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線城市發展迅速,都有哪些綜合原因
我們國家這幾年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了,除去一線城市的拉動作用,中小城市對於經濟的貢獻也越來越大了,雖說依舊比不上一線城市,但其經濟作用和一線城市上是不相上下的。與此同時很多人也產生了疑問,為什麼一線城市會發展的如此迅速,而中小城市目前只是處於有所起色狀態,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國家、人才和技術產業多方面的因素。
一線城市一般產業多是高新科技的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的能帶來的經濟價值是十分巨大的。在中小城市的發展上,我們很多的城市都是以重工業為基礎,也是因為一線城市的產業升級,重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回報率差異是十分的巨大的,同樣的投入重工業在帶給小城市高回報的同時還消耗了小城市的發展潛力,但高新技術產業卻不斷的帶給一線城市新的活力和發展潛能,綜合這幾點因素,這就是為什麼一線城市能夠一直能夠高速的發展。。
② 影響西南茶葉發展原因
中國是茶葉抄的原產國,也是世界第一產茶大國和茶葉出口國。然而近年來雖然茶葉國內外的需求量不斷上升,但國內的茶葉市場依然存在大量的問題與發展瓶頸。面對未來,我們需要打破傳統模式,挖掘市場潛力,嚴把產品質量,打造優秀品牌,增強產品研發能力,使我國茶葉行業得到有效而迅速的提升。
從近幾年行業發展來看,未來茶葉行業一定面臨著大洗牌,打造優勢品牌、創建龍頭企業、打破消費習慣區域化、採取電商模式銷售等等都將成為今後行業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如何能配合行業發展,推動和促進發展,行業專業培訓需求呼之欲出。中國茶葉行業是一個正在加速變革的「老行業」,這就需要茶葉主管部門、茶企老闆堅持學習,堅持實踐,共同尋覓茶葉的復興策略。
③ 近幾年非洲國家經濟發展迅速的原因是什麼
非洲地區在全球經濟形勢嚴峻的環境之下,仍然保持較快發展速度,固然是因為其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有充分的上升和增長空間,但更為重要的是非洲各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掘自身優勢和特點,走出了一條產業多樣化、多引擎拉動經濟的發展道路。目前,能源礦產出口和外部投資增加,地區內消費需求上升,以及區域經濟一體化,都已成為拉動非洲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非洲地區對能源礦產領域的投資持續增加,各能源出口國經濟增速普遍高於地區平均水平,非洲第一大產油國奈及利亞2014年經濟增速將達到7%,其他油氣資源大國如安哥拉、迦納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速都將保持在8%以上。而莫三比克和象牙海岸也憑借礦產資源出口在2014年預期實現8%的經濟增長。
同時,非洲地區近年來憑借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吸引大量外國直接投資,特別是來自新興經濟體的投資,極大促進了地區經濟增長。2012年非洲的私人資本凈流入量達到創紀錄的545億美元,外國直接投資凈流入量則增長了5.5%,達到377億美元。目前,非洲地區吸引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的比例已經從5年前的3.2%增長到5.6%。最近5年,新興市場經濟體對非投資增長超過20%,而發達經濟體對非投資也實現了8%的增幅。更為重要的是,製造業、信息技術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服務業等非能源領域的投資近年也開始明顯增長。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非洲各國近年來在減貧扶貧、培育內部市場和消費群體方面也取得了明顯進步。目前,消費支出占非洲GDP的60%以上,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非洲大陸54個國家中,已經有26個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2012年非洲的中產階級家庭已達6000萬個,2015年將達到1億個。隨著通貨膨脹率的下降、信貸渠道的改善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未來非洲的消費需求將進一步提升,並培育起相當規模的中產階層收入群體,進一步拉動經濟增長。
非洲地區的經濟一體化步伐也在不斷加快。東非共同體、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和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在區域內的經濟合作與貿易,將在未來推動非洲經濟進一步增長。東非國家在2015年將建立一個共同的證券交易市場。坦尚尼亞、烏干達、蒲隆地和盧安達簽署了一項耗資47億美元的鐵路網路建設協議。肯亞和衣索比亞建設東非交通走廊的項目也於2012年正式開工,項目耗資約250億美元。在西非地區,各國的金融機構整合也在進行,象牙海岸的區域證券交易所為西部非洲多個國家提供金融服務。南部非洲國家則在2008年正式啟動自由貿易區,通過免稅、標准化通關程序和減少關口和手續等手段,不僅促進了成員國間的貿易往來,也為最終非洲地區自貿區的成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④ 中國製造業迅速發展的原因
改革開放實施,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國家堅持基本經濟制度,正確引導製造業的發展,有效調整產業結構;中國勞動力豐富廉價,中國自然資源豐富,重視科技,使得勞動、資源、技術密集型產業陸續快速發展。
⑤ 第三產業發展的原因
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強調兩點:
1、這是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從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促進了為生產服務的第三產業的發展;第一、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為第三產業提供了勞動力來源;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變化為第三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國際經濟技術交流推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等五個方面論證。
2、它的發展程度已成為衡量現代經濟發展程度的主要標志。
在經濟發達國家,第三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很大,並且繼續呈上升趨勢,已經成為這些國家最龐大的產業部門。第三產業的就業在發達國家持續上升,尤其是在二戰之後,上升趨勢更為明顯,說明發達國家工業化已趨於成熟,並開始邁進所謂「後工業化社會」。
我國第三產業的狀況:與其他國家橫向比較,我國第三產業相對滯後,第三產業在GNP和GDP中所佔比重較低,不僅遠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甚至低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而且就業人員在總就業人數中所佔比重比較低。與我國第一、二產業在GNP和GDP中所佔比重的縱向比較,第一產業比重下降,自1978年到1997年,20年間下降了近10個百分點。第二產業穩中波動,無論是上升還是波動變化趨勢都不大。第三產業的產值比重是基本上呈現上升趨勢,改革開放20年間,上升了近9個百分點。可見,中國的產業結構在不斷調整之中,朝著合理的方向發展。
我國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重要意義:這一內容是本框題的重點內容。書中從三個角度論述了我國發展第三產業的意義:第一、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可以有效推進我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人類生產活動發展的歷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第二個階段以工業的大規模發展為標志,即所謂工業化階段;第三個階段以資本和勞動力大量湧入信息業和各類技術服務業等為特徵,即現代化階段。我國現在仍然是一個農業大國,面臨著加快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的雙重任務,必須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第二、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可以擴大就業,保證社會安定。就業問題既是一個經濟問題,又是一個政治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直接關繫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關繫到社會的穩定。我國現在一年的犯罪率高於建國後十年的犯罪率,就說明了這一問題。第三、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⑥ "1914年至1922年間,產業發展迅速"。請從國內與國際角度分析其原因
略
⑦ 人造產品迅速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人造產品迅速發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因為西方飲食文化的影響力擴大,中國的烘焙產品消費提升,推動了人造黃油行業的發展;二是基於健康、環保、信仰等因素,素食主義逐漸流行,素食人口數量及消費頻次不斷增加,可提供各類優質蛋白質的人造肉受到消費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