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簡述中國會議產業發展歷程

簡述中國會議產業發展歷程

發布時間:2020-12-08 18:49:54

Ⅰ 歷史至今國內重大會議時間

1.中國共產黨第xx屆中央委員會第x次全體會議,
2,1921年,中共一大,回決定建黨;1922年二大答,革命綱領;1923年三大,決定國共合作;1927年八七會議;1935年遵義會議;1935年瓦窯堡會議,決定合作抗日;1937年洛川會議;1945年中共七大;1949年七屆二中全會;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次會議;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會議,制定憲法;1956年最高國務會議,毛澤東發表論十大關系;1956年中共八大;1958年中共八屆二中全會,提出多快好省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1959年廬山會議;1962年七千人大會;1978年全國科技大會,科技是生產力;1978年的全國經濟工作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1982年十二大;87年十三大,1992年十四大;1997年十五大;2002年十六大;07年十七大

Ⅱ 歷史 簡述中國共產黨一次會議的時間,地點,主要內容,歷史意義

時間:1921.7.1
地點:上海,又因有法國搜查人員介入,會議被迫終止,轉至嘉興南湖一艘版船上進行權。
主要內容:大會通過了黨的綱領,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大會確立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大會選舉陳獨秀擔任中央局書記。
歷史意義: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從此,在中國出現了一個完全嶄新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其行動指南的,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的無產階級因此有了戰斗的司令部,中國的勞苦大眾從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國的革命從此煥然一新。

Ⅲ 新中國成立前的重要會議和主要內容

1949 年 3月5~13日在中國復河制北平山縣西柏坡舉行 ,參加會議的有中央委員34人,中央候補委員19人。毛澤東主持會議並作了重要報告。毛澤東在報告中指出在全國勝利的局面下,黨的工作重點必須由鄉村轉移到城市。闡明在勝利後,中國共產黨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由農業國家轉變為工業國家,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總任務和基本途徑。報告著重分析了當時中國各種經濟成分,指出在全國勝利後國內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全會號召全黨同志在勝利面前,必須警惕驕傲自滿情緒,必須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進攻。全黨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 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全會批准由中國共產黨發起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及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建議。七屆二中全會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這次會議為迅速取得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徹底勝利 , 以及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論上作了充分的准備。

Ⅳ 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到1949年發展過程及意義

  1. 1921.7.23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從此,在中國出現了一個完全嶄新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其行動指南的,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的無產階級因此有了戰斗的司令部,中國的勞苦大眾從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國的革命從此煥然一新。

  2. 1922.7.16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確立了黨的最高和最低革命綱領。

  3. 1924.1 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實現, 進入國民大革命時期,實行北伐,基本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統治。

  4. 1927.7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標志著人民軍隊的建立。

  5. 1927.8.7 八七會議。 結束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確定了黨在農村領導武裝暴動、開展土地革命的斗爭方針。這次會議對於挽救大革命失敗所造成的危局,實現黨的戰略轉變起了重要作用。

  6. 1927.9 秋收起義。初步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思想。

  7. 1934-1936年 戰略大轉移 --長征。挽救了黨,挽救了革命,是中共歷史上一次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8. 1935.1.15 遵義會議。結束了博古等人左傾錯誤指導,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中心的黨中心領導。

  9. 1937年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確立抗戰最終勝利的保證。

  10. 1937-1945年 開辟敵後抗日戰場(總後方 延安),配合國民黨正面戰場。

  11. 1945.4 中共七大。毛澤東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12. 1945-1949 解放戰爭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第二次國共內戰勝利,統一了中國大陸。

  13. 1949.7 七屆二中全會 黨的工作中心由農村轉移城市。

  14. 1949.9 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 為新中國成立做准備。

  15. 1949.10.1 新中國成立

(4)簡述中國會議產業發展歷程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歷經多年國共內戰,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和絕大多數沿海島嶼取得全面勝利,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打敗中華民國國軍,迫使中華民國政府退守台澎金馬,並在1949年於北京建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共產黨

Ⅳ 中國共產黨成立會議的發展及內容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成立於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推舉的12名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他們是:湖南小組的毛澤東、何叔衡,湖北小組的董必武、陳潭秋,上海小組的李達、李漢俊,北京小組的張國燾、劉仁靜,濟南小組的王盡美、鄧恩銘,廣州小組的陳公博和日本小組的周佛海,還有陳獨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他們代表了全國50多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尼科爾斯基也列席了這次會議。由於會場受到暗探的注意和外國巡捕的搜查,最後一天的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遊船上舉行。大會討論了當時的政治形勢、黨的基本任務、黨的組織原則和組織機構等問題,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黨綱的主要內容是: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規定黨的奮斗目標是以無產階級的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廢除私有制,直至消滅階級差別;確定黨內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還規定了黨的紀律。大會還通過了關於當前實際工作的決議,確定黨成立後的中心任務是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大會選舉產生了黨的中央領導機關——中央局,陳獨秀任中央局書記,李達任宣傳主任,張國燾任組織主任。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從此,在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為之煥然一新。

Ⅵ 中國政治協商會議的歷史發展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在新中國建立前夕成立的。1949年9月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舉行了第一屆全體會議。參加會議的代表共662人,包括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地區、人民解放軍、少數民族、國外華僑、宗教界人士等46個單位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具有十分廣泛的代表性。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代表全國人民的意志,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於北京,國旗為五星紅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採用公元作為中國紀年;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員,並選舉產生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
人民政協在建國初期的5年中,對於團結全國各族人民,鞏固人民民主政權,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實行社會改革,發展統一戰線,發揮了重要作用。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同年12月召開了政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制定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章程宣告:《共同綱領》已經為憲法所代替;人民政協全體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已經結束。但是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的組織,將繼續存在和發揮作用。從1955年至1966年10多年裡,政協第二、三、四屆全國委員會和各級地方委員會,在團結各族人民和各界愛國力量,活躍國家政治生活,發揚人民民主,發展人民民主統一戰線,以及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全面地、認真地糾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傾錯誤,做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使中國進人了新的發展時期,人民政協也進人了新的發展時期。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規定,人民政協的任務是要在熱愛中華人民共和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擁護社會主義事業的政治基礎上,盡一切努力,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維護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促進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的建設,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為實現我國各族人民的根本任務而奮斗。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人民政協作為實現這一基本制度的重要組織形式,將在國家的政治生活、社會生活和對外友好活動中,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加強各民族的團結中,進一步發揮重要作用。
人民政協在建國初期的5年中,對於團結全國各族人民,鞏固人民民主政權,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實行社會改革,發展統一戰線,發揮了重要作用。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同年12月召開了政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制定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章程宣告:《共同綱領》已經為憲法所代替;人民政協全體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已經結束。但是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的組織,將繼續存在和發揮作用。從1955年至1966年10多年裡,政協第二、三、四屆全國委員會和各級地方委員會,在團結各族人民和各界愛國力量,活躍國家政治生活,發揚人民民主,發展人民民主統一戰線,以及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全面地、認真地糾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傾錯誤,做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使中國進人了新的發展時期,人民政協也進人了新的發展時期。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規定,人民政協的任務是要在熱愛中華人民共和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擁護社會主義事業的政治基礎上,盡一切努力,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維護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促進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的建設,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為實現我國各族人民的根本任務而奮斗。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人民政協作為實現這一基本制度的重要組織形式,將在國家的政治生活、社會生活和對外友好活動中,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加強各民族的團結中,進一步發揮重要作用。

Ⅶ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24次重大會議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Ⅷ 概述從三灣改編到古田會議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發展歷程

三灣改編初步解決了如何把以農民及舊軍人為主要成份的革命軍隊建設成為一支無產版階級新型人民軍隊的問權題。
古田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認真總結了南昌起義以來建軍建黨的經驗,確立了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核心內容黨指揮槍,不是槍指揮黨,重申了黨對紅軍實行絕對領導,規定了紅軍的性質、宗旨和任務等事關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的根本性問題。

毛澤東軍事思想初步形成!

Ⅸ 關於中國有關經濟方面的會議有哪些,每年或幾年召開

兩會:對國家政策影響,三月份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經濟,布局經濟,不定時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年底經濟總結

Ⅹ 論述我國憲法的創立和歷史發展過程並談談自己的看法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必要制定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但由於種種原因,不具有極好的條件發展規律,因此,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並頒布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成為根本大法早在新中國成立。在早期的日子裡,它起到了臨時憲法的作用。

1954年憲法頒布實施,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第一次全體會議,並宣布實施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憲法適用的具體條件,以適應我們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發展的需要。這是「共同綱領」的基礎上,又一個「共同綱領」的發展。對於加強社會主義法制體系,以推動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根據1954年憲法,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到1956年已經基本完成,相應的規定也失去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在沒有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及時進行。

1975年憲法,是在「文革」中的第四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第一次會議。整個憲法中的「左」的指導思想,憲法實際上難以落實。

1978年的憲法是粉碎「四人幫」,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當時,黨的指導思想的徘徊期,「憲法」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但它肯定實現了4現代化,堅持社會主義的民主原則的一般任務,擴大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從整體外觀,1978年的憲法是不完美的。

由於1978年的憲法,無法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新的歷史時期。因此,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決定1978年的憲法大修。 1982年11月23日憲法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修訂後的草案,提請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決定。 1982年12月4日,在第五屆會議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通過了「憲法」人民「,這的第四個憲法我國憲法的最好的部分自成立以來新中國成立後。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加快,「憲法」,以跟上時代的步伐。 1999年3月15日,在第九屆全國人民國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2,13,14,15,16,17條的,憲政現代化的作用更多切合實際。

閱讀全文

與簡述中國會議產業發展歷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