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建議

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建議

發布時間:2020-12-09 04:08:04

⑴ 如何做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做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首先要摸清區域內新能源汽車及相關產業發專展底數,認屬真分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研究提出項目所在區域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點發展方向、重點研發生產基地、產業園區、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等,明確重點發展方向及年度發展目標,熟讀當地政策;然後再根據多年規劃經驗進行去編制

⑵ 《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對哪些上市車企利好

4月復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制展改革委、科技部聯合印發《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旨在落實建設製造強國的戰略部署,推動汽車強國建設。
為此,《規劃》提出培育國際大企業集團,打造民族品牌,到2020年中國品牌逐步實現向發達國家出口;到2025年,中國品牌汽車在全球影響力得到提升,若干中國品牌汽車企業產銷量進入世界前十。
這對目前上市汽車公司無疑是一項重大利好,對類似吉利汽車(HK.00175)、長城汽車(SH.601633)、長安汽車(SZ.00625)等達到百萬量級的自主品牌而言,更可能被推向「風口」。因為目前其他幾大國有汽車集團中,外資品牌占其銷量絕對比例的現實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難以改變。另一方面,它們短期內在核心技術方面也難有起色。
此外,《規劃》明確了著重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對諸如:科力遠(SH.600478)、比亞迪(SZ.002594)等以混動和電動車為主要產品的企業也構成長期利好。

⑶ 我國汽車產業應如何調整產業發展政策,才能更好適應全球化市場經濟

——原標題:2019年中國汽車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以技術創新打造產品新動能是關鍵

1、汽車市場形勢不容樂觀 未來市場競爭或將加劇

2019年8月30日至9月1日,2019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召開。作為中國汽車行業的頂級盛會,該論壇自2005年至今已舉辦15屆。

與往年不同的是,在今年的論壇上,「下降」「壓力」「嚴冬」「寒流」「煎熬」成為汽車業內專家口中的關鍵詞。

「2018年以來,我國經濟面臨復雜的嚴峻形勢,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汽車產業在連續28年保持增長,連續10年產銷量居世界第一的形勢下,2018年首次出現負增長,2018年全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了2780.9萬輛和2808.1萬輛,與2017年相比,同期分別下降4.2%和2.8%。」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傑在論壇上介紹。

今年汽車市場的形勢依然堪憂。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於凱表示,2019年前7個月,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1393.3萬輛和1413.2萬輛,同比下降13.5%和11.4%,市場仍處於低位運行的狀態。預計8月的數據仍不樂觀。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夕勇則預計,今年汽車行業可能出現7.5%左右的負增長。

2011-2019年前7月中國汽車產銷量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留平分析,除了行業一般性數據下降以外,還有3個方面值得特別關註:

一是汽車企業的利潤在下降、庫存在增加;

二是從整個汽車產業鏈來看,有的經銷商已經出現嚴重資金問題;

三是新能源汽車的增長也面臨較大挑戰。

「一系列數據都表明,中國汽車產業面臨的挑戰不小,並且未來可能還會加劇。」 徐留平說。

2、中國汽車行業進入全面調整發展的新階段 或經歷4—5年的調整期

對於面臨的挑戰,徐留平表示,首先要正確認識中國汽車產業當下的形勢。

「汽車產業是強周期的行業,對於中國汽車產業來說,在連續28年的增長後遇到挑戰,但是對於成熟的發達國家市場來說,從來都沒有如此長周期、一成不變的增長。」徐留平認為,中國汽車產業所面臨的回調,是汽車產業本身規律使然。

張夕勇總結說,中國汽車產業高速發展、快速發展的時代已告結束,正在進入全面調整發展的新階段。

在該階段,中國汽車產業具備幾個特徵:進入發展的成熟期,競爭趨於白熱化;進入全面開放期,價格下壓仍將繼續,競爭壓力將長期存在;進入增長的波動期,調整之下風險加大;進入技術的突破期,新技術整裝待發。

「從國外企業的發展來看,日本和韓國汽車產業銷量首次負增長到銷量恢復用了4—5年的時間,而且逐步呈現波動增長的態勢。」張夕勇認為,中國汽車產業也將經歷4—5年的平台期,調整階段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機會和風險都會明顯增大。

3、以技術創新應對嚴冬時刻

與會專家認為,目前中國汽車產業所經歷的調整,可能不僅是個拐點,更是一個新的起點。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推動下,歷經100多年的汽車產業正在煥發新生機,擴展新內涵,創造新技術,構建新生態,建立新格局。電動化、智能化正在並將進一步深刻改變汽車傳統的產品形態和技術架構、製造過程和服務方式、產業鏈和價值鏈、消費和使用模式,再造『改變世界的機器』。」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司長盧衛生在會上表示。

徐留平堅信,中國汽車產業的容量是全球最大的,它會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消費增長迎來可以預期的光明前景。同時,由技術革命所驅動的汽車產業變革,也為中國汽車廠家乃至全球汽車廠家迎來一個換道、變道的發展新機遇。

如何迎接汽車產業的嚴冬時刻?與會專家們給出的多個建議中,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技術創新。

徐留平提出,最好的「棉被」就是專註:在產品、技術創新、核心領域去專注,聚焦核心業務,把核心業務做強。張夕勇認為,品質性能、駕駛操控、設計美學等等,每一個打動消費者的特徵都需要回歸技術本身,打造產品新動能,關鍵還是技術提升。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汽車整車製造行業需求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⑷ 國家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你覺得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如何

在現在時代的發展,汽車作為人們的日常代步工具,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很多家庭為了自己的出行方便,都會為自己購買一台汽車作為交通工具。所以就導致汽車市場是一塊非常大的蛋糕,各家車商為了搶奪市場和讓自己的產品具有獨特性,是順應時代的發展,為了環境考慮,新能源汽車也逐漸步入我們的視野。新能源汽車與普通的汽油汽車不同的是更加節能,對環境污染更小。所以說現在國家非常提倡我們購買新能源的汽車,也對各家新能源汽車廠商有一定的扶持。那我就來根據自己所了解的知識,跟大家闡述一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如何。

中國的石油資源比較缺乏而且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用車國家之一,所以說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前景是非常廣大的。

⑸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的基本原則

堅持產業轉型與技術進步相結合。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動汽車動力系統內電動化轉型。堅持統籌容兼顧,在培育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同時,大力推廣普及節能汽車,促進汽車產業技術升級。
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相結合。加強創新發展,把技術創新作為推動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准和品牌。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深層次開展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探索合作新模式。
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驅動相結合。在產業培育期,積極發揮規劃引導和政策激勵作用,聚集科技和產業資源,鼓勵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開發生產,引導市場消費。進入產業成熟期後,充分發揮市場對產業發展的驅動作用和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堅持培育產業與加強配套相結合。以整車為龍頭,培育並帶動動力電池、電機、汽車電子、先進內燃機、高效變速器等產業鏈加快發展。加快充電設施建設,促進充電設施與智能電網、新能源產業協調發展,做好市場營銷、售後服務以及電池回收利用,形成完備的產業配套體系。

⑹ 關於《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外媒和跨國車企有什麼話要說

4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聯合印發《汽車產業內中長期發展規劃》(以下容簡稱《規劃》),旨在落實建設製造強國的戰略部署,推動汽車強國建設。為此,《規劃》提出培育國際大企業集團,打造民族品牌,到2020年中國品牌逐步實現向發達國家出口;到2025年,中國品牌汽車在全球影響力得到提升,若干中國品牌汽車企業產銷量進入世界前十。這對目前上市汽車公司無疑是一項重大利好,對類似吉利汽車(HK.00175)、長城汽車(SH.601633)、長安汽車(SZ.00625)等達到百萬量級的自主品牌而言,更可能被推向「風口」。因為目前其他幾大國有汽車集團中,外資品牌占其銷量絕對比例的現實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難以改變。另一方面,它們短期內在核心技術方面也難有起色。此外,《規劃》明確了著重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對諸如:科力遠(SH.600478)、比亞迪(SZ.002594)等以混動和電動車為主要產品的企業也構成長期利好。

⑺ 如何理解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汽車產業是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是建設製造強國的重要支撐,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一方面,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汽車產業快速發展,自2009年起已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2016年產銷突破2800萬輛,其中,中國品牌汽車超過1400萬輛,市場認可度大幅提升,在某些細分市場已經能夠和國際一線品牌同台競爭。新能源汽車發展取得重大進展,2016年產銷量超過50萬輛,累計推廣量超過100萬輛,全球佔比均超過50%。在智能網聯汽車方面,部分企業主動布局,具備輔助駕駛功能和網聯化特徵的汽車產品規模化進入市場。另一方面,汽車產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仍然存在,比如創新能力不強、部分關鍵核心技術缺失等,隨著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和汽車保有量大幅增加,一些深層次問題逐漸顯現。

當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技術與汽車產業加快融合,產業生態深刻變革,競爭格局全面重塑。我國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成績顯著,支撐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發展的信息技術產業實力不斷增強,這兩個方向有望成為搶佔先機、趕超發展的突破口。未來一個時期,我國汽車市場將保持平穩增長,加之差異化、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將為中國品牌汽車發展提供巨大空間,製造強國戰略實施和「一帶一路」建設也為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和海

閱讀全文

與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建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