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湖南常德地圖
堅實的農業基礎
全市有耕地43萬公頃,三分之二以上為洞庭湖淤積平原,土壤肥沃,氣候濕潤,是春撒一把種,秋收一倉糧的好地方。有可利用草場646萬畝,可養殖水面100萬畝,林地面積700萬畝,具有發展牧業、水產業和林果業的先天條件。 全市有5個縣、區為國家農產品商品基地。糧食、棉花、油料產量居全省之首。果、麻、茶、糖、蠶、煙和豬、牛、羊、禽、魚、龜、鱉、牛蛙、珍珠以其出產多、品質優而聞名全省、全國。
日益健全的工業格局
常德市為湘西北的工業基地,形成了以食品、紡織、機電、化工、建材為支柱的工業體系。其中紗、布、酒、水泥、卷煙產量居全省前列。常德發達的農業、豐富的礦藏資源,為工業提供了大量原料,形成了目前以加工業為主的工業格局。在國家劃定的39個工業大類中,除石油、天然氣開采等少數產業外,其它30多個大類均有分布,形成了輕工業佔主導、輕重工業基本均衡發展的產業結構。
截止2004年底,常德市有規模工業企業401戶,其中大型企業4戶,中型企業49戶。隨著常德市國有企業「兩個置換」改革進入清盤掃尾階段,規模工業企業僅有68戶為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市直納入改革范圍的63戶工交企業已有60戶完成了職工安置工作, 9個區縣(市)列入改革范圍的213戶國有企業已全部完成掃尾工作,實現了體制的根本轉換。
2004年,全市規模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32.7億元,增長30%,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絕對額居全省第三位,速度居全省第二位;完成銷售產值280.9億元,同比增長26.7%,產銷率達100%;實現利潤19.5億元,居全省第二位,增長38.3%;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42.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00多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一位。
市委、市政府根據國家產業政策,結合常德產業實際,經過科學論證,明確了常德市近幾年重點發展的十一個優勢產業,即:煙草產業、鋁材產業、電力產業、林紙產業、食品產業、機電產業、紡織產業、建材產業、醫葯產業、珍珠產業、鹽化工產業。2004年,全市十大優勢產業(不含珍珠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46.1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23.3億元,實現銷售稅金65.3億元,實現利潤17.5億元,分別佔全市總量的87.6%、86.7%、97.9%、90.2%。
煙草產業 常德卷煙廠是常德唯一的煙草生產企業。該廠主要產品為「芙蓉」系列卷煙,其中「芙蓉王」被國家工商總局授予「中國馳名商標」,產品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並出口到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市場佔有率多年名列中國高檔煙前茅。2001年,常煙投資10億元,新建聯合工房,引進先進的卷煙生產和科研設備,使該廠具有了世界一流的技術裝備水平。2004年,該廠完成產值112.4億元,實現利潤11.9億元。 面對全球化世紀風雲,常煙定下了自己的「2231」奮斗目標:即在「十一五」末期,確保卷煙品牌規模做到200萬大箱以上,品牌的年度收入200億元以上,企業年度利潤30億元以上,進入行業一流企業,躋身世界煙草前10強。
鋁材產業 2002年,創元鋁業落戶常德市桃源縣,距市中心30公里。創元鋁業依託五強溪水電站的電力優勢,噸鋁電費占鋁錠成本的比例為33%(噸鋁耗電1.5萬度,電價0.26元/kwh),比國內平均水平(噸鋁耗電1.6萬度,電價0.305元/kwh)低5個百分點。2004年完成產值11.5億元,實現利潤4643萬元。2004年至2007年,創元鋁業計劃完成投資50億元,達到年產電解鋁28萬噸、鋁材10萬噸、陽極16萬噸、發電42億度(自建60萬千瓦火電廠)的生產規模,年產值75億元,利稅10億元。湖南省中長期產業發展規劃將常德市確定為鋁工業發展基地,為加大鋁材產業開發力度,市政府成立了鋁材及鋁合金系列產品深加工項目協調領導小組,項目選址確定在德山經濟開發區和桃源創元工業園,目前正在進行項目前期市場調研。
電力產業 常德現有5家火電廠,33家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36萬千瓦,其中石門火電廠90萬千瓦。2004年,全市完成電力產值15.6億元,實現利潤3656萬元。
林紙產業 常德現有造紙及紙產品加工企業23家,年生產能力25萬噸。有中型企業4家,分別是常德恆安紙業、常德天宏紙業、津市雪麗造紙、安鄉恆安衛生紙品。2004年,林紙產業完成產值12.5億元,實現利潤1.1億元。根據國家退田還湖、退耕還林的有關政策,常德市實施了改變農業產業結構的「五個百萬畝工程」,其中之一就是在五年內種植楊樹面積300萬畝,這將為制漿造紙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
食品產業 常德現有食品工業企業和個體戶2萬多家,固定資產20多億元,年產值35億元,年利稅5億元。年產值過千萬元的企業有20家,過億元的有3家,涌現了金健米業、湘澧鹽礦、桃源魯糖、國人啤酒、德山大麴、武陵酒業、漢壽榮祺、西洞庭糖廠等一批大中型骨幹企業。金健米業是「中國糧食第一股」,2004年完成銷售收入4.2億元,「金健米」獲全國知名品牌。全市食品工業產品有5個獲國家銀質獎,92個獲省優產品獎, 10個獲「湖南品牌」。
機電產業 常德現有機電製造企業137家,其中規模企業78家,包括汽車及配件、電子信息、紡機、煙機、軸承、電機、電工電器等15個行業,有235種近400個規格型號產品。共有各種設備9100台(套),其中達國際先進水平的15台(套),國內先進水平的791台(套),一般水平8294台(套)。擁有大中專以上學歷員工4072名,中級技術職稱以上科技人員2319名,高級工程師和高級技師69人,占員工總數的12.5%,獲博士和碩士學位的29人,享受國家級待遇的9人。
常德紡機生產的「巨鷹牌」搖架已形成7大系列29個品種,是國內同類產品中產品最全、產量最大、質量最優的,其中YJ2-142C型搖架已列入國家重點火炬計劃。2003年9月「巨鷹牌」搖架打入搖架王國德國,出口4萬套。經編機有特里科高速機型、拉舍爾雙針床機型及賈卡提花機型等4大系列30多個品種,其質量、性能和市場佔有率均居全國之首。
湖南安福氣門的氣門座,國力變壓器有限公司的武陵牌35KV級以下電力變壓器、組合式變壓器被授予省級名牌。
華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DVR系統、「X」光機電視系統、條形碼客戶信息錄入模塊、IC卡管理模塊、安檢過程硬碟錄像管理網路檢索模塊等產品科技含量高,市場反映良好。
常德煙機生產的YJ17-YJ27卷接機組、YF12-YB17儲存輸送系統占據國產同類機組70%和80%的市場份額,新開發的高檔生活用紙包裝機組產品可替代進口。
金龍電機研發、生產的「錦龍牌」Y2系列三相非同步電動機填補省內空白,功率符合德國DIN42673標准,Y1、Y2系列產品70%出口歐美市場。
紡織產業 全市現有紡織企業160多家,擁有紡紗能力60萬錠,織布機6000台,印染能力1.5億米/年。其中規模以上紡織企業42家,資產總額30.42億元,從業人員2.32萬人。
常德市是湖南省優質棉花主產區,棉花產量每年約200萬擔,佔全省一半。全市紡織企業前段主要是實施內涵式填平補齊的系列技術改造,以改造更新原國有企業陳舊落後裝備為主,在提高產量、質量,降低能耗、物耗,治理污染方面下功夫,裝備和技術水平有所提高。後期發展要轉向引進先進的面料後整理技術,提高服裝特色工業用面料的集聚度,培育紡織品終端品牌。近期可充分發揮常德紡機在中國經編機製造行業的龍頭地位,促成經編機與經編布製造在本地的完美結合,找准突破口,大力扶持,力爭在較短時間內形成經編白坯的產業集群,再適時引進後整理工廠。今後3-5年內紡織行業發展規劃:培育區域群體產業,紡織產業年產值達到50億元,紡紗能力達到80萬錠,新增就業崗位2萬個,建成以傑新紡織、東信棉業、雲錦紡織為標志的我省重要紡織服裝生產基地;建成亞洲最大的薴麻脫膠、紡紗基地;建成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的經編產業園。
建材產業 常德現有建材工業規模企業46家,以生產水泥為主,共有40家規模以上水泥生產企業,59條水泥生產線,其中旋窯生產線8條,立窯生產線51條,年生產能力484萬噸。全市水泥灰岩的基礎儲量為15億噸,居全省第一位,岩石品位高,氧化鈣含量為51-54%,大部分礦區礦石處於裸露狀態,適合低成本開采。
石門特種水泥公司的「壩道」牌水泥屬省內名牌產品,達到國家先進水平,通過了三峽總公司嚴格的檢驗,選為三峽大壩的主體工程施工材料。施工8年來,產品質量穩定可靠,受到了三峽總公司的贊譽。澧縣銀豐公司的的「湘碼」牌水泥被選為湖南大學、長沙建行萬順花園的主體施工建築材料,產品近期銷往上海、江浙等地。臨澧新廈集團公司的「新廈」牌水泥,澧縣甘溪水泥公司的「甘溪」牌水泥均為省優質產品。石門強盛水泥、桃源雄勁特種水泥、臨澧龍鳳山水泥、鼎城湘北水泥在省內都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醫葯產業 常德市醫葯業門類齊全,現有醫葯工業企業26家,其中制葯21家、醫療器械2家、醫用氧製造和衛生材料、中葯機械企業各1家。此外,還有80多家醫葯商貿企業。大部分工業企業進行了GMP技術改造,商貿企業有5家進行了GSP改造,戶數和標准都處於全省前列。
全市醫葯工業企業可生產化學原料葯100多種,化學葯制劑10類共200多個品種,中葯劑49個品種。目前產值過億元的企業有2家,過千萬元的有7家。
珍珠產業 常德是我國珍珠的主產區之一,產量佔全國的1/3,質量居全國之冠。目前常德市珍珠養殖面積30萬畝,存塘珍珠蚌3億只。由於常德市尚無珍珠深加工企業,故珍珠一般在1-2年幼蚌時就出售。如以5年成蚌計,年珍珠產量可達1000噸。其中一、二、三級珠占總產量的40%,主要用於飾品,深加工後產值可成10倍增長,達60億元;四、五級珍珠約占總產量的60%,主要用於葯品、保健品,深加工後產值至少提高6-8倍,可達40億元;每年成蚌珠還可提供蚌殼1.2萬噸,全部生產珍珠層粉可創產值1.9億元。因此,常德市珍珠產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❷ 常德石門,柑橘產業
2009年,石門縣柑橘再次大豐收,總產量達到40萬噸。為促進全縣柑橘銷售,石門縣委、縣政府早部署、早啟動,積極創新柑橘銷售理念和方式,成效顯著,全縣2009年柑橘銷售形勢明顯好於2008年,目前全縣23萬噸早熟柑橘已全部銷售完畢,中遲熟柑橘已銷售80%以上,柑橘銷售均價比2008年每市斤高出0.05元以上,預計全縣可實現柑橘銷售收入3.47億元,比去年3.19億元增長8.8%。全縣30萬橘農人均柑橘收入可達到1150元,比2008年增加100元以上。主要做法如下。 一、創新銷售理念。一是鎖定重點市場抓銷售。把柑橘銷售主攻方向瞄準長春、西安、南寧等重點市場,縣委、縣政府於7、8月份在東北、西北、南寧召開了三場「石門柑橘」新聞發布會和產銷對接會,200多家大中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董事長、總經理、采購商共計600多人參加了新聞發布會,為「石門柑橘」牢牢占據東北、西北、華南市場打下了良好基礎。9月份,舉辦了「百家超市采購商進石門」活動,沃爾瑪、步步高等120多家大中型超市參加了此次活動,人民日報、經濟日報等40多家主流媒體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報道。今年全縣通過這些活動共簽訂20多萬噸柑橘銷售合同。二是叫響柑橘品牌促銷售。「石門柑橘」2008年被國家商標總局正式確定為地理證明商標,為了在更大范圍內叫響「石門柑橘」品牌,從3月份開始,石門縣在全國范圍內徵集石門柑橘廣告詞活動,歷時一個月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廣告詞4萬多條,最終確定了「橘香石門,甜蜜世界」作為石門柑橘品牌推介主打廣告語。同時製作了「石門柑橘」專題宣傳片,從8月17日開始,連續一個月時間在中央7套和湖南衛視黃金時間滾動播放,產生了非常好的社會反響。三是提升柑橘包裝水平促銷售。針對以前石門柑橘以散裝統果銷售居多的現狀, 2009年,由縣柑橘協會牽頭,通過專業公司設計了「石門柑橘」的統一包裝在全縣推廣,結束了全縣柑橘40年來無統一包裝的歷史。隨著包裝水平的提升,消費者對「石門柑橘」的認同度大大提升,而且銷售價格也有所上漲。 二、創新銷售方式。一是變被動銷售為主動銷售。早在上半年,縣委、縣政府就組織秀坪園藝場、龍鳳園藝場及各柑橘主場鄉鎮的銷售精幹力量到廣東楊氏公司、中興公司、上海巨融公司、浙江天子公司、省糧油公司等大公司、大集團聯系柑橘銷售工作,並到東北、西安等地考察市場,尋求合作。今年來石門縣收購柑橘的公司除天子、中興、省糧油等「老朋友」外,又增加了上海橘敖公司、湖南阿香公司及東北、西安客商等幾十個「新朋友」,整個柑橘銷售期間,全縣有3000多家橘商收購柑橘鮮果。二是變單渠道銷售為多渠道銷售。今年,全縣投資10萬多元,建起了縣鄉一體化的「石門柑橘」銷售網站,通過網路宣傳、銷售石門柑橘,產生了十分良好的效果,今年通過網上銷售柑橘達到了1萬噸以上。秀坪園藝場是全國最大的早熟蜜橘生產基地,今年還通過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來促進柑橘銷售,目前到秀坪園藝場采橘的遊客已達1萬多人次,創柑橘旅遊收入近200萬元。三是變「統果」銷售為「單果」銷售。石門縣今年在秀坪園藝場、龍鳳園藝場、株木崗園藝場等專業柑橘村場實施精品柑橘戰略,建立了150多個高標准精品柑橘園,提升柑橘內在品質,把果品推向高端消費市場,在銷售中把銷售單位從以「噸」計量逐步變為以「個」為計量,精品柑橘已成功進入了步步高超市、阿香公司等大型零售企業,僅秀坪園藝場今年就銷售禮品盒精品柑橘2萬件以上,單價達到了普通柑橘的3倍以上。 三、創新組織管理。一是加強柑橘銷售的組織化管理。縣里成立了柑橘銷售調運指揮部,實行「統一組織領導、統一開園時間、統一收購計劃、統一質量標准、統一銷售價格」的管理模式,科學安排,加強全過程管理,確保柑橘銷售有序進行。各柑橘主產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柑橘銷售調運期間24小時為客商提供服務,對大型客戶實行包保責任制,進行全程跟蹤服務,真正實現了我為橘商,橘商為我,優良的服務得到了全體橘商的一致好評,在整個銷售過程中沒有發生一起橘商投訴事件。二是嚴格執行開采期制度。縣政府對各類柑橘明確規定開采日期,嚴禁惡性早采,杜絕青果上市。改進果實採摘技術,重點推行分期分批採摘,兩剪下樹,周轉箱轉運,減少機械損傷等技術,減輕貯運期果實腐爛。大力推進了分級包裝,充分發揮打蠟廠的作用,提高柑橘采後的商品化處理率,提高果品的外觀品質,全縣柑橘采後商品化處理率達到了65%以上。三是全面優化柑橘銷售環境。堅決落實「柑橘就是通行證」的政策,對柑橘運銷嚴格執行「七不準」的規定:不準設卡攔桿、不準罰款、不準亂收費和搭車收費、不準攔查柑橘運輸車輛、不準欺行霸市、不準敲詐勒索、不準強買強賣。規范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嚴格落實稅費優惠,在柑橘流通環節,除植物檢疫費按一噸2元的標准收取外,取消一切稅費。設立柑橘運銷「綠色通道」,加強車輛運輸配載管理,嚴禁為不明身份的車輛配載、嚴禁非法脅迫配載、嚴禁配載超標准收費、嚴禁接受騙載車輛。對客商、客戶的投訴即訴即處。
❸ 常德高新區產業園怎麼樣,可以詳細介紹嗎
常德國家高新區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常德市主城區西北
部。核心區戰略規劃面積62.8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0平方公里,形成了以中聯重科、中國建材、常德遠大、湖南黃金、粵港模科等骨幹企業為龍頭,智能裝備製造、光電信息、軍民融合為主導,新型建材、生命健康為特色
的「三主兩特」產業發展格局。輻射帶動武陵移動互聯網產業園、漢壽工業園、西洞庭生物科技產業園,形成「一區三園」協同發展格
局,是科技部「科技服務業區域試點園
區」、「國家現代裝備製造常德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全省首批「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
地」、「全省知識產權工作試點園區」、「全省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園區」、「全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總的來說,常德高新區很不錯哈!
❹ 常德創業什麼行業值得做
動漫周邊產業作為目前市面上最火的產業,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國產動漫的崛起,也使得回更多答的創業者看到動漫行業的商機。動漫店的市場前景是非常廣闊的,動漫產業將成為國內最賺錢的行業之一,其市場前景極其廣闊,此刻正是投資獲利的好時機。如果選擇做動漫店的話,建議選擇多元化互動式經營模式的動漫店。
❺ 常德高新區產業園怎麼樣
常德國家高新區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內於常德市主城區西北
部。核容心區戰略規劃面積62.8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0平方公里,形成了以中聯重科、中國建材、常德遠大、湖南黃金、粵港模科等骨幹企業為龍頭,智能裝備製造、光電信息、軍民融合為主導,新型建材、生命健康為特色
的「三主兩特」產業發展格局。輻射帶動武陵移動互聯網產業園、漢壽工業園、西洞庭生物科技產業園,形成「一區三園」協同發展格
局,是科技部「科技服務業區域試點園
區」、「國家現代裝備製造常德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全省首批「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
地」、「全省知識產權工作試點園區」、「全省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園區」、「全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總的來說,高新區發展前景很不錯。
❻ 常德的經濟
常德屬於中國經濟中部崛起重心地帶,位於泛珠江三角洲和泛長江三角洲經濟發展區域結合部,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的黃金地段。
常德市形成了煙草、鋁業、電力、食品、紙業、紡織、機械、建材、醫葯、電子等主導的產業,已建成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津市工業園等11個縣級工業園區。
2012年常德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038.5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常德市完成財政總收入148.6億元,比上年增長18.3%。
2013年常德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264.9億元,增長10.3%。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323.7億元,增長2.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3%;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102.4億元,增長10.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0.2%;其中工業完成增加值1001.4億元,增長10.9%,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6.6%;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838.8億元,增長13.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5.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9169元。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4.8:49.5:35.7調整為14.3:48.7:37.0。常德市完成財政總收入168.7億元,比上年增長13.5%。 常德獨特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的水土資源,造就了江南著名的「糧倉、酒市、煙都、紡城、茶鄉」。常德市糧食、棉花、油料、生豬、蠶繭和水產品的總產均居湖南省之首,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棉、油、豬和魚的生產基地。常德市九個區、縣(市)中有8個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2個是商品棉基地縣,5個商品魚基地縣,1個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縣,1個綜合農產品優質商品基地縣。農產品除糧、棉、油、豬、魚、珍珠居湖南省前列外,果、麻、糖、茶、繭、煙、牛、羊、禽、蛋、龜、鱉、膳、牛蛙以其出產多、品質優而聞名全國。
常德市有耕地43萬公頃,三分之二以上為洞庭湖淤積平原,土壤肥沃,氣候濕潤,是春撒一把種,秋收一倉糧的好地方。有可利用草場646萬畝,可養殖水面100萬畝,林地面積700萬畝,具有發展牧業、水產業和林果業的先天條件。常德市有5個縣、區為國家農產品商品基地。
常德市以珍珠、河蟹、甲魚、名貴魚為主的高效養殖水面達到100萬畝。常德是中國珍珠的主產區之一,產量佔全國的1/3,質量居全國之冠。常德市珍珠養殖面積30萬畝,存塘珍珠蚌3億只,如以5年成蚌計,年珍珠產量可達1000噸。另外常德市草食牲畜發展來勢強勁,已經形成了陽光乳業、星光牛業、曙光羊業、南方草業等一批草食牲畜基地,已形成了2000頭奶牛、36萬頭肉牛、138萬只肉羊的發展規模。
2000年後,開發出來的金健系列糧油產品、洞庭水殖系列水產品、洞庭大閘蟹、漢壽中華鱉、石門馬頭羊、津市張老頭牛肉乾、津市綠康香酥魚、津市津興兔肉乾、津市木子腐乳、桃源大葉茶、東山秀峰茶、石門特早熟柑桔、津市甜酸藠頭、武陵醬板鴨等大批優質農產品,己躋身國內市場。漢壽縣每年投放市場的商品鱉就佔全國的三分之一,並且成為全國最大的楊樹生產基地之一,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甲魚之鄉」,「中國黑楊之鄉」。2001年農業部在常德市石門縣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柑桔節,極大地提升了常德市柑桔的知名度。
2013年,常德市糧食播種面積695.3千公頃,增長1.6%;棉花種植面積99.8千公頃,增長3.8%;油料種植面積305.8千公頃,增長1.7%;糖料種植面積2.5千公頃,下降1.2%;蔬菜種植面積94.3千公頃,增長9.0%。全年出欄生豬614.3萬頭,增長0.2%;出欄牛15.5萬頭,下降1.3%;出欄羊178.7萬頭,增長0.7%。全年肉類總產量65萬噸,增長3.7%。水產品產量43.6萬噸,增長8.6%。牛奶產量1.5萬噸,下降16.4%。 常德市為湘西北的工業基地,形成了以食品、紡織、機電、化工、建材為支柱的工業體系。其中紗、布、酒、水泥、卷煙產量居湖南省前列。常德發達的農業、豐富的礦藏資源,為工業提供了大量原料,形成了以加工業為主的工業格局。在國家劃定的39個工業大類中,除石油、天然氣開采等少數產業外,其它30多個大類均有分布,形成了輕工業佔主導、輕重工業基本均衡發展的產業結構。
2012年新增規模工業企業90家、總數達到830家;新增產值過億元企業18家、總數達到304家;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808億元,增長16%。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煙草、裝備製造、食品、有色金屬、紡織、建材6個產業產值過百億,分別達到470億元、247億元、250億元、110億元、104億元、102億元。園區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通過創建「四高園區」(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水平管理、高速度發展),園區發展提質升級實現跨越,漢壽、鼎城2家園區成功轉型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桃源、安鄉、津市、西洞庭4家園區成功晉升為省級工業集中區,基本實現省級工業園區全覆蓋;繼續推進「百億園區」大競賽活動,常德市工業園區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入18億元,建成標准廠房面積100萬平方米,新增1家百億產值園區(石門經濟技術開發區),常德市百億產值園區總數達到4家(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桃源工業集中區、鼎城高新技術產業園、石門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規模工業累計完成產值925億元,占常德市規模工業比重達到49.7%。
常德市現有各類開發區和工業園30多個。在德山建立了德山經濟開發區,日前已成功晉級國家級開發區,更名為「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常德市南面的德山,與主城區隔(沅)江相望,轄區面積54平方公里,人口10萬左右,下轄1鎮1街1林場,共30個村(居),其前身為1992年5月經省政府批準的湖南常德德山經濟開發區。201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成功晉升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此外還建立了常德市高新技術工業園。澧縣澧陽工業園屬國家級鄉鎮工業園和中西部合作示範區。臨澧太平開發區和鼎城灌溪工業園屬省級工業園。以上各類工業園區共有入園企業300多家,園區特色經濟如雨後春筍,蒸蒸日上。常德市緊緊把握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和沿海發達地區特別是上海產業梯度轉移的機遇,規劃了「上海工業城」、「浙江工業城」等特色園區,並派出專業招商隊伍,積極主動地尋求合資合作夥伴,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532.86%,增長69.6%;產銷率為98.5%,下降0.9%;實現利稅總額636.8億元,增長19.2%;實現利潤190.0億元,增長25.5%;虧損企業虧損額4.5億元,下降43.4%。 常德處於中國中西結合部,歷來就是繁華的商品集散地,全國十大工業品批發市場之一的橋南大市場和一批專業市場蓬勃發展,商品可以廣泛輻射到廣州、上海、貴州、四川、雲南、重慶等省市,區域輻射人口達3000萬,每年有100萬噸物資通過水運、50萬噸物資通過公路、400萬噸物資通過鐵路進出。龐大、規范、完善的物流產業群體使常德的物流成本比周邊地市低三分之一。常德市建立了湖南省一流的外經貿、招商、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海關、外匯管理、出口貨物聯運和外商投訴協調等外向性經濟服務機構,與8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經貿往來。
2013年,常德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6.8億元,增長13.8%。2013年常德市實際引進內外資總額478.4億元,增長32.1%。2013年,常德市保險機構總數增加到38家,其中財險公司17家,壽險公司19家,代理公司2家。
2013年,接待海內外遊客2456.2萬人次,增長21.2%。接待國內旅遊者2441.9萬人次,增長21.4%;接待境外入境旅遊者20.3萬人次,增長3.7%。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171.0億元,增長26.8%。國內旅遊收入167.8億元,增長28.5%;國際旅遊外匯收入0.48億美元,增長14.2%。常德市星級賓館51家,旅行社54家。
❼ 常德市的工業怎麼樣
常德市現有各類開發區和工業園30多個。在德山建立了德山經濟開發區,日前版已成功晉級國家級開發區權,更名為「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此外還建立了常德市高新技術工業園。澧縣澧陽工業園屬國家級鄉鎮工業園和中西部合作示範區。臨澧太平開發區和鼎城灌溪工業園屬省級工業園。以上各類工業園區共有入園企業300多家,園區特色經濟如雨後春筍,蒸蒸日上。近年來,常德市緊緊把握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和沿海發達地區特別是上海產業梯度轉移的機遇,規劃了「上海工業城」、「浙江工業城」等特色園區,並派出專業招商隊伍,積極主動地尋求合資合作夥伴,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❽ 湖南常德市的主要工業是什麼
食品:金健米業 卷煙:常德煙廠 建材:創元鋁業 常德是林區,木料很多還有一些造紙、造酒 這是我所了解的
❾ 關於湖南常德
簡單! 1.常德武陵區(市區) 總人口達到60W人(城市戶口) 整個常德所屬區域專共有600W人。
2.常德以屬什麼產業為主。我說不清。比較偏向與輕工業和旅遊業吧(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帶動整個常德經濟發展,當然是常德的標志性企業,芙蓉王卷煙廠。該廠10年能為常德創造出300億財富。整個常德的收入可以說半成來自煙廠。 然後大型企業還有,浦沅(中聯重科) 金健米業 心相印(恆安紙業) 常德紡織機械 德山酒廠 等等。。。。。都是非常有收入的企業!。
3.機場擴建(常德在中部城市中算是有一席之地,機場的擴建是常德在中部城市中崛起的必要條件) 農業方面,常德的綠化一直是湖南做的最好的。環境空氣質量都數良好。 市政方面我就不太了解了。 但總之常德目前的發展狀況很好。政府也算是肯花錢投資。
附:身為常德人,我為常德的發展感到自豪。 近幾年內,常德一定是發展城市中的佼佼者! 我希望幾年後回到常德是一個嶄新的面目!。 (看我這么愛家鄉。。。給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