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文化產業集群運營模式

文化產業集群運營模式

發布時間:2020-12-06 22:56:58

① 什麼是文化產業集群

所謂文化產業集群,就是在文化產業的領域中,由眾多獨立又相關聯的文化創意企業以及相關支撐機構,依據專業化分工和協作關系建立起來的,並在一定區域集聚而成的產業組織,它包括文化產業鏈上的所有上下游企業~(照著書上打的 加上自己的分析吧)

② 產業集群的營銷渠道模式一般有哪些種類

產業集群是指在特定區域中,具有競爭與合作關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關聯性的專企業、專業化供應屬商、服務供應商、金融機構、相關產業的廠商及其他相關機構等組成的群體。不同產業集群的縱深程度和復雜性相異。代表著介於市場和等級制之間的一種新的空間經濟組織形式。 許多產業集群還包括由於延伸而涉及到的銷售渠道、顧客、輔助產品製造商、專業化基礎設施供應商等,政府及其他提供專業化培訓、信息、研究開發、標准制定等的機構,以及同業公會和其他相關的民間團體 產業集群實際上是某種產品的加工深度和產業鏈的延伸 產業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間范圍內產業的高集中度,這有利於降低企業的制度成本(包括生產成本、交換成本),提高規模經濟效益和范圍經濟效益,提高產業和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還有新的影視產業集群

求採納

③ 傳統產業集群與文化創意產業集群有什麼區別

結合文化創意產業的特徵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總結文化創意產業集群與傳統產業集群的差異。
(一)結構方式
文化創意產業集群與傳統產業集群在結構上的最大差異是其已經融入了文化的因素。傳統產業集群的結構是以價值導向為聯結方式的,而文化創意產業集群是以文化傳播和滲透以及價值實現為聯結的,文化創意產業集群下的企業之間的互聯關系與傳統產業集群相比,更具有擴展性。在這種結構下的企業組織模式與傳統產業集群下企業之間的組織模式也不盡相同,傳統企業集群下的同類企業之間更加偏向競爭關系,文化創意產業集群下的企業關系更加註重合作,而相同的文化則是合作的紐帶。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對區域經濟的影響更加註重關聯性,這種關聯性對於推動區域經濟的整合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區域經濟的整合對於提高區域的綜合競爭力則是有力的促進。
(二)跨越空間
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集聚效應不僅表現在地理空間上的群集,更突出地表現在虛擬網上的集聚效應。文化創意產業下的產業集群不僅表現為企業在同一地理位置的集聚,更表現出跨地理空間的集聚。現代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往往同現代科技發展有著密切地聯系,現代發達的科技手段使文化創意這種無形的產品內質得以突破空間的界限和約束,使得價值流在更廣闊的空間中實現。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超地理空間的存在形式,對於區域經濟發展來說更具有張力,其經濟輻射效應更強。
(三)呈現出柔性特徵
文化創意產業集群與傳統產業集群相比,呈現出更加柔性的特徵。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價值聯結方式和內容已經較以前有了本質的變化,產業集群的核心向心力也由以前的價值實現變成了文化創意和科技創新,在以這種為動力的群集網路中,企業與企業、產業與產業之間的聯結表現為柔性特徵,也就是講,當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形成時,其內在的結構和可擴展性較以往有了更大提高,而這種擴展性和更多的介面使得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結構更加豐富,內部的協調機制更加完善。文化創意產業網路集群的柔性特徵使區域經濟的發展有了更廣闊的選擇,在這種柔性機制下,區域經濟的發展道路呈現出多樣化特徵。
三、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聚集原理
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對於文化創意產業企業的集聚而言,區位條件、市場規模、初始企業布局、專業化和政府規劃成為其聚集的要素。
(一)產業區位的形成
區位論的奠基人之一廖什(Losch)以壟斷代替自由競爭、以最大利潤代替最低成本,從而創立了服務於最大限度利潤、以市場為中心的商業區位論。廖什認為,價格差和消費者對價格的彈性是決定商業區位的重要因素。商業區位論對文化創意產業企業區位選擇和形成有重要借鑒意義,可以認為,企業集群的形成正是最大利潤導致的市場為中心的區位形成問題,產業中心的形成會形成自強化作用,吸引更多的企業向同一地域集聚,從而形成文化創意產業集群。
(二)市場規模擴張
文化創意企業在某一地域的集聚涉及到其服務能力所限的市場規模問題,依據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論,即是企業中心向其腹地提供商業服務的能力問題。克氏認為,不同等級的中心地向其腹地提供服務的質量和能力不同,從而其腹地的大小也不同,正是不同等級的中心地之間的結網保證了對於所服務區域的覆蓋。我們可以據此理解為,當專業化經營的企業具有向某一地域集聚的趨勢時,具有提升這一中心地等級的效應,從而擴張市場規模。實事是,當市場規模由於文化企業的聚集從而擴大時,其提升中心地等級的功能與上述區位條件具有相互強化的效應。
(三)初始企業選址的路徑依賴
初始企業布局對企業集群產生的作用已為實踐所證實,如北京的798、宋庄文化產業區,上海蘇州河沿岸創意產業集聚區,西安唐延安路創意產業帶等。這也獲得了相關理論的證明,如新經濟地理學在強調收益遞增的基礎上指出,規模經濟與運費(針對文化創意企業來講主要是人員成本)的相互作用會產生傾向於集聚的內聚力,從而導致初始企業布局對後來的企業產生地理指向性的影響,最終形成集聚。值得注意的是,新經濟地理學雖然從貿易與經濟活動區位和外部效應兩個角度討論了這一內聚力的形成機理,但仍然不能從理論上解釋初始企業的選址問題,克魯格曼將其歸於「偶然性」,初始企業的空間選址具有偶然性和不確定性,而且這種偶然性和不確定性既可能由經濟因素引起,也可能由非經濟因素引起,但初始企業選址的偶然性卻對後續企業的聚集帶來路徑依賴的必然性結果。

④ 文化企業簡單運營模式與復雜模式的區別

經營的概來念:1.運營(營利性事業),從事源(營利性的工作)。2.苦心籌劃。3.為一定目的而設法使機構或組織運轉。運營是對企業經營過程的計劃、組織、實施和控制,是與產品生產和服務創造密切相關的各項管理工作的總稱。運營是經營的一種

⑤ 文化產業商業模式有哪些特點和內在規律

可以參考《文化產業商業模式》一書
《文化產業商業模式》書評
朱嘉

由國內文化產業著名專家陳少峰、張立波著的《文化產業商業模式》一書近日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作為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的基礎教材,是北京大學十多年來致力於推動發展中國文化產業產學研結合的集大成之作。
從政府管理模式到園區建設模式,從城市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到文化走出去模式,從文化產品開發模式到文化品牌塑造模式,從企業核心競爭力到產業變動的趨勢與商機,從文化產業通盤分析到各個細分行業的具體商業模式,《文化產業商業模式》一書都給予了深入系統的回答。
該書以研究文化如何驅動經濟和產業發展為基礎,以探討文化產業商業模式為核心,著重分析了文化及文化市場的特性、產品特性、顧客特點、塑造文化品牌的方法,以及企業家在經營管理中如何選擇和改進商業模式等內容。特別是作者總結和提煉了60種文化產業領域內通用的商業模式,系統地提出了文化產業主要行業領域的發展趨勢及商業模式選擇問題,是國內文化產業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
在國家大力推動發展文化產業的宏觀背景下,文化產業如何發展?有無路徑可尋?有何經驗借鑒?企業商業模式如何設計與執行?等等問題,是眾多有志於從事文化產業的人士遇到的普遍難題。
眾所周知,文化產業涵蓋范圍之廣、跨學科研究難度之大,沒有深厚系統的理論基礎和廣泛的實踐基礎,是很容易紙上談兵的。而國內文化產業現有著作多見於文化及文化產業一般意義上的概論、概說,甚至有些著作並無系統清晰的文化產業本質把握,更談不上理論創新。
作為國內文化產業發展的推動者陳少峰、張立波教授根據多年文化產業研究及企業經營管理咨詢經驗的基礎之上,創新文化及文化產業理論,結合文化產業實踐案例,對中國文化產業商業模式做了通盤的梳理,該書可以說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文化產業精品教材。同時,兩位專家多年來也長期致力於跨學科研究,對於哲學、工商管理、文化及文化產業均有重大研究成果,這也是兩位專家及其著作得以接地氣的基礎。
《文化產業商業模式》一書是續陳少峰《文化產業讀本》之後,文化產業又一代表著作,是了解國內文化產業特性及如何運作文化產業的必備書籍。當然,讀者可再結合《中國文化產業十年》(陳少峰、朱嘉著)一書,對當前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進行橫縱系統把握,可以預期其文化產業理論水平的質變飛躍。
提問者評價
謝謝

⑥ 文化產業集群為什麼要協調創新

文化產業集群要堅持創新理念,推動文化的創新,要堅持協調理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以及區域的協調發展。

⑦ 文化產業有哪兩種發展模式其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這是哪個命題,文化產業的發展具有多種模式,從來沒有哪個編撰者會說只有兩種模式,只能說最為主要的是市場主導型和政府驅動型這兩種模式!

⑧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大開發模式有哪些

1、政策導向型園區。政府規劃建設或大力推動並進行統一管理的版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這是權我國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重要方式。
2、藝術家主導型園區。藝術家自動聚集和自動孵化後形成某個產業集聚後由政府統一管理,政府對已經形成的園區進行合理和有效的指導管理,把握好藝術生產社會標准效益,引導園區有效發展。
3、開發商導向型園區。開發商投資開發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這類園區一般由資本雄厚的企業對園區進行統一規劃和管理,不僅操作方便、適用面廣,而且節省人力物力、效率高,具有較好的市場調節作用,比起藝術家主導型的更易產生經濟效益。
4、資源依賴型園區。根據資源富集情況來確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建立。
5、成本導向型園區。創意企業或個人最初基於節約成本或資源共享而自發匯聚形成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或者以行業內龍頭企業為核心主導,集聚一批中小企業發揮規模效應。
6、環境導向型園區。優美的自然環境,良好的配套設施,悠久的歷史文化,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及寬松、自由、活躍的環境,這些因素對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生存和發展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形成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重要條件。

⑨ 應當如何發展文化產業鏈和文化集群

政府方面要引導.。企業要提高創新觀念。創建合理的團體。發展相關的系列產品

閱讀全文

與文化產業集群運營模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