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臨沂大學的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屬於什麼系啊
臨沂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文科分數08年是472-525,09年是452-537,10年是467-565.多留心招生簡章,好好努力!
Ⅱ 文化產業管理系中國傳媒大學算是一流的么
文化產業管復理專業覆蓋面較廣,所制學課程較多,覆蓋了文化旅遊、廣播影視、新聞出版、文化貿易、文物遺產、工藝美術、廣告會展、文化政策、體育娛樂、手機網路、動漫音樂、文化經紀等眾多文化產業領域。
而中國傳媒大學的文化產業管理在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工藝美術、廣告會展、文化政策、體育娛樂等領域的實力在國內都是一流的
Ⅲ 什麼是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規劃指出,要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支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為推動科學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權衡
民營資本應抓住機會,地方政府部門需理清思緒,轉變發展文化產業的理念
規劃提出,在國家許可范圍內,要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投資文化產業,參與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參與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實施和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在國家許可范圍內,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投資文化產業,參與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參與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實施和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在信用貸款、土地使用、稅收優惠、上市融資等方面給予支持。
「引導什麼樣的資本,以什麼樣的形勢參與投資文化產業非常重要。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創意研究院執行院長魏鵬舉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要讓資本在文化發展、文化創新方面起到施肥、灌溉作用,而不是榨取文化的價值。
據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孫志軍介紹,目前五大銀行已經參與貸款投入文化產業超過 2300億貸款(人民幣),上市公司到現在為止已經超過30家,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超過300億,形成了一批銷售收入和資產雙過百億的大型文化企業。此次規劃對民營資本的開放政策也得到了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的肯定,「國家現在鼓勵民營發展很重要。 」他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國內的情況主要是國有資本做平台和媒介,內容大多是民營資本在做,民營資本如果做不大,文化產業就走不出去。陳少峰還建議進一步對民營資本擴大開放,政府給予更多的扶持,以促進其成長壯大。
而對於一些地方政府只是將文化產業當做經濟發展手段的現象,陳少峰表示,這是慣性思維作祟。他認為許多文化產業都是硬體搞得多,內容很少。一些企業建設的產業園也大多熱衷與一些公司合作做地產項目,並沒有認識到發展文化產業的精髓所在。
「發展文化產業要改變理念,地方政府需要好好梳理發展思路,一方面要與傳統產業提升要求相結合,另一方面也要結合城市文化建設和當地老百姓的需求發展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不能只是單純地與製造業結合,如果只是這樣。就算GDP上去,但沒有高質量,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都不能長久。
創造與消費相互促進
中國文化產業消費前景巨大,需要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的產品才能真正促進消費
規劃指出,擴大文化消費。內容包括增加文化消費總量,提高文化消費水平。創新商業模式,拓展大眾文化消費市場,開發特色文化消費,擴大文化服務消費,提供個性化、分眾化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培育新的文化消費增長點。提高基層文化消費水平,引導文化企業投資興建更多適合群眾需求的文化消費場所,鼓勵出版適應群眾購買能力的圖書報刊,鼓勵在商業演出和電影放映中安排一定數量的低價場次或門票,鼓勵網路文化運營商開發更多低收費業務,有條件的地方要為困難群眾和農民工文化消費提供適當補貼。積極發展文化旅遊,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旅遊相結合,提升旅遊的文化內涵,發揮旅遊對文化消費的促進作用,支持海南等重點旅遊區建設。
據相關部門測算,2010年我國文化消費總量在1萬億元左右,並且自2004年以來,年均增速始終保持在20%以上。陳少峰認為,文化消費與文化產品的水平有關。拿體育產業來說,中國沒有高水平的職業聯賽,沒有明星,沒有相應配套的產品。我們的文化內容相對較弱,導致消費潛力沒有釋放。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范周認為,文化產品不適銷對路是當前文化消費總量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傳統文化產品要向個性化、差異化發展。而新興業態企業大都弱小,需要有關部門為它們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
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是精神享受,可以達到上不封頂的狀態,內容越好,消費者消費越多。如果我們可以生產出好的商業大片、電視劇、暢銷書,加上品牌和國際市場,文化產業的市場十分廣闊。
深圳政協的金心異委員提出了另一個關於文化產品消費的問題,他認為如今公益性文化產品的供給與需求存在不對稱或錯位的問題,政府容易根據自己的喜好而非根據市民的真實需求來供給此類產品,這也需要改變。
「走出去」的困難與前景
從內容到銷售逐步完善,使中國的文化產業走進國際性的產業循環當中
規劃指出,「擴大文化企業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鼓勵具有競爭優勢和經營管理能力的文化企業對外投資,興辦文化企業。 」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背景下,文化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是必然趨勢。
孫志軍表示, 「十二五」期間將啟動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把重大文化科技項目納入國家相關科技規劃統籌安排,加強關鍵技術攻關,推進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建設。完善文化貿易促進政策,支持文化企業走出去。韓國去年的文化出口額高達 42億美元,較2009年上升了60%。而在網路廣播方面,韓國去年的電視劇出口額高達2.52億美元,音樂出口達到 1.77億美元,電影出口也有2600萬美元。
然而,文化上的差異,技術上的距離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據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介紹,2011年,我國生產電影故事片558部,電視劇1.5萬集,電視動畫片突破4000小時,從數量看,我國已經是廣播影視大國。但從人民需求、時代要求和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追求來看,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數量偏少,質量不高的問題日益突出,已經成為制約廣播影視繁榮發展的主要瓶頸。
面對「十二五」期間廣電總局有哪些政策推動中國由影視產業大國向影視產業強國轉變的問題,田進表示,為了進一步提高影視劇的創作水平,要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己任,以提高原創能力為根本,進一步完善選題的規劃、資金的投入、表彰獎勵等機制,著力扶持原創精品創作生產。從今年開始,廣電總局要組織實施劇本精品創作工程,設立優秀劇本獎勵基金,著力扶持優秀劇本項目,每年拿出3000萬元,向全社會徵集獎勵好劇本,每個優秀影視劇本給予100萬元到300萬元獎勵。
文化產品本身,需要改變以往中國影視、動漫企業「價廉物美」的影響,從腳本創作、技術設備、營銷推廣全方位提升自我;另一方面,應當加強全球范圍內的產業合作與溝通、共享技術內容資源、突破版權障礙,充分發揮資本的手段,通過控股、並購等方式強化文化產業集團。
此前國家工商總局出台文件,對優化市場准入和發展環境,支持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制定若干具體政策。 其中包括允許轉制文化企業使用原事業單位名稱;促進以知識產權出資,鼓勵數字出版等新興產業發展;支持有實力非公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發展。
陳少峰表示,如果企業要走出去在國內應該足夠強大,國內市場應足夠開放,促進企業製作高端的產品,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十分必要,同時應以整體華人的力量來創建體現中國人核心價值體系的、中國人自己的品牌。
Ⅳ 文化產業管理系屬於藝術類嗎
好吧,我只能說,我的本科經濟學專業所學的一年的管理學課程裡面,還沒有能龐大到可以管理一個產業的地步。泰勒的「科學管理」是近代管理學的濫觴,他認為「管理就是確切地知道你要別人干什麼,並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諾貝爾獎獲得者赫伯特·西蒙(HerbertA.Simon)對管理的定義是:「管理就是制定決策」。根據我學的知識(僅僅是我學的,如果有其他理論還請補充),管理具有四大職能: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可以發現無論是那些大管理學者還是管理職能,他們限定的范圍多數都在「企業」層面。而題主你講的是文化產業,產業是指由相似企業組成同級關系,由產業鏈供求關系形成不同層級之間的上下游關系,最後這些上下級內的所有企業組成的集合稱之為產業,對比產業和企業可以發現:企業由董事產生計劃;產業由國家統籌計劃;企業由董事、經理進行組織;產業不存在同等意義的「組織」,「計劃」的意義;企業由董事領導;產業由國家領導;企業由股東、董事控制;產業由國家控制但是要注意的是,雖然四個職能都能在文化產業這裡面得到一定程度的對應,但是管理理論在很多時候沒有法落到「國家」這個層面,因為它本身就是為企業而研究提出的。綜上所述,由於管理學在傳統意義上是研究企業行為而提出的,在傳統管理理論的范圍內,盡管文化產業管理是管理的一方面,但難以納入「管理學」的范疇。有不當之處,望提出探討。希望對題主有幫助。管理理論的問題很樂意為題主解答。
Ⅳ 文化產業管理是什麼系
文化產業管理,簡稱文管,屬於管理學類專業,工商管理類的二級學科。專業設立於2004年,是為適應中國文化產業快速發展而設立的專業,以培養具有寬闊的文化
Ⅵ 有哪些大學院系是關於數字文化產業的
各個地方對數字的看待風俗習慣不盡相同,有的把某個數字視為吉祥,有的則特別忌諱。
台灣、閩南地區民間對於數字,一般以偶數為最好,但奇數也有視為吉祥數字的。偶數如:2、4、6、8、10、12等都是好數字。2是成雙成對;4是吉數,送賀禮習慣湊成4樣,謂之「四式」;8是4的倍數,好上加好;6,俗稱「六六大順」也是好數字;10是整數,寓意完整、完美;12象徵12個月,一年總月數,象徵全年平安。娶新娘時,男方要寫12面婚帖;民間慶典活動的「謝天謝地」要用12碗紅丸子或長壽面等等。時下,颳起一股「怕四風」,有些人一旦遇到「4」的號碼,惟恐避之不及,要想方設法換掉,顯然,這是受香港、廣州一帶的影響,那裡的方言「4」與「」諧音。電信部門無奈只好對「4」的電話號碼作廉價處理。
有趣的是,在閩南、台灣對1、3、5、7、9等奇數的認識,則是雙關的,被視為吉祥數字,如:一帆風順、一路平安;三多九如,三陽開泰;五福臨門;七星伴月;三多九如,再則九的諧音,長長久久等。被視為忌諱數字的3、7、9,如忌正月初三,忌擺3盤菜,民間白事做「頭七」,老人怕逢「9」等也都視情況而定,並不那麼絕對。奇數也好,偶數也好,閩台民俗看待數字並不像港澳那樣「重八厭四」,特別是對4特別忌諱,在閩南大可不必。
Ⅶ 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的統計分類標准和體系是什麼
分類標準是文化產業統計工作的前提和基礎。2004年,為規範文化產業的統計范圍,建立科學可行的文化產業統計,我國研究制定了《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並作為國家統計標准頒布實施。這也是文化產業分類標准首次亮相。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互聯網+」為依託的文化新業態不斷涌現並發展迅猛,日益成為文化產業新的增長點,理應把這些新業態及時納入統計范圍。2017年6月30日,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正式頒布。同年8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文要求從2017年統計年報和2018年定期統計報表起統一使用新標准。「作為派生產業統計分類標准,客觀上需要根據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進行修訂。」殷國俊說。
Ⅷ 藝術類包括哪些專業
藝術類高考大致分為幾類:
一、服裝表演、模特專業
二、美術專業
三、表演專業
四、音樂專業
五、播音主持、編導專業
1.服裝表演、模特專業
設計師根據自己對自然,生活的感悟從而設計出各種各樣的款式的服裝,選擇適合的布料和款式進行裁減和定做,讓模特在T形台伴隨音樂有節奏的進行表演,從而展示其創造的主題和設計師所傳達的理念。
模特,最早源於英語「Model」的音譯,主要是指擔任展示時尚產品、輔助宣傳媒體廣告、服務大眾審美需求、表現攝影藝術理念等等相關工作的職業人士。
2.美術專業
美術專業為美術史論、美術教育領域培養教學和科研,美術評論和編輯、藝術管理和博物館等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從事美術教育、美術研究、文博藝術管理、新聞出版等方面的工作。
3.表演專業
表演專業屬於一級藝術學科,表演專業旨在培養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論素養,並具備和掌握表演藝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巧,能夠在戲劇、戲曲、電影、電視和舞蹈等表演中獨立完成不同人物形象創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戲劇、戲曲、影視、舞蹈、音樂等方面表演藝術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接受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系統教育和從事專業工作所需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
4.音樂專業
音樂可以分為聲樂和器樂兩大類型,又可以粗略的分為古典音樂、民間音樂、原生態音樂、現代音樂(包括流行音樂)等。
在藝術類型中,音樂具有抽象性,音樂從歷史發展上可分為東方音樂和西方音樂。東方以中國漢族音樂為首的中國古代理論基礎是五聲音階,即宮、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聲音階為主。
音樂讓人賞心悅目,並為大家帶來聽覺的享受。音樂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凈化人們的心靈,樹立崇高的理想。我們通過音樂來抒發我們的情感,使我們的很多情緒得到釋放。
5.播音主持、編導專業
播音專業目標是培養具備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語言文學等能力,能擔任廣播電視播音與節目主持工作的復合型應用語言學高級專門人才。
廣播電視編導是為適應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而設立的一個比較新的專業。編導涵蓋的范圍很廣,既不同於普通紙媒體的編輯,又不同於電影電視劇的導演工作。
Ⅸ 中國傳媒大學的文化產業系與公共事業系的區別
說句來心裡話,今時今日哪有說自讀了個什麼專業就好找工作,關鍵是看能力。
你所說的文化產業里確實是包括文化藝術經紀這個范疇,因為文化產業所涵括的內容很多,范圍廣,說句實話,在大學里的四年,能把那麼多的事都學會嗎?我們只能學個思路,而公共事業系呢,就看那個學校是偏重於哪個方向,像新疆藝術學院的公共事業管理系,就是偏重於文化藝術管理方向,而有些學校是偏重於行政管理方向,如果說是後者的話,那就比較適合當那些事業單位,考公務員之類的,但是你想想有多少個學這樣專業的學生能真正考上公務員。
而這個兩個專業是有交集之處又有很大的區別,交集之處,上面已經說了,兩個系都包含著文化藝術管理這個大方向,區別在於,一個更偏重於經濟的角度去看待文化,一個偏重於從社會利益的角度去看待文化,我個人認為,文化產業的就讀相對於公共事業的就讀來說,更具就業優勢,但當然著絕不是一個絕對的說法,就視忽社會的需要了。
Ⅹ 文化產業管理這個專業屬於什麼系
不同的學校不一樣
有的就是文化產業管理系
隸屬於文學院
還有的屬於藝術學院
還有的屬於傳媒學院
在有的學校屬於管理學院