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通信行業產業發展

通信行業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05 12:14:07

Ⅰ 通信行業發展趨勢

江河日下,大學剛畢業就進入夕陽行業,還好現在轉變方向,往互聯網方向走……

Ⅱ 通信產業發展歷史

世界移動通信發展史
移動通信可以說從無線電通信發明之日就產生了。1897年,M·G·馬可尼所完成的無線通信試驗就是在固定站與一艘拖船之間進行的,距離為18海里。

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始於本世紀20年代,大致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從本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為早期發展階段。在這期間,首先在短波幾個頻段上開發出專用移動通信系統,其代表是美國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車載無線電系統。該系統工作頻率為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可以認為這個階段是現代移動通信的起步階段,特點是專用系統開發,工作頻率較低。

第二階段從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在此期間內,公用移動通信業務開始問世。1946年,根據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計劃,貝爾系統在聖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公用汽車電話網,稱為「城市系統」。當時使用三個頻道,間隔為120kHz,通信方式為單工,隨後,西德(1950年)、法國(1956年)、英國(1959年)等國相繼研製了公用行動電話系統。美國貝爾實驗室完成了人工交換系統的接續問題。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從專用移動網向公用移動網過渡,接續方式為人工,網的容量較小。

第三階段從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在此期間,美國推出了改進型行動電話系統(IMTS),使用150MHz和450MHz頻段,採用大區制、中小容量,實現了無線頻道自動選擇並能夠自動接續到公用電話網。德國也推出了具有相同技術水平的B網。可以說,這一階段是移動通信系統改進與完善的階段,其特點是採用大區制、中小容量,使用450MHz頻段,實現了自動選頻與自動接續。

第四階段從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這是移動通信蓬勃發展時期。1978年底,美國貝爾試驗室研製成功先進行動電話系統(AMPS),建成了蜂窩狀移動通信網,大大提高了系統容量。1983年,首次在芝加哥投入商用。同年12月,在華盛頓也開始啟用。之後,服務區域在美國逐漸擴大。到1985年3月已擴展到47個地區,約10萬移動用戶。其它工業化國家也相繼開發出蜂窩式公用移動通信網。日本於1979年推出800MHz汽車電話系統(HAMTS),在東京、神戶等地投入商用。西德於1984年完成C網,頻段為450MHz。英國在1985年開發出全地址通信系統(TACS),首先在倫敦投入使用,以後覆蓋了全國,頻段為900MHz。法國開發出450系統。加拿大推出450MHz行動電話系統MTS。瑞典等北歐四國於1980年開發出NMT-450移動通信網,並投入使用,頻段為450MHz。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蜂窩狀移動通信網成為實用系統,並在世界各地迅速發展。移動通信大發展的原因,除了用戶要求迅猛增加這一主要推動力之外,還有幾方面技術進展所提供的條件。首先,微電子技術在這一時期得到長足發展,這使得通信設備的小型化、微型化有了可能性,各種輕便電台被不斷地推出。其次,提出並形成了移動通信新體制。隨著用戶數量增加,大區制所能提供的容量很快飽和,這就必須探索新體制。在這方面最重要的突破是貝爾試驗室在70年代提出的蜂窩網的概念。蜂窩網,即所謂小區制,由於實現了頻率再用,大大提高了系統容量。可以說,蜂窩概念真正解決了公用移動通信系統要求容量大與頻率資源有限的矛盾。第三方面進展是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而出現的微處理器技術日趨成熟以及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從而為大型通信網的管理與控制提供了技術手段。

第五階段從80年代中期開始。這是數字移動通信系統發展和成熟時期。

以AMPS和TACS為代表的第一代蜂窩移動通信網是模擬系統。模擬蜂窩網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問題。例如,頻譜利用率低,移動設備復雜,費用較貴,業務種類受限制以及通話易被竊聽等,最主要的問題是其容量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移動用戶需求。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是開發新一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數字無線傳輸的頻譜利用率高,可大大提高系統容量。另外,數字網能提供語音、數據多種業務服務,並與ISDN等兼容。實際上,早在70年代末期,當模擬蜂窩系統還處於開發階段時,一些發達國家就接手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的研究。到80年代中期,歐洲首先推出了泛歐數字移動通信網(GSM)的體系。隨後,美國和日本也制定了各自的數字移動通信體制。泛歐網GSM已於1991年7月開始投入商用,預計1995年將覆蓋歐洲主要城市、機場和公路。可以說,在未來十多年內數字蜂窩移動通信將處於一個大發展時期,及有可能成為陸地公用移動通信的主要系統。

與其它現代技術的發展一樣,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也呈現加快趨勢,目前,當數字蜂窩網剛剛進入實用階段,正方興未艾之時,關於未來移動通信的討論已如火如荼地展開。各種方案紛紛出台,其中最熱門的是所謂個人移動通信網。關於這種系統的概念和結構,各家解釋並未一致。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未來移動通信系統將提供全球性優質服務,真正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向任何人提供通信服務這一移動通信的最高目標。

傅立葉變換最早是在19世紀由法國的數學家J.B. Fourier提出,他認為任何信號(例如聲音,影像等)均可被分解為頻率、振幅。由於傅立葉變換的性質,可以把圖象或者信號在頻域中進行處. 理,從而達到簡化處理過程、增強處理效 對電信發展貢獻可想而知...

Ⅲ 通信行業有哪些發展前景

近年來,隨著晶元、感測器等硬體價格的不斷下降,通信網路、雲計算和智能處理技術的革新和進步,物聯網迎來了快速發展期。
物聯網作為通信行業新興應用,在萬物互聯的大趨勢下,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隨著行業標准完善、技術不斷進步、國家政策扶持,中國的物聯網產業將延續良好的發展勢頭,為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提供新的動力。
參考前瞻《中國通信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十二五」期間,信息通信業總體保持良好發展勢頭。2015年,信息通信服務收入達到1.7萬億元,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其中基礎電信企業收入達到1.17萬億元,年均增長5.4%,增值電信企業收入達到5444億元,平均增長34.8%。

Ⅳ 信息通信行業的發展主要趨勢有哪些

近年來,隨著晶元、感測器等硬體價格的不斷下降,通信網路、雲計算和智能處理技術的革新和進步,物聯網迎來了快速發展期。
物聯網作為通信行業新興應用,在萬物互聯的大趨勢下,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隨著行業標准完善、技術不斷進步、國家政策扶持,中國的物聯網產業將延續良好的發展勢頭,為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提供新的動力。
參考前瞻《中國通信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十二五」期間,信息通信業總體保持良好發展勢頭。2015年,信息通信服務收入達到1.7萬億元,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其中基礎電信收入達到1.17萬億元,年均增長5.4%,增值電信收入達到5444億元,平均增長34.8%。

Ⅳ 通信業的發展特徵

專網通信行業產業鏈已經比較成熟,專網通信行業上遊行業主要為電子元器件製造業、塑膠與五金結構件製造業和通信設備製造業(部件),下游為政府與公共安全部門、公用事業以及工商業等。
全球專網通信行業市場規模約為700億元左右,歐美等發達國家發展規模較大。例如德國、英國、瑞典等國家都擁有TETRA、GSM-R等全國性的無線專網,專網用戶上百萬;「數字萊茵河」信息化專網也有近萬船隻、數十萬用戶;義大利電力信息化專網擁有約3000萬智能終端(義大利全國人口約5800萬);沃爾瑪、福特等大型企業都有發達的信息化專網。
中國專網通信尚未形成大的產業規模,專網技術標准以引進國外技術標准為主,絕大多數中國專網廠商不掌握核心技術,位於產業鏈的低端,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專網領域中國還沒有形成大的龍頭企業。2011年,整個專網通信行業市場規模約為64億元。
(1) 固網與移動網路高度融合
固網與移動的高度融合,已成為通信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無論是資產規模最大的中國移動、資歷最老的中國電信、還是得益於政策照顧的中國聯通,未來都不可能僅僅憑少數幾種業務,就能雄霸天下。
(2) 通信業務成為快速消費品
(3) 通信接入方式多元化、數據類業務占優
隨著社會的進步,帶來經濟的發展和通信技術的進步,加上消費者對寬頻數據類、多媒體業務的需求日益增長。通信接入方式也呈多元化發展。傳統的窄帶通信和第二代GSM 移動通信方式,已遠遠不能滿足用戶對帶寬的需求。通信接入方式演變得更加多樣化,既有基於傳統固網銅纜的xDSL(各類數字用戶線路的統稱)技術、還有更先進的基於固網光纖通信的FTTx(各類光纖接入技術的統稱)寬頻接入、和更靈活的WiFi(一種無線互聯技術)熱點與WLAN(無線區域網)接入。除了傳統語音通信外,和各類視頻業務、點播業務、短、彩信、即時通訊業務、虛擬專網業務早已走向前台,並隨著網路的改造和升級、數據傳輸帶寬快速提升,基於固網的寬頻數據業務開始煥發新的生機。

Ⅵ 通信的發展歷史

1、19世紀中葉以後,隨著電報、電話的發有,電磁波的發現,人類通信領域產生了根本性的巨大變革,實現了利用金屬導線來傳遞信息,甚至通過電磁波來進行無線通信,使神話中的「順風耳」、「千里眼」變成了現實。

從此,人類的信息傳遞可以脫離常規的視聽覺方式,用電信號作為新的載體,同此帶來了一系列鐵技術革新,開始了人類通信的新時代。

2、1837年,美國人塞繆樂.莫樂斯(Samuel Morse)成功地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電磁式電報機。他利用自己設計的電碼,可將信息轉換成一串或長或短的電脈沖傳向目的地,再轉換為原來的信息。

1844年5月24日,莫樂斯在國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會議廳進行了「用莫爾斯電碼」發出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份電報,從而實現了長途電報通信。

3、1864年,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J.c.Maxwel)建立了一套電磁理論,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說明了電磁波與光具有相同的性質,兩者都是以光速傳播的。

4、1875年,蘇格蘭青年亞歷山大.貝爾(A.G.Bell)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電話機。並於1876年申請了發明專利。1878年在相距300公里的波士頓和紐約之間進行了首次長途電話實驗,並獲得了成功,後來就成立了著名的貝爾電話公司。

5、1888年,德國青年物理學家海因里斯.赫茲(H.R.Hertz)用電波環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發現了電磁波的存在,他用實驗證明了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這個實驗轟動了整個科學界,成為近代科學技術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導致了無線電的誕生和電子技術的發展。

(6)通信行業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1、互聯移動跨時空:移動通信能力飛速發展,全國實現聯網

移動通信能力飛速發展。在1988年到1997年的十年間,我國經歷了移動通信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間移動交換機容量從不到3萬戶猛增到2585.7萬戶,10年間增長861倍。

我國選用900MHz頻段的TACS系統主要引進了摩托羅拉(A網)和愛立信(B網)的交換機、基站、控制系統等設備,1995年底,A網覆蓋的21個省市和B網覆蓋的15個省市實現自動漫遊,形成真正的全國聯網。

1994年,由電子部聯合鐵道部、電力部及廣電部組建成立中國聯通。1998年,中國電信從當時的郵電部脫離組建。1999年,網通成立。

2、布局重組謀生態:「動感地帶」推向全國,電信業重組拉開帷幕

2001年,中國移動廣東分公司在廣州和深圳兩地召開品牌推介會,「動感地帶」作為新品牌進行試驗推行。2003年,中國移動正式將「動感地帶」品牌推向全國,它成為中國移動通信史上第一個客戶品牌。

2006年8月,紐約證券交易所收市,中國移動段價以33.42美元收盤,總市值達到1325.8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電信運營公司。2007年,中國移動成功收購Paktel。

2004年1月,村通工程面向全國推行。截至2007年,六家基礎電信企業共為3759個無電話行政村新開通電話,全國行政村通電話比重達99.5%,29個省區市實現了所有行政村通電話。2007年5月,政府繼續在全國啟動自然村的村通工程,形成了行政村和自然村兩方面工程並進的局面。

2007年3月,中國移動正式啟動超過200億元的TD—SCDMA網路建設招標,多家中外企業組成的四大陣營競爭激烈。

2008年5月,電信業重組拉開帷幕。隨後,工信部等聯合發布《關於深化電信體制改革的通告》。通告稱,鼓勵中國電信收購中國聯通CDMA網,中國聯通與中國網通合並,中國衛通的基礎電信業務並入中國電信,中國鐵通並入中國移動。這次改革重組完成後發放3G牌照。

專家稱,電信重組在於打破壟斷,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移動替代固話趨勢明顯。重組後,三家運營商都擁有全業務能力,形成充分的競爭格局。

3、代際宏圖標准中:通信業增長率高,5G將帶動通信產業下一輪發展

不久前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中,工信部明確了2018年多項重點工作。其中涉及強化信息通信市場監管方面,工信部相關文件透露,計劃開展VoLTE號碼攜帶技術試驗,研究制定號碼攜帶全國推廣方案。

工信部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17年電信業務總量達到27557億元(按照2015年不變單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6.4%,增幅同比提高42.5個百分點;電信業務收入12620億元,比上年增長6.4%,增速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

2018年1-2月,電信業務總量完成6853億元,同比增長117%;電信業務收入完成2168億元,同比增長4.9%。

近年來,我國通信產業發展迅速,主要經營指標向好,5G將成為下一個發展契機。2017年8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指出「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5G)標准研究、技術試驗和產業推進,力爭2020年啟動商用」。

由於5G應用前景廣泛,5G戰略制高點爭奪戰已風起雲涌。

Ⅶ 通信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何

通信行業發展的趨勢
在第38屆世界電信日暨首屆世界信息社會日紀念大會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奚國華指出:「我國將於2007年對外開放電信市場,國外電信運營商將被允許參與國內電信市場的競爭,包括國外資本和國內資本,也就是說誰把握了市場的經濟脈搏,誰就搶先一步搶占市場份額;誰在前面第一時間抓到更多的客戶,誰就向成功走近一步。」隨著電信市場的開放,電信、網通、移動、聯通、鐵通、衛通等國內運營商紛紛進入,話費不斷下降是通信行業的基本趨勢。當然,這種趨勢是以科技的不斷進步為基礎的。網路的出現,改變基本的通信方式,讓人們除了打電話、發傳真、電報(已成為歷史)外,有了更多的選擇,如網上視頻、E-mail、MSN……等。世紀通信正是抓住這個機遇,選擇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進入通信領域,世紀通信系列產品的出現是電話、通信行業的一個劃時代的事件,他將改寫傳統電話百年歷史!也是您投資的大好時機.

Ⅷ 目前通信行業發展狀況和市場特點是什麼

通信行業是個穩定而高薪的行業,所以競爭也是相對比較激烈的,如北郵、北航、北理版工、北權交大、清華、電子科大、南郵、重郵、西電等都是知名的行業院校,很多大型的企業都與這樣的院校有合作,每年固定要招走一批學生,但是如果是不知名院校的專科生,就業確實相對處於劣勢;
相對而言,通信行業是在金融危機中受影響較小的行業,而且2008年實現了全業務運營,2009年3G牌照發放,這些對於通信行業的發展都是利好政策,行業的發展必然帶來人才需求的增加,所以從我們通信人才網的數據來看,各通信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基本保持穩中有升。
2015年通訊行業的一些趨勢特點:

1、產業互聯網、信息消費和興起中的信息經濟
2、我國4G全面啟動,5G國際布局加快
3.寬頻中國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4.移動互聯網孕育新一輪的創新與變革
5.從智能終端到智能硬體,開啟智能化時代
6.工業互聯網:構築智能製造的關鍵基礎
7.雲計算和大數據:向新技術新平台演進
8.車聯網:從概念走向生活
9.網路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保護成為戰略
10.網路空間法制建設將加速推進

Ⅸ 通信行業在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麼樣的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融合通信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015年7月份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我國的行動電話通話量和簡訊業務量均處於持續下滑態勢。其中,行動電話通話量已連續7個月同比負增長,而手機上網流量則連續7個月翻倍增長。業內相關人士分析,受互聯網應用業務替代影響,消費者對於行動電話的通話及簡訊業務的依賴程度越來越低,對運營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沖擊。指出,中國融合通信市場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2006年國內融合通信市場規模為16億元,2007年市場規模為32億元,市場增長率超過90%,2012年中國融合通信市場規模為10.8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69億元,同比增長7.9%,近幾年首次業務增長低於10%。

然而在融合通信市場規模份額中,傳統通信行業所佔比重越來越小。2015年1-7月,全國行動電話去話通話時長完成16654.1億分鍾,同比下降2.5%;全國移動簡訊業務量完成4188.7億條,同比下降5.6%,比1-6月同比降幅擴大0.9個百分點。前瞻網融合通信行業研究報告分析認為,微信、QQ等社交工具具有語音、信息、視頻聊天功能,對移動通話、簡訊等的替代效應較強,並且隨著4G網路的普及、人們對使用移動互聯網的習慣逐漸養成,微信、QQ等社交工具對移動通話、簡訊的替代效應進一步增強。
面對這種通信習慣的轉變,前瞻產業研究院融合通信行業研究報告分析認為,部分被替代是自然規律,是技術發展的結果,而作為運營商只有去適應這種變化,在內容應用上有所突破才能贏得未來,否則只能被互聯網邊緣化,利潤越來越少,經營甚至可能陷入困境。

閱讀全文

與通信行業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