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競產業化什麼意思
就是通過電競,帶動其相關產業的發展(周邊,直播)然後形成其專門的「產業鏈」
B. 怎樣看待電競選手成為一種職業
我個人認為未來電競會發展成為一項普通的適合年輕人的運動項目,就像各種其他極限運動和搖滾音樂一樣。
有很多朋友質疑電競行業的收入,其實和其他運動項目一樣,大賽獎金只佔一部分,選手大部分收入還是來源於贊助商和廣告,只要能打出水平,讓贊助商頻繁在國際大賽上露臉,就不用擔心吃喝。
也有人擔憂選手退役之後的退路,其實大部分體育項目都有這個問題,因為職業運動本來就不是終生職業,大部分項目的選手生涯會在30~40歲左右停止,像體操之類的生涯更短,20歲左右就會退役。電競體育生涯不長也不短,技術好的能打到26歲左右。
退役之後的日子過得如何,可以說完全看錢和臉,有錢可以開公司創品牌,有臉可以嫁入豪門或轉型進娛樂圈,沒錢沒臉還沒成績的就要像其他文化水平不高的普通大齡待業青年一樣全憑自己本事在社會上闖盪。所以原罪不是運動項目本身,而是我們這個看錢看臉的社會,我們總不能因為退役之後的日子慘淡就勸奧運選手們別玩運動了去公司上班吧?鄰國日本情況就好很多,不僅就業機會和職業種類比我國多得多,而且政府會有專門的就職培訓幫運動員轉行。
很多人看衰電子競技,是因為這是新事物,新事物的誕生和發展總會有來自傳統觀點的壓力的。家長們一見自己的孩子沉迷於自己不懂的事物時,潛意識里就會認為自己對孩子失去了控制力,這是我國傳統文化所不允許的,所以簡單來說大部分對於新事物的反對聲音都源於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就像當年清朝人害怕火車、照相機和汽車一樣,覺得照相機能把人的魂拍走。
而電競項目本質上不僅和其他體育項目一樣,而且還和電影電視劇有相似之處,選手通過比賽表現來輸出內容,觀眾掏錢觀看內容,贊助商通過贊助比賽宣傳品牌,觀眾看到廣告購買商品。從這個角度來說根本沒什麼特別的。
C. 中國的電競培訓產業鏈成熟嗎
這方面中國的電競產業正在慢慢的改畫,樂動在電競培訓做的挺不錯的,所以說現在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成熟了。
D. 2019全球電競大賽上央視《新聞聯播》,如何看待電子競技未來發展
電子競技上了新聞聯播,我其實一點都不意外,作為一個合格的網癮少年,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喜歡打游戲是什麼不好的愛好。當電子競技國家體育局納為體育項目時,我就更加堅定了自己對電子競技的熱愛,電子競技是一種熱愛,對於我來說他談不上信仰,但是也是我青春的一部分,在我這個年紀,他讓我有了我本應該有的一腔熱血。
最後,電子競技要走的路還很長,電子競技相對現在的中國還是一個新事物。我認為對待一個新生的嬰兒,我們要求不能太嚴格,應該給予更多的機會和包容,讓他更加茁壯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