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文化產業中心建築面積

文化產業中心建築面積

發布時間:2020-12-06 05:44:49

Ⅰ 萬達文化產業集團的北京文化旅遊城

萬達擬在通州文化產業園投資建設首個文化旅遊項目,項目佔地90公頃,總建築面積120萬平方米,總投資260億元,預計建成後可同時容蘆碼態納5萬名遊客,日接待量10萬人次,年接待遊客2500萬人次。直接創造3萬個就業崗位,預計年收入100億元左右,年納稅超過10億元。
文化旅遊城規劃有文化、旅遊、商業、主題公園、酒店、會議中心六大內容,以室內項目為主,徹底解決氣陪源候對文化游樂的影響。其中規劃建設10個度假酒店,包括5個高星級酒店和5個三星級酒店,並規劃有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的大型會議中心,其中有5000平方米和3000平方米的超大宴會廳各一個。
文化項目內容包括大型舞台秀、電影科技娛樂、名人蠟像館、美模纖術館、電影城等項目。
旅遊項目包括室內主題公園、室內水公園、室內兒童科技館等3個室內項目和一個佔地近50公頃的室外主題公園。

Ⅱ 地產給文化產業帶來什麼

文化產業給樓市帶來什麼影響? 對比全國五大影視城看青島東方影都
自從上周,范冰冰、李晨到青島西海岸「買婚房」的八卦新聞傳得沸沸揚揚之後,青島西海岸又多了一個「明星鄰居」。按說在青島明星買房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但是全世界最大的影視基地落戶青島西海岸新區後,意義就不一樣了,越來越多演藝明星、投資客、外來人口成了西海岸樓市的追隨者,這就是文化產業帶來的轟動效應。

放眼全國,藉助影視城文化產業鏈來發展的城市不在少數,而且最直接的影響便是刺激樓市供需,房價上揚。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從全國5大影視文化城的發展來看看,文化產業對一個城市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NO.5 北普陀影視城 破舊待修發展較慢

北普陀影視城是中央電視台投資建設的三大影視城之一,在北京大興區建的一座集旅遊觀光、影視拍攝、影視培訓、會議招待、文化交流為一體的大型多功能影視城,在1995年全國影視拍攝基地較少的時候,吸引很多劇組到「北普陀影視城」拍攝部分外景,先後攝了《還珠格格》、《雍正王朝》、《大宅門》、《康熙微服私訪記》、《鐵齒銅牙紀曉嵐》等七百多部電影。
不過由於自身發展原因,北普陀影視基地內的仿古建築已經十幾年沒有大修過了,和國內其他影視城相比既破舊又荒涼,目前一直在修葺中。雖然北普陀規模不小,但是卻是開發較慢的一個,周圍仍是很大一片舊村,化工、木業、工廠較多,作為商業配套的購物超市不盡其數,可是新建樓盤較少。進城旅遊門票28元/位,也比較便宜,遊人相對較少。

◆NO.4 長影世紀城 周邊發展成別墅度假區

長影世紀城位於吉林省長春市,是長春設備較為先進的游樂場所。在上個世紀末,中國電影業遇到了來自市場經濟等多方面的嚴峻挑戰,被譽為新中國電影搖籃的著名的長影製片廠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和發展的困境。經過多方面研究和考量,長影世紀城「安家」凈月經濟技術開發區,借鑒美國好萊塢環球影城和迪斯尼游樂園,用2年時間造出中國首家電影製片工業與旅遊業相結合的電影主題公園。
凈月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長春市區東南部,區內有大學城、東北虎園和凈月潭濕地公園。2005年改建重新開業後,長影世紀城發展走向越來愈好,試營業後當天約十萬來自各地的觀眾前來參觀。隨著長影世紀城周邊輕軌的建設,道路交通升級,人氣越來越旺,長影世紀城給周邊的樓市帶來「回饋」——房價不斷上揚。遠洋戛納小鎮等樓盤二手房能賣到6000元/㎡,而度假別墅也早超過「萬元線」了,要知道長春市房價均價才6558元/平方米。
◆NO.3 中山影視城 人文+自然景觀刺激樓市發展

中山影視城位於中山市翠亨村孫中山故居旁,東瀕珠江水,西傍五桂山,環境優雅,景色秀麗。所謂中山影視城,顧名思義是和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的奮斗歷程有關,影視城沿著孫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跡,濃縮他在中國和世界各地從事革命活動的紀念地而建造起來的,集中反映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民族、民主革命進程,同時又展現了以中山市為代表的地域文化,形成一個既有革命紀念意義又有歷史文化品位的多功能綜合文化旅遊城。中山城佔地面積300畝,極具南國特色。
從地理位置上看,中山影視城距離中山市內距離較遠,位於郊區翠亨村孫中山故居旁,周圍還有中山烈士陵園、辛亥革命紀念園,擯榔山、山門坳等景點,無論是人文景觀還是自然景觀都比較不錯,影視城建立起來更為整個板塊增添了文化旅遊氣息。因為京珠高速公路、廣珠公路主幹道從旁經過,影視城周圍交通十分便捷,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在此安家,周圍村落不多,但是新樓盤也不少。目前中山影視城周圍的二手樓盤翠怡花園均價3467元/㎡,新盤錦綉海灣城均價5200元/㎡,高檔居住小區名爵觀園別墅均價能達到9844元/㎡,直逼萬元線,與市區的豪宅幾乎比肩。

◆NO.2 上海影視樂園 成熟住宅區均價13000元/㎡

由上海影視(集團)公司建造,坐落在上海松江車墩的上海影視樂園,為上海增添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景點,樂園規劃佔地1200畝,總投資逾15億人民幣,首期工程已於1998年10月竣工。上海影視樂園現已建成的全布景式的「南方街道」和實景式場地景「30年代南京路」、「上海里弄民居」,為影視創作提供了理想的拍攝場景,也為人們重睹舊上海五光十色的風情開辟了全新的途徑,已有30多部影片及數百集電視劇在這里拍攝。
松江區位於上海市西南部,歷史文化長遠,有著「上海之根」 的稱呼,頗具有老上海的特色,但松江區在上海各區排名仍稍微靠後。不過憑借著上海影視樂園的帶動和支撐,松江區車墩鎮的發展速度也十分驚人。首先影視樂園就占據著較好的地理位置,離車墩鎮政府僅500米的距離。經過多年的積淀,車墩鎮周圍平添的樓盤越來越多,一般以靈動多變的小公寓為主要產品類型,就連小區的名字也直接叫成「影都小區」、「好萊塢公寓、「雅居樂星徽」……足以見得影視樂園給樓市帶來的巨大影響。二手公寓房價均價在13000元/㎡,而住宅則需要15000-16000元/㎡。
◆NO.1 橫店影視城 外地置業者佔30%-40%

橫店影視城位於中國浙江省金華東陽市橫店,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影視產業實驗區」。橫店影視城是集影視旅遊、度假、休閑、觀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區,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歷史場景而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區。
橫店,曾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隨著橫店影視城影視文化、旅遊產品的不斷升級開發,從單一「影視基地」向影視主題旅遊公園的戰略轉變。據悉,每年都會有上百部戲在橫店拍攝,行業需要刺激出一部分非常特殊的群體——群眾演員。他們的人數已經達到了3500人,統稱「橫漂」,而爾冬升導演今年上映的那部《我是路人甲》就是重點介紹一群有夢想的「橫漂」的故事。

橫店依託自身產業優勢和影視文化帶動了旅遊業的新旺繁榮,為房地產開發奠定廣闊的發展前景,房產投資潛力巨大。外來流動人口的增多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本地房產市場的需求,為橫店房地產開發提供了市場支撐。由於橫店經濟起步較晚,早期房地產開發項目較少。近幾年隨著橫店經濟的快速發展,房產開發投資熱度也逐漸上升。自2010年以來,已經陸續有六、七個較大的樓盤入市,不過房價仍停留在「小城鎮水平」之間,均價3000元-4000/㎡。而且多以本地居民為消費主體,以剛性需求和改善住房為主。由於橫店流動人口較多,外地及周邊鄉鎮居民來此購房置業的佔30%-40%左右。

◆萬達東方影都 影視巨頭明日之星

2013年對於青島西海岸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它的發展史上出現了一個新的詞彙——文化產業。中國著名商業地產巨頭萬達集團在此畫了一個「圈兒」,圈起376萬平方米的土地變成影視帝國,建立起總建築面積540萬平方米,包括影視產業園、電影博物館、影視會展中心等多個項目,將打造影視拍攝、影視製作、影視會展、影視旅遊綜合功能的全產業鏈的「東方好萊塢」。

當年9月22日的啟動儀式上,隨之而來的是國內外各路大咖的紅毯走秀,引來了前所未有的粉絲潮前來朝聖,甚至有影迷專門從外地來青一睹群星芳容,向來地廣人稀的黃島區前所未有的閃耀。在東方影都啟東儀式上,萬達董事長王健林表示,東方影都的建設將提升青島文化產業水平,提高青島旅遊檔次,甚至改變青島城市定位,使之成為世界影視文化旅遊名城。
隨後東方影都全面開工建設,影視產業園、會展中心以及相關配套的樓盤也都拔地而起。2013年冬天,東方影都推出了適合旅遊、投資置業者購買小戶型精裝公寓及鉑金旺鋪,開盤就被搶購一空,其中精裝公寓均價10911元/㎡,鉑金旺鋪均價31477元/㎡。連續19個月蟬聯島城銷售冠軍的稱號,目前在售的精裝公寓均價已經漲到12000元/㎡。

從目前中國已有的這五大影視文化基地來看,文化產業的落地確實給當地的政治、經濟、特別是文化帶來巨大的發展動力,反饋在樓市上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當地房價大增。相比來說,東方影都首先的起點就不低——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有豐富的海景資源。再者,黃島區「升級」為全國第九大新區之後,規劃方面、財政支持方面會加大力度,發展走勢更好。

盡管規模宏大、規劃甚好,但如此巨型的東方影都不是能夠一天建成的,暫時還不能與上海影視樂園、橫店影視城相媲美,未來的發展前途未定。但萬達的示範效應很大,據業內專家介紹,文化產業有著獨特的運營方式,發前景還要長期觀望人氣、旅遊效應。這個周期至少三到五年,中期可能要十年到二十年才會有起色和收獲,但對於青島新海岸新區的萬達東方影都,大部分業內都十分看好,也許「范爺」只是個先行者,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明星也將落戶青島西海岸。

Ⅲ 深圳市南山區文化產業園區有哪些

到目前為止,南山區具有孵化器功能和物理空間集聚效應的園區有 7家
已建成4 家、在建2家、籌建1家。

OCT—LOFT華僑城創意產業園一期
深圳創意產業園(火炬大廈和南海意庫一期)
深圳動漫園
南山數字文化產業基地
深圳大學3號藝棧藝術原創基地一期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動漫一條街等已投入使用

建築面積合計約51.83萬平方米,入駐文化企業共248家。

OCT—LOFT華僑城創意產業園二期、南海意庫二期、深圳大學3號藝棧藝術原創基地二期、深港動漫及網游產業孵化基地等項目在加緊規劃建設中。華南數字音樂基地、雅昌藝術中心、深圳設計產業園等項目也正在抓緊策劃建設。

園區建設合理布局,避免功能同質化。OCT-LOFT華僑城創意產業園主要是以藝術、創意機構為主,深圳動漫園以動漫、網游為主,南海意庫以建築設計、環境設計為主,南山數字文化產業基地以數字娛樂內容為主,深圳大學3號藝棧藝術原創基地以藝術創作為主。經過功能定位的不斷調整,在區內逐步形成了分工明確、優勢互補的良好的園區發展布局。

Ⅳ 請問文化產業的分類、相關標準是什麼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前景及對策分析
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最早由上世紀90年代的英國提出。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在世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關資料表明,全世界文化創意產業每天創造220億美元的價值,並且還在以5%的速度遞增。
在英國、美國、丹麥、新加坡等國家,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引領國家產業創新和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而在中國,目前,文化創意產業也越來越得到重視。
文化創意產業內涵及特徵
文化創意產業是指依靠創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賦,藉助於高科技對文化資源進行創造與提升,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產生出高附加值產品,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產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文化創意產業包含文化產品、文化服務與智能產權三項內容。
任何一種文化創意活動,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進行,但創意不是對傳統文化的簡單復制,而是依靠人的靈感和想像力,藉助科技對傳統文化資源的再提升。文化創意產業屬於知識密集型新興產業,它主要具備以下特徵:
首先,文化創意產業具有高知識性特徵。文化創意產品一般是以文化、創意理念為核心,是人的知識、智慧和靈感在特定行業的物化表現。文化創意產業與信息技術、傳播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等的廣泛應用密切相關,呈現出高知識性、智能化的特徵。如電影、電視等產品的創作是通過與光電技術、計算機模擬技術、傳媒等相結合而完成的。
其次,文化創意產業具有高附加值特徵。文化創意產業處於技術創新和研發等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是一種高附加值的產業。文化創意產品價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顯高於普通的產品和服務。
第三,文化創意產業具有強融合性特徵。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它是經濟、文化、技術等相互融合的產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較強的滲透性和輻射力,為發展新興產業及其關聯產業提供了良好條件。文化創意產業在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可以輻射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
借鑒世界各國文化創意產業分類,根據我國的行業劃分標准,可以將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分為四大類,即:文化藝術,包括表演藝術、視覺藝術、音樂創作等;創意設計,包括服裝設計、廣告設計、建築設計等;傳媒產業,包括出版、電影及錄像帶、電視與廣播等;軟體及計算機服務。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及前瞻
當人們初級的、物質層面的消費需求得到滿足之後,就會產生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消費需求。目前,我國主要中心城市人均GDP已經超過3000美元,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人均GDP均超過5000美元。從國外發展經驗看,城市人均GDP達到這一水平後,國民經濟開始進入到持續穩定增長、經濟結構快速升級、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的新階段。社會消費結構將向發展型、享受型轉變,相當一部分居民的消費重心開始向教育、科技、文化、旅遊等領域轉移,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廣泛的市場需求。
我國城市結構升級功能提升對文化創意產業提出迫切需求。城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功能提升的任務非常艱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盡快形成核心競爭優勢已刻不容緩。文化創意產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快速發展對於促進城市產業結構升級、完善城市各種服務功能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而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在我國也開始得到重視並有很大發展。上海、北京、廣東、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文化創意產業快速崛起,勢頭強勁,逐漸成為這些城市和地區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上海:著力打造特色創意產業基地。上海是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較早的地區,同時也具備了相當的發展基礎。上海的影視業、出版業、時尚設計、廣告業等行業曾一直處於全國領先地位。2004年10月,上海市首家文化科技創意產業基地正式在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揭牌成立。2005年上海政府工作報告及《上海2004-2010年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已經明確提出發展創意產業。據統計,上海市已有18個創意產業基地,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家各類設計創意企業入駐,集聚了1萬多名創意人才。目前,文化創意產業產值已經佔到上海全市GDP的7.5%。
北京:重點培育六大文化創意產業中心。北京作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科技和創新實力突出,具有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獨特優勢。《2004-2008年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重點培育六個文化創意產業中心,北京市「十一五」規劃中也明確提出要加快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使之成為首都經濟的支柱產業。
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據初步測算,2005年產值達960多億元,佔北京市GDP的14%以上。其中,軟體與信息服務業產業實現營業收入約780億元,總量規模佔全國的1/3。北京現有2萬多家工業設計、服裝設計、廣告設計等領域的文化創意企業,從業人員達到10萬人,僅工業設計一項的年產值就高達110億元左右,並創造了1000億元以上的關聯效益。
深圳:積極構建「創意設計之都」。在國際、國內城市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深圳市2004年推出了《深圳市實施文化立市戰略規劃綱要》,並提出建設「創意設計之都」的目標,重點發展創意設計相關產業,包括動漫產業、建築設計、裝飾設計、印刷、服裝設計等產業。深圳市還規劃建設了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築面積8萬多平方米,具備研發、投資、孵化、製作、培訓、交易等功能。
深圳設計業發展迅速,近幾年更是保持了40%以上的高速增長,擁有一支2萬多人的設計隊伍,2003年設計業總產值就已達到85.06億元。深圳的平面設計全國領先,被稱作中國現代平面設計發源地,平面設計人才達 2萬人。工業設計占居全國49%以上的市場份額,在汽車造型、IT產品、家用電器、醫療設備、儀器儀表、輕型機械等領域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優勢。
此外,南京、青島、大連、成都、杭州等其他城市,也紛紛依託各自人才、區位及資源優勢,建設各具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或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園區,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對策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雖已經具備一定的基礎,有強勁的發展勢頭,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難與問題,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缺乏相應的政策法規支持;各城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特色定位不強,與城市資源特點聯系不夠密切;缺乏高層次的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等等。
針對這些可提出以下發展對策:
對策一:加強文化傳創意產業的集群發展與規模效應。產業集群化發展是當今產業發展的趨勢之一。作為新興的文化創意產業,其較強的產業融合性決定了其發展過程中需要整合各種資源,集群化發展趨勢非常明顯。如美國聞名於世的曼哈頓「蘇荷(SOHO)藝術聚集地」、好萊塢影視娛樂業及群等,都是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的成功範例。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剛剛起步,各類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和聚集區建設初具規模,但特色還不明顯。未來發展需要加強對特色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培育,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和園區,打造較為完整的文化創意產業鏈條,實現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和產業規模效應的充分釋放。
對策二:注重文化創意產業的本土化,打造優勢品牌。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由於受經濟、科技等條件的制約,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力好相對較弱。加之我國文化創產業發展中,來自國外的資本特別是跨國公司的投資佔有重要地位,對我國本土文化創意產業構成了威脅。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過程中,我國要著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品牌,注重文化創意產業的本土化發展,避免出現由跨國公司引領、控制甚至壟斷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局面。
對策三:加大對文化創意產業專業人才的培養。人才是創意產業發展的核心資源,目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人才還相對缺乏,創意人才總量、結構、素質還不能夠適應產業快速發展的要求。今後應調整人才教育結構,加強對創意產業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復合型人才、營銷人才的培養;積極舉辦各種大型創意設計展覽,打造設計師們相互交流、碰撞的平台,激發創意人才創造原創文化產品的激情和動力。
對策四:重視政策法規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作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雖然是以市場為基礎作用的,但政府通過公共服務體系的完善和政策法規的制定,為文化創意產業營造一個適宜發展的外部環境,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將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Ⅳ 工信部文化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屬於什麼級別

工信部是國務院組成部門之一,為正部級單位!

產業發展中心是工信部下屬正廳級事業單位,即主任是正廳級!

Ⅵ 文化產業園接待服務中心做什麼

一.招標條件
本招標項目為 長東北文化旅遊產業園區接待中心及園區服務中心工程設計,招內標人(項目業主)為長容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發展中心,建設資金來自 自籌 。項目出資比例為100% 。項目已具備招標條件,現對該項目的設計進行公開招標。
二. 項目概況與招標范圍
2.1招標內容:長東北文化旅遊產業園區接待中心及園區服務中心工程方案設計、擴初設計、施工圖設計及項目投資概算書編制。
2.2項目地點:本項目位於長春高新區的核心地帶,即長東北城市生態濕地公園最北段的宗教文化區;北臨中小學及工業發展區;西靠規劃中的森林公園;東接長春工業大學等高等教育區及東北亞國際商品城;南依城市生態濕地公園,東南側為商業中心和規劃中的快速軌道交通站點。項目設計范圍東起丙十一街,西至丙三街,南臨生態濕地公園,北至丙十六路,規劃面積約1平方公里。
2.3 規模:園區接待中心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園區服務中心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
2.4 標段劃分:標段一;長東北文化旅遊產業園區接待中心工程設計。

Ⅶ 你們中心在四川巴中的項目(南龕文化產業園)是真的嗎

南龕文化產業園是由雲南九彩雲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總投資好像是20億。南龕文專化產業園建屬設項目總體規劃面積13.8平方公里、控制性規劃區3.8平方公里、核心區0.6平方公里。規劃建設歷史文化體驗區、紅色文化展示區、快樂文化體驗區、文化產業創意園、商業會展區、休閑度假區、生態觀光宜居社區等七個主體功能園區。項目總投資20億元,2014年建成。

Ⅷ 杭州蕭山文化創意產業中心在哪

杭州市蕭山文抄化創意產業中心,雄踞錢江三橋南岸湘湖風情大道與建設一路交叉口,咫尺杭州汽車南站(在建)、杭州市國家奧體中心(在建)、杭州高新科技(濱江)產業園區,毗鄰世界休閑博覽園和湘湖旅遊風景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中心離在建的地鐵1號線濱康路站約1000米,距離蕭山國際機場不足20分鍾車程,沿風情大道經錢江三橋至杭州市中心不足15分鍾車程。中心北面建設一路東可通蕭山主幹道市心路和通惠路及104國道,西可至錢江一橋和錢江四橋,交通四通八達。

Ⅸ 北京有那些藝術區或文化創意園,文化產業園

主要有:北京環球主題公園、草場地藝術區、798藝術區、北京一號地國際藝術區、紅磚美術館。

1、北京環球主題公園:由北京首寰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簡稱「首寰投資」)和康卡斯特NBC環球公司旗下的環球主題公園及度假區集團合資擁有。據了解,這個嶄新的主題公園還將為國內市場量身打造「中國元素」景點,佔地120公頃,總投資超200億元。

2、草場地藝術區:位於中國首都北京市區的東北方向,首都機場輔路與五環路交界處。屬北京市朝陽區草場地區域。目前藝術區的規模已達 80,000平方米的建築面積,佔地約199,800平方米。草場地藝術區始建於2002年。由北京草場地文化藝術中心投資建設。

3、798藝術區:位於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街道大山子地區,故又稱大山子藝術區,原為原國營798廠等電子工業的老廠區所在地。798已經引起了國內外媒體和大眾的廣泛關注,成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標。

4、一號地國際藝術區:由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批准立項,園區規劃面積2700畝,一期規劃建設及改、擴建工程4萬平方米。藝術區管理方說,藝術區建成後,將成為包括現代美術館、畫廊、藝術家工作室和藝術家公寓組成的中國最大的藝術社區。

5、紅磚美術館:地處北京市東北部何各庄一號地國際藝術區,由企業家、收藏家閆士傑和曹梅夫婦創辦,2012年12月初步建成並試運營,於2014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美術館的建築設計由著名建築師、北京大學建築研究中心教授董豫贛擔綱,與周邊土地相結合、在原有環境中生長,採用紅色磚塊作為基本元素,輔以部分建築上青磚的使用。

Ⅹ 文化產業現象!!!

改革開放以來,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2002年,北京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163.5億元,佔全市GDP的5.1%。從1997年到2003年,居民文化消費支出年均遞增15.2%,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北京最具發展前景的產業之一。

一、北京文化產業的發展概況

(一)文化產業的內涵
按照國家統計局2004年4月公布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文化產業是指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的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聯的活動的集合。北京市從1999年開始進行文化產業統計,統計的內容主要由來自服務業、行政事業單位、商業和工業4部分的15個行業類別組成。與國家最新標准相比,主要不同之處在於:一是對文化產業劃分的依據不同。
1. 文博資源
據第叄次文物普查統計,北京文物資源總量為3550處,文物建築200萬平方米,居全國首位。其中,世界文化遺產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0處。
北京地區有注冊博物館121座,約佔全國博物館總數的5.7%,館藏文物226多萬件,其中大多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與歷史價值,有些屬世界級、國寶級藏品。2002年全市博物館固定展覽200多項,臨時展覽400多項,年接待觀眾3000多萬人次,在規模和數量上居全國首位。目前,北京市民平均每10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已經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2. 文化產業資源
(1)文化設施資源。北京文化設施總體上處於全國領先地位。「九五」以來,相繼興建了首都圖書館新館、中華世紀壇等一批現代文化設施。按照《奧運行動規劃》,未來幾年,北京文化設施投資將達到650億元以上,超過前50年的投資總和。
(2)文化企業和品牌資源。
點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
由於目前《文化產業分類》是依據文化活動的同質性原則劃分的,既包括了公益性的文化單位,又包括了經營性的文化單位,因此,無法用其劃分文化事業單位(公益性文化單位)和文化產業單位(經營性文化單位)。因此,在《文化產業分類》不敷出的基礎上,結合北京實際,我們將北京市現有文化單位按性質分為3類:第一類是事業單位,如圖書館、博物館等。第二類是事業性質企業化管理,可以被看作國有文化企業,如各類劇院、演出團體,報社、電視台、圖書音像出版社。第叄類是民營文化企業,如文化娛樂企業、私營圖書發行公司等。按照這一分類方法,並考慮到目前的文化管理還主要是傳統的行業管理,因此,對現有文化管理的主要政府機構,包括市文化局、市廣播影視集團、文物局、市新聞出版局等所屬的文化單位進行統計可知,這4家單位共直屬文化單位92家,其中文化事業單位19家,文化事業性質企業化管理43家,其它部門點30家。
一是文化企業品牌。北京歌華集團、北京日報報業集團、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北京廣播影視集團初具規模,已成為北京文化產業的龍頭企業。民營企業有了一定的發展,如廣播影視行業的中國保利華億傳媒。但總體上國有壟斷的特徵較為明顯。
二是演出季品牌。北京國際戲劇演出季暨相約北京文化活動、北京國際音樂演出季暨北京國際音樂節、北京國際舞蹈演出季等叄大標志性品牌已經形成。北京新年音樂會、北京電視藝術周等正在成為首都的文化品牌活動。
叄是文化區域品牌。主要有北京古玩城、潘家園舊貨市場、琉璃廠文化區。北京古玩城是全國首家文物監管舊貨市場,是亞洲最大的古玩藝術品交易中心,總建築面積2.34萬平方米。潘家園舊貨市場是全國最大的舊貨市場,吸引著大批中外遊客。琉璃廠是北京一條著名的文化街,主要經營古玩字畫、古籍碑帖及文房四寶。
(四)北京文化產業發展情況
1. 文化產業整體概況
從2000年到2002年,北京文化產業規模不斷壯大,資產和經營收入平均增速分別達到19.7%和18.6%,文化產業勞動生產率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平均增速達到14.5%。但文化產業增加值在全市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仍然較低,近3年一直在5%左右,與成為首都經濟新的支柱產業點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

2. 文化產業結構分析
(1)行業結構。
一是文化服務業佔主導地位。2002年,文化服務業資產總額、經營收入、增加值叄項指標佔全市文化產業的比重分別為78.8%、62.5%和60.8%。
二是呈現四大主導行業。文化產業中的廣播電影電視業、出版業、印刷業、廣告業具有明顯的優勢和較好的發展前景。2002年,以上4個行業的資產、經營收入和增加值分別佔全市文化產業的75.7%、68.5%、66.9%(見表3)。
(2)所有制結構。
2002年,全市文化產業單位中,按登記注冊類型分,國有經濟、私營經濟、港澳台及外商投資經濟所佔比重分別達到33.6%、20.3%和5.5%。
(3)布局結構。
北京文化產業地域分布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基本一致。具體表現在:一是歷史文化和社會經濟狀況決定各區主導文化產業類型。如「宣南」文化造就了宣武區古玩業和京劇表演業,朝陽區的國際化和發達的經濟水平促進了會展業、高雅藝術演出業的發展。二是文化產業布局的消費區指向特徵明顯。如海淀區蓬勃發展的圖書銷售業依賴於該區龐大的高校消費人群。叄是地域產業聚集初具雛形,如宣武傳媒大道、朝陽大環影視製作中心等,但並未形成真正的文化產業園區,規模效益不明顯。

二、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行業

概括起來講,北京文化產業中的重點行業主要包括四大現有強勢行業、叄大特有優勢行業、兩大新興增勢行業。
(一)現有強勢行業
包括出版發行業點、廣播電影電視業(含新聞)、廣告業,以及新統計口徑下納入的旅遊業點四大行業。
1. 出版發行業
按照國家統計局《文化產業分類》,出版發行業大體包括北京現行統計中的出版業、印刷業、圖書報刊批發及零售叄大行業。
書刊出版業是目前北京文化產業中綜合發展狀況最好的一個行業,經營收入、增加值位居首位,資產總量、文化產業勞動生產率居於第二位。如果再將印刷業、圖書報刊批發及零售業記入,叄者資產總量、經營收入、增加值3項指標,將分別占現行文化產業的42.7%、42.3%和48.2%,成為北京文化產業中的第一大行業。
2. 廣播影視業
(1)硬體設施居全國前列。
2003年,北京共有2座電視台、電視節目33套;3座廣播電台,廣播節目25套。現有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中影星美影院建設有限公司兩條電院線,共計64家影院。2003年兩條院線共放映120329場,觀眾698萬人次,票房收入13619.2萬元。
(2)擁有全國最大的影視節目平台。
一是擁有數量最多的影視製作公司。北京是全國影視製作的龍頭基地,有200多家影視製作機構,占國內影視製作公司的40%以上點。
二是電視劇產量最高。2002年,全國共生產電視劇698部,其中北京地區生產230多部,占總數的1/3以上,與分列第二、第叄位的廣東(37部)、上海(30部)相比,佔有明顯優勢。
(3)以數字電視為代表的新業務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
從2003年底開始,我國全面啟動有線電視從模擬向數字轉換(見表5)。據亞洲有線與寬頻協會(CASBAA)預測,2010年中國的付費電視及上下游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7000億元,到2015年將增長到1.5萬億元。北京歌華有線是國內最大的平台運營商,以北京為首的華北地區,擁有最多的付費頻道資源,並對東北地區的網路運營商有較強的吸引力,發展數字電視前景十分廣闊。
3. 廣告業
廣告業是與廣播、電視、報紙、書刊等媒體相伴隨產生的,具有跨媒體的性質,它是文化產業中人均勞動生產率最高的行業之一。2002年,北京廣告業人均增加值達到121063元,是全市文化產業平均勞動生產率的1.7倍。
4. 旅遊業
雖然北京旅遊資源、旅遊景點的規模和數量、質量均居全國首位,但北京旅遊業發展的整體水平卻不是最高的,國際旅遊外匯收入和入境旅遊者人數兩項指標,在全國均排廣東之後,位居第二位,提升的空間很大(見表6)。
(二)特有優勢行業
北京文藝演出業、古玩藝術品交易、會展業這叄個發展門檻相對較高的行業,雄踞全國首位。這些行業雖然總體規模並不很大,但具有窗口行業性質,與北京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功能定位最相符合,積極發展這類行業,對提升城市品牌和整體形象有著重要作用。
1. 演出業
演出業是首都文化產業中最有特色的產業之一,在體現北京文化中心地位上發揮著重要作用。2002年,北京市藝術業點的總資產為25.11億元,占整個文化產業的2.58%;經營收入4.01億元,佔0.79%;實現增加值3.77億元,佔2.3%。盡管在整個文化產業中所佔的比重較小,但與全國其它省市相比,北京演出業發展的優勢非常突出。
2. 古玩藝術品交易點
文物經營、舊貨市場、文物拍賣已成為北京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02年全市共舉辦132場文物拍賣會,總成交額為9.53億元,總成交率為61%,各項指標均居全國首位。
北京文物拍賣中年經營額超過億元的企業,排在前叄位的分別是中國嘉德(2.63億元)、北京瀚海(2.57億元)、中貿聖佳(1.78億元),它們同時也分別位居全國前叄位。
北京文物監管物品市場,2002年總經營額超過5億元,其中北京古玩城和潘家園舊貨市場,在規模、年經營額上均居全國同類首位。
3. 會展業
北京是全國主要的會展城市之一,會展業在全國起步最早。北京會展業的發展水平以及所辦展會的數量、規模和影響力均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年北京市會展業創造增加值將達到72億元,約佔全市生產總值的2.3%。
目前,北京會展業發展已經進入到了成熟階段,與高新技術產業和開放型市場體系互為依託,呈現出以經濟貿易和科技展覽為主,國際會展增幅較大的特徵。在2002年北京市接待的916個展覽中,排在前叄位的經濟貿易展覽、科學技術展覽、文教衛生展覽,分別占接待總數的33.2%、24.9%和21.1%。特別是科學技術展覽增幅較大,比2001年提高了12.6個百分點。按照《北京會展業發展規劃》,到2008年北京會展總收入將超過70億元,實現邁向亞洲會展中心城市的目標。
1. 互聯網信息服務業點
從網路資源看,北京發展互聯網信息服務業潛力巨大。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統計,截至2003年,北京上網用戶共398萬,佔全國上網用戶總人數的5%,佔北京市人口的28%,上網普及率居全國首位。北京市上網計算機數為198萬台,佔全國上網計算機總數的比例為6.4%。北京地區共有WWW(包括.CN、.C0M、.NET、.0RG下的網站)站點12.3萬個,佔全國的21%,其中CN域名8.4萬個,佔全國的25%。
2. 以動漫遊戲為代表的內容產業
北京在發展動漫遊戲產業方面具有潛在優勢:一是動漫遊戲產業融合了叄維動畫製作技術、數碼錄音等高新技術,是文化產業中與現代科技融合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北京在高新技術方面優勢明顯。二是動漫遊戲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來自於絕佳的創意和一流的製作水平,因此它對從業人員素質要求比較高,而這恰恰是北京的優勢。叄是動漫遊戲產業是一個帶動能力非常強的產業,如玩具、食品、音像製品等,這些產業的發展符合首都經濟的發展方向。

(一)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既有技術層面的,如文化產業統計變動較亂;也有體制層面的,如文化管理體制不順、文化企事業還未真正分離;還有操作層面的,如缺乏有針對性的文化產業支持手段等。除此而外,還有一些認識層面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制約了北京市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
1. 技術層面:文化產業統計變動較亂,數據可比性差

由於北京市文化產業統計年度較短,到目前為止,只有1998年到2003年共6年的數據。加之如上所述統計口徑的變化,造成部分主要指標,尤其是增加值年度之間不可比,而且無法進一步准確分析首都文化產業與北京文化產業的結構和關系。其結果是,如果採用《統計年鑒》的數據,即15個行業的分類,那麼完整的數據只能從1998年到2001年;如果採用市統計局《統計報告》的數據,即12個行業的分類,那麼完整的數據是從2000年到2002年。而對各行業中央與北京隸屬關系的分析,則只能取到2001年的數據。目前,考慮到時效性,廣泛採用的是後一種分類所得出的數據。也就是說,現在使用的「2002年全市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163.5億元」,是12個行業的口徑。由此可見,統計數據的變動,給宏觀決策和研究工作都帶來了困難。
2. 體制層面:文化管理體制不順,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尚未真正分離
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分離、文化管理體制的理順是兩個互相關聯的問題。在目前文化單位大多是部門歸口管理的格局下,文化企事業的分離依賴於文化管理體制的理順。而文化管理體制不順,深層次的原因正是由於沒有把政府的行政管理職能與文化事業、文化產業職能真正分離。

市區兩級文化管理體制銜接不暢。在市一級,現行文化管理部門分得過細。比如,音像出版物的製作權管理在廣電局,發行權管理歸新聞出版局,文化市場管理在文化局,3家都有音像市場執法權力。在區縣一級,建立了文化委員會,開始試行文化綜合執法。區縣文委在組成上,大部分是「四合一」,即由文化局、文物局、新聞出版局、廣播電視局合並而來。在崇文區和宣武區甚至是「五合一」,即已將旅遊局並入文委或合署辦公。由於上下工作機構不能對接,區縣文委往往要接受上面4個甚至5個局、1個辦(「掃黃打非辦」)的指揮,精力不足,影響了工作效率。
叄是社會文化市場主體還沒有完全納入政府文化管理的視野。目前的文化管理,實際上只局限於北京市屬文化部門,特別是市屬的國有文化單位,與中央部委及部隊所屬文化企業資源缺乏整合,對民營文化企業更是底數不清。

3. 操作層面:缺乏有針對性的產業支持手段
文化產業發展問題是一個產業問題,是市場問題,不是傳統的事業問題。從1996年底北京市提出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把文化產業作為一個產業來看待和發展,雖然僅僅8年左右的時問,但隨著文化企事業單位改制,卻也暴露出了一系列問題。比如,人員的分流安置、資產的處置、財政稅收、土地政策的優惠、人力資本和無形資產的認定,等等。
4. 認識層面:處理好首都文化產業和北京文化產業的關系
從某種程度上講,北京的優勢不在於自身,不在於北京的地域和地緣特點,而在於承擔了首都的功能。北京文化資源密集,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首都的優勢。以出版業為例,2003年,全國共有書刊出版社570家,237家在北京,占總數的41.6%。其中,中央所屬220家,北京市屬僅17家。而這17家中,8家在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構成了北京市屬出版行業的主體。這種分布狀況至少可以說明兩方面問題:一方面,北京文化產業資源豐富,是針對於首都而言的,北京市屬可掌控的資源相對少得多。
(二)促進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1. 理順文化管理體制,使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真正分離
文化具有意識形態和文化產業雙重屬性。原有的文化管理體制更多地是把文化作為意識形態來管理,已經不能適應日益壯大的文化產業發展要求。因此,盡快理順北京市文化管理體制,對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採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是促進北京市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當務之急。為此,我們建議採取以下措施:一是盡快分離現有各文化行政管理部門的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職能,實行全行業統一管理,探索建立「黨委領導、政府管理」的新型架構。
2. 制定、整合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
北京市有關部門應在兩個《實施辦法》的基礎上,繼續研究解決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加強北京市現已出台的各項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的整合力度,盡快制定統一的《北京市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鼓勵和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第二,借鑒中關村科技園區的管理模式和做法,成立文化產業園區或文化產業功能區。具體做法有3種:一是在原有科技園區內將文化產業納入,擴大產業優惠的范圍。
3. 加強文化產業統計,夯實基礎工作
把文化產業作為首都經濟的支柱產業來培育,必須要有真實、可靠的相關統計數據和翔實的發展情況作支撐。只有情況明、數字准,才能為政府科學決策和宏觀管理提供依據。
針對目前北京市文化產業統計相對滯後的情況,建議:一是抓住全國經濟普查的有利時機,參照國家統計局《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結合北京實際,盡快明確北京市新的文化產業統計的范圍(行業)、統計對象(所有制)和統計內容(指標)。二是列出開展文化產業統計工作的時間安排,並對以前年度數據做適當調整,盡可能保持年度數據可比、相對穩定。叄是做好文化產業統計的組織實施工作。首都大文化的發展觀念
一是要將首都功能和文化產業發展統一起來,通過促進文化產業發展,進一步拓展首都文化中心的內涵,提升其功能和地位,建設國際性文化之都。二是打破行業、部門等所屬界限,整合首都文化資源,將民營文化企業、中央及部隊所屬文化企業資源納入文化服務和管理體系,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培育有競爭力的品牌企業和企業集團。叄是要加快推進市屬文化行業的改革,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打破行業壟斷,吸引民間資本投入。

閱讀全文

與文化產業中心建築面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