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目前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現狀
我是河南的,簡單說一下宇通和鄭州日產,宇通就不用說了,亞洲最大的客車生產基回地。鄭州日產這答幾年發展也不錯,主產皮卡,帕拉丁,銳騏,奧丁,御軒。總之,中國目前汽車領域,優勢在於客車,貨車,不足大概就是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中國的自主品牌這幾年發展也很快,合資企業也是各有突破,汽車業在中國潛力還是很大的。
㈡ 當代世界汽車工業的現狀
從世界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看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從世界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看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2004年5月9日 摘要:汽車產業是我國的主導產業,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技術進步不斷加快的條件下,當前的世界汽車產業呈現出了一系列不同於以往的發展趨勢本文從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趨勢入手,在分析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探討了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對策關鍵詞: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發展對策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和科技進步的不斷發展,世界范圍內的汽車產業從產業技術生產經營以及銷售等方面都呈現出了與以往截然不同的發展趨勢我國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型產業之一,人世以後將面臨全球范圍內的激烈競爭,這對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而言,既帶來了新的動力,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挑戰所以,從全球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出發,探討新形勢下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對策,對於實時更新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戰略,保證其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當代世界汽車產業發展趨勢自 1886 年德國人卡爾·賓士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以汽油為動力的汽車以來,世界汽車工業已經歷了 100 多年的發展歷程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發展及技術進步的加快,當代全球汽車產業呈現出一系列與以往不同的發展趨勢,具體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 ) 汽車市場由發達日家逐步轉向發展中日家進入新世紀以來,全球汽車市場呈現萎縮趨勢, 2002 年世界汽車銷售量與 200 舊年銷售的 5500萬輛相比,減少了 11 % r11 西歐及北美等傳統發達國家的情況與全球整體變化趨同與此同時,全球汽車產業的生產規模不減反增,目前每年全球有1500 萬輛汽車屬於過剩產品,各大汽車生產商都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新的市場增長點在發達國家汽車市場逐漸飽和,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國汽車銷售持續疲軟的同時,以亞洲東歐南美的中國馬來西亞泰國匈牙利巴西等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以其龐大的人口 ( 為發達國家的 6 倍之多,且絕大部分為無車人口 ) 和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為基礎,近年來汽車市場發展迅速,成為新的世界汽車市場全球汽車市場的重心逐漸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並以這些地區為轉移重點( 二 ) 汽車生產全業通過世界范日內的集團化直組教並聯合,新的汽車產業格局巳初步形成20 世紀末和 21 世紀初,世界汽車產業經過一系列全球范圍的汽車企業改組兼並聯合,逐步形成了當前的六加三格局,就是通用集團福特集團大眾集團豐田集團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雷諾日產集團六大集團和寶馬公司本田公司法國標致雪鐵龍公司三家相對獨立的汽車公司 r1 經歷兼並重組之後的世界汽車工業基本上為美德汽車公司所統治,新形成的集團公司規模驚人,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的跨國管理方式,推動了扁平型企業管理組織的發展,加速了大集團管理鏈中的信息流動,大大降低了規模擴張後帶來的管理成本,使超大汽車集團的形成成為現實這表明原有的世界汽車產業競爭格局已被打破,新的汽車產業格局正在逐漸形成( 三 ) 產生艘配置量全球化趨勢目前,全球主要汽車製造企業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以適應各地區不同的經營環境和市場需求產業鏈中主要環節的分布已不再局限於一國的地理范圍,而是日趨立足於全球平台操作進入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隨著汽車市場逐漸向發展中國家的轉移,發達國家的汽車企業紛紛採取跨國投資辦廠的經營模式,這些跨國公司的子公司或者合資公司為當前的產業鏈全球性配置提供了基礎進入 20 世紀如年代以後,世界各個地區性貿易組織逐步擴張,地區和國家問關稅壁壘逐步打破,導致世界多邊貿易體制逐步形成,國際貿易趨於同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加速了信息傳遞,互聯網采購使得交易成本大幅下降,新型的跨國組織形式逐漸完善閱處於汽車工業的產業鏈當中的市場客戶分銷中心生產商零部件供應商之間的資源配置,逐漸由過去在一個地區轉向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產業鏈資源的最優配置,縮短了產品的研發周期和新產品的投放周期,使自身競爭能力得以提高( 四 ) 零部件企么技術進步加快,系統集成和模決化生產成為新的發展方向網路化采購保證了企業可以及時地了解市場當中消費者的需求與偏好,以適時調整自己的產品滿足市場需求,降低庫存成本,減少以前常常出現的過時產品積壓現象這種生產方式加速了產品的更新,縮短了汽車產品的生命周期,傳統的一個車型獨享一系列零部件的生產方式,已不能滿
㈢ 中國汽車行業的現狀與發展趨勢是什麼
我國汽車工業的現狀和發展的趨勢 綜觀我國汽車工業的現狀喜憂參半,展望我國汽車工業的未來風險與機遇並存。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我國汽車工業發展勢頭強勁。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去年1至7月,汽車全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723.82億元,同比增長29.44%:產品銷售收入3598.88億元,同比增長31.05%:利潤總額221.90億元,同比增長51.14%。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都比較大,實現了增產增收。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去年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首次躍升至40個工業行業之首。以汽車製造業為主的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已取代電子信息通信業,成為名副其實的領頭羊。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潛力也非常之大。據有關部門分析,近幾年我國汽車消費市場的消費結構已發生了很大變化。載貨汽車的需求量仍將持續增長,特別是次發達地區,如西部地區對中重型貨車、多種專用汽車、礦用車和大中型客車的需求將明顯增加。農村汽車市場對輕、微型客貨車需求也會有較大增長。隨著國家有關鼓勵私人購車政策的出台,預計個人購車比例將逐年快速增長。特別是轎車、客車,尤其是微型客車的需求量會有較大增長,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高。為此,國家將積極發展售價八萬元左右的經濟型轎車,以滿足中國家庭的需要。此外,國家還將大力推進發展汽車工業的相關環境:至2005年,中國公路里程將增加至160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萬公里。各地還將加大發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停車場地等交通配套設施。所有這些,都無疑會大大促進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 汽車工業發展形勢喜人,但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和挑戰。特別是「入世」以後,國門完全打開,我國的轎車產業與國外發達國家的汽車企業處於同一個大市場,將不可避免地面臨激烈的競爭與挑戰。我們現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完整的轎車開發能力和自主的品牌,零部件製造體系相對薄弱,汽車產業的管理和服務體系仍十分落後,企業規模還難以與國外大公司抗衡。所有這些問題必須認真面對。 打通國際大市場,也給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使我們可以有機會在與強手的合作與競爭中學習他們先進的技術、先進的管理和服務經驗,不斷完善自己。同時也逼迫我們把自己做大做強。為了應對國際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國家將致力於汽車工業的戰略重組,優化資源配置,培育出兩到三家主業突出,核心能力強、擁有自主知識
㈣ 談談中國汽車工業的現狀與發展
前瞻網摘要: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汽車工業上下游產業聚集的趨內勢日益明顯,汽車產容業園也成為各地扶持汽車工業發展、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重要舉措。然而,在國內汽車產業園蜂擁上馬的同時,各種問題也隨之凸顯。
其一,國內汽車產業園定位普遍較低,核心功能缺失,缺乏技術創新的平台體系。
其二,集群化水平較低,創新網路尚未形成。
其三,汽車產業園內核心大企業及自主品牌規模較小,帶動效應較弱。
其四,普遍存在重硬體建設、輕軟體投資的問題。
其五,汽車產業園布局不合理,地方保護主義盛行,都成為阻礙汽車產業園發回產業集群效應的阻礙因素。
此外,地區與地區之間存在明顯的保護主義,畫地為牢,產業園之間缺乏溝通和互助,成為掣肘形成有規模、有影響的汽車產業園的關鍵瓶頸之一。對於外資企業,國內的汽車產業園普遍給與各種政策優惠如土地、人力方面等,並以多招外資企業自豪,而對於本土的民族企業特別是中小型的民營企業,則很難享受同樣的待遇。
㈤ 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
我們的研究報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行業協會以及社科院等專業研究單位的大量的內容翔實、統計精確的資料和數據。立足於當前相關行業的整體發展形勢,對市場現狀、產業鏈、市場競爭格局、發展趨勢與經營建議等進行了深入剖析。
增值服務
代理各大部委及行業協會政策咨詢
業界專家聯絡、邀請(邀請公共管理、工商管理領域的一線專家學者,為您出謀劃策)
在京會議、活動承辦
研究平台
國信中心依託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統計局、商務部等權威學術、信息機構,打造了一支具有豐富經驗的研究團隊,其中有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管理學、統計學等學科分析師,研究領域涉及社會轉型、經濟發展、公共管理、區域產經等各個方面。
報告背景描述
2011年上半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運行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經濟運行總體良好,繼續朝著宏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
初步測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044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6%;其中,一季度增長9.7%,二季度增長9.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5700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102178億元,增長11.0%;第三產業增加值86581億元,增長9.2%。從環比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2%。
一、農業生產總體穩定,夏糧生產獲得豐收。全國夏糧產量12627萬噸,比上年增產312萬噸,增長2.5%。上半年,豬牛羊禽肉產量3722萬噸,同比增長0.2%,其中豬肉產量2443萬噸,下降0.5%。
二、工業生產平穩增長,企業效益繼續增加。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3%。
(圖1)
三、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房地產投資增速較快。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24567億元,同比增長25.6%。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43050億元,增長14.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0.6%,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7.1%,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4.7%。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同比增長22.6%,中部地區增長31.0%,西部地區增長29.2% 從環比看,6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下降1.04%。
四、市場銷售穩定增長,汽車、房地產相關商品銷售放緩。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5833億元,同比增長16.8%。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39034億元,增長23.7%。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74450億元,同比增長16.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1383億元,增長16.2%。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9579億元,同比增長16.2%;商品零售76254億元,增長16.9%。在商品零售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36108億元,同比增長24.2%。其中,汽車類增長15.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2.1個百分點;傢具類增長30.0%,回落8.5個百分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21.5%,回落7.3個百分點。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7.7%,環比增長1.38%。
㈥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資源現狀如何
從我國的能源資源享賦來看,我國的能源資源呈現出資源總量豐富、能源結構不合理回、區域答分布不平衡、能源開發難度大的特點。
①從總量上來看中國擁有較為豐富的能源資源,但內部結構並不合理,煤炭資源比例過
高。
②中國能源資源分布廣泛但不均衡。煤炭資源主要賦存在華北、西北地區,水力資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石油、天然氣資源主要賦存在東、中、西部地區和海域。
③能源資源開發難度較大。與世界相比,中國煤炭資源地質開采條件較差,大部分儲量需要井工開采,極少量可供露天開采。
㈦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產業規模現狀如何
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中央和地方政府開始大力推動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使得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產銷量逐漸增加,到了2014年,更是成為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史上的"元年",新能源汽車的產出量得到了很大的突破,占整個汽車產業的比重也隨之上升。根據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量8368輛,同比增長16.5%。201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一萬輛,為12552輛,同比增長50%。201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1.75萬輛,與12年相比增長了39.7%。2014年新能源汽車生產78499輛,比上年增長約3.5倍。
㈧ 汽車行業發展現狀
2002年我國汽車產業來發展速度驚人,步入自新一輪周期的判斷確立。全年汽車產銷量雙雙突破300萬輛大關,增幅超過2001年近25個百分點,是自1993年來汽車工業的第一個增長高峰。依據宏觀、需求、供給和產業政策四方面因素,結合全球汽車產業發展周期,我們認為這一輪高速增長可能要持續5-10年,其中2002-2005年保持20-30%的增長率,2005年後行業整合壓力增大。在各子行業中,轎車工業繼續充當汽車工業增長的「領頭羊」。整個汽車產業的產品結構和產業組織結構將逐步向國際趨勢靠攏:產品結構方面,商用車(貨車)比例下降,乘用車尤其轎車比例上升;產業組織結構方面,向三大集團進一步集中的趨勢愈趨明顯,重組步伐加快。就上市公司而言,我們認為引導汽車行業高速增長的轎車類公司成長空間最大,如上海汽車、長安汽車等。在貨車領域,生產輕卡的福田、東風和江鈴。而在客車領域,大中型客車和輕客增長不錯,如宇通、江淮和金杯。
㈨ 中國國產汽車行業發展現狀
摘要:近年來我國汽車行業發展迅猛,市場環境急劇變化,要求汽車行業要不斷地適應市場變化,尋找新的市 場機會和利潤增長點,從而獲得長足的發展。本文通過分析我國汽車行業發展的現狀及刺約因素,就當前狀況提出 了有利於我國汽車行業發展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汽車行業;現狀;因素;對策 近幾年國內車市焦灼。幾乎全球汽車品牌都在中國市場 激烈廝殺.導致本土廠商處於十分窘迫的境界。這就要求本土 廠商要善用行業機會,挖掘本行業的發展潛力,著力改進企業 的運營機制,推動國內汽車行業的良性發展,力爭走在世界汽 車行業的前沿。一、我國汽車行業發展的現狀 1.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研發能力 當前無論哪個汽車企業都有自主創新的計劃,每年都有 新車推出.但由於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研發能力而顯得華而 不實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小眾車型和低端車 型中「模仿」遠遠超過「原創設計」,擺脫不了侵權的陰影,影響 品牌打造:二是,大部分汽車企業已建立了研發中心,但這些 研發機構只浮於水面上很少開展實質性的研發活動,即使有 過新車開發嘗試,僅僅是產品的局部改進,離整車開發還相當 遙遠。三是。打著整合世界資源的旗子全盤買來,自主設計的 含金量不高。比如說在工程設計方面就用高薪聘請外國公司 完成:所需設備就採用租賃的方式由外國公司提供等,增加了製造成本。 2.汽車產業人才與資金匱乏 汽車產業本是資金密集型產業。研究開發費用在產品成 本中占很大比重,由於固定資產、運轉費用投入不足導致國內 最大的汽車生產商的生產規模只是汽車強國中一般企業生產 規模的50%。另外。由於國家在對汽車產業所需各類人才的 培育上缺少規劃。科技資源缺乏整合。使許多汽車企業深感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