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區域雲計算與大數據產業發展

區域雲計算與大數據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06 17:02:00

❶ 大數據和雲計算方向前景怎麼樣

大數據和雲計算都是為了發展趨勢,前景看好。參考前瞻產業研內究院《中國大數據容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可達1500億元,未來5年將進入「加速期」,到2020年將達到8000億元的規模,實現幾何級增長。

從產業細分看,大數據產業分為基礎層、軟體層和應用層三大塊,但現在我國大數據應用層僅佔10%的比例,明顯是個「短板」。現在,我國眾多家電、商業、旅遊企業都高度重視大數據的搜集和開發應用,對於傳統企業來說,大數據是傳統產業向「互聯網+」改造的必經之路,可是傳統企業如何將業務、產品、管理等進行數據化改造,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

❷ 什麼叫大數據,與雲計算有何關系。

1,大數據(big data),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體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2,大數據與雲計算的關系就像一枚硬幣的正反面一樣密不可分。大數據必然無法用單台的計算機進行處理,必須採用分布式計算架構。它的特色在於對海量數據的挖掘,但它必須依託雲計算的分布式處理、分布式資料庫、雲存儲和虛擬化技術。

他倆之間的關系你可以這樣來理解,雲計算技術就是一個容器,大數據正是存放在這個容器中的水,大數據是要依靠雲計算技術來進行存儲和計算的。

(2)區域雲計算與大數據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大數據的4V特點: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價值)。

雲計算的關鍵詞在於「整合」,無論你是通過現在已經很成熟的傳統的虛擬機切分型技術,還是通過google後來所使用的海量節點聚合型技術,他都是通過將海量的伺服器資源通過網路進行整合,調度分配給用戶,從而解決用戶因為存儲計算資源不足所帶來的問題。

大數據正是因為數據的爆發式增長帶來的一個新的課題內容,如何存儲如今互聯網時代所產生的海量數據,如何有效的利用分析這些數據等等。

大數據的趨勢:

趨勢一:數據的資源化

何為資源化,是指大數據成為企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戰略資源,並已成為大家爭相搶奪的新焦點。因而,企業必須要提前制定大數據營銷戰略計劃,搶占市場先機。

趨勢二:與雲計算的深度結合

大數據離不開雲處理,雲處理為大數據提供了彈性可拓展的基礎設備,是產生大數據的平台之一。自2013年開始,大數據技術已開始和雲計算技術緊密結合,預計未來兩者關系將更為密切。除此之外,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計算形態,也將一齊助力大數據革命,讓大數據營銷發揮出更大的影響力。

趨勢三:科學理論的突破

隨著大數據的快速發展,就像計算機和互聯網一樣,大數據很有可能是新一輪的技術革命。隨之興起的數據挖掘、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等相關技術,可能會改變數據世界裡的很多演算法和基礎理論,實現科學技術上的突破。

參考資料:網路-大數據網路-雲數據

❸ 雲計算與大數據到底有怎樣的關系呢

隨著雲計算的落地,今年雲計算將會快速增長並滲透垂直行業內。在發布了2013年雲計算趨勢觀察之後,Ovum軟體公司高級分析師Lachal表示:「雲計算供應商和企業在雲計算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2013年我們將會看到他們在雲計算方面的初步成功,不僅僅是自身的成功,對於整個生態系統也會有促進的作用。」事實上,「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不同形態的雲計算在不斷地發展和成熟,越來越多企業級的雲計算服務被推出市場。盡管這樣,Lachal認為這只是雲計算提供商和企業的初期。「就目前來看,雲計算還只是處在青春期,要想成熟進入成年期至少還需要五年的時間。」 Lachal補充道。今年,我們還將會看到雲計算生態系統的崛起,公有雲不僅可以作為技術交互的平台,還是雲服務提供商和消費者之間的生態紐扣將二者很好的連接在一起。在瞬息萬變的社交網路和移動互聯網的時代,雲計算為整個互聯網生態系統的發展提供了新加速途徑。很多行業受益於「數據中心作為一個樞紐」,越來越多的以雲計算為中心的生態系統合作夥伴集中在一個關鍵的數據中心,如金融交易、網頁和在線服務或是媒體內容的企業。眾所周知,這些企業有大量的數據需要進行處理和管理。隨著移動智能設備的普及,雲計算服務和雲應用在雲平台的支撐下,讓這龐大的數據得以保存和處理,數據的價值不在於多,而是如何挖掘到有價值的數據,這需要藉助雲服務和雲應用的能力了。這也是業界將雲計算和大數據相提並論的原因所在,到底雲計算與大數據是怎麼樣的關系?雲計算已然走下神壇開始步入應用階段,而大數據的催生反過來了體現了雲計算的價值所在。關注IT的朋友想必已經注意到業界對於新趨勢的關注已由原來的雲計算轉移到大數據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推廣大數據相關的服務和產品,越來越多的企業將企業數據作為企業資產進行管理和變現,已經開始從數據抽象、數據共享和數據估值開始啟動大數據戰略。對於大數據趨勢並不像雲計算那樣主要集中在概念層面的討論,主要是在技術層面的研究。企業視大數據為企業的生命、企業的新競爭力,要想在同類行業中脫穎而出贏得市場,大數據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業紛紛制定大數據戰略,無論是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企業,都在大數據時代不甘示弱,而大數據時代的特性註定了它與雲計算的不解之緣。大數據推動雲計算的落地,雲計算促進大數據的應用。雲計算大數據

❹ 什麼叫大數據 與雲計算有何關系

如今,兩種主流技術已成為領域關注的焦點-大數據和雲計算。根本不同的是,大數據只涉及處理海量數據,而雲計算則涉及基礎架構。但是,大數據和雲技術提供的簡化功能是其被大量企業採用的主要原因。例如,亞馬遜的「 Elastic Map Rece」演示了如何利用Cloud Elastic Computes的功能進行大數據處理。

兩者的結合為組織帶來了有益的結果。更不用說,這兩種技術都處於發展階段,但是它們的結合在大數據分析中利用了可擴展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

那麼,我們可以說大數據與雲計算完美結合嗎?好吧,有數據點支持它。除此之外,還需要處理一些實時挑戰。

大數據與雲計算的關系

大數據和雲計算這兩種技術本身都是有價值的。 此外,許多企業的目標是將兩種技術結合起來以獲取更多的商業利益。兩種技術都旨在提高公司的收入,同時降低投資成本。盡管Cloud管理本地軟體,但大數據有助於業務決策。

讓我們從這兩種技術的基本概述開始!

大數據與雲計算

大數據處理大量的結構化,半結構化或非結構化數據,以進行存儲和處理以進行數據分析。大數據有五個方面,通過5V來描述

❺ 大數據與雲計算就業前景

從當前互聯網領域的發展基本面來看,大數據和雲計算都有比較廣闊的發展內前景,一方面產業互聯網容未來將為大數據和雲計算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雲計算和大數據本身也能夠帶動一系列新技術和新模式的創新。
由於大數據是物聯網發展的三個基礎因素之一,所以大數據的發展對於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來說,也具有重要的意義。當前科技領域和行業領域對於人工智慧的呼聲都比較高,所以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推動下,大數據也會得到更多的重視。

相對於大數據來說,雲計算技術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體現,隨著雲計算逐漸進入到PaaS時代和SaaS時代,全棧雲和智能雲將進一步提升雲計算的服務效率。在目前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推動下,雲計算對於行業領域的重要性將得到逐漸的體現,所以未來雲計算的發展空間會逐漸擴大。

❻ 雲計算與大數據哪個發展前景更好

技術發展是產業發展走向繁榮的前提
無論是計算機行業,還是汽車領域,技術形態的成熟是一個必然的要素。如果某個所謂的時代在技術上、硬體上沒有達到產業的要求,資料庫和平台都是非完整和非穩定的,時代的產業基礎也就十分薄弱。從產業的政策角度分析,當技術累積到一定層次,產業政策的出台是必然的。
為了激活雲計算的發展,國務院在2015年就出台了《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雲計算白皮書2016》等,這些政策的出現並非偶然,在其背後有很多雲計算服務商多年默默的技術耕耘。
技術和政策的形態達到一定的地步,真正的產業化和市場化是否也已經達到?等待入局者必須考慮幾個重要因素:一、目的是什麼(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還是在渠道上更接近用戶);二、企業是否願意使用(產品同質化嚴重,如何體現差異化);三、是否有助於提高社會福利(消費者福利、管理效率)。
如果這些問題得到肯定的答案,雲計算與時代的發展需求相契合,真正的時代大門就會開啟。
雲計算
大數據的運用將更加追求精準化和多維度
大數據本身除了要有數據、採集、匯聚一定量的數據之外,更重要的是數據的處理、挖掘、分析、可視化、應用這樣一整套的過程。
關於大數據的話題,基本圍繞三個問題展開:一是數據從哪裡來,二是數據如何進行分析,三是數據如何進行商品化。任何大數據都是以應用為主的,在未來,通過多維度、多復合的大數據的精準挖掘,最終提供出優質的商務解決方案才是最關鍵的。
數據的三個來源分別是政府、企業行業和個人消費。政府數據做了授權,但由於法律和其他方面的不健全,政府數據被濫用。消費者數據來源於電信、金融或類似BAT大企業,流量入口處的數據將被自動抓取,數據提供商可以提供所有維度的數據,但每一個都是局部。
數據優化商在大數據產業鏈里要想長久發展,必須精通大數據的模型、演算法以及數據特徵,同時對行業及生態要有明顯的敏感性。而演算法提供商如果僅僅依賴單純演算法,未來將成為成長軟肋。應用提供商最貼近客戶、最熟悉客戶需求,同時做的是最後的數據整合,在產業鏈上可能發展空間更大。
IDC行業未來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中國具有高達6.3億的大規模網民群體,目前國內僅有3萬個機櫃,對比美國的3億群體2.4萬個機櫃可以看出,中國的數據市場規模還遠未達到平衡點,未來將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另一個方面,由於企業客戶運營模式的改革,企業的雲化增加了對大數據及專業數據中心的需求。
未來雲計算產業和大數據產業將呈現規模化發展趨勢,市場紅利可觀,創新、服務、合作、技術將推動互聯網科技企業走得更高、更遠。

❼ 雲計算與大數據結合的優勢有哪些

雲計算的目的是通過資源共享的方式更好地調用、擴展和管理計算和存儲等方面的資源和回能力以降低企業的答IT成本;大數據的目的是充分挖掘海量數據中的信息,以發現數據中的價值。
雲計算的處理對象是IT 資源、能力和應用;大數據的處理對象是數據。
雲計算節省了IT資源成本;大數據能發現數據中的價值,從而帶來收益。
雲計算與大數據平台可以建立統一共享的基礎設施資源池,實現針對不同業務應用系統的資源統一部署和協同調度,達到資源的集約利用的目的。同時通過相互借鑒彼此的技術思路,雲計算與大數據實現在提供服務能力方面的融合。

❽ 阿里怎樣與地方政府合作雲計算與大數據產業

該怎麼交怎麼交啊,有多少收入算多少所得稅,如果存在稅務特殊規定的除外

❾ 雲計算和大數據方向是什麼發展前景如何

中國雲計算大數據當前呈現出以下三個方面的典型特點:1.2010年已經從概念宣傳階段,進入實質發展階段;2.正處於私有雲的研發試驗階段,計劃向公有雲轉變;3.中小企業信息化是公有雲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2009年以來,我國雲計算開始進入實質性發展的階段,各方力量在雲計算的發展過程中都起到了推動作用,這些推動者包括以IBM、EMC、Intel等為代表的跨國設備製造商,推銷解決方案,拓展和佔領市場;上海、北京、天津、無錫、東營等為代表的地方政府建設了一些雲計算中心,為拉動投資需求,建立政府公務雲及面向中小企業的公有雲;以新浪、騰訊、阿里巴巴、世紀互聯等為代表的國內互聯網企業,對內做IT設施的改造提高效率,對外提供服務以降低成本拓展業務范圍;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為代表的傳統電信運營商,短期目標是為運營支撐系統搭建私有雲,整合內部資源,節能降耗,實現利舊和轉型;另外還有以金蝶、金算盤、百會等為代表的軟體公司,這些公司在雲計算的概念出現以前已經開始提供SaaS業務。

雲計算是一種基於互聯網提供服務的業務模式,互聯網發展水平和網路質量對於雲計算業務的發展至關重要;同時雲計算又代表著從提供產品到提供服務的產業模式的轉變,不僅需要用戶觀念的轉變,更需要提供商與用戶之間建立基於法律制度保障和相互信任基礎上的合作關系。從這兩點上來說,雲計算在中國的發展還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❿ 雲計算,大數據之後發展什麼產業

2006年穀歌的CEO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戰略大會上第一次向全世界正式提出「雲計算」這一全新的IT技術概念。至今七八個年頭過去了,谷歌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硬體或軟體公司,他向世人提供的是基於雲計算平台的網路服務,而不是幫助客戶搭建雲計算平台。於是我們看到,這幾年在市場上把雲計算這個口號喊得最響亮的卻是一些傳統的硬體和軟體公司。這些傳統的IT公司,在很長的時期里是不可能放棄傳統的硬體和軟體業務,出於自身的利益考慮,他們向雲計算的概念里植入了大量有利於維持傳統業務的思想,而這些思想有可能導致雲計算偏離本來的發展方向。這也是造成當前雲計算這一概念被世人所誤解甚至嫌棄的原因。
雖然飽受爭議,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雲計算已經成為目前最主流的IT系統架構模式。大部分互聯網企業都搭建了基於雲計算的業務平台,絕大多數跨國企業都已經擁有或正在建設自己的雲計算平台。
最近兩年雲計算已經逐漸回歸理性,產業界和學術界都在重新思考和調研她的技術形態和商業形態,跟雲計算關系非常密切的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人們有機會可以更加理性和全面的眼光看待雲計算。
大數據是人類科學發現方法之「第四範式」中最為重要的科技手段。大數據從出現伊始就有明確的技術路線和應用方向,所以比較容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因為大數據往往都能和現有的業務系統相關聯,直接提升業務效率、提高企業效益,所以大數據成為了目前最熱門的關鍵詞之一。數據倉庫、數據安全、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圍繞大數據的商業價值的利用逐漸成為整個市場爭相追捧的利潤焦點。

閱讀全文

與區域雲計算與大數據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