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村民經濟產業發展

村民經濟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06 15:36:20

⑴ 當村民經濟利益受到損失怎麼辦

我想還來是要按原定合同來辦,離開源原合同什麼事都不好談,我住在城中村的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沒有這樣的事,只有沒有在農村干一天,在工廠干長期臨時工,退休後還有退休金,因她女婿在村裡當一個小官,改變了她的狀況,退休金照領,這里因為戶口在這里,各種待遇都有,也有原鄉下人,嫁到城裡戶口人,但戶口因親戚關繫上到了城中村,這次城中村改造,比回原籍下放的人的待遇還好些,回原籍的人沒有補償,她因有關系,她的待遇比其他人都好,盡管她沒有在農村干一天,農村相對來說是一個有法如無法的地方,但可以向政府部門咨詢。

⑵ 怎樣發展好農村經濟

尊敬的縣領導: 你好!我是來自農村的一名青年。一直在外工作了7、8年,看見在改革開放30年以來很多地方的新農村有了很大的改變。同時我們的縣,在各位領導的正確指導和關心下也有很多的鄉鎮有了很大的起色。還有部分農村很落後,這也是本身自然條件所存在一些問題,但我認為更多的是人來創造的。我每次回來看見家鄉沒有根本的改變,我認為唯一的改變就是去年把村的路修好了,有老鄉開玩笑說還有草長多了。現在很多女孩子去外打工也不願再回到家鄉,年輕的男的能到外的安家的也在外安家了,40歲以下的基本也都在外打工去了。可這是生我們的地方啊!我個人認為還是底層領導班子和農民的認識沒有得到提高: 1、領導班子建設: 前幾天剛村幹部選舉完,現在還是存在拉票現象。村民在選誰說白了就是看誰關系好,看不順眼的我不選,對我沒有好處的我不選。我個人認為選誰我並不關心,我關心的是新的領導班子定下來以後能拿出什麼眼的規劃計劃,把村搞好、把農民的經濟搞上來。 2、對領導班子的不信任: 有的做了多年的村領導,即是選掉了上面有人啊同樣也能當領導,村領導辦事效率低、部分存在經濟問題,有村民反映有的村幹部已經在宜昌買有房子(但買房子不排除本身的合法經濟收入,但在真正的修路和移民的款項及其它的有沒有問題,還得希望能去查查以免讓村民誤解)。 3、家鄉也發展了很多農作物項目,村民的認識觀不夠高,領導也沒有帶領學習這反面的知識,就出現了農作物發展不起來,就是出來了不好銷售。這也使村民對農作物發展不能認可。村民始終說是地方差不能發展什麼,使之村民不能很好的和領導保持一顆心。村民的心態: 1、看不遠、為自己、勾心鬥角.(例如:村裡選舉,住一塊的你選張三,我選李四,不選一樣的就會之間產生矛盾)我覺得要著實想辦法提高村民的意識。我想對村領導提出幾個質疑:1、村領導有沒有做好工作計劃與規劃要上牆? 2、一年挨家挨戶的去拜訪多少村民? 3、是否清楚目前村存在的問題和拿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4、一年中村幹部在一起開了多少次會又研討了什麼? 5、是否捫心自問過,舍自己為自己的家鄉和人民。 希望在政府的領導指導下,去督促底層幹部帶好好頭,把我們的家鄉和秭歸縣建設的更加美好! 謝謝! 相關回復 (2008-11-18)來信主題: 信息來源:人民來信 辦理過程: 縣政府辦公室收到該信後,送劉縣長閱批後轉組織部辦理。 受理單位: 組織部 辦理結果: 感謝來信人對家鄉建設和發展的關心。關於來信所提出的村級班子換屆選舉問題和帶領導群眾發展致富問題,這也是大多數老百姓普遍關注和各級黨委政府非常重視的問題。目前,全縣已完成村兩委班子的換屆選舉。在換屆選舉過程中,制訂村級發展規劃是換屆選舉的一步重要環節,是投票選舉之前的一項重要工作,首先要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和黨員大會,討論制定該村未來三年發展規劃,引導廣大黨員、村民圍繞規劃選幹部、配班子,以統一村民的思想意志。在村兩委班班子選出後,要在鄉黨委政府的指導下建立健全以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為主要內容的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等制度,確保村民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監督權。同時,我縣目前還正在探索實施黨代表聯系服務群眾制度,要求各級黨代表經常走訪基層群眾,深入了解民意,及時反饋民情。當然這些好的制度有待於各級幹部在具體工作中認真予以貫徹落實,並在實踐中加以完善。同時我們也真誠歡迎廣大人民群眾對我們的工作予以監督,並為家鄉發展積極提出切實可行的良策,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積極的貢獻。

⑶ 村民享受集體經濟利益分紅都要什麼條件

即然國企沒有要求戶口轉正那戶囗在那,就應該給

⑷ 談談如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加村民人均收入

經營性的集體經濟不辦為妙,村民自發組織的合作社、公司活力更強;資源代管型的集體經濟,需要關鍵時間節點為集體爭取利益最大化。增加村民就業,對村民收入影響最直接。

⑸ 如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加村民收入

要根據村集體的實際情況,例如:村集體產品整合.村辦企業招商引資.村辦企業依託自身資源深挖本地特產等。找到可行的方案才是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根本吧,下面有些案例供您參考。

留地利用型:積極鼓勵引導城鎮規劃區內土地被徵用村通過自主開發、合資合作等形式,興建標准廠房、寫字樓、專業市場、賓館、民工宿舍、商鋪店面等物業項目,獲取穩定的租賃收入。如湖州開發區陳板橋村利用33畝村級留用地建成2.1萬平方米標准廠房及5000平方米與之配套的職工宿舍樓,每年租金收入達200多萬元。吳興區環渚鄉邵家墩村利用村級留用地投資建設2980平方米綜合大樓、4539平方米標准廠房等物業用房,面向社會招租,年租金達50萬元。

盤活存量型:鼓勵村級組織以村莊整治為抓手,通過收購、置換等途徑,對集體舊的老辦公用房、會堂、學校、廠房、倉庫等房產、存量建設用地以及農戶廢棄宅基地,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通過改建、新建物業房產的形式,對存量、閑置資產、土地進行盤活,增加物業租賃收入。

異地發展型:對一些受規劃限制、發展條件較差的村,積極幫助創造條件,引導這些村在區位條件較好的區域或城鎮規劃區,興建或購置物業房產,增加村級集體資產和物業租賃收入。如開發區楊家埠鎮黃芝山村等7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在市、區、鎮三級的支持下,每村各投資90萬元左右集中購置億豐建材市場的商鋪,通過返租,每村每年可獲租金收入約5-8萬元。南潯區雙林鎮顯洪村、黃泥兜村、勤裕村在鎮政府的協調下,各投資40多萬元,在集鎮工業功能區集中購置了3000多平方米的標准廠房,每村每年可獲出租收入5萬元

⑹ 如何帶動村民積極性加入村集體經濟

村級集體經濟是保證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是強化農業基礎,增強農業專發展後勁,促進農村精屬神文明建設的經濟保證。隨著農村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集體經濟越發顯現出不可忽視的作用。然而,我市農村集體經濟狀況卻不容樂觀,不良債權過大,債務逐年增加,集體資產已盡枯竭,資源匱乏,造血功能不足,嚴重束縛著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嚴重阻礙了村級組織在新形式下為群眾謀取利益的作用,這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重要的是關繫到黨在農村的執政地位能否得到進一步鞏固的政治問題。
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是加強服務群眾的物質基礎,增強村級組織的服務功能,推動農村先進生產力發展,繁榮農村先進文化,實現農民的根本利益,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重要保證;是從源頭上減輕農民負擔,解決稅費改革後村級收入減少的客觀需要。因此,我們要因地制宜,實施「富民強村」工程,加快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步伐。

⑺ 如何發展農村經濟,帶動全村村民走上致富路!

你這個想法是好的,首先你得了解你村裡有什麼,你們的特色是什麼,種植?養殖?其次你要和你們村裡的幹部溝通,看能有什麼政策扶持

⑻ 隨著經濟的發展,家鄉造起了一座座工廠,可是,問題也隨之產生了,村民們發現有些

土地荒漠化
海平面上升
溫室效應
缺水
地球是個晶瑩透明的球體,它是人類的母親,我們生命的搖籃。它有著藍藍的天空,白白的雲朵,綠綠的草地,奔騰的江河,叮咚的泉水,巍峨的群山……這無不展示著地球的純與美。
自古以來,人類在它博大的胸懷中成長著,享受著地球慷慨提供的一切。可人們不但沒有一句感謝的話,反而貪婪地索取,他們亂砍濫伐,捕殺國家保護動物,破壞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無休止的工業污染使得地球那圓圓結實的身軀百病交加,潔白無暇的容顏也變得面黃肌瘦。然而,你可知道,我們亂扔的廢電池、塑料袋等總有一天會把地球變成一個有毒的垃圾場;青蛙、益鳥等被人類吃掉時,失去天敵的害蟲大量繁殖,人們只好用劇毒農葯對付那些害蟲,污染了地下水源和大量的農田;人們無節制地肆意浪費水,使得地下水位直線下降,最終魚兒們死在乾涸的河床上,而最後一批人類也渴得連眼淚都流不出來;當一棵棵能阻擋風沙的「衛士」被砍倒後,代替它們的將是什麼?將是一片片沙丘,它迫使大地的「綠色天使」消失得無影無蹤,氣候變得異常,旱澇災害不斷襲擊人類。1998年我國南方地區遭受的特大洪災,不正是人類破壞環境的結果,不正是大自然對我們的懲罰嗎?
警鍾已敲響了!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唯一的家園,我們應該像保護自己的眼睛那樣去保護地球。做為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從小事做起,從自己身邊做起,愛護地球,保護地球。再不能亂排污水亂倒垃圾了!再不能濫砍伐樹木了!再不能任意捕殺我們人類的朋友——動物了!再不能允許任何人浪費一滴水!再不能容忍種種破壞環境的現象出現了!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修補殘缺的地球,讓它的天更藍,水更清,草更綠,花更艷……
讓我們永遠在地球的呵護下,繁衍生息;讓我們為地球播下一片綠色,灑下一片陽光,使人類世世代代美好地生活下去,擁有這個共同的美麗家園吧!

⑼ 怎樣發展好種植業和養殖業帶動村民經濟發展

這類項目很多。例如種植食用菌,可以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農作物秸稈資源。發展食用菌生專產。建立屬一個龍頭機構。為村民提供技術指導。技術培訓。提供各種生產物資原材料。發動村民發展食用菌生產,然後開發市場,或者與相關的食用菌加工企業聯合,收購村民的產品。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的服務體系。這樣就可以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了。

⑽ 如何分析村域經濟我帶領村民致富。不知道該如何科學的分析村域經濟狀況

案例
為了解村域經濟在新形勢下發展情況,2010年底,縣人大常委會組織人員對村域經濟發展情況進行調研。共調查城關鎮、迎豐鎮、後柳鎮、曾溪鄉、長陽鄉等8鄉鎮15個村,其中調查點抽樣統計5個村,分別是沙河村、永紅村、瓦屋村、梧桐村、大溝村。現將調研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 現狀及特點
調查抽樣的5個村共有人口2963人,村兩委班子平均年齡42歲,
勞動力1701個,耕地6977.8畝。這次調查樣本分別為川道、低山丘陵和高山村,具有一定代表意義。根據調查統計,5個村2008、2009、2010年1-10月份經濟收入情況如下:
調查抽樣村2008、2009及2010年1-10月份經濟收入情況表-
時 間
農業總收入
農業實際收入
人均收入
與全縣農民平均收入相比
同比增幅
2008年
1509.4萬元
1078.2萬元
3638元
增加968元
5.5%
2009年
1878.8萬元
1139.6萬元
3846元
增加508元
5.1%
2010年
前10月
1878.1萬元
1039.3萬元
3507元
與上年同比
增加211元
與上年同比增加6.4%。
通過調查,發現我縣村域經濟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發展經濟意識不斷增強。各村能不斷拓寬思路,想方設法從實際出發,利用本地資源,積極引進資金,爭取項目,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產業大戶發展,促使專業合作社等經濟合作組織的成立,促進經濟發展的意識不斷增強。
二是農民增收規劃得到制定。在這次調查抽樣的所有鄉鎮中,鄉鎮都科學編制了石泉縣農民增收五年規劃、三年行動計劃和當年「升級晉檔」方案,各村制訂了村域經濟特色規劃,各戶有農民增收明白卡,在規劃的引領下,產業發展呈現良好的態勢。
三是蠶桑、畜牧農村主導產業獲得長足發展。調查抽樣的5個村在2008、2009、2010三年中,蠶桑、畜牧產業獲得較快發展。具體數據見下表:
調查抽樣村2008、2009及2010年1-10月份蠶桑產業發展情況統計表
時間
桑園面積
蠶種發放
桑枝食用菌產值
蠶桑總產值
同比增幅
2008年
1630畝
1378張
9萬元
68.3萬元
4.1%
2009年
1698畝
1386張
12萬元
84.6萬元
23.8%
2010年
前10月
1998畝
1496張
16萬元
110.62萬元
30.0%。
調查抽樣村2008、2009及2010年1-10月份畜牧產業發展情況統計表
時 間
出欄生豬
畜牧業總產值
同比增幅
實現人均收入
2008年
2835頭
293萬元
6.5%
988.9元
2009年
3484頭
359萬元
22.0%
1211.6元
2010年
前10月
3139頭
320萬元
與上年同比
增加12.2%
1079.9元
四是勞務性收入成為農民收入的「半壁江山」。具體數據見統計表:
調查抽樣村2008、2009、2010年1-10月勞務產業發展情況統計表
時 間
外出就業人數
勞務總收入
占總收入的比重
實現人均收入
2008年
1028人
556萬元
51.5%
1876元
2009年
1039人
612萬元
53.7%
2065元
2010年
前10月
1192人
615萬元
55.6%
2075元
調查抽樣村2008、2009、2010年1-10月勞動力人口變化情況統計表
時 間






非勞動力
人 口
外出就業人 口
從事農業生產人數
外出就業人數占總人數的
比例
從事農業生
產人數占總
人數的比例
非勞動力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
2008年
2903
1701
1202
1028
673
35.4%
23.2%
41.4%
2009年
2903
1701
1202
1039
662
35.8%
22.8%
41.4%
2010年
前10月
2903
1701
1202
1192
509
41.1%
17.5%
41.4%
五是農業生產效益不斷提高。隨著農村主導產業和旅遊業發展,蠶桑大戶、畜牧專業戶及農家樂、個體運輸戶應運而生。這些產業大戶帶頭引進運用新科技,促進了農業新技術的普及和提高,使農業生產效益不斷提高,其中蠶桑和畜牧的人均純收入近兩年增長超過150元。
二、存在問題和困難
1、農業產業化的總體水平還不高。由於自然條件、歷史因素多方面的原因,我縣村域經濟發展水平還比較低,抽樣村農民人均收入只有發達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四分之一,產業化發展水平低是主要內因。一是在五個村占農業主導地位的蠶桑和畜牧兩個產業的經濟總量偏小,經濟效益不高, 2008、2009、2010三年中蠶桑和畜牧業佔在總收入的比重都低於50%,農業主導產業規模小,經濟效益還遠低於勞務經濟的效益,村域經濟總量依賴於勞務經濟的增長。二是農業組織化程度較低,五個村有的還未成立專業合作社;已經成立專業合作組織的帶動能力不強,分散的農戶經營所佔比重大,相當一部分農民仍游離在產業化經營之外。三是農民的市場意識、效益意識還不夠強,致使農業生產呈現粗放經營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快速持續發展。
2、農業基礎設施落後。由於受自然條件、地理環境的限制,農業基礎設施底子薄,表現為:通村路缺乏項目和資金向組、戶延伸,村級水利設施缺乏管理維護、已經損毀的部分缺乏資金恢復,農業機械偏少,除蠶桑外農業很少引進農業新科技。加上調查抽樣村中有的由於不是新農村示範村和高效農業示範村,因此近幾年農業基礎設施沒有新的項目和資金投入,加上農民自身經濟基礎薄弱缺乏資金投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後,靠天吃飯的現象依然存在,嚴重影響到農業生產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3、增收措施的落實不夠。雖然這次調查抽樣村的五個村都確定了發展目標,如沙河村確定為蠶桑村、永紅村確定為旅遊村、瓦屋村確定為畜牧村、梧桐村確定為蠶桑村,而且各村的「升級晉檔」方案和農民增收規劃已經制定,但由於缺乏強有力的組織推動,產業發展在由抓示範點向抓示範片區發展的過程中,由於基礎差,項目少,在基礎設施配套、土地流轉、專業技術引進、規模化組織生產等方面都缺乏項目資金和人力進行進一步的落實,產業發展沒有實質性的突破,農民增收無明顯提高。
4、農業服務體系不夠完善。一是新型農技技術的普及不夠,農民掌握生產新技術不廣泛。二是產業發展資金不足,貸款或籌集資金比較難。部分農戶想創辦企業、擴大生產、規模發展的計劃受到資金的制約難以實現。三是市場服務不到位,「產供銷」各個產業鏈條之間缺乏科學的調控,工業企業沒有真正的「反哺」農業。
5、農戶的科技文化素質有待提高。在被調查的這5個村中,在家務農勞動力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佔80%以上。目前在家專職務農人口中,多數是老人和婦女,缺乏青壯勞力,由於受教育的限制,加上年齡的關系,對科技、新事物的接受理解能力差,創業創新能力和知識更新能力也不足。農民的自身科技文化素質低,農業科技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貢獻率還不夠高,農產品的品種、質量、這已成為制約農業現代化進程的「瓶頸」。
三、建議和對策
1、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要積極爭取資金,整合中、省、縣對農村、農業、農民的各項投入,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投入。要對邊遠山村,在項目等方面適當傾斜,在編制項目、安排資金時要在金融服務、技術推廣、用地用電用水和農業綜合開發、農業基地建設、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安排上給予優先支持,幫助邊遠山村農民降低生產生活成本,為邊遠山村農業發展創造條件。建議縣財政部門對村級經費進行「統籌」,即:對村級幹部經費直撥,並適當配套小數額的產業發展基金。
2進一步發展壯大主導產業。要在充分徵求群眾意願的基礎上,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業」等發展模式,以村為單位,利用本地資源優勢和產業傳統,因地制宜,選准產業主攻方向,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突破發展主導產業,實行集約化經營、標准化生產,多措並舉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生產效益,使產業既增產又增效,增加農民收入。建議產業發展要在「抓點」的同時加大「擴面」的力度,將產業發展「由點向面」擴展,逐步走向由示範點引入園區化,由園區化引入區域化發展的軌跡。
3、完善農業服務體系。要統籌城鄉市場建設,規范市場秩序,合理調控產業鏈條各個環節之間利益分配,形成城鄉一體的市場流通體系農業服務體系。要強化組織服務功能,組建農牧業科技服務公司、搭建鄉村旅遊服務體系,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化合作社,建議目前要為我縣農村蠶桑產業合作社爭取收烘經營權,與收烘企業競爭,增加蠶農收入,真正為群眾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
4、加大對農民科技和技能培訓。要改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外部環境,加強技能培訓,開辟輸出渠道,推動農村勞動力穩定轉移就業。組織返鄉農民工大力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技能和創業培訓,提高農民工市場就業創業能力,推進轉移就業和提升創業能力。建議要加大在村級科技知識培訓力度,農林、蠶桑、畜牧部門在財政預算經費的基礎上,積極向上爭取專項培訓經費,抽調專人,落實專責,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各部門每年到村進行專業培訓達到3次以上,對產業大戶的入戶技術指導不低於大戶總數的90%。
2011年3月3日

閱讀全文

與村民經濟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