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白酒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從已經發布三季度業績預告的白酒企業來看,業績一片飄紅。一線白酒企業五糧液第三季度歸屬於上市企業股東的凈利潤為27.56億元,同比增長89.31%。二、三線白酒企業表現同樣不俗:前三季度,瀘州老窖凈利潤同比增長47%,同時預告全年利潤同比增長50-60%,;山西汾酒凈利潤同比增長76%;酒鬼酒的總營收為17.48億元,同比上漲124.81%;凈利潤達到4.6億元,同比增幅高達433.29%。
前瞻產業研究院白酒行業研究員馬向遠表示,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白酒業發展行情一路上揚,各類型白酒盡顯神通。今年以來,受國家限制「三公消費」政策影響,高端白酒市場需求受打壓,白酒企業紛紛加碼中端產品,白酒行業有望出現結構性變化。
近年來,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白酒消費量呈現穩步高速增長的趨勢。據統計,從2007年到2011年,我國白酒行業產量增長了1.08倍,年化增長率達到了18.66%。2011年白酒行業產量為1025.8萬千升,同比增長15.18%,2012年上半年白酒行業產量達到559.60萬千升,同比增長16.58%。
前瞻網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白酒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分析報告》指出,根據《中國釀酒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到2015年,國內白酒行業產量預計將達到960萬千升,比「十一五」末增長8%,年均遞增1.5%;銷售收入達到4300億元,比「十一五」末增長60%,年均遞增10%。鼓勵通過並購、重組、強強聯合,形成集約化、規模化的大型企業集團,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現代產業集群,提高產業集中度和企業競爭能力,優化白酒產業布局。
隨著健康飲酒、理性飲酒的消費理念將深入人心,消費者的品牌意識將進一步增強;高端白酒區域化趨勢明顯,中端白酒消費量大幅度提升,低端白酒品牌化步伐逐漸加快;個性化、功能性產品需求加大,低度、優質的白酒產品將是未來消費的方向。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② 白酒業今後會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
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白酒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內顯示,容2008年至2016年期間,我國白酒行業一直保持著產能的高速增長趨勢,2016年全國白酒行業產量為1358.4萬千升,同比增長3.47%;工業總產值達到了5931.2億元,同比增長14.5%。
總的來說,白酒行業經過三年的調整期,會在今後逐漸回暖,行業規模也會加速擴張,萬億市場不再遙不可及。據預計,按照當前發展勢頭,到2022年,我國白酒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1萬億,達到10611億元。
白酒行業將呈現品牌集中度提升,電商消費渠道迅速發展的趨勢。白酒市場容量較大,行業在未來幾年依然會保持一定的增長幅度,前景可期。
③ 2020年白酒行業市場前景如何未來白酒行業還能否回暖
我國白酒行業現處於下行階段,但是高端白酒消費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此外,利好政策的落地,促進白酒行業更好更快地發展。最近各省市對於白酒行業的支持舉措正逐步出台,這也是判定行業未來發展趨於樂觀的重要原因之一。以貴州省為例,從2012年開始,貴州深入實施白酒行業發展戰略,結合市場不斷轉變生產經營發展思路,推動白酒全面升級發展。數據顯示,2012-2017年貴州省白酒產量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1%;2018年1-10月,貴州省白酒產量為30.6萬千升,同比增長0.9%。
2018年底,貴州省人民政府發布《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貴州省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振興行動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白酒產量達到50萬千升,產值達到1200億元;到2022年,白酒產量達到80萬千升,白酒產值達到1600億元。
從近年的白酒產量來看,2016年以前,白酒產量呈現穩步增長,年產量由2010年的890.8萬千升增長至2016年的1358.4萬千升。但在2017年,受外部環境影響,白酒產量出現明顯下滑,全年白酒產量下滑至1198.1萬千升,比2016年少160.3萬千升,同比下降11.8%。隨著經濟的回升,利好政策的落地,2018年1-11月白酒產量累計達814.7萬千升,同比微增2.0%。
隨著政策的利好,未來幾年白酒行業市場規模將維持低速增長,2023年白酒行業市場規模7071億元。
白酒在我國盛行已久,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如下:
宏觀經濟方面。2018年,我國經濟有所放緩,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白酒的消費需求。近年來,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依法打擊粗製濫造、存在質量隱患的劣質白酒產品,規范白酒行業的發展。未來隨著經濟的回暖,法律法規逼退中小白酒企業,有利於高端品牌白酒企業的發展。
消費基礎方面。白酒作為我國獨有的酒種,是我國傳統的飲品之一,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地位和獨特的文化底蘊,擁有廣泛的消費群體和深厚的社會基礎,是我國人民喜愛的含酒精飲料。經過歷史的沉澱,我國已經形成了獨特的白酒飲用文化,滿足了人們喜怒哀樂的情感需要和人際關系調節的社會需要。
消費升級方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逐步改變,消費不斷升級。理性飲酒、健康飲酒的消費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在白酒消費的選擇上,消費者的品牌意識逐步增強。因此,隨著消費理念的升級,健康理性的飲酒方式將是中高檔白酒發展的動力。
基於上述現狀分析,我國白酒行業現處於下行階段,未來發展需謹慎樂觀。在行業下行階段,高端酒消費還有較大提升空間。一方面,消費需求的改善和升級拉動下,高端及次高端白酒的銷量佔比有望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我國200元/升以上白酒消費量僅佔4%左右,而高端伏特加酒在德國和法國的佔比分別為12.5%和9.4%,高端酒消費佔比遠遠超過我國,我國仍有提升空間。
長遠來看,白酒行業分化趨勢非常明顯,強者恆強、弱者愈弱已是一個行業常態,具有較高品牌影響力的酒企抗風險能力最強,也最容易調整恢復過來,最具有業績增長的持續性。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白酒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④ 白酒產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啊
2016 年下半年以來, 以茅台為代表的高端白酒展現出強勁的復甦勢頭, 在業績端反映為收入利潤的雙雙大幅增長,同時估值得到抬升,兩者合力作用下,茅五瀘等高端白酒標的股價過去一年中普遍漲幅在 70%以上。渠道方面, 茅台一批價從 2016 年三季度末的不足 900 元漲至當前的 1300 元,全年計劃量增至 2.8 萬噸仍難以滿足市場需求,渠道處於極度缺貨狀態;五糧液從去年末實現順價以來,最新批價已站上 800 元,公司在穩定市場價格方面做出大量努力,經銷商盈利空間提高; 老窖方面去年以來也是多次提高國窖 1573 計劃內、計劃外出廠價, 全年銷量將在之前 3000 噸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次高端方面, 我們看到包括水井、 沱牌、 汾酒、 洋河等在內的擁有一定品牌力的酒企, 或通過梳理產品、 或通過下沉渠道, 產品結構得到顯著優化, 同時在業績上也取得了不錯的增長。 300-500 元的次高端價位段作為承接中檔及高端的橋梁, 憑借其較高的性價比, 正在被不斷增長的商務及民間需求所青睞, 隨著高端酒價格的增長,次高端的市場空間勢必將進一步擴張。中端酒方面則主要受益於消費升級, 大眾白酒消費從普通地產白酒向品牌白酒上移, 通過核心單品對 100-200 元市場的提前卡位, 以古井、 口子等為代表的中端酒在這輪行業的恢復性增長中也獲得了屬於自己的擴張空間。
在中高端白酒企業增長的同時,無法掩蓋的是低端酒市場的衰退。品牌酒企持續的渠道下沉,對無品牌或是品牌力弱的小酒企形成擠壓式增長, 使得小品牌市場的收縮成為常態。我們認為,未來的白酒市場將逐漸從當前的金字塔形向橢圓形轉變,低端產品市場的萎縮和中高端市場的持續增長確定性正在增強。
需求的好轉使得白酒生產企業在 2016 年等來了久違的漲價潮,如果說上半年洋河、古井的漲價更多地還帶有試水的性質,五糧液的漲價也包含穩定市場的用意,那麼年末諸多品牌的提價,則是在切身體會到行業回暖後的順勢而為。 在經歷了 2012年來歷時數年的行業調整期之後,酒企也亟需這樣一個行業機會來釋放自身被長時間壓制的提價訴求。從目前觀察到的情況來看, 由於大眾消費能力增強降低了對價格的敏感性, 本輪品牌酒企提價對於需求的影響非常有限。從另一個角度上看,價格的提升反而襯托出了高端及次高端白酒的稀缺性,針對消費者買漲不買跌的心理特徵進一步刺激消費需求。 在出廠價提升的傳導作用下,批價及終端價也隨之走高,廠商、經銷商和終端共同獲利,渠道的穩定性增強。
⑤ 五千年中國白酒發展史
白酒行業,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得到快速發展。
其一,從白酒的質量看,1952年全國第一屆評酒會評選出全國人大名酒,其中白酒4種,稱為中國四大名酒。隨後連續舉行至第五屆全國評酒會,共評出國家級名酒17種、優質酒55種;1979年全國第三屆評酒會開始,將評比的酒樣分為清:香、濃香、醬香、米香和其他香五種,稱為全國白酒五大香型,嗣後其他香發展為兼香、芝麻香,風型,豉想和特型5種,共稱為會同白前十大香型。
其二,從白酒產量看,1949年全國白酒產量僅為10.8萬噸,至1996年發展到頂峰為801.3萬噸,是建國初期的80倍。近幾年來基本穩定在350萬左右,全國注冊企業達3.7萬家,從業人員約幾十萬。
其三,從白酒稅利看,每年為我國創稅利約120億以上,僅次於煙草行業,其經濟效益歷來在酒類產品中名列前茅。
其四,從白酒科技看,中央組織全國科技力量進行總結試點工作,如四川糯高粱小曲操作法、煙台釀酒操作法、瀘州老窖、貴州茅台釀酒、山西汾酒和新工藝白酒等總結試點,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果。業內人士一致認為總結試點就是科研,而科研就是生產力。
其五,從白酒工藝看,它的生產可分小曲法、大麴法、液態法(新工藝白酒)和麩曲法,以傳統固態發酵生產名優白酒,新工藝法為普遍白酒,已佔全國白酒總產量的70%。
其六,從白酒發展看,全國釀酒行業的重點在鼓勵低度的葡萄酒和黃酒,控制白酒生產總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節糧和滿足消費為目標,以認真貫徹「優質、低度、多品種、低消耗、少污染和高效益」為方向。
白酒是我國世代相傳的酒精飲料,通過跟蹤研究和總結工作,對傳統工藝進行了改進,如從作坊式操作到工業化生產,從肩扛背挑到半機械作業,從口授心傳、靈活掌握到有文字資料傳授。這些都使白酒產業不斷得到發展與創新,提高了生產技術水平及產品質量,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份寶貴的財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酒文化,將白酒行業發揚光大。
⑥ 白酒行業發展前景
早幾年是紅酒崛復起,近幾年是精釀制國外啤酒崛起,但是說實話,這很難動搖白酒在中國餐桌上的地位。
白酒地位的不可動搖,一方面是某些特定場合必然只能選擇白酒,商務宴請、朋友聚餐,這是多少年來的飲食文化造成的,短時間內看不到改變的可能。另一方面,無論是紅酒和啤酒,相對於同樣需求量的白酒,價格都要高很多,這也是最直接的原因。
辦酒廠這種事情,除非你在久負盛名的產酒區域,如茅台洋河之類的地方,否則務必慎重,過去的幾年各種雜牌死傷大半,剩下的都是自己有酒廠的,早幾年那種只要是酒廠就能在家收錢的時代早已過去。
⑦ 白酒產業業的發展能帶動那些行業發展
2014年2月份以來,各大名酒企業相繼公布2013年業績報告,高端白酒市場遭遇了集體的慘淡行情。版而在年報中對於下滑權的原因中,都提及宏觀層面的原因,或更具體的談及受累「三公消費」禁令。「三公消費」禁令是指2012年3月國務院提出的「禁止用公款購買香煙、高檔酒和禮品」。
根據前瞻產業院發布的《中國釀酒行業月度市場監測分析報告前瞻》顯示,2013年整個白酒行業高端白酒銷售額同比下降37.75%,而中低端白酒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8.31%。
⑧ 白酒行業發展前景,白酒行業現在趨勢好嗎
白酒行業自2012年開始i就進入了白酒的白銀十年,接下來的高端白酒市場買價格會回有所回落,中端白酒答會占據主要白酒市場,選一個好點的中高端白酒品牌還是很賺錢的,你可以選擇一些歷史文化和品質都不錯的,比如東北的大泉源酒,打清朝那會就是皇帝的御酒了,現在和茅台一樣是i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屬於清香型白酒,口感醇厚,不上頭。加盟費用也不高,這種地方性的中高端白酒代理起來也方便,投資也不大,也容易打開市場。詳細自己斟酌考察一下。採納我吧
⑨ 白酒行業前景
山門崗火爆的品類,莫過於醬酒品類。得益於茅台的拉動,消費觀念的不斷升級,內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選擇醬容酒,並且成為了醬酒的忠誠粉絲。而同時,受制於醬香酒對於生態環境、釀造原料、水質水源、傳統工藝的苛刻要求,醬香酒的產量一直不能夠充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