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玉米各省區的產量狀況
這個問題確實有難度,你是想搞科研吧,那隻是個數據了,這幾年黑龍江,山東,河北,河南,吉林都是前幾名的,大約產量都超過500億斤
『貳』 玉米生長的狀況的作文
玉米的生長:苗期、穗期、花粒期。
1、苗期。從種子出苗到拔節的一段時期,專是玉米生根、長葉、分化莖節的營屬養生長階段。這一時期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是保證一播全苗、苗齊、茁勻,促進根系生長,培育壯苗。
2、穗期。是指玉米從拔節到雄穗開花,也稱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階段。該期既有根、莖、葉旺盛生長,也有雌雄穗快速分化發育,是玉米一生中生長發育最旺盛的時期,也是決定果穗數、果穗大小和每穗粒數的關鍵時期。促進根系健壯發達、莖稈粗壯、中部葉片寬大色濃、迅速封行是這一時期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
3、花粒期。從雄穗開花到籽粒成熟為止,也稱生殖生長階段。玉米的籽粒產量主要是這一階段的光台產物形成的。加強田間管理,保證肥水供應,保證正常開花、授粉、結實,最大限度地保持綠葉面積,延長灌漿時間,防災防倒,爭取粒多、粒大、粒飽、高產是該階段的中心任務。
『叄』 玉米育種現狀如何
繼續沿用90年代的五大血系,育種目標高產、抗旱、抗鹽鹼、抗絲黑穗病,植株持綠性好、根系發達等。
『肆』 中國玉米網的中國玉米網發展現狀
中國玉米網作為業界有口皆碑的玉米資訊內容提供商,在全國各地設有 600 多個報價點,第一時間發布產區、銷區、港口等國內外玉米市場重要信息、全面的玉米深加工和玉米全產業鏈的相關新聞與報價。中國玉米網擁有一支嚴謹的新聞編輯隊伍,對玉米現貨市場有著深入研究,對內容把握極其精準到位,同時保持著對重大新聞事件的高度敏感性。為保證信息即時性,中國玉米網對重大事件進行追蹤報道,讓客戶在第一時間掌握市場最新動態。
相比於其他網站單純提供信息匯聚平台,中國玉米網的優勢在於綜合行業資訊進行深度研究。中國玉米網研發部一直遵循領先市場的原則,分階段進行產、銷區實地考察調研,每周、每月會發布周度分析報告及月度分析報告、供需報告等研究報告,以及專門為相應客戶定製的期貨周報及套保投資方案。早在2005年中國玉米網就推出了《玉米深加工產業報告》,補充了玉米深加工市場研究的市場空白,在業界引起極大轟動,報告數據被相關政府部門陸續引用,該信息產品已成為國內深加工市場研究的重要參考。網站每月推出的月度供需報告也成為被業界廣泛關注的風向標之一,其市場影響力和號召力有目共睹。
中國玉米網的信息資訊產品主要面向大型糧食貿易企業、飼料企業、玉米深加工企業、糧食倉儲企業和國家各大部委、國內外各大權威糧食信息機構、證券、期貨經紀公司、科研院校、各地區糧食部門。會員不僅遍布中國內地,北美、東南亞、歐盟等國家的玉米貿易商和深加工企業也在使用中國玉米網的信息資訊和玉米深加工產業信息。
我們要運用成熟的現代通訊技術 ,建立服務於玉米行業的公共服務平台。在商務電子化的過程中,成為連接 產業鏈上下游、連接企業需要、商務服務、 吸引行業專業人士的中心樞紐。建立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行業服務 為內容的網上公共服務平台。 通過此平台向行業內企業提供包括網上企業產品展示窗口、網上產品市場、商業情 報支撐、網上商務中心、 服務媒介等在內的種類繁多的電子商務服務。
『伍』 2011玉米澱粉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行業環境分析
1、全球大米澱粉市場情況
玉米澱粉的主要供應國家為美國、中國、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印度等,同時也是玉米的生產大國。2003年全球玉米澱粉的產量為3940萬噸,占總產量的80.24%,2005年全球玉米澱粉產量為5400萬噸.2006年預計增長幅度會加大.其中變性澱粉及澱粉糖的大量投產及擴產是主要原因。全球玉米深加工的不斷深、廣延伸加速了玉米澱粉產業的快速發展。國外玉米澱粉深加工產品主要是澱粉糖、發酵酒精、紙製品和工業用品。
2、國內玉米澱粉市場情況
1990年以後我國澱粉加工業迅速崛起,至1996年澱粉產量己高於日本,年產量達到264 萬噸,到1999年我國澱粉年產量達到420萬噸,僅次於美國(美國年產量約1800萬噸、歐盟為400萬噸左右),成為世界第二大生產國。近幾年,我國澱粉市場發展迅速,2006年我國年產玉米澱粉量大約 1050萬噸,增幅仍在16%以上。
2005-2009年 中國澱粉及澱粉製品的製造行業利潤總額及增長趨勢圖(來自國家統計局)
從區域分布情況看,我國生產澱粉的省份主要為吉林、山東,河北、河南。以上四省份玉米澱粉的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70%以上,澱粉生產的地域較為集中。玉米是生產澱粉最適宜、最主要的原料。
圖 2007-2009 年中國澱粉價格走勢圖。(圖片來源:北京中期)
國內玉米澱粉總產量以山東最高,約佔全國玉米澱粉總產量的33%;其次是河北,約佔24%;第三是吉林,約佔20%。國內著名的加工企業有山東諸城興貿玉米開發有限公司、吉林黃龍食品工業有限公司、長春大成玉米開發有限公司、山東巨能金玉米開發有限公司、秦皇島驪驊澱粉股份有限公司等
圖 玉米澱粉企業收益圖
2009年10 月份我國玉米澱粉平均價格為2524 元/噸,環比下降2.4%,同比上升18%。進入 10 月份澱粉價格下降幅度高於玉米價格下降,澱粉加工企業虧損。
3我國玉米澱粉加工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玉米澱粉加工業主要存在以下六方面的差距:
1、澱粉及深加工產品人均佔有量遠低於發達國家。目前我國人均澱粉佔有量為2.7千克,僅是美國人均佔有量的2.7%,歐洲和日本人均佔有量的20%。
2、自動化水平較低,產品質量較差。除個別大型玉米澱粉加工企業以外,多數中小型加工企業均缺乏自動控制和在線檢測,大部分生產環節靠人工經驗。
3、綜合利用率低,深加工高科技產品少。日前我國玉米澱粉加工廠實際的玉米綜合利用率在92%左右,而發達國家在99%以上。國內王米澱粉加工的副產品仍用傳統方法處理,如生產濃縮玉米漿、螺旋榨取玉米油等;而國外主要是將玉米浸泡水直接轉化成肥料或葯品,以及提取玉米黃色索、製造膳食纖維等,提高了利用價值。
4、加工生產規模偏小。發達國家玉米澱粉的生產規模一般不低於年產10萬噸,而我國的澱粉加工企業數量眾多,中小企業的加工能力較差,難以實現規模效益和提升產品檔次。
5、玉米澱粉及深加工產品品種單一。我國的玉米澱粉只有通用的工業澱粉、食用澱粉、醫用澱粉等,特種澱粉很少。世界上以澱粉為原料的變性澱粉有200多個品種,而我國只有幾十個。
6、加工設備依靠進口。目前國內效益較好的玉米澱粉加工企業基本上都是採用進口設備,加工設備的國產化水平普遍較低。
4玉米澱粉加工市場前景
由於玉米澱粉可以加工生產的產品種類很多,所以市場容量很大,發展前景極為廣闊。但是澱粉初加工產品年際間需求量變化較大,價格起伏不定,只有切實提高玉米澱粉深加工能力,才能確保實現增產增收,提高經濟效益。20世紀90年代初,國內澱粉市場發展迅速,需求旺盛,每噸澱粉價格最高曾達到3000元左右。在超額利潤的驅使下,玉米澱粉加工能力迅速提高,至1999年全國己加工澱粉421.59 萬噸(指當年加工量),但由於深加工能力不足,造成價格持續下跌。2000年即降至每噸澱粉1100元左右。今後隨著玉米深加工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對玉米澱粉的需求量將呈快速上升趨勢。據行業規劃,到2005年我國玉米澱粉需求量達1000萬噸左右,目前國內澱粉產量僅為500多萬噸,澱粉加工產業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未來玉米澱粉市場隨著全球集團化、規模化、精細化等不斷深入,玉米澱粉的下游產品的生產及擴產將進一步加強,全球玉米澱粉深加工的應用更趨向廣泛.玉米的附加值將更為突出,未來25年中將是全球玉米深加工中澱粉發展相對偏快的幾年。玉米深加工的崛起拉升整個玉米產業鏈走向更大的輝煌
5玉米澱粉加工發展方向
玉米澱粉加工業的根本出路在於大力發展深加工、綜合加工,控制生產成本,提高產出效益。在充分進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利用先進的生物酶技術、色層分離技術、膜技術以及噴射、超微、自動化控制等技術,促使澱粉加工產業盡快進入高科技、高產出、高效益的快速發展階段,努力實現產業升級。要抓好澱粉加工副產品的開發利用,達到以副保主、以副促主的戰略目標。要根據國內外市場需求不斷調整產品結構,積極開發適銷對路的新品種,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把資源優勢盡快轉化為經濟優勢。同時要注意環境保護,減少污染,努力使各項生產指標和環保指標達到國家標准和國際標准。
『陸』 中國轉基因玉米的研發現狀如何
我國尚未進行轉基因玉米的商業化種植,但已批准一些國外轉基因玉米品種進口用作加工原料。同時,國內科研部門正積極開展抗蟲、耐除草劑、營養高效、高產等優良性狀的轉基因玉米新品種的研發。
『柒』 中國玉米生產現狀是什麼
玉米在傳入我國約500年的歷史時期內,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回國玉米生產取答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玉米播種面積、總產量、單位面積產量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t032201">表6-1中列出了1990—2004年我國玉米播種面積和總產、單產的變化情況。據中國農業信息網報道的資料顯示,1996年我國玉米播種面積為2449.8萬hm2,仍位居水稻(3140.6萬hm2)和小麥(2961.1萬hm2)之後的第三位,但總產為12747萬t,首次超過小麥(11057萬t)而躍居糧食作物的第二位,同年玉米增產總額在糧食增產中佔40.8%,遠高於水稻的26%和小麥的22%;而玉米總產自1998年以來,播種面積自2002年以來均已穩定為僅次於水稻的第二位,說明玉米在我國糧食生產、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中均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世界范圍內,中國的玉米播種面積和總產量也僅次於美國,位居第二位,但單產還比較低。
表6-11990—2004年我國玉米生產情況(摘自中國農業信息網)。
『捌』 新疆和東北農機市場發展怎麼樣,新疆玉米和東北玉米現狀怎麼樣,發展空間怎麼樣
新疆和東北的農機市場是非常廣闊的市場,由於新疆和東北的土地廣闊,人煙稀少,就造成了土地非常的多,人均土地非常的多,所以農機市場是非常看好的
『玖』 描述一下玉米生長狀況
玉米一共有來12個生育期
1出苗期自: 幼苗出土高約2cm的日期。
2三葉期: 植株第三片葉露出葉心3cm。
3拔節期: 植株雄穗伸長,莖節總長度達2~3cm,葉齡指數30左右。
4小喇叭口期: 雌穗進入伸長期,雄穗進入小花分化期,葉齡指數46左右。
5大喇叭口期 :雌穗進入小花分化期、雄穗進入四分體期,葉齡指數60左右,雄穗主軸中上部小6穗長度達0.8cm左右,棒三葉甩開呈喇叭口狀。
7抽雄期: 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頂葉3~5cm。
8開花期: 植株雄穗開始散粉。
9抽絲期: 植株雌穗的花絲從苞葉中伸出2cm左右。
10子粒形成期: 植株果穗中部子粒體積基本建成,胚乳呈清漿狀,亦稱灌漿期。
11乳熟期: 植株果穗中部子粒乾重迅速增加並基本建成,胚乳呈乳狀後至糊狀。
12蠟熟期: 植株果穗中部子粒乾重接近最大值,胚乳呈蠟狀,用指甲可以劃破。
完熟期: 植株子粒干硬,子粒基部出現黑色層,乳線消失,並呈現出品種固有的顏色和光澤。一般大田或試驗田,以全田 50%以上植株進入該生育時期為標志。
『拾』 青飼玉米的生產現狀
青飼玉米是世界上畜牧業發達國家的重要飼料來源,如法國、加拿大、英國、荷蘭等國早在十幾年前就培育出大量的青飼專用玉米進行全株青飼,並且大面積進行推廣種植,據統計,1988年歐洲種植的青飼玉米面積達330萬公頃,原西德、法國等青飼玉米種植面積都在玉米總面積的80%以上,美國全株青飼玉米占玉米面積的12%以上,另外,去棒後的青飼飼料產量1億多噸。
在我國,受傳統糧食觀和種植業政策等諸多因素的限制,長期以來一直將籽粒產量水平的提高作為品種更換的主要目標,畜牧業也主要依靠家庭式的小規模飼養,人畜共糧、糧飼共用為主要飼料供給方式。青飼玉米育種研究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前我國還沒有青飼玉米的專用品種,大都用籽粒品種生產青飼,因而青飼產量低、質量差。直到1985年,我國才首次審定了「京多1號」青飼型玉米新品種,接著在1989年又審定了「科多4號」等一批新品種,青飼玉米的生產有了明顯的改善,青飼玉米的新品種選育也有了良好的開端,使用的品種以京多1號、科多4號、科多8號、墨白1號、遼原1號等適合密植和產量高、適口性好的品種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