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今後動漫產業會如何發展

今後動漫產業會如何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06 01:48:22

A. 現在動漫發展前景到底如何

動漫這行算是咱國家的新興產業了
咱國家一直說缺少人才缺少人才 但是卻有很版多學校里的學生學完這個都轉權行了
什麼原因呢 我個人觀點哈 國家缺少這方面人才是缺少技術能力實踐都強的人
而從學校學的都是理論的東西根本沒法直接工作是吧 所以你需要找個平台拉你自己一把
這樣才能真正的在行業里行走,如果你要去學習,大一點的水晶石,小點的亂七八糟一堆,
不過還是建議你到水晶石教育看看去,比較靠譜的,起碼學習之後能在這行穩扎穩打的行走了
希望我的回答幫到您哈!

B. 如何發展動漫產業

從世界范圍來看,無論是美漫還是日漫市場,下游衍生品都給市場帶來了巨額利潤,承擔了非常重要的變現功能。以迪斯尼為例,衍生品、主題公園等業務占據IP驅動業務的80%以上,其中盈利最高的就是衍生品的銷售業務。中國的動漫衍生品市場規模近幾年呈現遞增趨勢,2015年市場規模達到380億元,近五年復合增長率達14.23%。
前瞻產業研究院規劃師指出,動漫遊戲結合布局,周邊IP開發促產業經濟發展,《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到青少年熱血動畫《鎮魂街》《斗破蒼穹》《從前有座靈劍山》都是很成功的案例。
進行海外發行,布局海外動畫市場,發展漫畫手辦等相關產業,將動漫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創新結合。

C. 今後中國動畫應該如何發展!

第一,重視創意來型高端人才的培養據自房海山介紹,高端動漫人才培養並不像很多動漫培訓機構所說的那樣簡單、快速,而是需要一個長期實戰培訓和經驗積累的過程。作為最大的CG培訓機構,完美動力動畫學院以培養中高端動漫人才為出發點,推出長達8個月時間的全脫產、封閉式動漫培訓課程。與此同時,還在業內率先提出了「全程實戰」的培訓口號。據悉,為了打造真正具有實戰經驗的高端動漫人才,完美動力動畫學院採用「商業項目驅動式教學模式」,培訓教材融入業內著名的大型商業案例,而且所有教材全部由資深授課

D. ★中國的動漫產業該如何發展

早期的中國動畫確實有一些優秀作品。這是我們不可忽視的。以《小蝌蚪找媽回媽》《葫蘆娃》等最答為著名。
但是在現如今的中國動漫市場中,充斥的是國外的漫畫。比如:《網球王子》《名偵探柯南》《櫻蘭高校男公關部》等一系列國外漫畫。尤其以日本的居多。我列舉的也全是日本漫畫呢!中國現在的漫畫市場出現低迷狀態。要想在爭得一席之地,就必須有自己的風格和特點。不能一味的模仿。也不能太教條,畫出一系列只能給小孩子看的東西。哦,還有,麻煩有點常識。哪吒傳奇的主題曲最後的一句哪吒,拜託,不念「na」!我當時聽了差點沒昏過去!

E. 如今中國的動漫產業發展的怎麼樣前景如何

動漫產業,是指以「創意」為核心,以動畫、漫畫為表現形式,包含動漫圖書、報刊、電影、電視、音像製品、舞台劇和基於現代信息傳播技術手段的動漫新品種等動漫直接產品的開發、生產、出版、播出、演出和銷售,以及與動漫形象有關的服裝、玩具、電子游戲等衍生產品的生產和經營的產業。 國內有13億人口,當中至少有5億是動漫市場消費者,市場空間為1,000億元/年。目前國內有2000家省市電視台,其中動畫專業頻道有4個、少兒頻道有25個、少兒欄目有289個、動畫欄目200個,年需求達到26萬分鍾,國產量僅有2萬分鍾。至於兒童音像圖書市場空間為100億元/年,兒童服裝900億元/年,玩具200億元/年,文具600億元/年,兒童食品350億元/年。 截止2006年底,全國動漫企業達5473家,447所大學設立了動畫專業,在校學生46.6萬人。但目前國內動漫情況是原創不足,題材單一,品牌意識差。中國動漫低齡化趨勢明顯,缺乏競爭力。缺少專業人才,無強大團隊,形不成規模優勢。並且過於依賴政府的支持和幫助,而缺少自身的「造血」功能。 雖然國內的動漫行業存在很多很多的問題,但國內動漫業前景是一片光明。國內動漫產業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得到迅猛發展,並出台了相應的扶持政策,目前全國在建的動漫基地已經有20多個,播出平台不斷地放大,為國產動漫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2006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財政部等部門《關於推動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推動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許多企業據此調整了發展戰略和計劃,初步擺脫模仿痕跡、具有民族風格和時代特點的新漫畫期刊、圖書和漫畫家快速成長,《漫畫世界》、《漫友》等雜志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漫畫版《水滸傳》與《西遊記》陸續在國外出版,一批新老漫畫作品走出國門贏得市場。動漫教育和人才培養、動漫產業基地建設、動漫國際交流等都駛入快車道。但是,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與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和不斷發展的市場需求之間還有很大差距,在原創能力、人才、技術、投資、知識產權保護、管理體制等方面,還沒有出現根本改觀。用5至10年時間躋身世界動漫大國和強國行列的目標依然任重道遠。 動漫產品本身有巨大的市場空間,而動漫產品的衍生產品市場空間更大。中國目前每年兒童食品每年的銷售額為人民幣350億元左右,玩具每年的銷售額為人民幣200億元左右,兒童服裝每年的銷售額達900億元以上,兒童音像製品和各類兒童出版物每年的銷售額達人民幣100億元……在某種程度上,這些行業今後的發展與行銷都有賴於動漫這一新興產業的帶動作用,以此類推,。 上面的摘自2007-2008年中國動漫產業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 我覺得說得的確是前途一片光明的,但是個人感覺「中國動漫產業將擁有超千億元產值的巨大發展空間」主要也是兒童化的動漫以及衍生商品吧。看看奧運福娃的動畫片,也是幼稚,最多到小學生的欣賞水準吧?中國對動畫片的看法是否太狹隘?為什麼一定要把動畫片和兒童片劃等號!電視台也是,如果不是國家的強制規定,幾乎沒有願意播放動畫片的…………

記得採納啊

F. 中國動漫產業應如何發展

知道日本為什麼動漫那麼NB嗎?知道美國動漫為什麼那麼受人歡迎嗎?因為人家把動漫當成一種文化,做動漫是為了給人們帶來快樂。
而國人呢,只把動漫看成一種產業。在他們眼裡怎樣用最少的錢謀最多的利才是正經的。而且,在中國60%的動漫企業,都是以動漫派生品為盈利手段。(比如,藍貓和藍貓專賣店這種關系。),至於動畫的質量沒人問。
比起,地溝油、毒奶粉、瘦肉精、牛肉膏,中國動漫沒它們有名。那是因為動漫搞不出人命來。但是本質是一樣的。
想發展很簡單,我們不缺人才,缺的是道德。把心放正了,什麼都解決了。

G. 中國動漫產業今後的發展方向如何

第一,重視創意型高端人才的培養

據房海山介紹,高端動漫人才培養並不像很多動漫培訓機構所說的那樣簡單、快速,而是需要一個長期實戰培訓和經驗積累的過程。作為最大的CG培訓機構,完美動力動畫學院以

培養中高端動漫人才為出發點,推出長達8個月時間的全脫產、封閉式動漫培訓課程。與此同時,還在業內率先提出了「全程實戰」的培訓口號。

據悉,為了打造真正具有實戰經驗的高端動漫人才,完美動力動畫學院採用「商業項目驅動式教學模式」,培訓教材融入業內著名的大型商業案例,而且所有教材全部由資深授課

老師或項目總監親自編寫和授課。在培訓過程中,授課老師為學員講解公司成功項目的製作流程、最新技術和創意心得,學員不僅學到最新技術和寶貴的項目製作經驗,而且還能

掌握一整套製作流程!而且,在整個培訓過程中,每個學員都要參與到具體的商業項目製作中,通過這種長期的項目製作和團隊協作,最終真正成為一個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和創作

經驗的高端動漫人才。

在師資力量方面,完美動力動畫學院目前擁有60餘名專業動漫教師,相對於通常只有幾個教師的其他動漫培訓機構來講,完美動力動畫學院在師資方面的實力最為強勁。而且,這

些老師全部來自動漫行業的一線製作隊伍,曾經多次帶領團隊獲得行業大獎,具有多年豐富動漫製作經驗和專業的教學水平。

第二,產教結合才是人才培訓的出路

由於國內很多動漫培訓機構往往不做技術、只做培訓,這種「教」與「產」分離的培訓模式普遍存在著師資力量薄弱、創意製作經驗欠缺、重理論輕實踐、缺乏科學教學管理等問

題,培訓出來的學生往往是紙上談兵,成為「理論的強者,實戰的弱者」。

房海山指出,「產教結合」可以說是今後動漫人才培養的發展方向,而且只有培訓機構本身就是一家多年從事動漫製作的企業,具有很豐富的動漫製作經驗和成功商業案例,才能

為人才培訓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也只有產教結合才能培養出真正具有實戰能力的高端動漫人才。

據悉,作為中國最大的影視特效製作公司,完美動力擁有著很多為人熟悉的成功案例:在電視欄目包裝方面與CCTV-1、CCTV-2、CCTV-6、CCTV-7、CCTV-9、BTV-2,以及山東、山西

、福建、河南、江蘇地方電視台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成功包裝過的知名電視欄目有《傾國傾城》、《經濟與法》、《龍的傳人》、《光榮綻放》、《紀實天下》、《交換空間》、

《五星夜話》、《國際雙行線》、《軍營文化》、《軍事紀實》等;在影視特效製作方面,成功案例包括《神鵰俠侶》、《卧薪嘗膽》、《大宋提刑官》、《漢武大帝》、《東北

抗日聯軍》等等;而在動漫廣告製作方面,成功案例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聯想、李寧公司、HP變形金剛、SONY、DELL等國內外大型企業。

H. 中國動漫產業該如何發展

算了吧
我是不抱任何希望的

I. 動漫在我國將會怎樣發展

其實,中國動來漫工作者,一開始自都是非常真誠,決定獻身動漫產業的;;;追求原創的;;;
無奈現實太過殘酷,更多走向了,為日本代工的道路;;;

如果以我的觀點來看
中國的動漫產業,未來的10-20年,很可能將會躋身支柱產業的。
很多人認為我是在說笑,未來的5年計劃,10年計劃,國家是要發展文化產業的。
中國傳統文化不能丟棄,作為動漫產品這個在歐美日本大放異彩的產業,中國商人怎麼可能會放過;
先不要考慮廣電總局,在面臨動漫產業不可逆的趨勢面前,廣電只能讓步。

動漫必須走中國特色主義道路,哈哈哈哈,其實這個和中國電影一樣,電影有一種叫做類型片,比如警匪、愛情、戰爭、古裝........中國國漫需要找到自己的方向的。
國漫,我個人感覺,就是沒有找到自己的類型,當它被找到之後,依靠中國廣大的市場,動漫周邊作為強大的吸金途徑,我想會有非常好的良性循環的。

最後,我想說,作為動漫愛好者,能做的,就是看到國漫的時候,沒看之前,就該做好准備,效果和故事肯定比不了吉卜力、夢工廠、迪斯尼.......不要一味的謾罵,多頂頂,就當積德行善了

J. 動漫產業在中國的如何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商業大潮的涌動,由動畫而引發的巨大的產業「追星」已經在世界各國競相展開。特別是日本,已經形成了產業一體化的經營格局,成為日本重要的支柱產業。如今日本動畫產業的年產值已經超過鋼鐵業。韓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過短短幾年的努力,也已成為亞洲動畫業界新的翻海蛟龍。

與農業、工業、礦業、交通通訊等基礎產業不同,動畫業能夠成為啟動快、擴張力強、發展空間巨大的新興產業,其內在動力在於它能夠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且投資回報率高。調研結果表明,動畫產品的投資回報率為2至50倍。正是動畫業的高回報率,才有了今天的迪斯尼那謎一般的輝煌。

我國的動畫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潛在市場,挑戰與機遇共存,如何發展和振興中國動畫行業,成為很多有識之士談論的焦點。而且大凡論者必稱中國動畫曾經的輝煌,言者必及美國的迪斯尼和日本的動漫業,二者成為了現今中國動畫業的鞭策與鏡鑒。

說起中國動畫的輝煌,我們可以從塵封的竹筒中倒出一連串的金豆子:《驕傲的將軍》、《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哪叱鬧海》、《三個和尚》……遍數家珍,我們可以捧出幾十個國際藝術大獎,國際動畫藝術界因此稱譽我國民族動畫片為「中國動畫學派」。但仔細想想,這只是外國動畫藝術家們對中國動畫藝術家們藝術上的肯定和美譽,這其中也包含著對中國動畫藝術種類繁多的稱道——動畫片、水墨動畫片、剪紙片、拉毛動畫片、貼紙動畫片、木偶片、泥塑木偶片……我們應有盡有。中國老一輩動畫藝術家們為民族動畫爭得了榮譽,同時也把中國動畫帶進了陽春白雪的象牙塔。塔雖玲瓏,卻是有價無市;塔雖輝煌,卻難免束之高閣。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電視傳媒大發展,觀眾特別需要動畫片的時候,我們的動畫藝術家們創作的動畫片卻從生產車間直接飛向國際電影節,「載譽回國」後直接藏進了中影公司的資料片庫。其結果是,當國家投資越來越不能滿足客觀市場需求時,當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時,我們的國產動畫這部高檔豪華列車卻出了軌。

面對出了軌的這部高檔豪華列車,如何讓其步入正軌,暨如何發展和振興中國動畫行業,眾多有識之士紛紛獻計獻策。有的說「需要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有的說,「動畫行業需要產業化」;產業化就需要大量的資本注入,錢由誰出?有的說,「由產業鏈中受益最多的行業投資生產」。當前我國還處於動漫產業的摸索與發展階段,很多企業並未認識到動漫產業的巨大商機,同時動漫產業投資成本過高,受益最多的企業也未必敢投,於是有人大呼「動漫行業缺錢」,中國動漫產業是缺錢的問題嗎?其實未必是僅僅缺錢的問題,在一個不完備的市場環境里,一個沒能形成循環鏈條的產業投的錢再多,都血本無歸,市場沒有回報,誰還敢再投?縱觀發達國家的動漫產業,他們普遍的特徵是具有一個完善的、健全的、積極的產業鏈條。按照國際動漫產業的慣例,動漫產業一般由動畫前期市場調研和策劃、動畫片生產、動畫片營銷(發行)、動畫片播放、動畫片衍生產品營銷五個部分組成環環相扣的產業鏈條,在這個鏈條中每一個環節的運作質量都直接影響到下一個環節的成敗,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交叉又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而這其中的每個環節又牽扯眾多行業(如策劃公司、動畫製作公司、廣電業、出版業、玩具業、服裝業等20多個行業)。目前在我國動畫業中,動畫的產業鏈根本沒有建立起來,往往是動畫節目製作後,除了完成播放這一環節之外,其他環節則基本處於被動停滯狀態,好一點的有圖書與音像進行出版發行,而玩具和形象授權更是鳳毛麟角。動畫片光靠播出根本無法得到相應的資金回報,必須通過衍生產品的開發才能實現盈利。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動畫要走出低谷,實現高質量、多精品和持久穩定的發展,產業是惟一的出路。要想產業化必須建立完整的產業鏈條和完全市場化的營銷模式。

一、建立完整的產業鏈條,採用先進的市場營銷模式

動畫產業發展的先決條件,是建立空間廣闊、配套完善的市場環境及完整的產業鏈條。與其他產業不同的是,動畫產業存在著兩個階段,兩種不同的傳播形式的市場。一是動畫片在影視系統的播出市場;另一個是動畫衍生產品售賣的營銷市場(包括圖書、音像、玩具、鞋帽等市場)。這兩個市場是相互依存、互為動力的關系。動畫片在播出市場表現突出,不僅能夠通過播出費回收成本,獲取利潤,而且在影視系統廣泛傳播的同時,也會自然而然地起到促進衍生產品市場銷售的作用。衍生產品的豐厚利潤反過來投入到動畫片的製作中,從而形成投入-產出-收益-再投入的良性循環,有效地提高了動畫片的數量和質量,而數量和質量又是保證動畫片在播出平台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這樣就形成了動畫產業鏈進行良性循環的健康互動關系。而目前,中國的動漫產業還處在一個缺環斷鏈、尚未完全市場化的怪圈裡。

我們說的「缺環」是指中國動畫業目前缺少前期市場調研及動畫片營銷這兩個環節,這是個能夠將動畫製作與播出平台和衍生產品市場聯系起來的中間環節。「斷鏈」是指產業鏈中涉及的各個行業之間,缺乏合作基礎,他們主要還是受計劃經濟時代殘留的條塊分割思想的影響,致使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根本沒有將彼此視作一個整體,往往各打各的算盤,缺乏內部交流和合作的願望。表現在:製片單位等播出機構給了錢訂了合同才生產製作,電視台則是迫於政策的壓力才播出國產動畫片,他們關注的是收視率以及能否給台里帶來廣告效益,至於動畫片衍生產品市場的開發以及製作單位的利益,則與電視台無關;由於前面環節不暢通,衍生產品開發無利可圖,企業自然失去了投資的積極性,而由於動畫衍生產品市場難以創造出利潤,當然也就沒有人願意為動畫片投資了,這必然要造成動畫片的數量和質量低。為提高電視台的積極性,除了動畫製片努力提高動畫片的質量為電視台贏得良好的收視率,還可以考慮通過分割給電視台一定的版權,使之參與到動畫產業鏈中,並能夠在獲利最大環節——動畫衍生產品市場有利可圖。

外界一直驚嘆於迪斯尼的製作技術與創意能力,認為充裕的資金是支配他們成功進行產業化、市場化運作的前提條件。其實這些震撼世界的動畫大片,偏偏都是在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加工生產的。他們的成功,來源於他們周密細致的市場化運作機制,從題材選擇、劇情安排、角色道具設定、動畫製作、特效處理、後期合成,再到節目發行、品牌建設、產品開發、品牌授權等產業鏈各個環節都做了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商業計劃目標、方向和戰略戰術,包括資金規劃、人才規劃、製作計劃、發行計劃、渠道建設規劃等。

相比之下,國內的動畫製作企業很多都是有製作部,沒有市場部;有故事大綱,沒有公司簡介;有動畫片製作方案,沒有商業計劃書;有製作資金計劃,沒有市場運作資金安排;公司組織結構圖流於形式。成立之初,公司投資人既當創作者又是經營者,公司「一把手」要麼是投資人、要麼是創作總監兼任,製作與市場「眉毛鬍子一把抓」,結果往往是,預期的目標大打折扣,甚至「竹籃打水一場空」。

可以說,在中國動漫產業發展進程中,最大的遺憾就是缺乏市場意識以及支配動漫產業鏈各環節市場化的運作機制。企業管理思維和經營行為「重製作輕市場」,導致「市場先行」成了一句空話。

中國的動漫市場,不缺故事,不缺形象,更不缺原創動畫片;缺的是好的創意策劃,缺的是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核心管理團隊和創作團隊;缺的是經過科學的市場調查分析後制定的系統的製片計劃、發行計劃、產品開發計劃、資金人才規劃等。只有項目,沒有具體的市場規劃或計劃支撐的一套龐大的商業系統,投資機構當然不會輕易出錢投資。缺乏產業化運作的系統理念,缺乏延伸產品開發經營的成熟環境和專業隊伍。眾多原創卡通企業無法獲得來自產業市場的資金回報,國產卡通一直難以形成產業鏈內部的良性循環

二、打通動畫業與漫畫出版業的行業壁壘

動畫產品和一般產品的回報區別很大,一般性的產品只能銷售一次,而動畫產品則可以立體交叉,循環反復地銷售,得到多次、多地域、主產品和衍生產品的綜合性永久回報。著名動畫片《米老鼠和唐老鴨》在獲得長達80年豐厚回報的今天,依然經久不衰。其衍生產品發展是不容置疑的。動畫製作是一項投資較大的商業活動,一旦作品投放市場後得不到觀眾的認可,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而漫畫可在動畫製作之前預測其是否成敗的可能。漫畫雜志和圖書是成本較低的媒體投資,只有動畫片的1/200到1/300,因此我們創作劇本,可以通過漫畫的形式傳播出去,進行市場測驗,鑒定故事情節、人物設定及選項是否符合定位讀者的審美情趣和消費趨向,是否具有生命力和震撼力。不過可惜的是在我國的動畫製作與漫畫創作之間,至今還極少出現交叉情況。產生這種情況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中國動畫和漫畫的發行分屬兩大媒體——電視台和出版社,而這兩大媒體又分屬不同的上級主管部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國家廣電總局,各有各的行業規則,版權利益難以分配。二是我國的漫畫市場極不成熟,首先是沒有成熟的讀者群,其次是沒有成熟的市場。據統計,目前在日本、韓國成功的動畫片大約70%來源於漫畫,這就是說成功的動畫片在拍攝之前,其形象和故事大都已經擁有了廣泛的知名度和眾多的熱愛者,如《機器貓》、《鐵臂阿童木》等等。

三、打造以「播出平台」為核心的產業鏈

很多人認為,動畫片是依靠衍生產品的開發來回收成本和盈利的,而動畫片的播出僅僅是衍生產品的廣告而已。事實上,這種看法是極為片面的。從日本、美國和歐洲成熟動畫市場來看,絕大多數動畫片製作還是為了在電視台播出,以賺取播出費為目的,但在國內電視台的動畫片的播出費用是非常低的,10~1000元/分鍾,平均在50元/分鍾,電視台處於強勢的「壟斷地位」,似有店大欺客之嫌,一面是1萬至1.5萬元人民幣/分鍾的製作成本,一面是50元/分鍾的播出費用,實在是太懸殊,難道電視台真是「店大欺客」嗎?糾其原因有兩點:

首先中國播出市場受到從國外引進動畫片的沖擊。近十幾年來美國、日本等國的動畫片大多由我國玩具商、廣告商引進,這些引進的動畫片大部分是美國、日本上世紀60~70年代的產品,早已經回收成本並賺取了巨大經濟效益,它們在電視台播出基本是免費的,目的在於敲開中國電視台和衍生產品市場的大門。然而,正是這些「免費的午餐」,不但造成了我國動畫播出市場的極大混亂,而且也成為國產動畫片播出費長期處於不合理現狀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由我國電視台的運營機制決定的。雖然電視台屬於國有資源,但在經濟上都是自負盈虧,廣告收入幾乎是各級電視台惟一的經濟淶源,而廣告收入的多少又取決於電視台節目的收視率。一般來說黃金時段(晚7:00~10:00)播出的節目收視率高。收視率高的節目中插播的廣告,其收費也就高。電視台為了適應孩子們的作息時間,動畫片一般都放在下午4:00~6:30播出,收看的人群也只是沒有主動消費能力的兒童,自然難以招來商家出高價播出廣告,從而致使電視台利益受損。如果不得於政策的壓力,電視台根本不願意播放國產動畫片!所以更不肯出高價購買動畫片了。

如何改變這樣的現實呢?首先電視台應該重新審視自身的定位,在發展擴大傳統盈利模式(以廣告收費為主)的同時,積極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其次是互動簡訊,付費電視、電視劇等產業,但這些產業遠遠不及動畫產業的瞬間爆發所產生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如果能搭上動畫產業這列快車,必會大大增加電視台的創收空間,對電視台來講也應該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契機。

電視媒體應實現與動畫產業的互通,由單純的播出媒體轉變為引領龐大動畫產業群的排頭兵,成為動畫產業運轉的核心,而把收益的重點從傳統的廣告轉移到通過建設產業鏈,從產業鏈中獲得更大的收益。從動畫版權和產業開發這兩大塊上,電視台獲取的巨大收益就將是單純廣告收益所難以相比的。動畫產業成長的速度十分驚人,一般產業要獲得100億元的銷售非常困難,而且周期很長,但動畫產業卻具有很強的爆發性收益。日本三大卡通偶像之一的「皮卡丘」,其衍生產品在國內外共有112家公司製造銷售,短短4年,利潤就超過7000億日元。此外,還可以根據綜合性頻道和專業性動畫頻道收看人群的不同,生產出或購買適合不同人群收看的動畫片,也就是生產分級動畫。

美國迪斯尼公司早就為我們樹立了榜樣。1983年公司在美國開通了第一迪斯尼頻道,開始了由媒體帶動製作的轉型,截至2003年迪斯尼在63個國家擁有110個頻道。通過這些頻道的播出,迪斯尼動畫片流布全世界,緊跟其後的便是滾滾而來的迪斯尼產品。

迪斯尼公司的經驗告訴我們,電視媒體不應該只是旁觀者和被動播出平台,而應該積極參與到產業運營中來,自覺地將電視台播出所能夠產生的影響最大化,以便電視台媒體將跟隨整個動畫產業的繁榮而獲得更大的效益。 畢竟廣告費收入已不能滿足電視媒體的利潤增長速度,電視台需要更多的經濟增長點。

閱讀全文

與今後動漫產業會如何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