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國內外體育產業園發展情況

國內外體育產業園發展情況

發布時間:2020-12-06 18:05:34

⑴ 體育產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這個的話,我認為體育產業必將也必然會發展成為全球化趨勢,去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國體育論壇大會上就對此問題進行了探討,雙刃劍體育總裁蔣立章先生也發表了講話,陳述了自己的觀點。

⑵ 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和競技體育產業的發展

中國著名的體育活動家、北京奧申委主席助理魏紀中日前表示,舉辦奧運會,整個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將迎來春天。
魏紀中稱,目前全球體育產業的年產值高達4000多億美元,並且保持著20%以上的年增長速度。而中國的體育產業起步晚、規模小,中國1997年體育產業的增加值為156.37億元,1998年為183.56億元。按這一趨勢,到2010年體育產業的產值至少可達到281.2億元,佔GDP的比重可望從1998的0.2%增至0.3%。在發達國家,這一比例已達到1%到3%之間。體育產業的發展空間是巨大的。
魏紀中還說,申辦成功後,相信會有更多的公司投資到體育行業中來,體育產業這塊大蛋糕將會越來越大,我們誠摯地希望與這些體育業公司互相學習,互相合作,共同進步,爭取將中國的體育事業推向新的台階。

後奧運時代,中國體育產業將迎來一次重大的戰略機遇。他表示,北京奧運會舉辦前後,正是十幾億中國人從解決溫飽向全面實現小康社會轉變的時期,富裕起來的中國人對體育的需求空前高漲。根據國際經驗,人均GDP從2000美元向3000美元發展的階段,正是國民消費結構發生重大轉變的時期,是體育消費快速增長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人們對體育健身、競賽表演的需求會大幅度增加,中國的體育產業應在後奧運時代緊緊抓住這一機遇,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中國奧委會副主席、中體產業集團董事長魏紀中看來,中國體育產業正處在從群眾化、組織化、商業化邁向產業化的重要階段,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將起到催化劑的作用。魏紀中幾天前在浙江寧波觀看世界女排大獎賽時表示,中國的很多地方正像舉辦女排大獎賽的寧波市北侖區一樣,已經走過了體育產業的前三個發展階段——首先,人民群眾喜歡一項運動,而後由政府或企業牽頭舉辦賽事,賽事在招商過程中引來商家贊助,這就是群眾化、組織化、商業化的三步,但中國現在還很少有地方能走到最後一步,也就是產業化的一步;所謂產業化,就比如英國的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這項賽事的背後是龐大、復雜、有序、牽涉面很廣的一整套運營系統,它在保證賽事贏利的同時,能長期、穩定地發展下去。魏紀中表示,什麼時候北侖區把女排賽事做成像溫網那樣,什麼時候才算實現了產業化。魏紀中表示,北京奧運會的舉辦,使他看好中國的體育產業能加快實現產業化,因為人們會比以往更關注體育,商家也會更看重體育的商業價值,體育產業的市場會變得更大。

在看好中國體育產業能在後奧運時代迎來大發展的同時,專家也指出,中國體育產業要實現大發展,面臨的困難也很大。

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體育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林顯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中國體育事業在最近20多年的發展中,因「重競技、輕群體」的觀念佔主導地位,限制了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如果這個觀念不能改變,中國體育產業就很難在後奧運時代實現根本性的發展。

林顯鵬表示,由於過於重視競技體育的成績,中國的群眾體育事業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20多年來,大量的人力、物力被用在競技體育的發展上,而群體事業急需的社區體育場地、場館以及高質量的體育賽事等,還處在比較落後的水平上。

林顯鵬認為,中國的體育產業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體育產業相關的資源應走向市場卻沒有這樣做,體育的經濟功能、產業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

比如,中國的運動員主要集中在各級體育主管部門掌控的專業隊中,這些運動員以獲取奧運會、全運會等比賽的獎牌為最高目的,這就束縛了中國職業體育的發展。

而部分已經職業化的賽事,如足球聯賽,由於受體育主管部門的行政管理而無法實行真正的市場化運作,結果只能是賽事水平不高、產業化程度較低。

另外,各類體育社團沒有發揮出應有的職能,沒有擔負起組織基層開展各類體育活動的責任,面向社會大眾的體育俱樂部、學校俱樂部等基層體育組織的發展程度較低,這都不利於體育產業的發展。

此外,在目前中國體育產業的產值中,體育用品製造業約佔70%,體育服務業不超過30%,與體育產業發展比較成熟的國家或地區相比,中國的體育服務業顯得極為落後。

鑒於基層體育活動的基本條件和發展狀況不理想、職業化賽事質量不高及體育服務業水平較低,林顯鵬表示,中國體育產業要實現後奧運時代的大發展,將面臨諸多的挑戰。

但林顯鵬也表示,政府部門已經看到了中國體育產業目前面臨的問題,因此,在克服了上述困難後,中國體育產業的長遠發展還是應當被看好的。

⑶ 體育產業的國內外發展狀況

體育產業是名副其實的朝陽產業。世界體育產業最發達的國家是美國,上世紀80年代,美國體育產業的總產值大約占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在各大行業總產值的排名中居第22位;20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體育產業的總產值已經超過了3000億美元。在體育產業發達的北美、西歐和日本,體育產業的年產值已經進入了國內十大支柱產業之列。早在2000年,全球體育產業的總產值就高達4000億美元,並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長著。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英國、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發達國家的體育產業,總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1.5%。
中國體育市場的產業化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90年代中期,中國體育產業才具有較為完整的產業形態和較為完善的體育行業的制度,中國的體育廣告業、體育建築業、體育博彩業、體育旅遊業和體育用品業等具體行業也是在這個時期得以充分發展。
1995年6月,國家體育總局出台了《1995—2010年體育產業發展綱要》,指出中國體育產業要用十五年時間逐步建成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現代體育運動規律、門類齊全、結構合理、規范發展的現代體育產業體系。雖然目前中國體育行業的資產存量、人力資源狀況和資本增值效率在快速增長,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中國的體育產業尚處於發展階段,各個環節的市場化程度還很低。學習和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在體育產業經營方面的經驗和模式,是中國體育產業快速成長的捷徑。例如,一度被媒體熱炒的貝克漢姆轉會西班牙皇家馬德里隊的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商業運作,其經營手法之妙是體育產業化的經典之作。
我國體育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產業的領域不斷拓展,發展規模也不斷擴大,產業的質量也有所改善,產業的效益也明顯增高。體育產業的整體規模和其他產業相比較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已經構成了一個獨具特色的產業門類。1992年,為響應中央頒布的《加快第三產業發展的決定》,國家體委正式提出體育產業的概念。不僅將體育管理機構進行了較大的變化,成立了20個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同時推出足球職業化的試點性改革,打開了中國體育產業改革的大門。1995年6月,國家體育總局制定了1995-2010年的體育產業發展綱要,綱要指出體育產業發展的目標是用十五年左右的時間逐步建成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現代體育運動規律,門類齊全,結構合理,規范發展的體育產業體系。綱要規定的具體目標是到本世紀末,基本上形成以主體產業為基礎,多業並舉,多種所有制並存,共同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我國目前體育產業發展現狀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以本體市場為主體的體育市場,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市場體系的基本框架已趨清晰。基本包括競賽表演市場、健身娛樂市場、技術培訓與咨詢市場,體育無形資產市場、體育旅遊市場。
第二,體育產業開發的領域不斷擴展,體育產業的質量和產業效益逐步提高。
第三,社會投資辦產業的形式發展很快,涌現了一大批符合現代體育制度的體育俱樂部、體育企業或企業集團。
第四,確立和形成了保證體育事業發展的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產業化籌資機制。 隨著體育企業產業意識的提高,行業競爭的加劇,尤其是體育用品業競爭的加劇,國內的體育企業越來越重視對產業發展的研究,特別是對產業改革和產業運營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體育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體育行業中的翹楚!
體育用品行業作為體育產業中比重最大、開放度與競爭度最高的領域,近年來保持了快速發展。2006~2011年,我國體育用品行業(運動服、運動鞋、運動器材及相關體育產品的製造和銷售)增加值逐年擴大,年均復合增長率17.63%,累計至2011年預計達到1760億元,占體育產業比重80%以上。中國也成為了繼美國之後世界第二大體育用品消費市場。
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主席尾山基也看好中國體育市場前景。他在本屆體博會開幕式上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消費者更多地參與體育運動,中國成為了運動鞋、運動服裝、運動器材全球最重要的生產基地。

⑷ 求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SWOT-PEST分析!!!

1、優勢
1.1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體育產業消費比例增加
1.2體育內基礎設施建設快容速發展
2、劣勢
2.1體育產業內部結構有待優化升級
2.2體育用品業雖然在部分地區已形成產業集群,但科技創新和研發能力不足
2.3體育產業法規不健全,調控機制還未形成
2.4體育產業一是單薄,經營管理人才匱乏。
機遇和威脅你可以去MBA智庫文檔上看,這也是我那邊看到的。

⑸ 如何評價一個地區體育產業發展情況

有如下看法:抄

1;堅持改革創新襲。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簡政放權,減少微觀事務管理。加強規劃、政策、標准引導,創新服務方式,強化市場監管,營造競爭有序、平等參與的市場環境。

2;發揮市場作用。遵循產業發展規律,完善市場機制,積極培育多元市場主體,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充分調動全社會積極性與創造力,提供適應群眾需求、豐富多樣的產品和服務。

3;倡導健康生活。樹立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進健康關口前移,延長健康壽命,提高生活品質,激發群眾參與體育活動熱情,推動形成投資健康的消費理念和充滿活力的體育消費市場。

4;創造發展條件。營造重視體育、支持體育、參與體育的社會氛圍,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把體育產業作為綠色產業、朝陽產業培育扶持,破除行業壁壘、掃清政策障礙,形成有利於體育產業快速發展的政策體系。

5;注重統籌協調。立足全局,統籌兼顧,充分發揮體育產業和體育事業良性互動作用,推進體育產業各門類和業態全面發展,促進體育產業與其他產業相互融合,實現體育產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⑹ 簡述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狀況

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經濟高度發展、運動理念逐漸普及、國家政策持續支持和資金日益關注,這些都為體育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基礎。目前,我國的體育產業已經初步形成了以競賽表演和健身休閑為驅動,體育用品為支撐,體育場館、體育培訓、體育中介、體育傳媒等業態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體育與科技、文化、傳媒、健康、養老、旅遊等相關行業日益融合。根據體育行業發展報告及相關統計可以看出,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呈穩定增長趨勢。
(一)產業規模呈上升趨勢,體育消費水平上升空間巨大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取得較大成績的五年。體育產業發展乘勢而上,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全民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目前人均GDP已經達到了8000美元,體育產業正處於是高速發展時期。2015年中國體育產業生產總值超過1.5萬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例為0.7%。未來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發展潛力非常巨大。
「十三五」時期,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不斷發展和「健康中國」戰略的逐步實施,我國體育需求將從低水平、單一化向多層次、多元化擴展,體育消費方式將從實物型消費向參與型和觀賞型消費擴展,體育產業將從追求規模向提高質量和競爭力擴展,體育產業必將迎來重大戰略機遇。《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2020年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從業人員數超過600萬人,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1%。
(二)產業內涵豐富,產業結構將進一步改善
中國體育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產業領域不斷拓展,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的效益顯著提高,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獨具特色的產業門類。
當前中國體育產業存在體育用品行業一枝獨秀、體育服務業佔比較小和整體產業結構分布不甚合理的現象。79%的收入來自於體育製造業,即體育服飾製造、體育用品製造等;只有約20%的收入來自於諸如賽事運營、體育培訓、轉播權等體育服務業。初期由於政策原因,體育產業市場化程度較低,賽事運營商業化程度低,導致體育服務產業在整個體育產業中佔比較少。
針對中國目前體育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指出,要進一步優化體育服務業、體育用品業及相關產業結構,著力提升體育服務業比重。大力培育健身休閑、競賽表演、場館服務、中介培訓等體育服務業,實施體育服務業精品工程,支持各地打造一大批優秀體育俱樂部、示範場館和品牌賽事。
隨著《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及後續一系列促進體育產業的改革政策的出台,體育產業將逐漸走向市場化,體育服務產業將迎來高速發展。

⑺ 國內外體育產業有哪些不同

首先是體復制不同。
國內制搞體育就是拼金牌,犧牲了很多人的全部生活,多年只做一件事--訓練。以至於不少人退役以後發現自己連起碼的生存技能都沒有,往往陷入困境。而這樣的做法也很難帶動全民體育健身。
國外的體育完全是商業運營的。不少運動員也另外有職業來養活自己(尤其是小眾的項目)。即便國家隊,也是在有重大賽事的時候才召集,平時還靠自己經營。正因如此,他們一直兼顧運動和營生,鮮有人在退役後陷入經濟上的絕境。而在民間,無論水平如何,大家也都積極鍛煉,同時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各種俱樂部比比皆是。

閱讀全文

與國內外體育產業園發展情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