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產業集群發展概念

產業集群發展概念

發布時間:2020-12-06 10:54:05

1. 藝術創意在文化產業及社會生活中的魅力和作用,求大神給予靈感寫策劃案

首先從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界定、新媒體藝術的概念界定、新媒體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現象三個方面展示了文化創意產業中的新媒體藝術元素。然後從現象出發,論述了新媒體藝術之於文化創意產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了新媒體藝術對復興文化產業,保護文化遺產,提高文化商品的附加值的意義,並強調了其對文化創意產業實現體驗經濟與美學經濟的推動作用。最後,總結了新媒體藝術在未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的地位。

關鍵詞:新媒體藝術;文化創意產業;體驗經濟;美學經濟

一、引 言

2009年底,詹姆斯·卡梅隆再次以《阿凡達》驕人的票房,突破自己曾以《泰坦尼克號》創下且保持了12年之久全球票房第一的紀錄。在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的角逐中,《阿凡達》獲得三項大獎,「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和「最佳視覺效果」。該片提供2D、3D和IMAX-3D三種制式,在中國國內,不僅出現了連夜排隊搶票的景象,在一些沒有IMAX-3D制式影院的城市,甚至出現了組團去附近城市只為看到效果最佳的《阿凡達》的「壯舉」。這樣的瘋狂和痴迷,從現實的角度,展現了新媒體藝術的絕佳魅力。

新媒體有三個基本特徵:一是改變了傳統媒體的傳播形態、狀態,二是增強了信息傳送的互動性和即時性,三是實現了高科技、多技術、多媒介的融合。

而新媒體藝術以信息科學和數字技術為載體,以現代藝術為內容,以大眾傳播科學理論為綱領,將信息通過媒介的傳播技術將科學與藝術的高度融合,應用到文化、藝術、商業、教育和管理領域,並且,以此對文化藝術本身和文化產業產生重大影響。

二、文化創意產業中的新媒體藝術元素

(一)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界定

文化創意產業這一概念的生成主要來自以英國為首的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政策文件,因此帶上了濃重的地方色彩,各自的概念界定往往與其國家本身的文化產業發展狀況和認知有著密切聯系。因此,具有全球普遍認同意義的概念目前還未產生。我國近年來發布的官方文件,包括《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文化部關於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中,仍未採納「文化創意產業」這一說法,而是保留了過去的稱謂「文化產業」。

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教授、澳大利亞創意與創新重點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和項目主管、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知名文化創意產業學者約翰·哈特利認為,文化創意產業著力描述一方面在於創意藝術,這主要表現在個人才能上,另一方面在於文化產業即質量因數,這兩方面的結合。它是近些年來在新知識經濟范圍內的信息通訊技術,就是我們所說的新媒體技術的語境下,它們在理論和實踐中提供城市消費者互動式運用的概念[1]。

而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領域領軍人物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元浦認為,文化創意產業是在當今全球化條件下,以新媒體傳播方式為主導,以藝術文化消費時代人們的精神需求為基礎,以高新技術傳播為支撐,以文化經濟全面結合為自身特徵的,國家、行業、技術領域交叉或創建的新型產業集群[2]。以上二位國內外著名學者對文化創意產業區別文化產業的認識中,都強調了新媒體技術和網路等新傳播方式這類要素的創意地位。

而各國關於文化創意產業的分類也不盡相同。英國將其分為13類,包括廣告、建築、藝術品交易、工藝品、時裝設計、電子出版、時尚、互動休閑軟體、影視、音樂、表演、電視廣播。 美國依舊版權分為4類:核心版權產業、交叉版權產業、部分版權產業、邊緣支撐產業。聯合國則分為傳媒、卡通、電影、娛樂、網路游戲、旅遊、文化、網路信息、音樂、戲劇藝術、藝術博物館等。

(二)新媒體藝術的概念

新媒體藝術的先驅羅伊阿斯科特認為,連結性與互動性為新媒體藝術最明顯的特徵。它的表現形式包括:影像及互動裝置、虛擬裝置、網路技術、多媒體技術、動畫動漫、影視廣告、網路游戲、數碼藝術設計、數字插畫、CG靜幀、數字特效、DV、數碼攝影等。新媒體藝術的表現形式非常多,但共通點就是被大眾所接受的途徑以及作品的直接互動,通過人的觸摸、空間移動、聲、光、電等的效果,參與到作品的創作中。新媒體藝術創作需要經過:聯系、融入、互動、轉化、展現這五個階段。首先必須有人與裝置之間的聯系,並全身融入其中,而非僅僅在遠距離觀看,通過與系統和人產生互動,這將導致藝術作品與人的意識之間的轉化,最後展現出全新的影像、關系、思維與效果。

將當代新媒體藝術與傳統藝術相比較,其發展有著獨特的時代背景。它已不再僅僅依賴個體藝術家的才華和靈感,而是依賴整個藝術創作體系、藝術傳播過程及方式、藝術媒介手法與參與方式等的全面創新。圖像時代、消費時代以及「數字化生存」是新媒體藝術發展的現實語境。

首先,圖像成為人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和資源,對許多人來講,甚至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科技時代的圖像主要集中於用聲、光、電為載體的多媒體種,而不再集中於平面中的圖像、文字等這類靜態印刷物中。「當代藝術及文化正在變成一種視覺、聽覺的感官藝術文化,而不再是平面的印刷文化,這已經是不容小覷的事實。」[3]

其次,當今世界消費主義的盛行,使得商品的價值已不只是其使用價值,人們消費商品,也可能是為了滿足內心需要的符號消費、儀式消費等,消費也成為藝術活動的基本方式。藝術經紀人出現後,處於藝術家和群眾之間,他們了解並熟悉藝術家,懂得藝術欣賞,自身又賦有很強的營銷能力,清楚明白市場需求,最重要的是他們富有經驗,可以通過消費的方式把藝術推向大眾。

再次,MIT著名教授尼葛洛龐帝筆下的「數字化生存」時代已經日漸成熟,科技的發展引起傳媒形式的變化,藝術的多媒體化以數量越來越多、類型越來越新穎的大眾文化產品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為標志。通過媒介,文化藝術傳播的速度更快,范圍更廣,效率更高。而且,媒介融入了藝術的創作的整個過程,真正可以成為藝術中的一部分。藝術傳播與媒介技術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帶來的語境的分離和重構,也讓人們從根本上重新認識了藝術創作對生活的傳統觀念的反應。

(三)新媒體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現象

當今,數字媒體就像是文化藝術創意產業的發動機,它以IT 技術和CG技術為核心,極大地推動文化經濟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影視、動漫動畫游戲研發、廣告、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開發與信息產業、建築、工業、服裝等一系列的藝術設計、系統模擬、圖像分析、虛擬裝置等領域,並涉及到科技、藝術、文化、教育、營銷、經營管理等諸多領域[4]。

首先,分解文化創意產業,可以看到新媒體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文化創意產業可以分解為三組概念,即文化、創意和產業。第一,文化(包括藝術)傳播借新技術革命下的新形態媒介,提高了傳播效率,又增加了受眾的審美感受,並通過「點擊」、「復制」等形式,擴大了傳播的接受范圍和接受頻次,增加了受眾的「被捲入感」,從而,產生了新媒體藝術的最重要傳播特點交互性。第二,新媒體的使用使創作者的「創意」能夠更大限度地發揮,因而,提高了作品「創意」的表現力。第三,新媒體的傳播特點,帶來了受眾的數量激增,創造了更多的文化消費需求,使文化具備成為一個產業,並保持盈利性的必要條件。

其次,考察文化創意產業的分類,仍然可以看到新媒體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電影電視廣告是新媒體藝術介入較快較多,也是進入大眾視野最多的領域;動漫和軟體開發業運用新媒體藝術的虛擬現實和交互性更多,並且發展主要依賴新媒體技術的個性;隨著人們生活中電子產品的增多、閑暇時間的減少以及閱讀習慣和獲取信息習慣的改變,數字出版的興起和發展正在日益增加與新媒體藝術的融合;而旅遊會展業,在近年來更加註重新媒體藝術要素的融入,北京2008年奧運會和上海2010年世博會中,新媒體、聲光電的運用給觀眾帶來了大量的美感體驗。

2. 產業集群和產業集群化是不是同一個概念

吸引有技術競爭力的世界跨國公司及其研發機構區域集聚是長江三角洲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競爭優勢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傳統產業集群不同,區域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對有技術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和研發機構的區域集聚具有特別的依賴性。這在長江三角洲區域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發展中表現得十分突出。其一,高新技術供給能力是影響高新技術產品集群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新技術、新知識的生產與供給能力即研發能力直接關繫到區域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水平。有技術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及其研發機構的集中對區域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的作用不可低估。其二,形成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擴散的制度安排是區域高新技術產業集群規模效應和溢出效應迅速形成的核心。這離不開有技術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其三,區域高新技術產業集群要求形成分工與合作的新技術、新知識供求機制。通過有技術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和研發機構的集群進入,能促進區域高新技術研發的競爭合作新機制的形成,並能促進國內研發機構的集聚,形成研發活動的合作機制和學習機制。其四,在對有技術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和研發機構的區域集群有效學習示範下,能促進本土科技企業和研發機構的迅速成長,形成本土科技企業和研發機構集群供給優勢,進而進一步放大基於國際直接投資(FDI)的長江三角洲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的溢出效應。

3. 產品集群是什麼概念,軟體企業如何做到產品集群

■ 你好!

集群或簇群(cluster)本意為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在某地集中出現,早在20世紀70年代或更早的時間,就有國外學者(Czamanski S 1974)將集群引入到經濟學,提出了產業集群(instrial cluster)的概念,1990年美國波特教授在《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重新提出產業集群的概念,並用產業集群的方法分析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競爭優勢,從此,產業集群的概念得到學者的普遍接受並風靡一時。按照波特教授的理解,產業集群是由與某一產業領域相關的相互之間具有密切聯系的企業及其他相應機構組成的有機整體。產業集群至少應包括如下幾個因素:首先,與某一產業領域相關。一般來說,產業集群內的企業和其它機構往往都與某一產業領域相關,這是產業集群形成基礎。其次,產業集群內的企業及其它機構之間具有密切聯系。產業集群內的企業及相關機構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個聯系網路中的一個個節點,這是產業集群形成的關鍵。第三,產業集群是一個復雜的有機整體。產業集群內部不僅包括企業,而且還包括相關的商會、協會、銀行、中介機構等,是一個復雜的有機整體,這是產業集群的實體構成。

國內外實踐表明,產業集群是當代產業生存與發展最有效的組織形態,也是提高區域經濟競爭能力的重要戰略。產業集群是由具有共性或互補性而相互聯系的企業依託相關的功能服務平台支撐的在空間上的集聚,並形成強勁、持續競爭優勢的經濟群落組合而形成的。一個區域某一產業集群在成長過程中,不僅表現為產品數量的迅速成長,同時也意味著與之配套的功能平台的建立和完善,主要有貿易中心、信息中心、研發中心、檢測中心、技術標准中心等。因此,產業集群成長主要包括產業規模由小到大、產業結構由低向高、產業組織由簡單變復雜的過程。三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特定區域產業集群的競爭力源;三者互為動力,推動區域產業集群不斷地成長。

閱讀全文

與產業集群發展概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