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精準脫貧產業發展方面的問題

精準脫貧產業發展方面的問題

發布時間:2020-12-07 09:09:48

『壹』 精準扶貧局限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地區、貧困居民而言,誰貧困就扶持誰,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全面小康→共同富裕是理想,精準扶貧就是實現這個價值和理想可以落地的操作路徑。一是實事求是,滿足發展的需求。「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民生問題中,困難群體往往有更多更強烈的訴求,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扶持。由於受時代的局限性,原先的扶貧制度設計存在缺陷,不少扶貧項目粗放「漫灌」,針對性不強,扶貧中的低質、低效等社會不公問題普遍存在。因此,必須運用科學有效程序,修補和完善扶貧體制機制,解決錢和政策用在誰身上、怎麼用、用得怎麼樣等問題。做到「精準度」使用國家綜合扶貧的各類資金、政策,用准用足,用在貧困群眾身上,用在正確的方向上,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眾、扶到群眾最需要扶持的地方。二是突出重點,創新扶貧。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相對滯後、農民增收難是最大的困擾。貧困地區的發展,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是脫貧的前提,尤其對於集中連片扶貧區域更要積極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戶狀況,從現實條件出發,理清發展思路,制定符合客觀實際的扶貧規劃,並凝聚強大合力,對扶貧對象實施精準扶持,提高扶貧成效;解決突出問題,從根本上幫助當地謀發展,給貧困群眾帶來切實的福祉,為貧困地區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重要作用。三是提升扶貧質量,注重成果。把扶貧工作當作一個系統工程,不僅要適應現代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解決困難群眾生產生活的問題,還要適應當前社會形勢的發展,最大限度挖掘、整合、運用好各方面的資源和力量,凝心聚力、聚焦發力、准確用力,讓困難群眾破除諸多壁壘,更多地享受到深化改革紅利。同時,堅持分類指導扶貧原則,注重提高貧困農民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增強農民脫貧致富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著力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切實做到既「雪中送炭」又增強「造血功能」,體現精準性要求和組合拳特徵,使精準扶貧工作走向可持續的健康發展道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攻堅戰、整體戰和大決戰,就是一場貧困地區、困難群眾加快脫貧致富的解放戰爭。
中國扶貧工作從戰略防禦轉變為戰略進攻,加速全面小康建設,是中國人民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劃時代事變;推進精準扶貧,是扶貧進入到關鍵階段所進行的深層次改革,是對傳統扶貧的重大突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於國家建設理論的新發展。

『貳』 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不斷提高脫貧攻堅成效要解決的四個問題是什麼

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不斷提高脫貧攻堅成效要解決的四個問題是「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

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強調:「脫貧攻堅,精準是要義。必須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等「六個精準」,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問題,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彈炸跳蚤」,因村因戶因人施策,對症下葯、精準滴灌、靶向治療,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2)精準脫貧產業發展方面的問題擴展閱讀:

從脫貧攻堅任務看,截至2017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3046萬人,貧困發生率仍在3%以上。3年要實現脫貧3000多萬人,平均每年1000多萬人,壓力不小,難度不小。這個壓力和挑戰主要是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任務艱巨。而且脫貧攻堅越往後,遇到的越是難啃的硬骨頭。

目前,貧困人口超過200萬的有7個省區,貧困發生率超過18%的貧困縣有111個、超過20%的貧困村有1.67萬個。按照這些縣和村前幾年每年貧困發生率下降3至4個百分點的速度,在剩餘3年時間內完成脫貧目標,任務十分艱巨。

特別是「三區三州」地區,不僅貧困發生率高、貧困程度深,而且基礎條件薄弱、致貧原因復雜、發展滯後較多、公共服務不足,有的地方可以用「有天無地,有山無田,有人無路」來形容,脫貧難度更大。

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村居住著51%的貧困人口,普遍存在村兩委班子能力不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嚴重滯後,村內道路、入戶路、環境衛生設施短缺,大量危房需要維修和重建等難題,貧困村無人管事、無人幹事、無錢辦事現象突出。

當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因病、因殘致貧比例居高不下,分別超過40%和14%,缺勞力、缺技術的比例分別佔到32.7%和31.1%, 65歲以上老人佔比超過16%,這些人群的比例越往後將會越高,是貧中之貧、艱中之艱。化解特殊貧困群體難題是打好脫貧攻堅戰面臨的最為突出的挑戰。

另外,貧困群眾短期脫貧容易、長期穩定致富難度大的問題也很突出。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但現在大部分地區產業扶貧措施比較重視短平快,考慮長期效益、穩定增收不夠,很難做到長期有效。如何鞏固脫貧成效,實現脫貧效果的可持續性,是打好脫貧攻堅戰必須正視和解決好的重要問題。

『叄』 扶貧駐村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什麼

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亟待加強。

1、全縣貧困村多在深山、庫區一線,群眾居住分散,自然條件差,交通不便,水利設施老化失修,用電質量不高,基本公共服務不夠到位,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較弱,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上學難、就醫難、居住條件差等問題比較突出。

2、從調研中了解到,一些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仍顯滯後。

二、投入不足,持續發展能力弱。

1、是資金投入難以滿足群眾需求。現有的貧困村基礎條件和資源條件都較差,多在深山庫區一線,基礎設施建設點多線長面廣,任務重成本高,且群眾改善生產生活條件願望迫切,資金投入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缺口大。

2、扶貧項目資金投入不足,建設標准難以達到規范要求,影響了扶貧項目建設效益的發揮。如貧困村扶貧資金補助每年只有50萬元,只有15%的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不能解決稍大點的工程需要,成效不顯著;產業開發補助每戶平均1500-2000元,可謂杯水車薪。

3、是部門資金整合難。扶貧資金整合度不高,部門大多各自為陣,撒胡椒面,難以發揮整體效益;互助資金量少且使用面小,發揮的作用有限。

三、是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弱。

1、多數貧困村經濟結構單一,土地拋荒嚴重,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或能人大戶帶動和輻射作用發揮有限,持續增收能力不強。

2、農村留守人員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貧困總戶數比例高。思想觀念陳舊,科技意識不強,生產經營能力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發展門路,抵禦風險和自我發展能力脆弱。

四、是制約產業發展要素多。

1、市場、技術、信息等制約要素作用明顯,農技人員少,普及農業技術不到位,市場信息不靈,運輸成本高,難以推動產業發展。精準扶貧項目難實施,扶貧到戶產業需求項目零亂,小而散,一些養殖業項目屬於短期效應,難以形成支柱產業。

2、群眾「等、靠、要」思想較為突出,單打獨干難以發展一體化產業項目,且收入構成不合理,外出務工工資性收入比重較高,缺乏收入穩步增長的長效機制。

『肆』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會遇到哪些問題

一、精準扶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查的情況看,一年來,全市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精準扶貧工作,定期不定期地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和分析精準扶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按照時間節點穩步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各級部門主動適應新階段扶貧攻堅模式和國家扶貧政策導向,不斷探索完善扶貧開發方式方法,將精準扶貧與生態文明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有機結合,積極開展生態搬遷扶貧、就業轉移扶貧、產業扶貧、科技扶貧、金融扶貧等系列扶貧行動,推動了各項扶貧措施的實施。各駐村幫扶工作隊認真履行職責,認真開展各項幫扶工作,特別是在貧困對象建檔立卡、一對一結對幫扶、扶貧規劃編制、扶貧項目和資金爭取、引導市場主體參與扶貧開發、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確保了「四雙」精準扶貧工作的有序進行。總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精準扶貧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共性問題和不足之處,還需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

1、精準扶貧工作宣傳不夠。調查中發現,由於精準扶貧工作宣傳不夠深入、全面,導致部分群眾對精準扶貧工作產生錯誤的理解,少數貧困戶脫貧致富自身動力不足,「等、靠、要」依賴思想嚴重,個別非貧困戶相互攀比,競相要求納入被扶貧對象。

2、整村推進規劃編制滯後。調查中了解到,目前重點貧困村整村推進規劃普遍沒有編制出來,從而帶來貧困村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目標不明確,扶貧項目安排缺乏科學論證,產業發展零亂,幫扶工作重點不夠突出等一系列問題。座談中,駐村幫扶工作隊同志反映,由於工作隊普遍存在人員結構單一、專業知識有限等情況,因此,對如何編制整村推進規劃、美麗鄉村規劃,深感力不從心,希望有專業人士參與和指導。

3、基礎管理工作有待加強。一是貧困對象基本信息有待完善。由於精準扶貧前期排查摸底工作時間倉促,范圍廣、任務重,使得每一個貧困對象的基本情況、致貧原因等信息還不夠全面、准確,有待進一步充實完善;二是貧困對象管理機制不夠健全。由於貧困村貧困人口多,家庭情況又復雜,脫貧返貧人數處於不斷變化之中,加之村一級貧困對象管理機制不夠健全,因此缺少貧困村貧困人口變動情況。

4、有關扶貧政策落實難。一方面扶貧工作有關政策推進緩慢。如金融扶貧行動,每個縣市建立1000萬元小額信貸風險抵押金,由貸款銀行按照不低於1:5的比例發放貸款,此項措施鄖西縣至今沒有落實到位。整村推進重點貧困村,專項扶貧投入不低於100萬元,整合資金不低於200萬元,而目前白岩河村只到位了專項扶貧投入107萬元;另一方面,相關部門行業扶貧項目和資金整合難。整村推進,要求實施部門聯合立項、聯合審批、聯合驗收、資金直達的「三聯合一直達」管理模式,但一些部門行業認為整村推進工作主要是扶貧部門的事,因此,在項目安排時沒有把部門行業扶貧擺上議事日程,各部門各行業扶貧項目和資金的整合不夠。

5、技術支持服務引進不夠。駐村幫扶工作隊主要精力往往放在幫助貧困村多方爭取項目、爭取資金上,而忽視技術方面的引進,喜歡新建項目,而放鬆對現有產業的改造升級,注重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輕視農業項目的發展。

6、貧困村生態扶貧搬遷進程較慢。貧困村生態扶貧搬遷指標太少,而且安置缺乏統一規劃。基層幹部年齡偏大,文化水平不高,專業技術人員缺乏,已難於適應形勢發展需要。

『伍』 精準扶貧政策實施中面臨哪些利益機制方面的問題

精準扶貧存在的問題:

精準扶貧的關鍵在於「精準」,然而,在實施過程中,扶貧工作很版難做權到「精準」。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一)扶貧對象界定模糊,扶貧對象常由幹部「毛估估」,扶貧資金輕灑「楊柳水」,以致「年年扶貧年年貧」。

(二)捨不得脫「貧困帽」,數字弄虛作假,擠占浪費國家扶貧資金。

(三)人情扶貧、關系扶貧,造成應扶未扶、扶富不扶窮等社會不公,滋生腐敗。表面上看,粗放扶貧是工作方法存在問題,實質反映的是幹部群眾觀和執政理念的大問題,不可小覷。

(四)現行的扶貧制度設計存在缺陷,不少扶貧項目粗放「漫灌」,針對性不強,更多的是在「扶農」而不是「扶貧」。

『陸』 個人觀點在脫貧攻堅工作方面還存在哪些問題

1、認真貫徹落實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要求,以嚴的要求、實的作風,著力做好精準回扶貧、精準脫貧各答項工作,把精準扶貧工作與具體工作結合起來,促進增收致富。2、要精準「識貧」,著力把貧困的「病號」找准,確保應該扶貧的一個不落下、不該扶貧的一個不混入。要精準「除貧」,著力把貧困的「病灶」消除,確保真正幫到點子上、扶到關鍵處。要精準「治貧」,著力把貧困的「病根」挖掉,推動扶貧開發工作轉入可持續軌道。

閱讀全文

與精準脫貧產業發展方面的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