三種:一是各高校分別劃定自己的高考文化課最低控制線,然後將達到該分數線並取得本校專業考試合格證的考生按專業成績從高到低進行排名,擇優錄取,如:四川音樂學院、中央戲劇學院、雲南藝術學院等。二是各院校將通過本校專業考試的考生按高考文化課成績進行排名,從高到低進行錄取,如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傳媒學院、天津師范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等。三是結構錄取,即將考生專業考試成績和高考文化課成績各乘以一定的百分比,然後相加,得出總分,再進行排名擇優錄取,如:山藝按專業分數×30%+文化課成績×70%來錄取,北師大按照專業分數×50%+文化課成績×50%進行錄取,而沈陽師大則按照專業分數×70%+文化課分數×30%進行錄取等等。總之,無論哪種錄取方式對考生的文化課成績和專業課成績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我們在此提醒有志報考藝術文化類專業的考生,在努力學習專業課的同時,千萬不能放鬆文化課的學習,只有二者齊頭並進,才能最終順利地實現自己的目標,考入理想的大學。
四、就業前景
藝術文化類專業(原文管、影評,或稱編導專業)的學生大學畢業後的就業方向為各大電影電視製作發行機構、報社、雜志社、電視台、廣告公司或其他傳媒機構,以及政府部門的宣傳機構等。作為21世紀蓬勃發展的朝陽產業,傳媒業的興起對中國的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必將產生巨大的影響,而這也必將使與之息息相關的藝術文化類專業成為一個新興的熱門專業,就業前景廣闊,發展空間巨大。
五、考試內容
藝術文化類專業的專業水平測試一般包括筆試和面試兩項內容。筆試主要包括文學藝術基礎知識、影視評論寫作和命題作文三部分。基礎知識答卷中的填空、判斷、選擇、名詞解釋等題型主要考察你對文學藝術史上的名家名作的掌握情況,簡答、論述題則更側重於考察你對相關專業術語、藝術流派等內容的了解深度,以及對文化、社會熱點問題的理解、認識等。影視評論寫作向來是藝術文化類專業考試的重頭戲,一種情況是當堂放映一部影片或電視節目(全片或片斷),然後根據所看影片寫一篇分析或評論性的文章(不是觀後感),一種情況是默片(只告訴你影片名稱),此種情況主要是靠平時影片的積累,影視評論更側重於考察對於影視語言和影片內容的理解把握情況,要求考生具備一定的綜合素質。命題作文則是純粹的寫作文,主要考察敘事散文、戲劇故事、戲劇小品等內容。面試也稱口試,一般在復試中進行,也有的院校在初試中進行,考官在考場中當場提問一些文藝、生活、甚至哲學的基本常識,以及關於考生個人興趣、愛好、特長等方面的簡單問題,目的在於考察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記憶思維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等綜合素質。比如:中央戲劇學院考試題藝術管理:一、文學常識,選擇、填空。二、文史哲,管理常識,你報考管理專業的目的;管理者的職能是什麼。三、散文,《破》、《在路燈下》,二選一。北京電影學院公共事業管理:一、影視知識,選擇、填空。二、面試,急轉彎,什麼路四通八達,但卻沒人走?(電路),請在大號、小號、小提琴、薩克斯中選出一種與其它三種不同的樂器,並說明原因。六、報考學生要求
每位同學都希望通過三年的高中學習考取理想的本科院校,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有很多同學的成績並不是太理想,離自己夢想的實現還有一段距離。這時如果能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和優勢,取長補短,找到適合自己的高考之路一樣可以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自己的大學夢,藝考無疑就是這樣一條捷徑。而藝術文化類專業不需要繪畫或表演方面的專業技能,只要求考生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寫作水平,其錄取分數線又明顯低於普通文、理科考生,這一特點使之成為廣大考生的一個更具普遍性的選擇,尤其適合以下幾類學生報考:① 文化課偏科,語文較好,尤其擅長寫作。② 文化課達不到本科錄取線,但又希望上名牌本科大學的文、理科考生。③ 有一定藝術特長(演講、唱歌、繪畫、書法、表演、主持等等),但又不願意報考純粹藝術類專業,或專業水平達不到純藝術類專業高考要求的考生。④性格活潑,溝通表達能力強,有一定組織能力,希望從事經濟、人事、文化、組織管理類工作的考生。
七、課程安排及收費標准:
課程分兩期進行,前期基礎,後期強化。
開課內容:藝術史(五大史:文學史、電影史、戲劇史、音樂史、中外美術史);影視評論(影評概論、影片欣賞、影評寫作);戲劇影視文學(戲劇故事分析與寫作、敘事散文寫作、戲劇小品);熱點評析、廣播電視編導(文藝編導、電視編導、電視後期製作等);才藝展示(器樂、聲樂、舞蹈、武術、書法等);普通話。後期強化在前期的基礎上增加:1、主要藝術院校及相關專業介紹;2、報考影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廣播電視編導、導演專業的技巧;3、專業課考試的准備與考試技巧;4、各專業的考試內容、方式及題型分析;5、歷年試卷題精析;6、模擬考試及其試卷評析。7、報考志願指導。
『捌』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是什麼
說白了就是研究如何拿文化賺錢,如何把文化轉化成經濟。
文化產業管理,不是簡單的文化+產業+管理。其目的是培養既懂文化,又懂經濟和管理的人才,在文化產業運作方面的能力。
文化產業包括的門類很多,從大類分為基礎理論和實踐層面。
文化產業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朝陽產業,國內很多學校都開設了此專業,但是名字也各都不一樣,所設置的專業方向也不盡相同。
要是選擇此專業,就要做好選擇,看你喜歡那個層面,哪個專業,各個學校各有所長。
『玖』 對中國文化產業的感想(1000字)
中國文化淵源流長,紛繁復雜,沒有中國文化產業的振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不可能走得長遠。所以,中國文化產業對於整個國民經濟,乃至中華民族都十分重要。因此,需要下大力氣去發展中華文化產業。
首先,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需要一個良好的經濟環境。文化屬社會意識,是上層建築范疇的概念。因此根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決定什麼樣的文化產業,所以要發展文化產業,首先要有個良好的經濟基礎。文化產業是文化需要的衍生產品。要走一條良性的文化產業路子,必須要有對良好社會文化的巨大需求。因此必須引導文化消費。進行適量正當的文化消費。
其次,中國文化產業有多種衍生,需要進行選擇。我們發展文化產業,就需要立足中國,穩穩地實踐,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照搬照抄他國文化經濟模式。這樣,很容易掩蓋住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獨特特點,而簡單復制了垃圾文化。
文化是一種精神需要。文化產業的發展折射出經濟發展的背景。文化產業必須適應經濟基礎的特點。這樣的文化才是中國特有的,土生土長的中國文化。當然,文化也不是一層不變的。當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與外來的先進文化產生融合。
中國文化產業的多樣性,由此而產生了源於本土的文化與輸入性的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以後產生的新的中國文化產業之間,有了對立。這就需要進行甄別。不能一概而論,社會主義的苗好,資本主義的草不好。關鍵是文化的發展能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對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是有益的。
再次,凡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發展中國文化產業最初,必須進行規範文化產業。建立良好的文化市場經濟秩序。使文化經濟的發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文化產業發展有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文化與人的結合。有文化的人,就具有比缺少文化素養的人有價值。這個提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是個真命題。有文化素養的人能更好地貫徹領導交辦的工作,處理的事務更貼近人性。因此,能更獲得市場的青睞。能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但是,人和人在本質上是平等的。無論正常人、殘疾人,有文化還是沒文化,都是平等的。這是憲法的原則。那麼,如何,體現有文化素養的人與沒文化素養的人的差別呢?
不能簡單化處理。這就需要建立文化市場。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經濟。以使有文化素養的人能夠發揮一己之長,為更多的人民服務,得到社會的認同。
發展中國文化產業,需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我們國家是發展中國家,人均GDP還很低。因此,需要實事求是的從自身需要出發走節約的發展道路。這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的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