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山西6個歷史文化名城,大同是北魏首都,太原是9朝古都嗎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其中唯一傳承至今的。為了進一步傳承中國古代歷史、保護歷史文化和文物古跡,我國提出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概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
從1982年首次頒發至2018年5月2日,全國共有135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其中,山西省共有6座,分別是:大同市、平遙縣、太原市、新絳縣、代縣、祁縣(頒發時間順序)。
大同
大同是山西省第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82年第一批共24座城市,大同位列其中。
大同是秦漢名郡,北魏首都,遼金陪都,明朝軍事重鎮。這里發生過很多歷史典故,有豐富的歷史遺存。
發生在大同的歷史典故主要有:
白登之圍——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冒頓單於圍困白登山。
北魏定都平城——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鮮卑族)。
遷都洛陽——孝文帝改革、鮮卑族漢化的重要環節。
孝文帝改革——少數民族漢化、緩解民族和階級矛盾、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措施。
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讓宋朝始終無法統一,並不斷受到來自北方遼、金的軍事壓力。
遼金陪都——大同分別是遼國、金國的五京之一“西京”。
九邊重鎮、宣大薊遼——明朝的吞並之所,國家防守的重要據點。
平型關大捷——八路軍出師以來打的第一個大勝仗。
歷史文物古跡遺存主要有:
萬里長城——趙長城、秦長城,漢長城、北魏長城、隋長城、金長城、明長城。
大同古城——明城牆、華嚴寺、善化寺、九龍壁、鼓樓、帝君廟、清真大寺、清民宅院等。
雲岡石窟——北魏皇家大型石窟,國家AAAAA景區,世界文化遺產。
此外大同還有方山永固陵、趙武靈王墓、水神堂、覺山寺、魯班窯石窟、吳官屯石窟、栗毓美墓、北魏鹿苑、渾源永安寺等眾多文物古跡遺存。
新絳龍興寺
代縣
代縣位於忻州市,古稱代州、雁門郡等,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在古時候長期擔負著抵禦北方少數民族的重任。尤其在五代十國和北宋時期,代州成為北宋與遼國燕雲十六州交界處,依託長城雁門關,抵禦契丹人南下。明代雁門關為內長城重要關口,與寧武關、偏頭關合稱“內三關”。
代縣歷史悠久,由於遼宋夏金元時期相關歷史以及文學作品眾多,加上此地擁有雁門關這一重要關口,故代州擁有較高知名度。
B. 山西太原的文化產業有哪些,細化的產業
用「三晉文來化產業園區」的形式源來集中晉源區文化內涵,可以突破以晉祠為核心的「點」式發展思路,形成「點———線———面———體」整合模式:以西部山嶽景區為線,從北向南,延伸綠化帶,保持原生態植被,展現蒙山大佛———太山龍泉寺———龍山大佛———天龍山石窟———懸瓮山的多層次立體景觀;在山腰、山腳的北部風景協調區和南部晉祠景區,串聯式保護和開發以神堂溝為模本的難老泉及清徐龍湖泉溫泉水系,提高利用價值,全新包裝晉祠;盆地區北為長風商務區、晉陽湖景區、中間是古城遺址景區、南為高級服務區,形成文化產業核心區。盡快實施汾河南延,人工開鑿聯通汾河公園、晉陽湖、晉祠三大水景的黃金水道,南北相接,貫通龍脈,涵養晉祠水源,保護歷史文脈;提升黃金水道兩側的土地價值,體現生態、人性、親水、文化特色;恢復晉祠周圍南北大寺十里稻花香、遍地荷花香的生態景觀。形成西山以生態建設為主,平地水系開發,湖光山色,回歸大唐盛世懸瓮山麓、晉水流域的群鹿賓士、百鳥鳴唱、魚翔淺底的美麗自然景色和歷史文化韻味,綜合立體的黃土高原小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