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中央要重提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中國國情的客觀要求,是中國經濟發展本世紀中葉之前不可逾越的階段。中國農村剩餘勞動力多,且素質較低,而資金、技術等要素相對稀缺,這是中國的基本國情。
農村剩餘勞動力對社會不僅不能產生效益,相反卻參與社會收益的分配,這是造成農業勞動生產率低、農民收入難以增加的根本原因。國際經驗表明,凡是人口眾多、土地和資本稀缺的國家和地區,其產業結構都要經歷由資源和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演進的過程。
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在工業化發展初期都是依靠勞動密集型產業起步和崛起的。我們應當借鑒周邊國家的成功經驗,立足於「勞動力成本低」這一基本國情和比較優勢,來吸收資本、引進技術、換取其他資源,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才能夠為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找到出路。
企業情況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促進農村就業和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勞動密集型企業能夠吸納更多的勞動力。據測算,每一單位固定資本所吸納的勞動力數量,勞動密集型的輕紡部門是資本密集型的重工業部門的2.5倍,勞動密集型小企業是資本技術密集型大企業的10倍以上。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對解決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拉動農村有效需求,將會發揮重要作用。促進農村就業的重要途徑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擴大出口、增加創匯的重要舉措。
中國一個重要的比較優勢在於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仍然具有優勢。據農業部鄉鎮企業局統計,1996—2001年間,鄉鎮企業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額占同期鄉鎮企業出口總額的60%左右。在加入WTO的背景下,發展蔬菜、水果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產業仍是中國農業擴大出口、增加創匯的重要途徑。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推進城鎮化建設的關鍵。發展小城鎮,關鍵在於培育小城鎮經濟。
實踐證明,鄉鎮企業是小城鎮建設的重要經濟支柱,據統計,1996— 2001年,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全國鄉鎮工業增加值的貢獻率為55.5%。農村工業化立足於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如蘇南模式、溫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等,已為建設小城鎮打下了經濟基礎。
Ⅱ 城市群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群內城市間的產業分工與合作。下圖示意城市群內部城市間的產業鏈分工體系
1、A 2、D |
Ⅲ 生物質壓縮顆粒燃料對於城市能源產業鏈的幫助到底有多大
生物質顆粒燃料,農業林業廢棄物利用起來,循環經濟。城市都在禁止燒煤,生物質顆粒燃料沒有污染
Ⅳ 長三角一體化具體指哪些內容
1 助推長江三角洲市場體系一體化
一是建立健全統一的市場標准化體系。把標准化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積極推進農業、工業、服務業、建築業與對外貿易等多個領域標准化體系建設與發展與發展,引導企業深人開展「尋標、對標、提標、達標」活動。加快培育標准化服務機構,支持各級各類標准化科研機構、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及歸口單位、標准化出版發行機構等。加強標准化服務能力建設與發展。鼓勵社會資金參與標准化服務機構建設與發展。引導有能力的社會組織提供標准化服務。
二是主動探索「基層出題、領導答題」的工作模式。改革推進上同頻。
匯總基層落實過程中的種種難題,打破不同部門之間「一畝三分地」的界限,主動作為,積極推進,努力做到「幫忙不添亂、介人不陷人」。不同層級的政府部門務必加強上下聯動,密切溝通聯系,建立常態化改革服務機制。政策制定上配套。堅持先立後破,發揮立法對各項改革舉措的先行保障與引領推動作用,把成功的工作經驗、工作模式以條例的形成固定下來,甚至可以在更大范圍內推廣實施。
三是嚴格環境准人,共建環境治理協調新機制。制定流域統籌、區域統一的行業污染物排放績效約束,嚴格行業資源環境准人,分區實施負面清單管理機制與退出機制。在國家層面建立強有力地推進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的環境管理協調機構,健全跨區域與跨部門協同、多種污染物與多種環境要素協同治理機制。
建設與發展環境信息共享平台,實現全域監測數據實時共享,強化跨部門、跨區域、跨流域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響應能力建設與發展,健全長江三角洲污染防治協作長效機制。在環太湖、沿海、長江口、環澱山湖、蘇南丘陵、新安江等跨界地區,健全與完善區域生態補償機制,對在區域環境保護中因承擔生態功能而影響經濟發展的地區,通過設立專項基金予以合理的經濟補償。
Ⅳ 城市群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群內城市間的產業分工與合作。該圖示意城市群內部城市間的產業鏈分工體系
小題1:A 小題2:D Ⅵ 如何藉助高鐵站建設,配套相關產業,促進產業升級和城市建設 高鐵站建設以下四個方面促進產業升級和城市建設: 一、帶動基礎製造業發展。高鐵投資規模大,產業鏈長,可以增加鋼材、水泥等其他建材的有效需求,對擴大就業,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促進消費增長具有重要作用。 二、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高鐵可拉動冶金、機械、建築、橡膠、電力、信息、計算機、精密儀器等上游產業的快速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新一代高速動車組零部件生產設計核心層企業近100家、緊密層企業500餘家,覆蓋20多個省市,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高新技術研發製造產業鏈。 三、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高鐵開通釋放了既有線的運能,有效緩解了貨運能力緊張的狀況,全社會人流、物流周轉明顯加快,成本有效降低。我國已開通運營的高鐵可為貨物運輸騰出2.3億噸的年運力。與2007年相比,2014年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增加68154萬噸,增長21.8%。 四、優化產業結構調整。高鐵的建設和開通能夠有效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使鐵路發展轉變為現實生產力,不斷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民生改善創造條件。 Ⅶ 日華科技如 何構建城市智慧應急產業鏈 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市場創新 ,實現在民防、消防、港口、氣象、海洋等多個領域的快速普及應用,構建立足能效、益於發展的城市智慧應急產業鏈和布局。 Ⅷ 武漢市有哪些公司是屬於華為鯤鵬產業鏈上的 武漢市有哪些公司的屬於華為婚紗店的12月有很多公司啊,工資挺多的這個東西。公司挺多的公司。 與形成城市產業鏈的優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