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文化產業如何引領結構調整
作為一個製造業高地,在製造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勞動力短缺、生產成本高漲正日益成為發展的瓶頸。靠什麼支撐後續發展,續寫崑山高速發展神話? 用崑山市委書記管愛國的話來說:轉型升級是破解發展瓶頸制約的必然選擇,是崑山發展的必由之路。但如何立足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 「做大做強源自強大製造業的生產性服務業,無疑是崑山的一張王牌。」管愛國認為,現代服務業的核心是文化產業,其中間產品和服務是最具創造性的生產要素,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抓住了以文化產業為核心的生產性服務業,就抓住了調整供給結構的突破口,就從總供給方面進一步優化了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 小橋流水的周庄吸引了眾多畫家,形成「畫家村」。 崑山以花橋國際商務城為龍頭,加快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大力發展以文化產業為主要內容的生產性服務業,重點突破金融服務外包、區域總部、展示銷售等領域,全力打造供應鏈管理服務中心。「全市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每年增加1-2個百分點,這些都為發展廣播影視、網路傳媒、數字動漫等都市型文化服務業提供了較好的平台。」崑山市市長路軍說道。 為此,崑山制定了《關於加快崑山市文化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意見(試行)》等一系列政策。制定了文化產業10年發展規劃,確立數字印刷、創意設計、文化旅遊、網路傳媒和體育服務五大主導文化產業,以及演藝娛樂、廣播影視、數字動漫、會展廣告等7大培育和扶持產業,促進文化產業多元發展。 在財政、土地、人才等方面給予優惠,崑山構建了較為完備的文化產業政策體系。從2008年起,崑山每年設立文化產業引導資金,資助了一大批文化產業項目。去年的文化產業引導資金達1400萬元,是歷年資助力度最大的一次,共有17個項目、6家轉型升級印刷企業從中受益。 2008年以來,110個在建和竣工文化產業重點項目,總投資近120 億元,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25個、超億元項目9個,49個文化產業項目獲省、市文化產業引導資金3827萬元。崑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崑山軟體園被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命名為「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和「國家影視網路動漫實驗園」。金利科技在深交所成功上市,真彩文具、福納影視、遠洋數據邁入擬上市企業行列。 據崑山市文廣新局局長姚傳宏介紹,截至目前,崑山市共有文化企業2700多家,從業人員逾1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