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藝術生都可以報什麼專業嗎
現如今,出國留學成為了越來越多的藝術生的選擇。那麼,藝術生出國考研去哪好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小編為大家推薦的的三個藝術院校,供大家選擇。
② 日本這個國家是怎樣的由來
關於日本列島上被確認過的人類歷史,大約可以追溯到3萬年前至10萬年前。約1.2萬年前左右,因末次冰期結束而開始急劇溫暖化,使得人們的文化與生活產生極大變化,全島進入下個繩文時代。約1.2萬年前左右開始被稱為繩文時代。
伴隨著渡來人的移入,日本在彌生時代初期出現了陶器、鐵、銅器以及水田等文化,使日本逐漸成為一個農業社會。彌生時代中期,位於九州的奴國國王向漢朝朝貢,並獲賜金印。
到了2世紀後半期,各小國內戰頻繁,直至3世紀中葉才出現較大的「大和國」,後經過長期的擴張,並且逐漸征服了日本中部大部分地方,其首領最初稱為「大王」,後來改稱天皇 。
到了奈良時代,即以奈良(平城京)為都的時代。是律令制社會的繁榮鼎盛時期,表現在政治經濟制度、階級關系、文化以及對外關系等方面。 光仁天皇及桓武天皇時期,朝廷力圖整頓混亂的政治形勢,縮減財政開支,改革兵制,向東北地區擴展疆域,謀求整形和重新加強律令制。日本最早的史書《古事記》、《日本書紀》也於此時相繼編成,從而進入日本的歷史時代。
(2)東部文化產業擴展閱讀:
日本民風:
稱呼:稱呼日本人時,可稱之為「先生」、「小姐」或「夫人」,也可以在其姓氏或名之後加上一個「君」字,將其尊稱為「某某君」。只有在很正式的情況下,稱呼日本人才使用全名。
打招呼:日本人的打招呼,基本上是以鞠躬來表示的,其來自於唐朝文化。站著的時候,雙腳合攏、直立,彎腰低頭。從一般性行禮到上身至90度的鞠躬。根據禮節輕重程度的不同,低頭的角度是各種各樣的。在鋪著「たたみ」(榻榻米)的房間里,必須要坐著行禮。
參考資料:網路 日本
③ 上海有那麼多區,哪幾個區最偏遠,是郊區
上海的行政區劃分: 中心城區:黃浦區、徐匯區、長寧區、靜安區、普陀區、閘北區、虹口區、楊浦區、閔行區、寶山區、嘉定區、浦東新區、金山區、松江區、青浦區、奉賢區、崇明區。
郊區范圍大致為:外環線以外 浦東新區東部及南部、南匯區全部、閔行區南部與西部、奉賢區、金山區、松江區、青浦區、嘉定區、寶山區以及崇明區。
其中的南匯區、金山區、奉賢區、松江區、青浦區、嘉定區、崇明區都是上海比較偏遠的區縣。
(3)東部文化產業擴展閱讀:
上海行政區劃分的歷史沿革:
上海市,源於吳淞江下游的漁村,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前成鎮,鎮因黃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二十八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
當時有:黃浦、老閘、邑廟、蓬萊、嵩山、盧灣、常熟、徐匯、長寧、普陀、閘北、靜安、新成、江寧、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籃橋、楊浦以及榆林二十個市區。
1960年1月設立了閔行區和吳淞區。1961年1月撤銷了浦東縣。1961年3月,浙江省嵊泗列島劃歸上海市。1964年5月,撤銷閔行區、吳淞區。
此時的上海市轄黃浦、南市、盧灣、徐匯、長寧、靜安、普陀、閘北、虹口、楊浦10個市區和上海、嘉定、寶山、川沙、奉賢、南匯、松江、金山、青浦、崇明10個郊縣。
1980年10月設立了吳淞區。1981年2月設立了閔行區。1988年1月,撤銷寶山縣和吳淞區,設立寶山區。1992年9月,撤銷上海縣和閔行區,設立新的閔行區。
1992年10月,以川沙縣全境、原上海縣三林鄉和黃浦、南市、楊浦3個區的浦東部分,設立浦東新區;撤銷嘉定縣,設立嘉定區。
1997年4月,撤銷金山縣,設立金山區。1998年2月,撤銷松江縣,設立松江區。
1999年9月,撤銷青浦縣,設立青浦區。2000年6月,撤銷黃浦區和南市區,設立新的黃浦區。
2001年1月,撤銷南匯縣,設立南匯區;撤銷奉賢縣,設立奉賢區。2005年5月,寶山區管轄的長興鄉、橫沙鄉劃歸崇明縣管轄。
2009年,撤銷南匯區,其行政區域范圍劃入浦東新區。
2011年,撤銷黃浦區、盧灣區,設立新的黃浦區。至此,上海市轄浦東新區、黃浦、靜安、徐匯、長寧、普陀、閘北、虹口、楊浦、寶山、閔行、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奉賢16個區和崇明1個縣。
2016年,至此的上海有黃浦區、徐匯區、長寧區、閘北區、靜安區、普陀區、虹口區、楊浦區、浦東新區、閔行區、寶山區、嘉定區、金山區、松江區、青浦區、奉賢區十六個區和崇明區。
④ 中國最頂級的十大城市是哪十座
在中國最頂級的14個城市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在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方面的發展都是非常迅速的,人均收入和消費水平也都市比較高的。
提到上海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是魔都,時尚之都,城市在全球范圍內佔有重要地位的金融很好的帶動了經濟的發展,所以城市每年的GDP都是相當高的。
廣州每年都是不少人務工的首選城市,而在廣州各個行業的發展也確實都是比較迅速的,所以全面的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城市GDP和城市人均收入都是蠻高的。
深圳這座作為我國首批經濟改革開放的城市,通過好政策和城市自身發展的有利條件,很好的促進了經濟全面的發展,所以城市內人均收入和大體的GDP都是相當高的。
重慶作為我國的直轄市,憑借著不錯的政策很好的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目前城市在各方面的規劃上也在朝著更國際化的方向發展著。
在中國最頂級的14個城市中天津這座城市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有著豐富的資源,有著便利的交通,所以每年在經濟的發展上都算得上是富可敵國的。
蘇州這座城市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就地理位置來看的話本身在經濟上的發展就很有優勢,在加各種國際化的投資集中了不少在城市內,所以每年的GDP是極高的。
毫不誇張的說成都這座城市在旅遊業上的發展速度很多城市都無法與之比較的,而且城市早就憑借著獨有的環境聞名於全球,國內外的知名度都是極高的。
南京作為我國古都,濃厚的歷史氛圍是城市最大的競爭優勢,在加上極好的地理交通環境,豐富多樣的資源,每年不僅經濟發展速度快,而且在許多方面都佔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提到青島或許不少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會是青島啤酒,而青島的啤酒也確實是遠銷海內外,在加上近年來城市憑借著國家一系列好政策,在經濟的發展上可以說是極其迅速的。
長沙在經濟的發展上是非常迅速穩定的一座城市,城市有著很不一樣的文化,交通上更是屬於全國綜合性非常強的城市,多樣的地貌類型、不錯的氣候環境,還有著國內不少的研究中心。
武漢這座城市位我國的中部,首先是它有著極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尤其是高鐵網能覆蓋到大半個中國,在商貿物流、科技創新等水平上都屬於是國內領先的城市之一。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幾乎是無人不知,所以在富可敵國的城市中除了蘇州,當然還少不了杭州啦,它自古在我國就是商業的集散中心,經濟的發展速度就別提有多快了。
在中國最頂級的14個城市中無錫首先是屬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城市內主要以平原為主,所涵蓋的經濟領域很全面,曾也榮獲了國家創新城市,國家最佳旅遊城市等殊榮。
⑤ 長三角一體化具體指哪些內容
1 助推長江三角洲市場體系一體化
一是建立健全統一的市場標准化體系。把標准化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積極推進農業、工業、服務業、建築業與對外貿易等多個領域標准化體系建設與發展與發展,引導企業深人開展「尋標、對標、提標、達標」活動。加快培育標准化服務機構,支持各級各類標准化科研機構、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及歸口單位、標准化出版發行機構等。加強標准化服務能力建設與發展。鼓勵社會資金參與標准化服務機構建設與發展。引導有能力的社會組織提供標准化服務。
二是主動探索「基層出題、領導答題」的工作模式。改革推進上同頻。
匯總基層落實過程中的種種難題,打破不同部門之間「一畝三分地」的界限,主動作為,積極推進,努力做到「幫忙不添亂、介人不陷人」。不同層級的政府部門務必加強上下聯動,密切溝通聯系,建立常態化改革服務機制。政策制定上配套。堅持先立後破,發揮立法對各項改革舉措的先行保障與引領推動作用,把成功的工作經驗、工作模式以條例的形成固定下來,甚至可以在更大范圍內推廣實施。
三是嚴格環境准人,共建環境治理協調新機制。制定流域統籌、區域統一的行業污染物排放績效約束,嚴格行業資源環境准人,分區實施負面清單管理機制與退出機制。在國家層面建立強有力地推進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的環境管理協調機構,健全跨區域與跨部門協同、多種污染物與多種環境要素協同治理機制。
建設與發展環境信息共享平台,實現全域監測數據實時共享,強化跨部門、跨區域、跨流域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響應能力建設與發展,健全長江三角洲污染防治協作長效機制。在環太湖、沿海、長江口、環澱山湖、蘇南丘陵、新安江等跨界地區,健全與完善區域生態補償機制,對在區域環境保護中因承擔生態功能而影響經濟發展的地區,通過設立專項基金予以合理的經濟補償。
⑥ 日本的國土面積比中國的東北三省誰大啊
日本:陸地面積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其它6800多個小島嶼。
中國的東北三省土地總面積78.73萬平方公里,所以東三省大。
日本國(日語: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英語:Japan),簡稱「日本」,位於東亞、國名意為「日出之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公里。主體民族為大和族,通用日語,總人口約1.26億。
日本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其資源匱乏並極端依賴進口,發達的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科研、航天、製造業、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此外,以動漫、游戲產業為首的文化產業和發達的旅遊業也是其重要象徵。
日本在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等許多方面堪稱世界典範,其國民普遍擁有良好的教育、極高的生活水平和國民素質。至今保存著以茶道、花道、書道等為代表的日本傳統文化。
東北三省又稱「東三省」,為東北清朝末年以後的三個行政區,與地理文化上的東北地區沒有關系,只是東北地區其中三個省級行政單位的總稱不同時期,其名稱和范圍有所變化。在當代中國,東北三省為遼寧省、吉林省和黑龍江省。長期以來,其范圍不等同於中國東北地區。
東北三省,黑龍江省45.4平方公里萬,吉林省18.7平方公里萬,遼寧14.7平方公里省。而東北地區廣義上是四個部分,和內蒙古東北部地區呼倫貝爾地區26.3萬。所以廣義的東北地區是這四個部分組成,總計10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13%。
⑦ 為什麼日本叫霓虹國
霓虹取自日本讀音,因為「日本」在日語里讀兩種音,一種是「にほん」nihon,諧音就是所說的霓虹,另一種是「にっぽん」nippon,聽起來很像中文的「霓虹」的發音,所以就戲稱日本為「霓虹國」。
霓虹國,許多人很難與日本聯系在一起,想都沒想過日本還有「霓虹國」這個稱號,因「霓虹國」名稱並沒有歷史淵源。不過之前有部日劇名叫 「ol日本」,發音就是「倪鵬 にっぽん」。
(7)東部文化產業擴展閱讀
「日本」名字的歷史
日本依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太陽之本」,即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因此日本有時也被稱為太陽之國。早於日本與中國接觸前,日本人稱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為「やまと」(Yamato,漢語音譯為「邪馬台」,「邪」音同「耶」)和「ひのもと」(Hi no Moto),「ひのもと」意思就是太陽之本。
而在中國的三國時期,中國人使用倭去代表日本。漢字傳入日本以後,日本人認為「倭」字不雅,加之其他原因,而用「和」去代替並使之與「倭」同音(わ/wa),並用漢字「大和」表記日語的「やまと」(Yamato);用「日本」表記「ひのもと」(Hi no Moto)。
後來日語中轉用音讀去讀「日本」,轉變成今日日語中常用的「にほん」(Nihon)或「にっぽん」(Nippon)。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小野妹子向隋煬帝遞交聖德太子的國書,其中有著名語句:「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以「日出處」自稱。「日本」一稱遲至公元7世紀末才在中國出現。
《二十四史》中的《舊唐書》記載日本人由於不喜歡「倭國」的名稱,因此將國家的名字改作「日本」。而在公元8世紀的《史記正義》中又有另一說法,指武則天命令日本將國名改作「日本」。
《宋史》〈日本國傳〉則有另一說指唐太宗認為「倭」字不美,而據其所處東海、日出之地的位置賜國名為「日本」,由孝德天皇在大化革新後採納。
現代日本的正式名字為「日本國」(日本國/にほんこく・にっぽんこく),是世上少數沒有「長寫」名字的國家。在明治維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期間,日本的正式名字為大日本帝國(大日本帝國/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而在二次大戰後,在新的憲法中,改成現今的名字。
雖然日本國內絕大多數使用日語的情況也是用「日本」去稱呼自國,但是近年也有使用由英文「Japan」轉寫的「ジャパン」,甚至從「Cipangu」(參閱下段)轉寫而成的「ジパング」來代表日本,從而製造外來語的效果,尤其常見於廣告及品牌的命名。
⑧ 邢台沙河的主導產業是什麼
沙河市位於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東麓,距首都北京420公里,距省會石家莊145公里。全市面積999平方公里,轄5個鄉、5個鎮、5個辦事處,有290個行政村,人口48萬。地勢西高東低,山區、丘陵、平原各佔三分之一。沙河市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3.1℃,平均無霜期207天,平均降水量529毫米,多集中於夏季 沙河市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古為燕州地,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趙,隋開皇16年以境內橫貫東西的大沙河命名為沙河縣,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1987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1988年被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燕趙自古多豪傑,在漫長的歷史河中,沙河大地哺育出眾多仁人志士。唐代名相宋景、元代中書左丞張文謙、明代賢臣朱裳以及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等功臣、一級戰斗英雄楊春增烈士都是沙河的驕子。 沙河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古稱「趙北之咽喉,襄南之藩蔽」,是溝通晉、冀、魯、豫的交通樞紐。京廣鐵路縱貫市區,褡午鐵路西延中部,京珠高速、107國道以及邢都、平涉、褡花公路等縱橫交錯,邢台機場距市區5公里,形成鐵路、公路、航空為一體的立體交通網路。 沙河資源眾多,儲量豐富,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市)之一,現在發現的礦藏資源有40餘種,探明儲量的有10多種,其中煤10億噸,鐵礦石3.4億噸,硫鐵礦810萬噸,瓷土856萬噸,大理石5億噸,石灰石6億立方米,耐火土、石膏、石英石、重晶石、銅、鍺、鉬等的儲量也頗具開采價值。西部山區盛產各種土特產,葯材、柿餅、核桃、板栗等是傳統的出口產品。境內山場、灘塗廣闊,發展養殖和種植業得天獨厚。沿大沙河一帶有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砂土資源,是發展新型建築材料的原料基地。沙河水源充沛,水質優良。東部平原是富水區,富水層深埋100米左右,中部丘陵有兩條地下河,西部山區有大小水庫7座,蓄水量達5億立方米。 沙河旅遊資源豐富,風景宜人。境內的秦王湖、北武當山風景區是省級重點風景名勝旅遊區。旅遊區山勢起伏,峰巒疊翠,川穀縱橫,氣勢雄偉,山、水、林相映成趣,雄、奇、險集於一身,構成了10大景區、100多處景點,加之逶迤壯觀的明長城遺址、唐代著名顏真卿親筆書寫的宋景碑、清乾隆皇帝御筆真跡等人文景觀,構成了獨具特色的旅遊文化。 沙河基礎設施完備,功能齊全。近年來先後新建、改建、擴建主要街道14條,城市控制面積達22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2平方公里。城市街道整潔,環境優美,綠化覆蓋率達25%,是「省級衛生城」。電信事業發展迅速,全市電話總容量8萬門,城區和290個行政村全部接通了光纜程式控制電話。境內擁有火力發電站5座,水力發電站2座,總裝機容量125萬千瓦,變電站17座,主變容量達35萬千伏安。市內星級賓館3家,設施豪華,功能齊全。 沙河經濟發展迅速,基礎實力雄厚,形成了采礦、建材、養殖三大主導產業及煤鐵、造紙瓷土、玻璃、水泥等主導產品。其中,造紙瓷土、棉布、生鐵、水泥等產品出口歐美、日本及東南亞、港澳地區。農業積極實施產業結構調整,重點建設了優質糧、干鮮果、速生豐產林、奶牛、蛋雞、飼料、蔬菜等8大農業基地。其中蛋雞養殖業頗具規模,雞存欄840萬只,年產鮮蛋7.5萬噸,擁有省名牌飼料企業4家,其中興達飼料有限公司年產量15萬噸,位居河北省第一名。鄉鎮企業發展迅猛,僅金百家工業小區就擁有玻璃生產企業108家,年生產能力達5000萬重量箱,產量佔全國同類產品的三分之一,被譽為「中國玻璃城」。組建了河北恆利、冶礦、海生、興達、旭瑞、迎新、大光明、凱特、華邦等知名企業集團。恆利集團生產的「康必得」等系列產品成為市場供不應求的搶手產品。 沙河市經濟實力逐年增強,國民生產總值、工農業總產值、財政收入連年大幅度增長。2004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完成71.66億元,財政收完成6.1368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 25.88億元,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 14.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 3706元。 物華天寶沙河市,熱誠歡迎八方客。
⑨ 文化產業的發展模式
針對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刀切」問題,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研究所所長金元浦提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梯、三種模式 。總體上看,這三個階梯分別是東部階梯、中部階梯和西部階梯。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作為東部模式或東部階梯的代表城市,文化產業已經占據非常高的比例。在北京,文化產業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其佔GDP比例已經連續數年超過12%,北京已經形成了這種以文化產業為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的產業形態或者產業格局。相比之下,西部某些縣市文化產業在GDP中的佔比僅有百分之幾甚至百分之零點幾,與東部地區差距非常之大。因此,東部應有東部的發展模式,中部應有中部的發展模式,西部應有西部的發展模式。從發展模式的角度來講,東部文化產業,作為國家文化產業發展整體中的高端形態,要率先實現文源臘化產業走向國際,作為中國的國家隊參與到國際競爭之中 。
西部的這一階梯的模或特色是主要以文化旅遊為龍頭來發展文化產業,從而使得文化旅遊成為這一階梯模式中起到領頭作用、帶有全局觀念的文化產業形態。對於西部9省區來講有著以下幾大優勢,第一、有豐富獨特的少數民族的民俗文化風情。第二、第二產業(指工業)不是非常發達,自然環境沒有受到破壞,保留了原生態的山川美景,擁有眾多美好的風光景色,尤其是那些獨特的地形地貌吸引無數人嚮往。第三,有獨特而深厚的歷史文化。這些歷史文化加上民俗風情、自然環境,形成了非常強大的旅遊基礎。比如雲南的麗江、西雙版納,還有貴州、新疆、寧夏、青海、西藏等省區,這些地方的三大特色非常旦裂伍鮮明,也得到了充分展現。因此,以文化旅遊為龍頭去發展和帶動文化產業是非常切實可行的。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要依據各地具體情況,實事求是,適度的、有前瞻性的發展,發展模式要符合整個國家國情的現實和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