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發展光伏產業

發展光伏產業

發布時間:2020-12-05 11:41:13

Ⅰ 光伏產業現在發展到什麼狀態了

一紙新政著實為火熱的光伏行業降溫
5·31新政強調合理把握發展節奏,優化光伏發電新增建設規模,同時加快光伏發電補貼退坡,降低補貼強度,完善光伏發電電價機制,加快光伏發電電價退坡。根據目前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今年我國暫不安排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普通電站暫不安排、分布式2018年僅安排10GW納入指標,包括戶用或也在該指標之中。
新投運的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統一降低0.05元。新投運的、採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全電量度電補貼標准降低0.05元,即補貼標准調整為每千瓦時0.32元(含稅)。
2017年光伏裝機迎來新的增長點,行業發展迅猛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光伏行業投融資前景與戰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達53.06GW,同比增長53.62%。近年來隨著分布式光伏的廣泛應用,光伏裝機迎來新的增長點,行業發展迅猛。
2011年至2017年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不斷增加,其在新能源發電比例亦不斷上升,2011年,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佔比僅為0.15%,截至12月底,累計裝機超130GW,新增和累計裝機規模均居全球首位。2017年上升至7.30%。
2017年,光伏發電成為電源增長的主力,新能裝機容量首次超過火電。保守估計,2018年國內新增裝機容量將在30GW~45GW之間,變數在於分布式,但分布式市場較難預測,如果分布式市場有很好的表現,不排除會超過50GW。
本次政策調整的最大動因在於,財政補貼壓力過大,行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超出了管理者的預期。而財政補貼則是產業鏈主體利潤的主要構成。
5·31新政」的影響在於對未來帶有補貼的指標的規模收緊,壓力來自於巨大的補貼缺口,這次是三個部委聯合發文,希望通過限制帶有補貼指標的規模,來控制補貼總量的增長。
經測算,2017年新能源補貼需求約1200億元,按照目前每千瓦時1.9分的徵收標准,可再生能源附加費收入約690億,預計缺口510億元。加上此前累計到2016年底的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將近600億,2017年底補貼總缺口1110億元。在附加費不提高的情況下,即便不新增可再生能源,每年都有1110億的缺口,20年累計缺口將達2萬多億元。
再戰無補貼市場
盡管我們還是期待在戶用這部分能有一定的政策松動,但大面上來講,嚴控帶補貼的指標是毫無疑問的,所以最終還是要期待,通過電力市場改革以及其他的這個自由售電的模式,能夠把無補貼的商業模式建立起來。
在國內需要迅速打開無補貼項目的市場,需要研究新的商業模式,在國外需要拓展更多的海外空間,新政將引發組件價格的進一步下降,這就意味著光伏行業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將要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在這一輪調整中,行業景氣指數可能回到2012~2013年的低點,但當前與彼時又有不同。「先進技術發展、光伏產業鏈成本下降已不可同日而語,政策的出發點也已經不同,光伏行業在能源系統中的主體地位不同,集中式、分布式、戶用發展的形態也已經不同。在政策變化面前,整個行業比拼的是更先進的製造業技術、更高的轉化效率、更低的製造運營成本。
國內只有不足10GW的領跑者項目是不夠國內的產能來分的。大家只有一邊打價格戰一邊去海外尋找訂單,通過價格的下降去刺激海外客戶的投資需求。

Ⅱ 光伏的現狀前景

截至昨日已有15家光伏企業披露了三季報預測情況,其中逾六成公司實現同比增長。從回凈利潤絕對值來答看,有7家公司預計凈利潤過億元。

7家公司預計凈利過億元

從凈利潤絕對值來看,目前有7家光伏設備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超過1億元。

隆基股份以預計凈利潤為34億元~35億元排在首位;跟隨其後的是東方日升,預計凈利潤為7.65億元~8.15億元;中環股份、陽光電源、晶盛機電、中來股份、露笑科技5家公司依次排在後面,預計凈利潤分別為6.8億元~7.12億元、5.28億元~5.89億元、4.45億元~4.9億元、2.17億元~2.23億元、2億元~2.4億元。

不過,在上述凈利過億元的公司中網頁鏈接,有一家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凈利出現下滑。陽光電源的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19年1~9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28億~5.89億元,同比下滑13.00%至3.00%。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受政策影響,國內需求同比下滑,行業利潤率受到一定影響,9月份開始需求才逐步增長。

就目前來看,光伏的前景是很可觀的。

官W:華夏能源網

Ⅲ 如何大力發展光伏產業

光伏將成為未來電力重要增長極

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14-2019年,中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逐年增長,新增裝機容量呈現先增長後下降的趨勢。2019年,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20430萬千瓦,同比增長17.3%,連續五年居全球首位,其中集中式光伏14167萬千瓦,同比增長14.5%。截止2020年6月底,中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達到2.16億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1.49億千瓦。



提技術、降成本是行業發展方向

目前太陽能技術領域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太陽能電池的應用規模依然非常有限,所以除了集中的太陽能電站外,還要加強分布式太陽能的利用,讓綠色建築以及多種太陽能的利用能夠發展起來。

提升技術、降低成本是光伏發電行業長期努力的方向,而政策機制應推動技術和經濟競爭力的提升。消納保障機制、消納空間、光伏發電多大程度參與電力市場以及參與的方式,將會主要決定新增市場規模及在各地區的分布。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光伏發電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Ⅳ 光伏行業現狀和前景是怎樣的

不管如何,歷史的發展表明,更清潔、更環保的能源是必然選擇,光伏行業前景一片大好。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光伏行業投融資前景與戰略分析報告》數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光伏累計裝機容量為77.42GW,新增裝機容量34.54GW,兩項指標均位列全球首位。
總的來說,在國家大力發展低碳綠色經濟背景下,光伏行業可謂政策利好、技術利好、環境利好。今年年初,國家能源局發布《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2020年光伏發電裝機要達到1.1億千瓦以上,維持高歌猛進態勢。而一旦實現平價上網,也必將迎來更健康更迅猛發展。

Ⅳ 發展光伏產業對我國有什麼好處

光伏發電沒有污染,而且提供電力能源

Ⅵ 我國光伏產業發展越來越好了嗎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能源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明確,到2020年,智能光伏工廠建設成效顯著,行業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取得明顯進展;智能製造技術與裝備實現突破,支撐光伏智能製造的軟體和裝備等競爭力顯著提升;智能光伏產品供應能力增強並形成品牌效應;智能光伏系統建設與運維水平提升並在多領域大規模應用。

事實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從2013年起,就開始組織實施《光伏製造行業規范條件》,先後於2015年和2018年做了兩次修訂,促進光伏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通過工業轉型升級資金等渠道加大對光伏產業技術創新的扶持力度,支持光伏企業開展製造試點示範。國家能源局也通過實施「領跑者」計劃,促進先進技術產品推廣應用。2017年提出了技術領跑基地示範項目,為超高效電池創造市場空間。此次行動計劃的實施將更進一步推動光伏產業邁向高端。來源:經濟日報

Ⅶ 光伏產業下一步該如何發展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專事項的通知》屬,適應光伏行業發展實際,促進我國光伏行業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文件發布後,各方高度關注。

國家能源局表示,為支持和促進光伏產業發展,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壯大清潔能源產業的戰略部署,近期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配合財政部抓緊發布第七批可再生能源補貼目錄;二是加大電力體制改革力度,切實推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三是加快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度的落地實施;四是抓緊減輕可再生能源企業負擔各項措施的貫徹落實,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和營商環境;五是要求電網企業做好光伏項目並網工作;六是著力擴大光伏發電消納市場,減少棄光限電。來源:人民網

Ⅷ 如何看待目前光伏產業的發展

可以說是一片光明,
新能源一定是解決環境問題、
能源危機的最終解決方案。光伏作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軍,
未來一定是主流趨勢

Ⅸ 太陽能光伏產業有哪些發展

中國的太陽能電池研究比國外晚了20年,盡管最近10年國家在這方面逐年加大了投入,但投入仍然不夠,與國外差距還是很大。政府應加強政策引導和政策激勵,盡快解決太陽能發電上網與合理定價等問題。同時可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在公共設施、政府辦公樓等領域強制推廣使用太陽能,充分發揮政府的示範作用,推動國內市場盡快起步和良性發展。

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不遠的將來會占據世界能源消費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規能源,而且將成為世界能源供應的主體。預計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總能源結構中將佔到30%以上,而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世界總電力供應中的佔比也將達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將占總能耗的50%以上,太陽能光伏發電將占總電力的20%以上;到21世紀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將佔到80%以上,太陽能發電將佔到60%以上。這些數字足以顯示出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領域重要的戰略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太陽能電池市場前景廣闊。

Ⅹ 發展光伏產業可以嗎

中國光伏產業成長空間較大 前景看好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分析,2019年我國光伏行業穩步發展,各環節產業規模穩步增長,市場集中度加速提高,出口額創歷史第二高位,實現出口額和出口量雙增長。展望未來,清潔低碳化能源轉型和發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是大勢所趨,我國光伏產業仍將有較大成長空間,前景看好。

2019年海外需求有效彌補國內需求不足

2019年我國各類光伏產品產量仍保持高位增長。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國內多晶硅產量34.2萬噸,同比增長32%;矽片產量134.6GW,同比增長25.7%;電池片產量108.6GW,同比增長27.7%;組件產量98.6GW,同比增長17%。



2020年中國光伏行業成長空間仍較大

展望未來光伏發展,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的預測,2050年光伏發電在全球總發電量中的佔比大約為25%。根據預測,2050全球年總發電量將達55000TWh,若光伏發電佔比達到25%,就是說將超過13000TWh,而2018年全球光伏發電量僅為585TWh,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的任務仍較重,但這也意味著,全球光伏發展的前景還是非常好的。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計,2020年全球光伏市場新增裝機將在130GW-140GW,全球范圍內超過吉瓦級的市場將達16個,而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將達到17個,集邦咨詢預測將達到21個,說明業界對全球光伏市場的前景仍相對樂觀。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指出,2020年是我國光伏發電由補貼依賴進入平價的關鍵一年,仍將採用平價項目優先、對需要國家補貼的項目實施競價的管理模式。因為是有國家補貼的最後一年,企業項目建設積極性會明顯提高,還有可能出現搶裝,預計2020年競價項目規模可達到20GW-25GW、戶用市場5GW-7GW,加上此前未完成的2019年競價項目、特高壓基地配套項目等,2020年新增光伏裝機有望超過35GW。

此外,近年來我國光伏發電在應用場景方面跨界融合趨勢愈發凸顯,水光互補、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等應用模式不斷推廣。預計2020年及未來,光伏發電將在「光伏+制氫」、「光伏+5G」、「光伏+新能源汽車」、「光伏+建築」等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為越來越多光伏企業贏得差異化發展的契機。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光伏發電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閱讀全文

與發展光伏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