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企業的發展規劃是否需要編制環評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第四條:凡從事對環境有影響的建設項目都必須執行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批制度;執行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三同時」制度。
凡改建、擴建和進行技術改造的工程,都必須對與建設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在經濟合理的條件下同時進行治理。
建設項目建成後,其污染物的排放必須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標准和符合環境保護的有關法規。
如果你們組織的企業近期發展規劃涉及到固定資產投資(即改建、擴建或進行技術改造工程),應編制環評報告。
『貳』 旅遊發展規劃需要辦理規劃環評嗎
需要的,這個屬於規劃環評,不是建設項目的環評了。
要做一個整體的規劃環評,前提是要建設。
『叄』 生態咨詢師、環評師、城鄉規劃師這三個職業哪個發展前景好職場新人該如何選擇
目前三者都屬於高大上的職業選擇,相對干好了回報率也是可觀的,自然也是很辛苦內的。
1、但是如果細分,城容市規劃師,主要做的整體規劃,范圍大;
2、建築師,是在整體規劃的基礎上,拿出局部或單體建築進行設計;
3、咨詢師,資訊的方向不同,其特點也就不同。
如果非要說哪個好,那就要見仁見智,根據各自的喜好決定了 。
『肆』 沒有畜牧業發展規劃,養殖環評怎麼辦
環評也是根據規劃來的,如果沒有規劃,環評肯定是過不了的。不過有一條,只要不是在禁養區的就可以了啊。
『伍』 環境影響評價的意義
環境影響評價簡稱環評,英文縮寫EIA,即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專影響進行屬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通俗說就是分析項目建成投產後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並提出污染防治對策和措施。重要性和意義:
(1)為開發建設活動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2)為經濟建設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學依據;
(3)為確定某一地區的經濟發展方向和規模、制定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及相應的環保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4)為制定環境保護對策和進行科學的環境管理提供依據;
(5)促進相關環境科學技術的發展。
作用:
1、保證建設項目選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2、指導環境保護措施的設計
3、為區域開發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導向
4、促進相關環境科學技術的發展
『陸』 環境規劃和環境影響評價方向的發展趨勢怎麼樣
環境類專業就業分析
為了支持科技的進步,推動社會的發展,我們曾一度從地球上索取著資源。雖然是戰績輝煌,可回想起來是否也有些代價過大?環境污染嚴重、氣候條件惡化、部分資源緊缺……種種問題的出現,給我們如火如荼的建設敲起了警鍾,人們突然醒悟,意識到了人與自然的真正關系。於是,環境問題正式提上議程,成了被受關注的焦點。
環境問題是個復雜的體系問題,除了加強各種政策管理之外,還必須培養專業人才並普及專業知識。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各大高校紛紛設立了相關的環境專業。環境專業屬於化工類專業的范疇,在大多數人心中,化工專業就業前景不是很好,而事實上能源、信息、材料是我們人類生活發展的三大支柱,能源又是材料和信息的基礎,所以目前像化學化工類這種專業培養的人才,它的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像環境類專業隨著其自身的變化及我們研究探索的不斷深入,將會有更加深遠的發展。
環境類專業就業方向及能力分析
環境學專業是個龐大的體系,分類比較多,一般來說主要包括環境科學專業、環境工程專業、環境管理專業和環境保護監測專業等,此外,也有高校設立了大氣環境、生態環境、乃至環境法教育等系列相關專業,可以看出,國家對環境問題是相當重視的。
環境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就業方向也比較廣泛。畢業生可就職於政府的環境規劃部門、環境資源咨詢公司,或者到一些化學、製造、工程、采礦、石油等領域的公司中擔任環境專業人員或工程師。例如: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環境保護與環境監測、城市規劃與建設等部門從事教學、科研、管理及應用技術方面的工作;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則可以就職於政府的環境規劃部門、環境資源咨詢公司或者在一些涉及化學、製造、工程、采礦、石油等領域的公司中擔任環境專業人員或工程師等;環境保護和監測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後就可以去有關的環保部門、工礦企業、大、中、技院校,科研機構等從事環境保護、環境管理、環境監測、環境治理、環境教育、環保宣傳以及環保產業的管理等。
通過對環境專業已就業人員的統計得出:有40%的人員進入事業機關單位從事環保、監測及管理等工作;近60%的人員進入相關企業工作,其中有近50%是在生產型公司從事技術、開發工作,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在咨詢服務型企業工作。薪酬方面也有所差別,大體說來,從事技術研究工作比其他一般性工作者的薪酬要高;在大型生產企業比事業機構薪酬略高。非技術類的工作者月薪較低一般在一、兩千元左右,事業機構的技術類人員月薪在四千元左右,企業技術研究人員的月薪則可達六千元左右。
但是,就業范圍廣並不代表找工作就容易,還要看個人的情況,是否有從業的能力。那麼環境類專業的畢業生在選擇就業方向的同時,又該具備哪些專業能力呢?獨之秀職業顧問分析:首先就是專業知識,這就不必細說了;第二是觀察分析能力,環境問題有其延續性,也有突變性,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分析力,才能把握問題的關鍵;第三是研究操作能力,理論的運用永遠要求靈活和進步,要與實踐不斷摩擦,才能相互促進。
環境類專業能力培養
現在,很多畢業生在求職的時候,都比較看重證書,總認為證書可以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書越多越可以給自己帶來機會。對此,獨之秀職業顧問指出:有的時候證書是可以為自己贏得一定的肯定,但這不是絕對的,證書不在多而在於精,要有針對性,以能突出優勢為准,盲目的羅列證書卻容易埋沒優點,只能適得其反。
環境類專業自身的這種專業性很強,對學生的專業技能要求也比較高,同樣,外界像用人單位,他們對畢業生的能力資格也是非常看重的,在這種情況下,有相關的證書還是有用的。不過在選擇證書考試的時候,應該慎重一些,不要一味附庸潮流,或是抱有多多益善的想法。
以環境保護和監測專業為例,考取「分析中級操作工證」和「分析高級操作工證」是此專業本身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可以就自己理想的目標職業有針對性的選擇一些證書,像從事室內環境工作的可以考取「室內環境檢測中級證書」、「環境工程設計證書」等。還有一些基礎的應用證書如「英語一級證」和「計算機中級證」,等也是用人單位會考慮的。
考取與則業傾向相應的一些證書對畢業生本身及求職都是有所幫助的。獨之秀職業顧問指出,考取證書不僅在於領取證書的結果,更在於考取的過程。學生在准備考試的過程中,肯定要認真的學習相關專業知識,熟悉操作技能,這是對其自身能力的強化和提高。
要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不僅專業能力過硬是必須的,而且一些基本能力的具備也是不容忽視的。各項工作之間都會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不可能出現獨立、單純的工作,正像做翻譯不僅要有語言基礎還要有表達能力,做服裝設計不僅要懂裁剪還要懂美術一樣,環境專業的學生也應該在專業之外,掌握一些必備的應用基礎能力,否則很難符合用人單位的崗位實用標准。像前面提到的「英語一級證」和「計算機中級證」,就是對基礎能力的提升,也是實際工作中需要的應用能力。
拿環境科學專業來說,它本身就是匯集環境化學、環境物理、環境地學、環境管理學、又融合系統學、信息學、工程學、法學、經濟學、人文學等學科的一個交叉性、綜合性的專業,所以這個專業的學生不論以後從事教學、科研還是管理方向的工作,都應該具備人文、經濟、法學等相關知識。這要求學生從在校期間就注意培養自己的能力、充實知識結構體系,在從書本中涉獵知識的同時,不妨多參與一些實踐活動,鍛煉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通過這個過程可以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環境類專業能力提升
有 些專業知識僅僅通過學校課堂是很難完成的,畢竟教學時間、具體條件有所限制,學生應該利用課余時間,多進行自我補充,閱讀部分相關書籍。在此獨之秀職業顧問介紹以下幾本著作,僅供參考。
《環境監測實習》 李廣超著
這本書是環境保護與監測專業的學生進行實習的配套教材,它融合了環境監測工作的組成、步驟以及環境監測必須遵守的技術規范,以便於指導學生如何進行環境監測實習,更快地掌握環境監測技術操作規范。同時,這本書作為學生實習的指導性教材,對實習內容、實習地點、實習紀律、實習報告及實習成績的評定等提出了比較具體的規定和要求。並在每章都附有實習要點和練習題,可以作為環境保護與監測專業的學生用書,也可以作為指導教師及從事環境監測工作者的參考資料。
《環境管理》 張高立 李明庄 主編
環境管理是在環境保護的實踐中產生,又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環境管理是環境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環境科學與現代管理科學交叉的新興學科。編者在總結多年環境管理教學工作實踐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現階段的環境管理的基本思路與發展趨勢,編寫了這本教材,通過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環境管理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水平,促進環境管理教學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環境工程》 陳湘築 郭正 主編
教材內容主要介紹了:水污染防治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雜訊、振動與其他公害防治技術,固體廢物的處置與利用原理及基本方法。在系統介紹傳統的治理方法的同時,根據中國的國情,收編了一些高效、節能、低消耗的治理技術。本教材可供環境工程專業,環境管理專業大專班使用。
《環境評價》 胡漢明 梁曉星 主編
環境評價是從環境質量這一基本概念出發,評價社會發展對環境質量的影響,以及環境質量變化對人類行為、生存與發展的影響,旨在有效地加強環境管理、防止污染,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這本教材講述了環境評價的理論與方法,以及環境評價的發展狀況,能使學生較全面地了解環境評價的全過程。
這幾本書籍主要都立足於專家的實踐經驗,既有具體專業的針對性,又有較強的實際應用性,對提升學生的專業認知能力有所幫助。
另外,獨之秀職業顧問提醒:實習是學生接觸實際操作的好機會,選擇實習單位也很重要,應該盡量與自己將來的就業方向吻合。這樣一來,在鍛煉了專業能力的同時,也對工作形式、程序、環境有了大體了解,有助於就業後更快的適應、投入到工作中去。不要去盲目的參與太多實習,這樣反而容易打亂原有的知識體系,給以後的就業選擇帶來負面的影響。
很多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還攙雜著想當然的成分,容易出現「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況,實習則是理論向實踐轉化的渠道,通過實習可以有效的解決「眼高手低」的問題,讓學生在經歷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真實的操作可以鍛煉學生發現問題、捕捉問題的敏銳度,還能夠提高他們研究、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學生在實習的工程中應該多動手操作,事無巨細,讓自己盡量參與到每一個環節中去。將被動的接受轉變為主動的運用,著重鍛煉靈活應用、找出問題、研究分析、操作解決的能力及協調性。如果到環保監測部門實習,就從設計社會調查問卷做起,每個步驟都經手,很快就能掌握整項工作的流程及關鍵事項。這才是最佳的實習狀態,其實也是工作經驗的一種體現。
『柒』 關於規劃的環評書還是篇章或說明如何記憶
1# 一地三域十個專項指導性規劃編制篇章或者說明,十個非指導性規劃編制報告書
『捌』 環評師對未來發展的作用
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制度適用於從事規劃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評估和環境保護驗收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簡稱環評師。
《環評法》規定,土地利用的有關規劃,區域、流域、海域的建設、開發利用等綜合規劃和指導性專項規劃要編制環境影響篇章或說明,工業、農業、畜牧業、林業、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設、旅遊、自然資源開發等非指導性專項規劃,要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並相應規定了必要的程序和法律責任。這是一個重大的戰略措施。如果可以得到切實的實施,環境保護可以從根本上、從全局上、從發展的源頭上注重環境影響、控制污染、保護生態環境,及時採取措施,減少後患。可以用環境保護和發展雙贏的眼光,正確選擇工業結構、工業技術和排放標准,合理布置工業企業,組建工業生態園區,使很多的環境問題從源頭得到根治。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最重要的意義,就是找到了一種比較合理的環境管理機制,構建了綜合決策的實際內容。可以通過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充分調動了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可以形成政府審批,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監督管理,有關部門對規劃產生的環境影響負責,公眾參與,共同保護環境的新機制。規劃環評是環保部門在環境保護管理方式上,實現從項目型管理向綜合型管理轉變,從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轉變,從被動管理向主動參與管理轉變的契機,是環保部門為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服務平台。
『玖』 根據招投標法,工業園區的總體規化、控制性詳細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環評規劃需要走招投標程序口嗎
主要是看你這些規劃是誰出資的? 政府出資的話 要走招投標程序的 這是招投標法規定的 如果是個人或者是集體 和政府無關的話 那就沒有必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