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打造自主可控的雲計算產業鏈關鍵注意哪些事項
中國工程院院士、雲計算專家倪光南在昨日舉行的「2011中國雲計算與雲服務高峰論壇」間隙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工信部關於雲計算相關標準的研究工作已展開。
而工信部軟體服務業司副司長謝渡嬰昨日則透露,目前我國雲計算正呈現出良好發展局面,下一步工信部將利用重大項目支持網路化項目、智能海量中心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加快扶持龍頭企業,打造雲計算產業鏈。
打造雲計算產業鏈
倪光南指出,雲計算將成為IT的基礎架構,「成為公用的、通用的it架構的支撐」。在雲計算模式下,軟體架構將從集中化走向深入化,信息產業價值鏈的環節也在進一步重組,雲計算的數據中心成為主要發展方向。
工信部軟體服務業司副司長謝渡嬰昨日也透露,在雲計算發展方面,下一步工信部將會出台一系列措施,包括利用重大項目支持網路化項目、智能海量中心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開發雲計算領域的重點軟體技術和服務標準的研究和制訂工作;加快扶持龍頭企業,打造雲計算產業鏈,支持雲計算廠商與用戶對接等。
在「十二五」期間,國家已經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作為排在第一位的新興產業。倪光南表示,新一代信息技術專項規劃正在制定,雲計算是其中發展的重點。
據業內人士透露,作為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專項規劃之一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規劃可能將於今年10月前出台。
積極制訂雲計算相關標准
謝渡嬰指出,我國的雲計算產業處於起步階段,下一步需要更加重視研究制訂規劃標准。
倪光南對記者透露,「目前雲計算尚未出台統一的標准,但標準的制訂,一種是市場佔有率提高之後成為市場標准,另一種就是廠商研究一些標准,大家達成共識然後按照這類標准去做。我認為這兩類標准都有可能。」
倪光南表示,在工信部指導下,雲計算相關標準的研究工作已經展開,最終出台的標准將是涉及雲計算各種模式的標准。
據業內人士透露,雲計算標准化主要涉及標准主體、切入點、運營、建設等方面,相關政策有望在年內率先出台。
雲計算引發萬億產業熱潮
隨著工信部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無錫等5大城市開展雲計算服務創新試點示範,以及各地紛紛推出雲計算規劃,「雲計算」正在掀起萬億產業熱潮。
倪光南表示,在我國,雲計算將會形成一條包括雲平台供應商、雲平台使用者/雲計算服務商、雲計算用戶、雲端設備在內的產業鏈,在國家和地方相關政策的扶持下,雲計算未來前景廣闊。
據謝渡嬰介紹,目前,我國雲計算呈現出良好發展的局面,各級政府也在紛紛建設雲計算中心,全國各地都在推進相應的雲計算計劃。
以工信部確定的試點城市上海、北京為例,前者提出了「雲海計劃」,准備在未來三年培育十家年經營收入超億元的雲計算企業;後者則提出了「祥雲計劃」,力爭到2015年,形成2000億元產業規模。
成都則規劃在其綜合保稅區內規劃和布局國際數據保稅港,並正在爭取海關和發改委的審批。按照成都的規劃,建設國際數據港只是其實施雲計算產業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成都的目標還在於到2015年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雲服務和終端產品製造基地。
據測算,預計未來五年,全國「雲計算」產業鏈規模可能達到7500億至1萬億人民幣,有望佔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15%以上的產值規模。
2. 廣東產業鏈上「重要一環」是機器人嗎
超過2000台單價達數十萬元的數控加工CNC設備,猶如列隊士兵一般排列在巨大的廠房中,24小時不間斷地生產著手機按鍵。這一幕僅僅是東莞龐大的智能手機產業鏈上的一環,同時也是廣東大力發展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製造裝備產業一個縮影。
2015年7月,廣東抓住智能製造這一主攻方向,在全國率先出台智能製造中長期規劃《廣東省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5-2025年)》。同年12月,出台《廣東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15-2017年)》,從機器人骨幹企業培育、機器人應用、創新平台建設等多方面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實施工業機器人製造骨幹企業項目,推動工業機器人及其核心關鍵部件的研發製造與產業化應用,培育機器人製造骨幹企業,支持工業機器人本體製造企業的關鍵技術攻關、產業化應用、產能提升與擴產建設。目前已分兩批遴選機器人骨幹企業25家、培育企業35家,在全省樹立示範效應。
3. 動畫產業鏈中關鍵環節
動畫產業是資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知識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的重要文化產業,具有消費群體廣,市場需求大,產品生命周期長,高成本、高投入、高附加值、高國際化程度等特點。在動畫產業的過程中,動畫生產(動畫創作生產)、動畫市場(包括動畫片本身的播出市場、動畫圖書與音像製品市場,以及動畫形象所衍生的產品市場,如服裝、玩具、兒童用品等)、動畫消費(觀看影視動畫,購買動畫衍生品,主題公園旅遊)等各個環節構成動畫產業的有機鏈條。在這個鏈條中,每一個環節的運作質量都直接影響到下一個環節運作的成敗,這是一個既相互聯系、相互交叉,又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有機連貫體,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完整的循環系統。
一、協同運作原則
1.協同效應。所謂協同效應是在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建立中,在企業價值鏈的價值創造和利益取得的過程中,形成的互補體系能協調發展、相得益彰,使價值鏈價值的流通順暢,並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成功建立的關鍵。構建動畫產業鏈的基礎是產業鏈中的各個企業之間必須建立供應鏈協同關系,確保各環節的企業之間密切協作,形成協同效應,使動畫產業獲得快速穩定的發展。
影像娛樂製作:
迪斯尼構建的多元化的動畫產業鏈
美國是全世界公認的動畫產業鏈最完整,形成最早和最發達的國家,迪斯尼(DISNEY)公司集中體現了美國動畫產業鏈的發展模式。迪斯尼構建的是多元化的動畫產業鏈,如圖l所示,將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進行橫向擴展和縱向延伸,以實現整個產業鏈的價值最大化。各個環節通過彼此的相互影響、相互平衡來保證產業鏈總體價值的穩定增長。
迪斯尼產業鏈主要由影視娛樂製作(Studio Entertainment)、媒體網路(Media Networks)、公園和度假地(Parts and Resorts)及消費產品(Consumer Proct)四個部分構成。從近五年的發展來看,這四個部分中媒體網路盈利最多,其次分別是公園和度假地、影視娛樂製作、消費產品。表1為迪斯尼公司從2004年到2008年的經營狀況。
影視娛樂製作在產業價值鏈中所佔比重越來越不及另外三部分,從2004年的871,300萬美元逐步下降達到2008年的734,800萬美元。但是迪斯尼的發展重心仍然是動畫內容生產而不是渠道運營,不斷地進行動畫內容創新,以適應全球化的市場。迪斯尼是期望上游產業影視娛樂製作的出色表現來帶動媒體網路等其他延伸產業的進步,從而形成協同效應,使整條產業鏈良性運轉。
2.行業協會的協同運作。作為一個新興的、不斷發展的行業,動畫產業需要行業自身的相互協作。國外動畫產業從業者對行業協作相當重視,政府也對行業協會的建立和運行給予一定支持。2002年5月,日本經濟產業省支持下組建的「日本動畫製作者聯盟」獲得獨立法人資格,更名為「日本動畫協會」,有27家公司加盟。「日本動畫協會」有助於從整體上把握統計信息,指導全國動畫行業發展,成為推動日本動畫產業的重要力量。在韓國,動畫產業有很多行業協會,如韓國漫畫聯盟、韓國漫畫家協會、韓國婦女漫畫家協會、漫畫圖書出版協會、韓國動畫製作人協會、韓國游戲產業協會等。這些行業組織能在一定程度上協調動畫行業的內部矛盾,同時能較好地協調動畫產業中智力、技術、資金等資源,維護動畫產業的整體利益。
二、價值增值原則
動畫產業是智力高度密集的創意產業,核心生產要素是信息、知識特別是創意和技術等無形資產,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附加值產業。我國動畫產業鏈上游創意製作整體水平不高,聯合製作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它有助於實現我國動畫產業價值鏈的增值。
1.獲得融資。聯合製作能起到融資的效果,因為聯合製作不僅牽涉製作上的合作,也牽涉資金上的合作。聯合製作在國際動畫產業中十分常見。例如,韓國在發展動畫產業初期,資金、技術、人才都相對匱乏,於是有相當多的韓國動畫企業與日本動畫企業合作。通過這種方式,韓國動畫產業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資金等產業要素不足的問題,產業實力不斷壯大,其動畫產品也逐步走出國門。
2.獲得技術支持和經驗。在聯合製作的過程中,我國動畫企業不僅能得到技術上的支持,而且在創意、情節設置等環節還能獲得一些新思路,積累成功經驗。近年來,法國與亞洲的合作日益緊密,尤其是日本、韓國、中國等。日本公司過去只生產本國片子,現在也開始和歐洲密切合作,或者合拍或者承擔製作。比如動畫系列《Molly Star Racer》由法國的作者和美術師原創,全部在日本製作。「動畫王國」迪斯尼公司就十分注重在與同行的合作中積累技術和經驗,以利於運用自身技術獨立開發新產品。例如,在1995年與皮克斯公司(PIXAR)合作推出完全電腦製作電影《玩具總動員》(Toy Story),成為美國十大票房收入最高的動畫片之一。
3.獲得國際觀眾認可。通過聯合製作,更多國際觀眾對中國故事產生濃厚興趣和看懂中國故事。例如,上海今日動畫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先後與法國合拍了兩部動畫系列片《馬丁的早晨》和《少林武僧》。2003年《少林武僧》以樣片的形式參加戛納電影秋季節,受到國際買家追捧,在全部產品製作完成之前就靠樣片獲得了400萬元的預售資金,為以後的發行解除了後顧之憂。
當然,聯合製作也不一定都是中外合作,國內動畫企業也可以強強聯合。在聯合製片時,可以建立相關合作部門。通過這個部門對選題、編劇、動畫角色的外在形象、性格形象設定等重大問題進行論證,同時對動畫片的製作流程、製作質量進行監控。
三、競合競爭原則
產業鏈內的競爭是指在同一條產業鏈內的企業之間的競合。在鏈內競爭非市場競爭,可以不顧及或少顧及對手的利益。因為產業鏈是參與這一鏈的各企業共同的組織體,具有產業鏈文化,它們的利益往往連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果不顧及或者少顧及其他企業的利益,就有可能反過來損害自己的利益。因此,產業鏈內企業的競爭,既是競爭又是合作,或者說是合作中的競爭和競爭中的合作。迪斯尼為穩佔全球動畫市場霸主地位所運用的策略極為靈活,在競爭的同時也會選擇合作,以達到雙贏。例如,購買日本動畫大師宮崎峻動畫片《千與千尋》在美國、北美、香港、新加坡和法國等地的錄影帶及電視發行權。
四、結語
動畫產業作為文化產業的後起之秀,正在全球文化產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動畫產業鏈的形成、發展與壯大,對動畫產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不缺乏優秀的動畫技術,但卻鮮有知名的動畫佳品以及廣受喜愛並具備市場購買號召力的卡通明星,究其原因還是缺乏完整的產業鏈體系。目前我國動畫產業鏈是斷裂的,前期創意策劃、中後期製作、宣傳發行、衍生產品開發和銷售等都由同一家公司完成。事實上,產業鏈上每一個相關的鏈條都有其特定優勢,美、日、韓動畫產業的成功不是單一鏈條的成功,而是本著協同運作、價值增值、競合競爭原則構建產業鏈所創造的輝煌。我國動畫企業必須拋開局部利益,從整體產業鏈意義上考慮合作,才能為中國動畫產業打造出合理的產業鏈。
4.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成為趨勢下,作為產業鏈中重要一環,有哪些動力電池企業被央視報道過呢
比亞迪呀,應該是目前國內最好的電池製造商了,而且在國際上也很有市場的!
5. 「互聯網+農業」都有哪些關鍵的產業鏈環節與行業痛點
「互聯網+農業」是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的跨界融合,創新基於互聯網平台的現代農業新產品、新模式與新業態。以「互聯網+農業」驅動,努力打造「信息支撐、管理協同,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升級版。
「互聯網+」開創了大眾參與的「眾籌」模式,對於我國農業現代化影響深遠。一方面,「互聯網+」促進專業化分工、提高組織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勞動生產率等,正成為打破小農經濟制約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枷鎖的利器;另一方面,「互聯網+」通過便利化、實時化、感知化、物聯化、智能化等手段,為農地確權、農技推廣、農村金融、農村管理等提供精確、動態、科學的全方位信息服務,正成為現代農業跨越式發展的新引擎。「互聯網+農業」是一種革命性的產業模式創新,必將開啟我國小農經濟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互聯網+」助力智能農業和農村信息服務大提升。智能農業實現農業生產全過程的信息感知、智能決策、自動控制和精準管理,農業生產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化、農業從業者的服務更有針對性、農業生產經營的管理更加科學化,是今後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特徵和基本方向。「互聯網+」集成智能農業技術體系與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助力智能農業和農村信息服務大提升。
「互聯網+」助力國內外兩個市場與兩種資源大統籌。「互聯網+」基於開放數據、開放介面和開放平台,構建了一種「生態協同式」的產業創新,對於消除我國農產品市場流通所面臨的國內外雙重壓力,統籌我國農產品國內外兩大市場、兩種資源,提高農業競爭力,提供了一整套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互聯網+」助力農業農村「六次產業」大融合。「互聯網+」以農村一二三產業之間的融合滲透和交叉重組為路徑,加速推動農業產業鏈延伸、農業多功能開發、農業門類范圍拓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為打造城鄉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六次產業」新業態,提供信息網路支撐環境。
「互聯網+」助力農業科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以「互聯網+」為代表新一代信息技術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農民增收、突破資源環境瓶頸的農業科技發展提供新環境,使農業科技日益成為加快農業現代化的決定力量。基於「互聯網+」的「生態協同式」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平台,將農業科研人才、技術推廣人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有機結合起來,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互聯網+」助力城鄉統籌和新農村建設大發展。「互聯網+」具有打破信息不對稱、優化資源配置、降低公共服務成本等優勢,「互聯網+農業」能夠低成本地把城市公共服務輻射到廣大農村地區,能夠提供跨城鄉區域的創新服務,為實現文化、教育、衛生等公共稀缺資源的城鄉均等化構築新平台。
6. 文化傳媒產業鏈及重點上市公司有哪些
文化傳媒產業鏈及重點上市公司如下:
華誼兄弟(300027):
三網融合、消費升級、版權收入上升、開拓海外市場等因素將我國電影產業呈高速發展態勢,加之龐大的人口基數,我國電影市場有望在2016 年達到美國的市場規模,國內票房收入屆時達到638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6%。如果按票房總收入和電影綜合收入口徑測算,則年復合增長率分別高達50%、60%。
皖新傳媒(601801):
公司在2011年的農村項目和"三跨項目"。公司目前大力發展農村圖書業務已經初見成效,2010年農村"便民店"混業經營模式,啟動了"三合一"農民文化家園試點,獲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通過將"新華書店便民店"、"農家書屋"、"綠色網吧"三者資源整合,打造"一站式"新農村文化服。未來這部分業務在省內進一步擴展,對公司業務將會由進一步提升。2010年公司成功重組江蘇大眾書局,未來類似的三跨項目還將繼續。所以,以並購重組和股權合作的方式,公司可能除了在圖書主業實現跨區域經營,還會在動漫製作等內容生產領域和多媒體等新技術領域完成產業布局,搶占發行業市場重組和數字傳播技術的市場,積極進入上游文化創意產業,實現"渠道為王"與"內容為王"的結合。公司未來的定位已經由傳統出版類企業,向新媒體全傳媒領域過渡,過渡可能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但是新領域的利潤是客觀,我們拭目以待。
天舟文化(300148):
公司是湖南省最大的民營圖書集團,擁有寶貴的總發行資質,是國內為數不多的真正做到"策、產、銷"一體化的書商。公司青少類的三大類產品均顯示了強勁的競爭力:教輔類產品是營收增長的堅實基礎,英語類產品帶來收入的高速增長,而少兒類產品將成為打造公司知名品牌的戰略產品。此外,社科類圖書和版稅在政策的推動下也將是公司增長的重要動力。
光線傳媒(300251):
公司電視劇投資的合作方狂歡者是東陽新經典影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陽新經典」)旗下的全資子公司,負責電視劇的製作和發行。東陽新經典是國內著名影視劇投資製作發行機構之一,致力於影視劇投資、製作、發行、廣告和藝人經紀等領域。
7. 做水稻種植產業鏈,哪些環節最關鍵
環環相扣,都很重要,哪一環節出了差錯都影響產量
8. 什麼是產業鏈及其意義,以及如何完善產業鏈的發展
近年來,「產業鏈」這個名詞在報刊和文獻上頻繁出現,如:紡織產業鏈、啤酒產業鏈、生態產業鏈、服務產業鏈等,應用非常廣泛,但有關產業鏈的概念基本還未明確提出。筆者認為,產業鏈可以定義為具有某種內在聯系的產業集合,這種產業集合是由圍繞服務於某種特定需求或進行特定產品生產(及提供服務)所涉及到的一系列互為基礎、相互依存的產業所構成。從現代工業的產業鏈環節來看,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包括原材料加工、中間產品生產、製成品組裝、銷售、服務等多個環節。實際上,任何產業都能形成一條產業鏈,現實社會中存在著形式多樣的產業鏈,而且眾多產業鏈會相互交織構成產業網。
產業鏈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產業鏈包括滿足特定需求或進行特定產品生產(及提供服務)的所有企業集合,涉及到相關產業之間的關系;
狹義的產業鏈則重點考慮直接滿足特定需求或進行特定產品生產(及提供服務)的企業集合部分,主要關注產業內部各環節之間的關系。
經過初步研究,筆者認為產業鏈一般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主要特徵:
①構成產業鏈的各個組成部分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相互聯動、相互制約、相互依存,它們在技術上具有高度的關聯性,上游產業(環節)和下游產業(環節)之間存在著大量的信息、物質、價值方面的交換關系,且它們之間具有多樣化的鏈接實現形式。
②產業鏈上的各個組成部分呈現出分離和集聚並存的趨勢,它們存在著技術層次、增值與盈利能力的差異性,因而就有關鍵環節和一般環節之分,而且各個組成部分對要素條件的需求具有差異性,這就導致了產業鏈的戰略環節存在區域差異性。
③產業鏈受產業特徵及發育狀況影響,存在繁簡程度的差異性,同時產業鏈之間相互交織,往往呈現出多層次的網路結構,存在主鏈條、次鏈條的區分,而且這些鏈條都處於一定的外部支撐環境之下。
9. 產業聯盟的關鍵所在
目前構建聯盟要走出一個誤區,其目的應從分擔風險、降低成本逐步轉向提升創新力。產業聯盟無疑是企業分擔技術創新風險、降低研發成本的一條有效途徑,但若僅從這一角度考慮聯盟,合作結束後各方自身的創新能力可能仍未提高。應通過構建產業聯盟,使企業間的資源進行水平式雙向或多向流動,進而提高合作方的創新力。尤其是在目前產業分工越來越細的情況下,全球產業結構變化的重要趨勢呈現為產業的全球布局和產業集群現象日益顯著,單個企業的單一產品及業務應用等很難在市場上取得成功,要創新就必須打造產業鏈。
然而僅僅依靠市場機制難以快速形成新型產業鏈,產業鏈聯盟則可以通過合作較快地促進產業鏈的演進與形成,通過構建多渠道、多層次、多角度網路式聯盟,實現由小范圍聯盟向網路化的產業鏈聯盟轉變。以TD-SCDMA為例,在標准提出之後,其商業化過程面臨產業鏈的協調發展問題,要求整個系統同步推進,晶元、系統設備、終端、應用、測試設備等任何一個環節的滯後都會阻礙商業化步伐。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國內企業組建了TD-SCDMA產業聯盟,有力地促進了TD-SCDMA創新的商業化進程。
與此同時,產業聯盟的戰略目標也應由區域化轉向全球化。這里所指的全球化不僅意味著把區域性的技術合作推向全球性的技術聯盟,而且意味著使合作後的產品由僅滿足區域內消費者的需求,轉向滿足全球消費者的需求,即把市場推向全球化。從長遠觀點看,只有與區域外具有較強互補性或較強實力的企業進行聯合,才可以爭取同質產品在時間上的優勢,從而進一步占據全球消費市場。
以全球電信業發展中最為成功的 GSM技術標准化聯盟為例,其技術標準的開放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這一聯盟的競爭優勢。與GSM相比,當時更具技術競爭優勢的CDMA因為開放度低,最終在市場拓展方面處於落後。通過戰略聯盟內部的技術共享、技術標準的較高開放度及技術創新激勵政策,GSM技術標准化聯盟很好地解決了知識產權保護與技術標准化這一對矛盾,在國際競爭中成功地獲得了世界移動通信市場的優勢,在世界移動通信市場占居主導地位。
政府鼓勵政策和產業聯盟聯系十分緊密,尤其追趕型國家政府更需要重視產業聯盟。例如,20世紀80年代末,在韓國移動通信技術發展初期,韓國的信息和通信部不顧國內部分電信運營商和設備供應商的反對,把CD-MA作為韓國的移動通信標准,並主持建立了由三星、LG及政府研究機構等組成的CDMA技術發展戰略聯盟,進而使韓國由電信技術落後國家迅速成為移動通信技術領先者。這為我們信息通信業今後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同時更對政府如何准確把握市場及技術發展趨勢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為當前企業增強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與企業聯合發展的重要組織方式,產業聯盟藉助企業的聯合能在某一領域形成較大的合力和影響力,不但能為成員企業帶來新的客戶、市場和信息,也有助於企業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和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加深,產業聯盟將在全球范圍內得以充分發展,並將繼續顯示出其強勁的生命力。
10. 為什麼中央要重提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中國國情的客觀要求,是中國經濟發展本世紀中葉之前不可逾越的階段。中國農村剩餘勞動力多,且素質較低,而資金、技術等要素相對稀缺,這是中國的基本國情。
農村剩餘勞動力對社會不僅不能產生效益,相反卻參與社會收益的分配,這是造成農業勞動生產率低、農民收入難以增加的根本原因。國際經驗表明,凡是人口眾多、土地和資本稀缺的國家和地區,其產業結構都要經歷由資源和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演進的過程。
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在工業化發展初期都是依靠勞動密集型產業起步和崛起的。我們應當借鑒周邊國家的成功經驗,立足於「勞動力成本低」這一基本國情和比較優勢,來吸收資本、引進技術、換取其他資源,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才能夠為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找到出路。
企業情況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促進農村就業和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勞動密集型企業能夠吸納更多的勞動力。據測算,每一單位固定資本所吸納的勞動力數量,勞動密集型的輕紡部門是資本密集型的重工業部門的2.5倍,勞動密集型小企業是資本技術密集型大企業的10倍以上。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對解決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拉動農村有效需求,將會發揮重要作用。促進農村就業的重要途徑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擴大出口、增加創匯的重要舉措。
中國一個重要的比較優勢在於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仍然具有優勢。據農業部鄉鎮企業局統計,1996—2001年間,鄉鎮企業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額占同期鄉鎮企業出口總額的60%左右。在加入WTO的背景下,發展蔬菜、水果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產業仍是中國農業擴大出口、增加創匯的重要途徑。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推進城鎮化建設的關鍵。發展小城鎮,關鍵在於培育小城鎮經濟。
實踐證明,鄉鎮企業是小城鎮建設的重要經濟支柱,據統計,1996— 2001年,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全國鄉鎮工業增加值的貢獻率為55.5%。農村工業化立足於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如蘇南模式、溫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等,已為建設小城鎮打下了經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