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文化產業園是干什麼的
網路:
我國文化產業園發展的歷史還比較短,但總體看,發展勢頭猛,數量增加快。我國文化產業園處於發展初期,尚在摸索階段,對產業園發展的規律認識還不夠,存在問題是難免的。
中文名
文化產業園區
特點
按照工業標准
意義
像物質一樣能存在於人們頭腦之中
性質
一種結構
園區介紹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文化產業的定義是:按照工業標准,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這里值得注意的就是按照工業標准。文化的產品和文化的服務向來就有,只有按照工業標准進行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才是文化產業。就是要批量的、有規模的、連綿不斷地去生產。
性質:文化產業要按照工業標准來生產一系列文化產品。當文化產品從單個的、斷裂的鏈條中產生,變為按工業標准連續不斷地生產,就發生了一種生產方式的變革。這種變革最重要的標志便是以前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文化產品的生產是「以產定銷」為主變成了「以銷定產」為主,使文化產品的生產進入了跟一般商品一樣的生產、流通、交換、消費過程。這種循環的結果可使其得到源源不斷的資源的支持,產品也能夠極大地豐富起來。當然,它的另一面可能會使文化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受市場左右,這是難以完全避免的,但兩者也不是絕對的不可以調和。
Ⅱ 未來中國最有發展的城市有哪些
這一年,哪個城市的跨越最大?年,誰最有可能迎來爆發?
01
深圳
深圳,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明星城市。
這一年,深圳拿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桂冠,將特區地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高規格的「示範區」之下,深圳的政策利好紛至沓來:
其一,廣東省提出舉全省之力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無論是政治高度還是支持力度,都超出以往。
其二,深圳與雄安新區一道被納入第一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隨即,深圳提出打造「國家鐵路樞紐」、「國際樞紐機場」、「全球交通科技創新中心」的全新目標。
在過去,深圳一直被認為是「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屬於名副其實的「經濟特區」,而廣州則是集海陸空於一體的華南門戶中心。
這一次,深圳在交通領域的發力,意味著要在綜合門戶領域有所作為。
具體而言,深圳要完善京廣深港、贛深、貴廣-南廣、沿海(廈深)、珠江-西江五大鐵路走廊;同時,構建跨江稀缺性戰略通道體系,推進深中通道建設,籌劃伶仃洋通道(深珠通道);推進寶安機場擴容,同時開發惠州第二機場功能等。
其三,深圳與河源互動頻繁,「飛地」模式有望復制。近日,河源出台文件重點謀劃「深河特別合作區」,繼「深汕特別合作區」之後,深圳又一「飛地」或將出現。
2018年底,深汕合作區正式揭牌。不僅居民全部轉為深圳戶籍,而且這一位於汕尾的「飛地」將由深圳直接管理,升級為深圳第「10+1」區。
飛地經濟的意義在於,它不僅為土地空間緊張的大城市尋找到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為區域合作提供了新的樣板:既能將產業留在省域內部,而且還能帶動落後地區的發展,相關GDP數據還能兩地所共享,此為多贏之舉。
顯然,這一次,藉助示範區的東風,深圳已不滿足單純的經濟中心,要在綜合門戶城市上有所作為。
同樣,深圳追求的不只是大灣區內部的影響力,更是向粵東西北、長江中游、大西南乃至長三角的戰略縱深。
有句話說得好:這一次,深圳全都要。
02
上海
這幾年,在一線城市裡,上海受到的爭議僅次於廣州。
前兩年,上海淪為「環杭州城市」的說法不絕於耳。然而,最近的一系列政策,再次說明了上海在國內舉足輕重的地位。
最近一年,上海完成了四件大事:進博會、科創板、自貿區擴容和長三角一體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剛剛發布的長三角一體化規劃綱要中,上海的龍頭地位再次鞏固。規劃明確提出:「發揮上海龍頭帶動作用,蘇浙皖各揚所長」、「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引領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要知道,大灣區以廣深港澳四個城市為中心城市,京津冀也以北京、天津為中心城市,而長三角的龍頭有且只有一個:上海。
在此基礎上,上海提出的「五大中心」定位只會愈發突出: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科創中心。
顯然,上海不會淪為「環XX城市」,上海在國內乃至國際上的地位,只會提升,而不會有任何弱化。
03
澳門&珠海
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
對於澳門來說,這兩年是風雲際會之年。
先是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接著澳門證券交易所被提上日程,隨後澳門獲得對橫琴口岸澳方口岸區及相關延伸區的管轄權。
就金融而言,這個以博彩娛樂著稱的特區城市,將會獲得超級金融地位的加持,在離岸市場將與香港形成兩足鼎立之勢。雖然在短期內仍然無法與香港相匹比,但只要第一步邁出去,前景不是一般可期。
就發展而言,澳門與珠海將會高度融合。澳門土地資源緊張,發展空間不足,無論打造金融產業、旅遊產業還是會展產業,都離不開珠海在背後的支持。
因此,澳門-珠海可以視為一個整體,而這恰恰也是大灣區規劃中的三大增長極之一(另兩個為港深、廣佛)。
Ⅲ 文化創意產業都包括什麼
文化創意產業主要包括廣播影視、動漫、音像、傳媒、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工藝與設計、雕塑、環境藝術、廣告裝潢、服裝設計、軟體和計算機服務等方面的創意群體。
中國近幾年在文化藝術市場蓬勃、公共展演場地加大建設(如國家大劇院、798藝術區)等,除在既有製造業的優勢下尋找出路外,也開始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3)2018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趨勢圖擴展閱讀:
發展層次:
我國的文化產業其實也分成幾個不同層次,鑒於這些層次在產值、經濟總量、發展步伐方面不一樣,我們把它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以旅遊為龍頭的文化產業發展方式,這是較為初級或低級的發展方式。這種方式簡單、門檻低、入門方便,依託於本地資源,容易掌控,所需的初步資金不多。在整體的管理和操作形式上也處於較低層面,所以中國各地,尤其是西部、中部城市,總是先採取旅遊,或者叫人文旅遊的方式來發展文化產業。
第二個層次,目前我國在各地佔據主導地位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就是國有的廣電集團、電影集團、廣播電視集團、新聞出版集團、演出集團等等,在國家層面上有中演集團、中國電影公司、中國廣電集團等等,還有其他的電視台、廣播電台等等
第三個層次,在東部一些地區,包括西部和中部的省份,已經開始意識到文化產業發展的高端形態是創意產業。創意產業的最大特點是以高科技為支撐,以全球化為背景。它們要上市就是去納斯達克、紐交所、倫敦交易所上市,是有全球背景的。
Ⅳ 2018雲南首屆「金茶花」文創設計大賽有獎金嗎
這次昆明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官渡區文產辦、雲南省文化產業研究會、昆明國家廣告產業園、五華區文產辦、雲南成名廣告文化產業園經營開發有限公司、雲南滇創科技孵化器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了:
2018雲南首屆「金茶花」文創設計大賽暨文創人才創業就業選拔賽
2018雲南首屆「金茶花」文創設計大賽暨文創人才創業就業選拔賽
以「文創走進生活、創意改變人生」為主題,以:
高原特色農業
生物醫葯大健康
旅遊休閑文化
文化傳播
電子信息
五華區城市品牌標志設計
官渡區文化旅遊主題創意
七大領域為命題范圍,立足本土特色,講述雲南元素背後的故事,是將雲南民族文化資源與產業融合,深度挖掘雲南文化元素內涵,提升文創作品的創新性、時尚性、市場性的命題式、實戰型創意大賽。
大賽致力於打造成為雲南省文化含量最高,普及面最廣,公益屬性最強,作品質量最優的大賽。
大賽邀請了100家企業組成企業評審團,對創意設計作品進行跟蹤評審,對優秀設計師團隊和設計人才進行創業扶持,提供100個就業崗位,推動優秀創意設計作品轉化為知識產權,轉化為商品和產品,實現批量生產和落地銷售。
大賽採取「自主報名、參賽免費」方式,可以以企業、個人或團隊為參賽單位,選送作品。
1、參賽作品可在「雲南文產網http://www.ynci.cn/hot_act、「雲南網-旅遊頻道」http://travel.yunnan.cn、相關大賽專題中下載參賽報名表。將參賽作品發送到大賽指定郵箱:[email protected] 。
2、所有參賽作品以電子稿形式提交,無需郵寄紙質材料,報名前請仔細閱讀相關細則,若作品提交成功視為同意相關細則。
3、規范填寫作品名稱、整體效果圖、局部效果圖、文字說明等內容,圖片內不得出現作者所在單位名稱,姓名或者與身份有關的任何標記。
4、參賽者請保留高精度的設計原稿,除JPG圖片,同時提供AI、CAD、PSD等格式文件,以便獲獎後提供給大賽組委會保存。
5、所有入圍作品均需提供作品設計稿和二件實物樣品,以便參加展示、展覽和實現批量商業轉化。
6、作品截稿日期為2018年9月30日。
Ⅳ 2018年文化創意公司名次有么
好像沒名次吧,現在的文創都是被各大大型企業壟斷的,做自己的產品,比如愛奇藝開發個愛奇藝AR就是文創了,網路開發個小度小度就是文創產品了,那要排前十的話,無外乎BAT旗下的唄。像蘇州吞象文創,就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