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我國太陽能產業的發展趨勢

我國太陽能產業的發展趨勢

發布時間:2020-12-08 17:26:13

『壹』 現在光伏發電的未來行業發展的趨勢怎麼樣

近年來,全民光伏的爆發趨勢愈發明顯,各地都在轟轟烈烈搞光伏發電,特別是分布式光伏增速明顯。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光伏發電領域未來將延續穩步增長勢頭,尤其是分布式光伏未來前景十分看好。
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光伏發電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光伏發電市場規模快速擴大,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2440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1729萬千瓦,同比減少16%,分布式光伏711萬千瓦,同比增長2.9倍。
當前,在政策市場雙輪驅動下,分布式光伏前景一片光明,各大廠家都在跑馬圈地,據說已達5000多家光伏主流企業悉數從各環節布局分布式,期望「分羹」分布式光伏市場紅利。不過,我國分布式光伏特別是戶用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分布式光伏不僅研發的技術要求高,僅運維就比常規的發電項目要復雜,這些都成為拷問企業分布式光伏布局的關鍵因素。

『貳』 太陽能熱水器的未來發展趨勢

真空管太陽能熱水器技術含量低,門坎兒低,一哄而上,質量差,處於惡性低價位競爭。在一線市場不被看好。其發展趨勢是主市場往農村轉移。太陽能熱利用的發展方向是新型高效平板。

『叄』 太陽能電池今後的發展趨勢如何

你說的很對,來近期市源場非常不景氣,因為全世界的需求下降了,所以很多產能都閑置下來了。
目前發電成本還是太高,不劃算,所以國內市場沒有做起來。
到什麼時候復甦,我個人覺得需要下面幾個條件:
1〉首先就是市場需求的回暖,這個主要取決於目前肆虐全球的經濟危機什麼時候探底。探底時候再過一年左右吧
2〉技術進步,如果發生重大的技術進步,是發電成本降低到火電成本以下。那需求就是爆發性的。從目前技術層面來講,目前晶硅技術的不會是爆發點,而薄膜太陽能技術的進步和生產成本的降低是最可能的突破點。你可以多注意一下這方面的技術動態

『肆』 中國的太陽能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麼呢

電網就受不了,大量的不可控電源並網提高對電網的軟硬體要求。短時間內分布式能源處於研究試驗階段。

『伍』 太陽能熱水器發展的趨勢是什麼

我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將營造出前所未有的持續發展大環境,其在節能環保、提高國民生活水平、解決社會就業等方面亦將作出巨大貢獻。

『陸』 太陽能路燈發展趨勢分析,前景怎麼樣

隨著地球資源的日益貧乏,基礎能源的投資成本日益攀高,太陽能作為一種「取之不回盡、用之不竭」的安答全、環保新能源越來越受重視。太陽能照明具有節能、環保、安全、無需布線、安裝簡便、智能控制、可根據需要隨時變換安放位置等優點。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太陽能路燈行業深度調研與模式研究報告》顯示,2009年,我國太陽能路燈行業銷售產值達到5.52億元,2014年則達到47.36億元。整體來看,我國太陽能路燈行業呈現出供需兩旺的局面。
目前中國太陽能照明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太陽能燈具的可靠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業界先進企業的太陽能照明燈具已經達到甚至超過國家照明標准。在能源緊張、拉閘限電的城市及用電困難的邊遠地區,有著很強的可推廣性。

『柒』 請問太陽能熱水器未來發展趨勢是怎樣的,我正在寫一篇有關太陽能熱水器的論文,主要是從技術角度分析

太陽能
長期以來,人們就一直在努力研究利用太陽能。我們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陽能,只佔太陽表面發出的全部能量的二十億分之一左右,這些能量相當於全球所需總能量的3-4萬倍,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其次,宇宙空間沒有晝夜和四季之分,也沒有烏雲和陰影,輻射能量十分穩定。因而發電系統相對說來比地面簡單,而且在無重量、高真空的宇宙環境中,對設備構件的強度要求也不太高。再者,太陽能和石油、煤炭等礦物燃料不同,不會導致"溫室效應"和全球性氣候變化,也不會造成環境污染。正因為如此,太陽能的利用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大家正在競相開發各種光電新技術和光電新型材料,以擴大太陽能利用的應用領域。特別是在近10多年來,在石油可開采量日漸見底和生態環境日益惡化這兩大危機的夾擊下,我們越來越企盼著「太陽能時代」的到來。從發電、取暖、供水到各種各樣的太陽能動力裝置,其應用十分廣泛,在某些領域,太陽能的利用已開始進入實用階段。

1974年至1997年,美日等發達國家硅半導體光電池發電成本降低了一個數量級:從每瓦50美元降到了5美元。此後世界各國專家大都認為,要使太陽能電站與傳統電站(主要是火電站)相比具有經濟競爭力,還有一段同樣長的路要走——其成本再降低一個數量級才行。目前美國等國家建的利用太陽池發電的項目很多。在死海之畔有一個1979年建的7000平方米的實驗太陽池,為一台150千瓦發電機供熱。美國計劃將其鹽湖的8.3%面積(約8000平方千米)建成太陽池,為600兆瓦的發電機組供熱。今年6月,亞美尼亞無線電物理所的專家宣布,已在該國山地開始建造其「第一個小型實驗樣板」型工業太陽能電站。該電站使用的渦輪機不是新的,而是使用壽命已屆滿而從直升機上拆下來的渦輪機,裝機容量僅100千瓦,但發電成本僅0.5美分/千瓦小時,效率高達40%—50%。

俄羅斯學者在太陽池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一家公司將其研製的太陽能噴水式推進器和噴冷式推進器與太陽池工程相結合,給太陽池附設冰槽等設施,設計出了適用於農家的新式太陽池。按這種設計,一個6到8口人的農戶建一個70平方米的太陽池,便可滿足其100平方米住房全年的用電需要。另一家研究機構提出了組合式太陽池電站的設計思想,即利用熱泵、熱管等技術將太陽能和地熱、居室廢熱等綜合利用起來,使太陽池發電的成本大大下降,在北高加索地區能與火電站競爭,並且一年四季都可用,夏天可用於空調,冬天可用於採暖。

對於淡水資源缺乏的國家來說,太陽池還有另一項不可多得的好處:據專家測算,在近海淺水區建一個面積2163平方千米、深1.2米的太陽池,可為10吉瓦的發電機組供熱,並可每年產淡水2立方千米。

在歐美一些先進國家,目前正在廣泛開展應用「光電玻璃幕牆製品」,這是一種將太陽能轉換矽片密封在(尤如夾層玻璃)雙層鋼化玻璃中,安全地實現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新型生態建材。美國的「光伏建築計劃」、歐洲的「百萬屋頂光伏計劃」、日本的「朝日計劃」以及我國已開展的「光明工程」將在建築領域掀起節能環保生態建材的開發應用熱潮,極大的促進了太陽能在新型建材產品中的應用。

在發展中國家,各國也在積極發展利用太陽能。如菲律賓早在九九年,政府已批出了首個太陽能計劃,在澳洲政府「海外援助計劃」的協助下,在全國263個社區安裝1000個太陽能系統。目前菲政府正在推行全球最大太陽能應用計劃,整個計劃耗資4800萬美元,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龐大的太陽能計劃。太陽能發電計劃共分兩期,受惠的除了民居外,還包括25個灌溉系統、97個凈水及分配系統、68間學校和社區中心,及35間診所。

由此看來,全人類夢寐以求的太陽能時代實際上已近在眼前,包括到太空去收集太陽能,把它傳輸到地球,使之變為電力,以解決人類面臨的能源危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這已不是一個夢想。由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與國家能源部建造的世界上第一座太陽能發電站,最近將在太空組裝,不久將開始向地面供電。

在我國,太陽能的利用也一直是最熱門的話題,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內在集熱器(含太陽能熱水器)已成為太陽能應用最為廣泛、產業化最迅速的產業之一。1998年銷售總額達到了35億元,其產量位居世界榜首。我國的太陽能產業已開始運作。中國科學院宣布啟動西部行動計劃,將在兩年內投入2.5億元人民幣開展研究,建立若干個太陽能發電、太陽能供熱、太陽能空調等示範工程。目前河北保定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加快建設我國規模最大的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該項目集太陽能電池、組件及應用系統等為一體,一期工程完成後可達到年產3兆瓦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的能力,填補了我國在太陽能開發應用方面多項空白,並將大大推動太陽能電池用低鐵玻璃的生產、銷售市場。但從整體上分析,國內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由於起步較晚,尤其是在太陽能電池的開發、生產上還落後於國際水平,整體上仍處於產量小、應用面窄、產品單一、技術落後的初級階段。經粗略統計表明,國內目前僅建有5個(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廠,年產量約有4.5兆瓦(註:1兆瓦(MW)為1000千瓦),工廠設施仍停留在已有引進的生產線上。而國外不少企業已把眼光瞄準更為先進的薄膜晶體太陽能電池的開發與生產上。這種新一代的先進的薄膜晶體太陽能電池其轉換效率可高達18.3%,比目前平均轉換效率提高了3個百分點。據業內人士介紹,我國太陽能電池平均轉換效率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專用材料國產化程度低,如封裝玻璃就完全依賴進口,低鐵含量的高透過率基板玻璃市場仍不能滿足需求,科研成果還沒有迅速及完全轉化為產業優勢。

目前國家計委和國家科委對發展太陽能技術及其應用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國內已有多家企業涉足。北新集團是最早率先組織專家對國內、國際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進行調查的單位之一。於1998年在國內首家引進了76千瓦國際上先進的屋面太陽能發電系統,至今一直運行穩定、效果良好。這套系統日均發電量為12千瓦時以上,可滿足1個小康之家用電要求。該集團還與瑞士的ATLANTIS公司合資組建了北京-阿脫蘭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合資生產太陽能光伏發電組件和屋面發電組件兩大系列、多個品種的光伏發電產品,並將這一世界領先的太陽能利用新技術引入了中國。

河北振海鋁業集團公司是德國皮爾金頓(Piikington)太陽能國際有限公司在中國獨家總代理,現已投入生產世界先進的太陽能電池玻璃封裝設備和配套材料,如德國凱米特化學製品有限公司的優質濕法玻璃層壓設備、濕法灌漿液(封裝介質)等。振海集團的基地於1999年11月已在我國率先安裝了100多平方米的光電玻璃幕牆示範建築物,現已竣工投入應用,其運行使用效果良好,已成國內一大景觀及太陽能光伏發電工程的典範。

太陽能集熱管是清華大學的一項專利技術,經清華陽光公司的產業化生產,目前其年產量為世界第一,其產品性能為世界領先,清華陽光公司的曬樂牌太陽能集熱管及集熱裝置,用六七年時間完成了小試、中試到大規模生產,目前已經建成世界上生產規模最大的集熱管生產廠,每年可生產500萬支全世界集熱效率最高的全玻璃真空集熱管,預計這個項目的經營額再過不久將達到10億元。

『捌』 太陽能未來的發展趨勢

隨著能源日益緊缺和環保壓力的不斷增大,石油的枯竭幾乎像一個咒語,給人類帶來了不安。何為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者?各國都開始力推可再生能源,其中開發和利用太陽能已成為可再生能源中最炙熱的「新寵」,發展太陽能已是大勢所趨,太陽能時代已為時不遠了。
太陽能利用指太陽能的直接轉化和利用。利用半導體器件的光伏效應原理,把太陽輻射能轉換成電能稱太陽能光伏技術。把太陽輻射能轉換成熱能的屬於太陽能利用技術,再利用熱能進行發電的稱為太陽能熱發電,也屬於這一技術領域。
近幾年,國際光伏發電迅猛發展。1973年,美國制定了政府級陽光發電計劃;1980年又正式將光伏發電列入公共電力規劃,累計投資達8億多美元;1994年度的財政預算中,光伏發電的預算達7800多萬美元,比1993年增加了23.4%;1997年美國和歐洲相繼宣布"百萬屋頂光伏計劃",美國計劃到2010年安裝1000~3000MW太陽電池。日本不甘落後,1997年補貼"屋頂光伏計劃"的經費高達9200萬美元,安裝目標是7600Mw。印度計劃1998-2002年太陽電池總產量為150MW,其中2002年為50MW。在這場陽光革命中領先的國家是德國。面對強勢競爭,德國太陽能業依然傲視群雄,碩果累累。2005年,業內企業營業額達37億歐元,從業公司約5000家,從業人數包括研發和服務達42000人。德國聯邦太陽能經濟協會有關人士說:「全球范圍內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將從2005年的1210兆瓦上升至2010年的3000兆瓦,年增長率為22%。」德國對太陽能的認知最早,位居前列;全球四分之一的太陽能電池產自德國,五年來德國所佔全球市場份額始終保持在10%。
為了加快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德國政府通過多種推廣活動來普及太陽能的利用。去年6月份,享譽世界的德國Inter solar大會在德國弗賴堡舉辦。德國太陽能展覽會Inter solar始於2000年,每年一屆,是歐洲最大的、側重於光電、太陽熱能技術及太陽能建築方面的專業展覽會,由EATIF歐洲光伏工業聯盟、BSW德國太陽能工業協會、ISES國際太陽能聯盟共同主辦。由於太陽能產業增長勢頭強勁,這次弗萊堡國際展覽中心的場館(共10個館)被完全啟用,總展示面積達31000平方米。據統計共有90多個國家的647家參展商和26000多名參觀者到場,中國國內有50家太陽能行業企業參展。國內著名的業內企業參展,再次證明了該展會在太陽能領域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絕大多數展商表示效果滿意,2008年將繼續參展。因展會規模爆增,2008年該展將告別弗萊堡,轉移到德國慕尼黑新貿易展覽中心。據主辦方介紹,該展會2008年的總展示面積將達到62000平方米,預計將會有來自世界的800多家廠商,35000名專業貿易觀眾到場。這對於中國太陽能廠商來說將一個難得的拓展海外市場的契機。
近幾年來,太陽能產業在我國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中國已成為僅次於日本和德國之後居世界第三的光伏產品生產大國,這是我國為改善全球日益惡化的環境做出的巨大貢獻,而中國隨著相關法律和政策的出台,能源長期性短缺的中國將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發電市場。化石能源終將耗盡,絕對儲量不可能滿足人類長期發展的需要,尋找替代能源勢在必然。太陽能是人類必然的能源選擇,未來太陽能的發展將一片光明。

『玖』 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的發展趨勢

具體方面,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尤其是2013年以來,在國家及各地區的政策驅動下,太陽能光伏發電在我國呈現爆發式增長,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為53.06GW,創歷史新高,2018年,受光伏531新政影響,各地光伏發電新增項目有所下滑,全年新增裝機容量為44.26GW,同比下降16.6%。截止至2019年,我國新增光伏並網裝機容量達30.1GW,同比下降32%。



2020年中國光伏行業應用多樣化發展機遇

雖然挑戰重重,2020年中國光伏也同樣面對多樣化應用發展的機遇。

1)「首先就是『光伏+制氫』,可以有效解決光伏發電消納問題,實現兩種新能源之間的有效應用。隨著光伏發電和電解水制氫技術的發展,『光伏+制氫』將成為我國能源安全和能源結構調整的新選擇。其次是『光伏+5G通信』,根據相關規劃,隨著5G技術的應用普及,國內至少有1438萬個基站需要新建或改造。按照各運營商5G規模和數量計算能耗總量,5G基站全網功耗將是4G的4.62倍。光伏發電系統能夠有效降低電力基礎設施投資,在5G領域的應用發展潛力巨大。」

2)再次,在「光伏+新能源汽車」領域,截至2019年底,我國純電動車保有量達310萬輛,隨著光伏充電站、充電樁建設業務逐漸擴大,『光伏+新能源汽車』應用模式將逐漸普及,這也將給光伏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3)「最後,在『光伏+建築』方面,隨著近零能耗、零能耗等更高節能水平綠色建築逐步應用和普及,以高效、智能化的光伏發電系統作為建築能源形式的光電建築將成為越來越多光伏企業差異化發展的契機。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光伏發電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閱讀全文

與我國太陽能產業的發展趨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