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旅遊產業鏈(最好能舉例說明下)
眾所周知,作為消費者,我們購買任何一件產品,都是取其具有特定的消費價值。買西服,是取其裝飾儀表的消費價值;買彩電,是取其觀看電視節目的消費價值。消費價值是通過一件完整的產品來提供的。把西服分割成衣領、衣袖、衣襟和內襯,就不能再提供裝飾儀表的消費價值了,我們也就不會去買。也正因為如此,作為生產或銷售企業,也絕對不會把一堆布片投放到西服消費市場,或者把一堆元器件投放到彩電消費市場。這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
作為旅遊消費者,我們購買旅遊產品也是取其特定的消費價值。旅遊產品是什麼呢?它是給旅遊消費者提供「一次旅遊經歷」這樣一種特定消費價值的無形產品,一件旅遊產品可以定義為「一個旅遊者從出發到游完全程回家」的全部旅遊活動過程,是一系列服務的綜合。旅遊者購買旅遊產品,是買一次完整的旅遊活動,從中獲得一次獨特的旅遊經歷。他絕不會只買一個飛機座位飛到桂林又飛轉來,也不會只買一家飯店的床位住個晚上就打道回府。有人會說,散客例外,他們的購買過程是零散的。其實不然,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不管是散客還是團隊旅遊者,如果他們對旅遊活動中的某個環節感到不滿意,就會對整個旅遊過程不滿意。這充分說明他們都把旅遊活動全程看作是一個完整的消費過程。
那麼旅遊企業和景點能否像西服生產企業那樣向市場提供完整的旅遊產品呢?不可能!沒有那一家企業能夠說,我能為旅遊者提供從交通、住宿、餐飲、購物到全套景點組合。實際上,供給這一整套服務的,是若干個跨地區甚至跨部門的企業,由他們在分工合作中來完成旅遊產品的「組裝」。旅遊服務就像一副八抬大轎,面對每一個旅遊者,都要用這個轎子去抬。要抬好轎,轎夫要步調一致,如果各走各的,再大的力氣,轎子也會抬得東倒西歪。旅遊業的「八個轎夫」也就是一系列相關服務企業和景點,如果他們各有各的一套經營理念,互不配合,甚至互相拆台,旅遊業這頂轎子抬起來就會別別扭扭。所謂「散、小、弱、差」就是指這種狀態。
旅遊產業是由一連串橫向聯系的企業構成的產業鏈。這種橫向產業鏈和其他產業的縱向產業鏈意義完全不同,縱向產業鏈只有其頭部生產成品,直接面對消費者,產業鏈條的其它部分則隱蔽在生產者之間的市場關系中,生產者之間可以隨時調整合作夥伴和合作內容,有次品可以退貨,發生違約可以通過追究違約責任來彌補損失,企業之間不必一起「抬轎」,完全可以各抬各的轎;而橫向產業鏈則是整個產業鏈條直接面對消費市場,一起組裝一件「產品」,必須合力來抬這頂轎子。旅遊產業這個巨人,就是因為產業界不了解這種產業特殊的生存水土,各地區、各企業沒有認識到大家同處於一條橫向產業鏈之中,而是以自我為核心進行經營,做不到協同配合而染上的「散、小、弱、差」症。 ; 二、 旅遊產業鏈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旅遊業的產業鏈實際上就是一條產出鏈、利益鏈。經營同一條旅遊線路的各旅遊區(或景點)、各企業就是一副八抬大轎,通過分工協作共同打造同一旅遊產品,形成一條旅遊產出鏈,也可說是一個利益共同體。以長江三峽為例,經營這條線路的各景點、企業,其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這條線路的銷路和聲譽,在利益上互相關聯、互相依存。旅行社生意好,飯店、車船交通、餐飲、景點的銷售也就好;反過來也是如此。即使是同一類企業,或者同是景點,這種利益關系也同樣存在,線路銷路好,旅行社生意都火爆,各景點的銷售也都會被帶動起來。反過來,一條線路名聲很糟,大家的生意都會很蕭條。這就是旅遊產業鏈的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當然,栓在同一條產業鏈上的景點、企業之間利益的依存性並不能掩蓋其利益的矛盾性,也就是企業之間還存在激烈的業內競爭。同在一個大灶吃飯,你吃得多,別人就吃得少。旅行社的收入分配多些,其它企業分配就會相對少些;你的旅行社客源爭取得多,別的旅行社接待的客源可能就相對少些。
企業都是有獨立經濟利益的經濟體,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旅遊企業也不例外。這使旅遊企業最易於把眼光都盯在怎麼去多分享旅遊市場這個「大餅」上面,注重強化其在業內的競爭能力,而對旅遊產業的特殊性視而不見,忽略利益的依存性,不去管如何做大這個「餅」,讓這個「餅」的口感好些。旅遊企業的自我中心經營觀造成了一系列的誤區。
http://www.studa.net/market/060213/16495499.html
看這個
Ⅱ 什麼叫產業鏈幫我舉個例子.萬分感謝
什麼是產業鏈?
產業鏈即從一種或幾種資源通過若干產業層次不斷向下游產業轉移直至到達消費者的路徑,它包含四層含義:一是產業鏈是產業層次的表達。二是產業鏈是產業關聯程度的表達。產業關聯性越強,鏈條越緊密,資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三是產業鏈是資源加工深度的表達。產業鏈越長,表明加工可以達到的深度越深。四是產業鏈是滿足需求程度的表達。產業鏈始於自然資源、止於消費市場,但起點和終點並非固定不變。
事例
完善的新興技術產業鏈
上海卓有成效的大力打造,使得長三角形成了中國最完善的多系列、多功能的現代化產業鏈。當然,這與該區域內各城市間的成功協調配合分不開。
一個最典型的事例是,大部分台灣的PC代工廠商在轉戰內地時,選擇了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此為了降低勞動力、生產成本,台灣其他PC代工廠商從上個世紀末開始,逐漸將產能向長三角的中小城市轉移,這促使長三角日漸成為重要的IT製造基地。
2005年9月,大眾電腦宣布關閉最後一家台灣裝配工廠,台灣的筆記本生產線已全線轉移至內地。自此,長三角成為全球最大的筆記本製造基地,全球近七成的筆記本電腦在這里生產。東芝、三星等跨國巨頭也在此前做出戰略調整,東芝將海外筆記本生產基地從菲律賓遷到杭州,三星把蘇州作為其惟一的筆記本生產基地。長三角的產業地位和生產效率對於全球而言,可謂舉足輕重。
長三角地區還是國內重要的液晶生產基地和晶元製造基地。以蘇州、南京為主已經成為全球液晶後工序模塊的重要生產基地和配套產業聚集區,多以世界級的日、韓、台資企業為主,形成了規模龐大而完整的液晶中下游產業鏈。在上海政府的極力推動下,上廣電斥巨資建成了國內液晶5代線。江蘇崑山的5代液晶屏生產線也已破土動工。這條台資背景的液晶生產線一旦建成,將進一步推動長三角地區液晶上下游產業鏈的完善,形成液晶產業群聚效應。
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同時也是晶元製造業基地,這里聚集了全球頂尖的晶元代工企業,其中包括中芯國際、台積電和具有台聯電背景的和艦科技。在上海的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就集中了國內1/5的晶元設計企業和中芯國際、華虹、宏力等主要晶元製造企業。IBM亞太區副總裁陳良忠曾經這樣形容上海:「黃浦江畔是中國半導體技術的前沿,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聚集了半導體產業從設計、生產、甚至服務的眾多企業。整個產業群的蓬勃發展,將是中國整個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源泉。」
「IT類跨國公司轉戰上海,將有可能帶來整個產業的群聚效應。就像當年IT、通訊類跨國公司一股腦選擇北京一樣,IT企業總部也有可能會形成向上海轉移的趨勢。「謝康說。
產業鏈的完善不僅在於產業鏈自身,它還涉及方方面面的問題。有專家告訴本刊記者,上海周邊擁有江浙這樣經濟發達的省份,製造能力強,產業鏈完整,企業群密集,特別是長三角各地產業結構既有分工,又有協作,很多製造業類的跨國公司將總部選在上海正是看中這點。
Ⅲ 現在什麼行業最賺錢
截止2020年1月為止,文化產業最賺錢。
到2020年,教育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8年;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基本建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3歲;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旅遊經濟穩步增長,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度達到12%。
(3)用一個例子解釋產業鏈擴展閱讀:
文化產業是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是國民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文化產業既直接推動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消費,也日益與旅遊、體育、信息、物流、建築、設計等產業融合,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
文化產業具有創意性、引領性、低投入、低消耗的鮮明特點和優結構、擴消費、增就業、促轉型、可持續的獨特作用。
Ⅳ 製造業如何做好產業鏈整合國外有沒有成功的例子,是怎麼做的
發表評論(1)Email推薦給好友列印全文字體:大 中 小在用戶中心分享復制鏈接給好友0
「郎旋風」襲莞,他提出東莞突圍之路在於對現有產業鏈加速整合
經濟形勢真的好轉了嗎?郎咸平告訴你,這只是表象。昨日,被譽為「世界級經濟大師」的郎咸平做東莞,為東莞企業主奉上兩場精彩的演講。他認為,突圍之路在於對現有產業鏈加速整合,而不是把勞動密集型產業改造為高科技產業。
在互動環節,郎咸平還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一位女「鹹菜」親手製作的黑芝麻糊,希望他吃了後頭發能變黑。接過黑芝麻糊,郎咸平高高舉起,笑容可掬地與「芝麻大嫂」合影。這溫馨的一幕,引得全場掌聲雷動。
莞企面臨的處境或更惡化
自今年3月以來,東莞多項數據呈現回暖的跡象。危機真的過去了嗎?中小企業該如何行動?昨日,「郎旋風」登陸東莞,做客東莞,與廣大企業主近距離交流。
滿頭白發和他的「郎式幽默」,昨日盡顯風采。而他幽默的演講方式、豐富的表情和動作則引發全場觀眾陣陣掌聲,盡管郎咸平的診斷讓他們感到不那麼樂觀。
昨日,郎咸平作了兩場專題演講,並參與互動環節,回答企業家和聽眾們的提問。他反復指出,經濟回暖只是表象,而困擾東莞企業主的兩大問題並沒有解決,相反6月5日國際油價上漲,暴露出那些掌握了定價權的國際炒家又在蠢蠢欲動,東莞企業面臨的處境可能會更加惡化。
廣東最能接受新思維
昨日演講中,盡管只有部分聽眾來自東莞,郎咸平還是最關注東莞的情況,演講基本圍繞東莞的困境和突圍之路展開。在接受記者專訪時,郎咸平也著重對東莞做了分析,他認為有些提法是不對的,比如拋棄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而去做高科技「未來東莞企業的方向,應該是在現有的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基礎上,加速整合產業鏈。」
郎咸平對東莞寄予厚望。他表示,廣東是最能接受新思維的。
專訪
困局錯不在勞動密集型產業
關於東莞
「如果東莞能在現有產業鏈基礎上整合的話,我相信又能造出一個輝煌來。」
「東莞生產力低跟勞動密集型沒有關系,不能離開現有的產業基礎去搞什麼高科技。」
關於白發
「下回大家見到我的時候,我會先吃了黑芝麻糊再來,到時頭發會比較黑了。」
昨日上午,郎咸平接受了記者的專訪。他認為,東莞生產力低跟勞動密集型沒有關系,不能離開現有的產業基礎去搞什麼高科技。「如果東莞能在現有產業鏈基礎上整合的話,我相信又能造出一個輝煌來。」
他們不聽我的,吃了虧才知道
記者(以下簡稱「記」):現在大家都提「金融危機」,而很少採用「經濟危機」一詞。
郎咸平(以下簡稱「郎」):這次對歐洲、日本是金融危機,是沖擊他們的金融體系之外,間接沖擊到他們的實體經濟。而對我們,是繞過我們的金融體系,直接沖擊到我們的實體經濟。東莞這么被動,原因就在這里。對我們來講,講「金融海嘯」是不正確的,我們應該是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製造業危機」。問題是我們要怎麼脫困。
記:大家也希望從你這里得到一些指點。
郎:最近政府的政策,一是鼓勵大家創建品牌,二是鼓勵大家從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為高科技的技術密集型產業。這不是對與錯的問題,而是個方向的問題。廣東做傢具、玩具,毛利潤確實很低,做晶元的毛利率非常高。是不是應該轉做晶元呢?根本不是這么回事,你應該把它從純製造轉為整個產業鏈的高效整合,而不是拋棄傢具、玩具業,搞什麼高科技。未來東莞企業的方向應該是在現有的傳統勞動密集型基礎上,加速整合產業鏈。而且以國外成功的例子看,必須是以信息系統來整合。
Ⅳ 滕州市主要的產業鏈和產業結構是怎麼樣的,以什麼為最大產業 重工業還是輕工業詳細例子 謝謝
以煤炭化工業和機床加工業為主,從煤資源開採到如今的煤化工,焦化。
Ⅵ 什麼叫產業鏈,什麼叫產業集群,舉例說明~~
建議你解讀一下德隆。它的發展和主營是你所提出問題可以給出答案的最佳案例。
Ⅶ 誰能簡明扼要解答產業價值鏈、產業鏈、供應鏈的意思和彼此區別。最好能夠舉例說明,以一個企業具體闡述最
首先產業是一個大的方向,比如汽車製造,物流,金融服務等;產業價值鏈就是產業的核心部分,比如核心技術,客戶體驗,資金流轉等;供應鏈是圍繞產品或服務的上下游的供應關系,常見的是物流行業以及製造的供應鏈管理。
Ⅷ 縱向一體化戰略的含義及適用條件,舉例說明
經濟學上,沿產業鏈占據若干環節的業務布局叫做縱向一體化。縱向一體化是一個戰略性的計劃,它是組織核心能力在企業內部擴張的一種形式,與它相同的還有橫向一體化戰略和加強型戰略。
縱向一體化又叫垂直一體化,指企業將生產與原料供應,或者生產與產品銷售聯合在一起的戰略形式,是企業在兩個可能的方向上擴展現有經營業務的一種發展戰略,是將公司的經營活動向後擴展到原材料供應或向前擴展到銷售終端的一種戰略體系。包括後向一體化戰略和前向一體化戰略,也就是將經營領域向深度發展的戰略。
前向一體化戰略是企業自行對本公司產品做進一步深加工,或者資源進行綜合利用,或公司建立自己的銷售組織來銷售本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如鋼鐵企業自己軋制各種型材,並將型材製成各種不同的最終產品既屬於前向一體化。
後向一體化則是企業自己供應生產現有產品或服務所需要的全部或部分原材料或半成品,如鋼鐵公司自己擁有礦山和煉焦設施;紡織廠自己紡紗、洗紗等。
縱向一體化的目的:是為加強核心企業對原材料供應、產品製造、分銷和銷售全過程的控制,使企業能在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從而達到增加各個業務活動階段的利潤。
關於通用與費雪縱向一體化案例的進一步思考 2008-02-29 23:59 交易成本經濟學認為:企業專用性投資的增加會增加敲竹杠的有關市場交易成本,進而增加縱向一體化的可能性。而研究縱向一體化,最為經典的莫過於通用汽車公司兼並費雪車身公司這一案例了。為了便於分析,在這里將這個過程簡單回顧一下。1919年,通用汽車公司與費雪公司簽訂了為期十年的提供封閉型車身的協議。協議規定通用汽車公司所需的所有封閉型車身必須在費雪公司購買,供貨價格為成本加上17.6%的盈利(成本中不包括投資的資本利息),同時,給通用汽車公司車身的價格變化幅度不能超過費雪公司給其他汽車製造商同類車身價格的變化幅度,也不能超過除費雪公司以外的其他公司生產同類車身的市場平均價格。這種合同安排的主要宗旨在於鼓勵費雪車身公司專用性投資,同時防範雙方的機會主義行為,但是,不幸的是,這種情況還是發生了。由於價格的變化主要來自於成本,因而費雪公司採用高度勞動密集型技術,同時拒絕將車身生產工廠建立在毗鄰通用汽車公司的裝配工廠附近,這種安排對於費雪公司是有利的,因為車身價格等於公司的可變成本加17.6%的利潤率,即費雪公司的勞動力和運輸成本上加上17.6%的利潤率。最後,通用公司忍無可忍,購買了費雪公司的剩餘股票,並於1962年最終吞並了費雪公司。科斯認為,通過縱向一體化,一系列契約被一個契約代替了,從而減少了與制定和執行合同有關的簽約成本,而由於市場的運行是有成本的,如果允許企業家來支配資源,就能節約某些市場運行成本。顯然,在這里,科斯將簽約成本當成一個重要的交易成本構成了,但是,在通用汽車公司兼並費雪車身公司這一案例中,契約減少的數量並不明顯。在費雪車身作為一個獨立的企業時,企業的所有雇員都要與費雪兄弟簽訂合約,而被兼並後,雇員的簽約對象變成了通用汽車,另外再加上通用汽車與費雪兄弟的合約,因此,可以說,在兼並前後,契約數量的變化並不大,顯然,簽約成本並不是主要的交易成本組成部分。而通用汽車之所以要兼並費雪車身公司,顯然兼並對它是有利可圖的;而對於費雪車身公司,如果保持獨立能獲得更大的收益,那麼它也是不會接受兼並的,因此可以認定費雪公司至少沒有從這次兼並中蒙受損失。沒有證據表明通用汽車的管理水平顯著高於費雪車身公司,二者的人力資本也同樣是由企業家指揮。給定簽約成本基本不變,生產率沒有明顯變化的情況下,兼並又得以實施,那麼兼並的收益從什麼地方來呢?兼並所產生的收益又如何分配呢?對此,克萊因的回答是:縱向一體化節約的交易成本並非主要源自科斯強調的制定合約的簽約成本,而是源於契約所誘發的與敲竹杠有關的成本。由於專用性投資可能誘發敲竹杠,通過縱向一體化改變了企業組織資產的所有權,創造了一定程度的靈活性,從而避免了不完全合約下敲竹杠的可能,避免了不完全合約下談判和再談判過程中產生的租金耗散,進而顯著地節約了交易成本。同時,通過縱向一體化,人力資本的敲竹杠問題也能得以解決。因為縱向一體化不但令費雪兄弟成為通用公司的雇員,而且將費雪車身的全部雇員收歸旗下。通過獲取費雪公司的組織所有權,包括該組織中全部寫作生產工人的勞動合同以及如何製造車身的全部知識,通用公司從購買車身轉變為製造車身。因為從擁有企業的一系列相互依賴的勞動合同以及具體化在組織中的雇員團隊的企業專用知識的意義而言,企業的所有者才能夠擁有該企業的人力資本。……經過這樣的權力轉移後,不再發生敲竹杠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作為經濟主體的雇員數目龐大,以至於難以達成共謀,不可能所有雇員同時開小差或者離職,因而大型團隊組織中縱向一體化意味著人力資本的所有權十分接近於實物資本。這個洞見無疑是深刻的,但是,從個體主義的角度出發,那麼具體是誰在實施敲竹杠呢?企業的契約理論認為,企業是一種法律虛構,是一系列契約的連接,企業本身是沒有思想和動機的,那麼如果存在敲竹杠動機或者行為,在這個案例中,到底是誰在敲竹杠呢?這是克萊因所沒有回答的問題。另外,給定人力資本只存在於其載體這一事實,縱向一體化解決人力資本專用性的判斷是嚴謹的嗎?企業無非是一個人力資本和非人力資本之間的合約,而擁有這些資本的顯然就是人力資本所有者和非人力資本所有者,因此,真正可能敲竹杠的可能是人力資本所有者或非人力資本所有者。在這個案例中,被認為敲竹杠的主要是費雪公司,因此我們將注意力聚焦在費雪公司的人力資本和非人力資本所有者。首先分析縱向一體化後人力資本敲竹杠的問題。由於通用性人力資本的特性,因此其市場價值是相對固定的,兼並前後應該不影響通用性人力資本的報酬,因此我們著重分析專用性人力資本。如果某一特定的專用性人力資本在兼並前付出一定量的勞動,並且得到與之相當的報酬,在兼並後,可能發生兩種情況。其一是報酬降低,由於專用性人力資本只有在與特定的交易對象交易時,才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這種專用性人力資本在其他地方將會急劇貶值,因此可以認定通用汽車有這種沖動降低專用性人力資本的報酬。但是,由於人力資本的主動性特徵,並且專用性人力資本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徵,在降低報酬之後,專用性人力資本完全可以用偷懶來對抗通用汽車公司的敲竹杠,從而迫使公司提高支付。從另外一個角度,如果通用汽車公司可以對費雪車身公司的具有專用性人力資本的雇員實施敲竹杠策略,那麼費雪公司獨立的時候仍然也可以實施類似策略,因此通用公司在兼並後對擁有專用性人力資本的所有者實施不同於費雪公司的敲竹杠策略是行不通的(由於材料有限,我們無法得知費雪車身公司獨立的時候公司是否對員工實施敲竹杠,況且費雪公司對員工實施敲竹杠並不是通用公司所關心的,所以這不是通用公司兼並費雪車身公司的重要原因)。其二是要求提高報酬,這種情況仍然很難發生,因為索要過高的報酬可能遭致公司棄用,從而使得專用性人力資本毫無價值,因此專用性人力資本將抑制自己索要高價的沖動,選擇繼續與新公司合作。也就是說,在兼並前後,費雪車身公司的雇員的行為和報酬將會大致保持不變。另外,通用汽車為了維持員工隊伍的穩定,一如大多數兼並案例所表現的那樣,可能會對其中擁有專用性人力資本的重要成員增加報酬。因此,人力資本敲竹杠問題並不是通用公司兼並費雪公司的主要原因,如果人力資本有敲竹杠的嫌疑,那麼兼並前後應該不會有太大的改善,如果能改善的話,那麼費雪公司在獨立的時候就解決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通用公司在解決人力資本敲竹杠的問題上比費雪公司高出一籌。另外,克萊因所謂的大型團隊組織中縱向一體化意味著人力資本接近於非人力資本的判斷也稍嫌武斷。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特性迥異,才導致對二者的治理方式截然不同。在這個案例中,除了費雪兄弟以外的其他雇員,只要他們在兼並前後的勞動強度和報酬大致不變,受誰指揮都是沒有關系的;同時,這些雇員在長期合作中獲得的專用性知識,也只有在被兼並後的這個公司才能得以發揮,而只有專用性人力資本有了用武之地,才能創造效益並獲得收益,這才是費雪公司的大部分雇員仍然選擇繼續留下的最根本的原因。然後分析非人力資本所有者。既然兼並前後人力資本所有者報酬保持基本不變,那麼,兼並之前的敲竹杠行為所帶來的收益只能歸非人力資本所有者所有。的確,在保證了雇員的合約支付之後,任何從對手那裡敲竹杠得到的收益都將歸非人力資本所有者所有。也就是說,真正對通用公司實施敲竹杠的是費雪車身公司的非人力資本所有者。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縱向一體化只是解決了非人力資本所有者之間可能產生的敲竹杠的問題。對於人力資本,由於人力資本只存在於載體中(我們暫時擱置人力資本的所有權問題),無法通過縱向一體化進入企業,簡單的縱向一體化也無法解決人力資本敲竹杠的問題。或者說如果只是縱向一體化,而沒有其他針對人力資本的特別的治理措施,人力資本的敲竹杠問題將無法得到改善(至於專用性人力資本的治理機制,將另外行文討論)。同時,由於在企業已經存在的情況下,非人力資本作為一種被動性資產,無法創造價值,只有與具有主動性的人力資本結合起來,才能創造價值,而現代企業理論雖然也認識到人力資本的重要性,但是卻沒有將其放到應有的高度,在分析企業時,仍然以非人力資本為主體,由於這種認知角度的誤差,使得我們對企業的認識缺乏更深刻的把握。實踐中,以非人力資本為主體來認知企業的這種是而是非的理論也誤導了公眾的視線,從而使得企業的運營並沒有達到應有的效率。
Ⅸ 舉例說明媒體基本的盈利模式是什麼現在的報業集團是如何進行資源整合和產業鏈延伸
廣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